第559章 女生的轉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到這裡,外賣的咖啡還沒送來,華雯又開啟了一罐啤酒。

“促使她提前申請留學的另外主要原因說是經濟,其實是經濟不好帶來的自卑和自我反抗。起因很簡單,就是國內大學社團的加入,她想和大家一樣,加入一個社團,可是她發現很多會彈鋼琴,很多同學會至少一項體育特長,女生除了她都學過舞蹈,她最終選擇了電影社團,她認為演別人應該不用特長。

可是她想錯了,社團裡有人有高階攝影機,有人自學過導演和編劇,就連普通的人都在中小學的時候參與過話劇等類似的訓練。只有她連個能拍攝的手機都沒有,當演員的時候也不知所措,甚至從來沒見到過劇本,迷失了,找不到自己的角色。

“她說她特別的自卑、焦慮、惶恐,然後就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然後她就聽說誰誰誰大學畢業回家鄉過了小康生活,她自己算了算賬,在國內完成學業和留學差不了多少錢,還不如直接上個臺階,提前超越她的同學們。”

和優秀的人相處,不但沒讓她學習到不卑不亢,卻一次次感受到差距的打擊。她的爸爸聽說她想要個手機,就打算把自己那部已經用了五年的手機送給她,可是那個手機根本不能攝像。

就這樣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她終於實現了留學夢。不過到了國外她仍然是自卑的,直到遇到了華雯的幫助,華雯的幫助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是直接給予經濟援助。

那個女生和華雯成為朋友後,開始幫助國內的一些貧困學生,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她透過網路每次五塊十塊的在捐款,而且她告訴華雯,說是她調查過一個國內的案例,從發達地區到貧困地區的志願老師能夠在短時間內開闊當地學生的眼界,然後一個學期就能讓所帶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她給華雯說,學成回國後一定會去貧困地區當老師。

“那麼她現在在貧困地區當老師?我從來沒聽你講過這麼個人。”我問道。

外賣咖啡送來了,我謝過了外賣小哥,給自己泡上了一杯酒店免費的茶包。

“沒有,這個才是我對支教感興趣的原因。她在美國結婚生子了,現在過的不錯,再也沒想過要回來的事,聽說還把她父母接到美國去過兩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不是也挺好的,你還聯絡她嗎?”

“不聯絡了,是她主動消失的。因為她總是在打工維持學業,也許是因為她的基礎比同樣留學的人要差很多,她的學業很艱難,勉強畢業,但因為她孤僻的性格,她沒有得到offer。她覺得回國還是會面臨沒工作的尷尬,她覺得為了她上學家裡已經掏空了。所以最後她曲線留滯,她先是找了個中年華裔,一個賊心沒賊膽的人,做了人家的小三。”

一個人能為了她想得到的生活會付出這麼大,我也是有點欷歔,但轉折還在後面。

“當時沒有一個人明白她要做什麼,一個好好的姑娘怎麼就突然變這樣了。直到她懷孕,我們才明白她的目的。為了用孩子的名義留下來,她也做到了,懷孕後她就和那個禿頂男人分手了,卻換取了留下來的機會,孩子出生後靠著公益組織的救濟和社會保障,她和孩子有吃有住,那個男人還會偷偷的給點錢。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她做了第二步工作,嫁了一個正真的白皮老頭,現在住中產階級房屋,有自己的車,入了籍,算是實現了階級跨越。可能是她想告別從前,也可能是怕太多人知道她的過去,她和同學都不聯絡了。”

聽完這個故事,我才知道我當初是過的算很幸福的,也算是知道自己並沒有正真的奮鬥過。

“好了,這對我來說是個好故事,她為了自己的目標奮鬥的精神值得學習。”我說道。

“對我來說,這是個很沉重的事,所以我對貧困地區的教育產生了好奇,想親自體驗調查一下,但是現在也有煩惱。”華雯喝了一口咖啡,皺眉說這個咖啡還比不上熱依罕煮的。

“我應該寫日記給你說過,熱依罕要獨立管理酒館了,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再單獨讓她再做一家店面。她比較可靠。”我說道。

“你還是專注你現在的事,別再這山望著那山高了。我的爸媽為我跑南疆的事也是發愁,我告訴他們這是我的一個研究專案,過兩年玩夠了就回北京或者去讀博士。他們前兩天催我了,想讓我回去。”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華雯要是真的回去,那麼我們兩個就基本沒可能了,除非我真正接受冷嘉月的工作邀請。

“看你緊張的,你的心理活動都表現在了臉上,到現在都沒改過來,要改改,起碼大多數心理活動不能表現在臉上,記住,臉皮要厚,內心要強大。放心,這才是我的煩惱,他們擔心我不會回去,所以短時間內我也不會讓他們知道我在哪裡,他們不知道我在哪裡,這也是我經常關機的原因,我擔心他們找我,每次都是我主動打電話說還在南疆,讓他們別擔心。”

“嗯,我剛才確實在擔心,我不知道你如果離開我會變什麼樣,也許我應該答應冷嘉月,那樣我就能在北京上班了。”

“你覺得冷嘉月給你個職位是為了讓你去北京?你說那小姑娘有抑鬱症,我都覺得她是在博你的同情,可能有,但沒你說的那麼嚴重,嚴重的患者不是她那樣的表現。”

“不談她,那麼你的計劃是什麼?”我問道。

“你不能逼著我結婚生子,至少再給我兩三年的時間,我要看看我能不能改變點什麼,至少我不想再多出幾個自卑的高材生,不論是這裡的學生還是老師,我想讓他們比較早的能建立起自信。還是那個想法,能幫一個是一個。你要在這幾年內做成一點事業,至於未來,你的眼光不夠寬廣,其實如果我們熱愛生活,手裡又有錢,生活在什麼地方不重要。”

“就像陳琰一樣?”

“不完全一樣,但差不多,任何城市,有錢又熱愛生活,你覺得日子能過不好嗎?”

的確是這樣,我對生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城市、孩子、事業和房子這些區域性,陳琰似乎直接跨過了這一步,他在海南海邊買了房,在喀什也買了房,似乎也不擔心將來孩子教育的問題。好像和我的觀念區別很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