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有人已經做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葉磊說完價格就等我的意見,我實在不好拒絕能有點收入,於是就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走去看辦公室,辦公室距古城有點遠,你看完辦公室我再幫你搬行李。”

呆著葉磊回到辦公室的時候,瑪依莎他們已經買了兩臺桌上型電腦兩臺膝上型電腦。王濤已經在玩電腦了,我問了下他網路怎麼樣,他說這個創業園區雖然就這麼一幢樓,但是免費的網路和WiFi還是不錯的。

雖然我們辦公室只有簡單的工位和椅子,然後就是幾臺電腦,但是葉磊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這種具備活力的裝修設計很難在喀什的其它辦公地點看到,至於遠近他並不在乎了,按他的想法,這幾公裡的距離對於喀什來說算遠,對於上海來說根本不算啥。

“我習慣快步走和慢跑,我可以一早一晚的鍛鍊身體。”葉磊給我說,然後他就先取出電腦開始忙起來,不知道是真忙還是假忙。

接著他還和瑪依莎等人合了影,說是給他老婆看看喀什美女,瑪依莎等人只知道葉磊是我的朋友,卻不知道他只是為了打卡,給他老婆製造一種他在出差做專案的假象。

王濤問我現在他要做點什麼,我想了想。

“要後天才能正式的開始培訓,我發明的新式培訓方法。今天你先在網上看看龐氏騙局的例子和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吧。”我說。

說完後所有人都抬起了頭看著我。

“你們為啥看著我?”

“李總,我們公司真的要做騙局?”

“哈哈哈,你們誤會了,在所有的營銷案例裡,龐氏騙局通常是做的最好的,大量的人被一兩個簡單的理由給洗腦,不顧風險的去投資,要研究他們為啥能成功營銷。”我解釋著。

“小李,你這裡剛剛搬進來?”葉磊問我。

“對,這些工位是才安裝的,這幾臺電腦是剛買的。如果前幾天你找辦公室我還真沒有。”我回答。

“你打算做什麼?”

“電商是主方向,我想透過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來發展。”

接著我大概講了講想透過模擬培訓來提高大家的水平,積累經驗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當然有些內容屬於核心內容,就連瑪依莎都還沒明白我打算怎麼去做。

“小李,你相信緣分嗎?我才做過的一個專案就是類似的專案,你給我兩天時間,我看能不能移植,我覺得應該是可以的。”葉磊有點興奮的說。

我知道這些做軟體專案的人都比較實在,但是我不能確定葉磊是否明白我所想的模式。

“可惜,原始碼不能給你,所以我需要時間看看能不能簡單點。雖說公司所作所為是王八蛋,職業道德還是要有的。”葉磊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葉大哥能不能先說說你那個專案。”我感覺可能這個葉磊知道我的想法,本來我是想由簡單到複雜的去慢慢建立一套系統,畢竟剛起步,沒錢、沒實力、更沒人才。

“簡單說說吧,這是某一家德國公司的外包合同。在美國有家公司,他們給學生用的一套比較成熟的軟體,這套軟體就像是遊戲一樣,能模擬進行商貿活動,只需要把學員至少分成兩個小組就能進行網上實戰演練。比如一個中國小組和一個美國小組彼此並不認識,但他們同時登陸了這個系統,中國小組發出了一個採購需要,美國小組經過評估認為可以接這個單子,於是他們展開了談判,美國小組於是去詢價並做正常貿易公司或出口公司該做的一切。當然尋找商品和詢價等是真實的,只是他們不會和供應商籤合同罷了,然後他們虛擬一個進貨和物流過程,如果系統內有模擬物流、海運等小組這個時候也會加入。中國小組會繼續引數、資質、商譽等一系列的考察,然後決定是否採購,如果同時有多個小組能提供此產品,中國小組則選擇最優或繼續招投標,當然如果採購批次大,還可以同時向多個能提供產品的小組去採購。總是整個過程是和實際交易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不會發生真的資金往來和貨物運輸,差不多是這樣。”

沒想到美國早已經有人想到了這個方法,還真的和我的想法類似,不同的是他們注重的是傳統貿易,而我是想從新貿易模式入手。

“那麼德國這家呢?你最後提供的系統有什麼不同?”我知道美國那套系統太複雜,短時間內根本沒能力實現。

“德國的需求和美國的這個系統區別不大,但對數據保護比美國還要嚴格的多,美國只要你不是非法得到的,沒有人告你,你的詢價等都是可以的。比如你發個郵件或打個電話問問某個產品的價格和是否能出口沒有一點的問題。但在歐盟之內,你這樣可能會造成法律問題,一個虛假的公司在盡力詢問一些可能是商業秘密的內容是不合適的。我們正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就給德國的系統做了一個閉環系統,就是不用給外界真實廠商或供應商聯絡,只需要在模板上虛擬價格和產品就能繼續下去。好處是學員能掌握流程和規範化的過程,缺點是學員得不到鍛鍊,比如一個被美國禁運的產品,在美國系統上是不能賣給伊朗的小組的,但在德國系統上這就沒問題,除非人為的去決定這不可以。還有就是價格的問題,美國系統是實價,德國系統是隨便你報,一架空客你可以一塊錢採購,對方可以八毛錢買到,再一塊錢轉賣給需要的小組。”

“這麼說德國的系統更想是讓學員熟悉日常工作,而美國系統是為了訓練人。”我問。

“可以這麼說,具體的很難說明白,當時的軟體需求就幾十萬字呢。美國的系統不算是完善,但學員需要在市場上去找產品,去詢價,並瞭解和交易有關的流程、法律和產品引數,付款方式等等。幾乎算是實戰。德國的學員更多的是學到了如何去完成一個交易,他們可以自行的編制一些虛擬的東西,特別是價格、產品引數等。”

按葉磊這個說法,美國的系統反而是和我的想法差不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