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攝影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黑之後還沒來電,討論了一下,因為我這裡有手電,回頭汽車能給手機充電,所以決定不轉移地方。

拿著充電器,我打算散散步去民宿順便充電。路上我問尚青雲明天打算去哪裡,她回答說不用走遠,就打算再古城裡晃晃,拍點本地的生活照片。

“我後天會去參加一個婚禮,你有沒有興趣去看看,不過應該不算是特別傳統的婚禮,可能也沒什麼特別的。”我說道。

“哥哥,你現在在做什麼?為啥好像這兩天很閒一樣,你千萬別因為我閒下來。”

“到了一個模糊期,本來我就不是很清晰我在喀什幹什麼,現在有點失去信心了。”

“不一定要給自己個定位,差不多從我二十歲起,我就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應該去搞攝影,而且是搞記者或編輯這樣的。你不一樣,兩點建議,要麼做你擅長並喜歡的,要麼就先做個能賺錢的,然後做自己擅長並喜歡的。”

“我都不知道我擅長並喜歡什麼,喜歡開著車到處跑,喜歡南疆的農村,喜歡古城,喜歡寫點東西。”

“你看現在喀什的人們在風中還在匆匆的行走,應該是下班晚的急著回家,按你剛才的套路,你寫一句話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炊煙裊裊,暮色蒼蒼,西霞繁華了陌生。

杏花秋雨,東湖悵晚,寂寞平淡了人生。

陌生街道,陌生的人,陌生斜陽馬燈孤。

吐曼柔水,疏勒春夢,駐足只為孤雁影。

紅顏折柳,靜聽更漏,少年眉頭無憂愁。

差不多就是這樣,你只要隨便把一些詞看似優美、傷感,甚至是搞不清什麼意思的詞壘在一起,然後略微注意一下字數匹配,聽起來是不是就有點感覺?我的感覺是現在好像越不知所云越是顯得高深,越有人會覺得寫的好。”我說道。

“我靠,牛叉!不行,你一定要給我講講現代詩。”尚青雲說道。

“我剛說的那幾句是垃圾,我只是為了說明如何利用套路去寫帶點古風的句子。現代詩更沒有了侷限,隨便怎麼寫都行,那個我不評價,你只要不寫成兒童詩或者寫的很傻叉就可以。現代詩很多人寫的沒有一點內涵,但他們自己會感覺很有哲理性,或者很有詩意,寫完自己讀,想表達的東西還是要有,不能所言不詳,別人讀不懂沒關係,自己要能讀懂。”我說了兩句一家之言。

尚青雲表示明白我所說的,大概是不管怎麼寫東西,一定要有真情實感。我覺得她總結的比我要好。溜達到民宿,充上電,我泡了一壺茶。

“姐姐喜歡喝茶,我們就喝點茶聊聊天,等會兒再回去。”

“這裡現在也是你的?”

“朋友的,現在沒客人,暫時我經常過來看看。”

“你可以搞搞網絡營銷啊,這個地方應該有人喜歡住的吧?”

“姐姐,我沒時間顧這一塊,我現在的煩惱也是和這些有關。做了好幾件事,但又沒有重點。”

“你做的這些事我都不擅長,我家裡堆滿了書,地上都堆滿了,我家裡的書我都讀過。不過我建議你的攤子不能鋪這麼大,做的事太多了不一定是好事。”

我大概講了講最近的情況,簡而化之就是說本來雄心萬丈的搞職業培訓,結果開的幾個班都不賺錢,開班越多自己補貼的也越多,然後還不落好,所以內心出現了波動。

“哥哥,我明白了,換誰也不會高興的。你沒必要遷就別人,不賺錢不賺名氣的都別做,我不懂你這些事,但我相信你能做好。”

夜色中,我們回到了家裡,仍然沒來電,黑漆漆中,我點上了一支蠟燭。燭光在空蕩蕩的小院裡顯得特別的暗淡,院子裡還是有點風,燭火搖曳中顯出點淒涼的感覺。

閒聊了一會兒,也沒見來電,各自去睡了,晚上喝了不少茶,早早的就被憋醒了。去了洗手間時發現已經來電了,看看表六點不到,天井的天空依舊是一片漆黑。打算在去睡一會兒卻看到院子裡有微弱的燈光。

下到一樓看到屋裡的燈已經亮了,正考慮要不要問問尚青雲為啥這麼早起床的時候,門一下就開了。尚青雲冷不防看到我嚇了一跳,她怎麼都想不到我站在院子裡。

開啟院子裡的燈一陣抱怨之後,她就揹著包打算出門了。

“姐姐,現在天亮的晚,這會兒還有接近四個小時才能天亮,現在出門太早了。”

尚青雲有個習慣,很多時候她會早早的起床然後揹著相機去拍照,順便算是鍛鍊身體。很多普通人早早的起來勞作的照片,大部分晨曦以及朝陽下的景色和人物都是這麼拍出來的。

“對於攝影家來說,抓光線和鏡頭都很重要,耐心的等幾個小時和等半個小時不一樣,我想感受這個城市從沉睡中醒來,然後沐浴在晨光中。”尚青雲說道。

“那好吧,等我五分鐘,我和你一起,體驗一下攝影家的感覺。”

路上是真的黑,我幫尚青雲背了一臺相機,她自己揹著兩臺相機,我不明白她為什麼一下要帶這麼多相機。路燈太暗,有的地方還沒有路燈,我帶了強光手電,但是尚青雲沒讓我開手電。她認為只要不走偏僻的路,路上一般都是正常的,強光手電會干擾攝影家對光線的感覺。

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以為是應該去追尋光,沒想到卻是隨著尚青雲沿著吐曼河快步走,算是鍛鍊身體。大街上一個人也沒有,偶爾才能看見一輛汽車路過,所路過之處並沒有在黑暗中能拍攝的景物。

活動了一個小時,這才圍繞著古城開始走了起來,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饢鋪開始勞作起來,揉麵、燒饢坑、偶爾在會在安靜中傳來收音機的聲音。最終尚青雲選了古城外圍的一個角落,坐在牆邊的一個木凳子上。

“有點冷,哥哥你要是受不了可以不用陪我。”

“能堅持,不過姐姐你在這裡等什麼?”

“不知道,這裡不遠處有路燈,對面這戶人家門口有樹,樹的形狀不錯。等等看,也許能拍到好的照片,勞作或孩子上學。”

“那也還早,在這裡等幾個小時?”

“我拍照片二十多年,一直是一個人,大多時候我並不知道等待能等到什麼,但在什麼地方等我很清楚,這就是畫面,比如對面,大門很精美,又斜著對著日出的方向,也許日出的時候能有點收穫。”

尚青雲似乎是在給我講一些道理,雖然不知未來會怎麼樣,但合適的時機和地點是可以自己現在就選擇的。

把我的想法給尚青雲講了講,引起了她一陣的笑聲:“哥哥你想的太多了,我只是想休息一會兒,並等等看有沒有可能拍到想要的照片。”

就這個時候,巡邏的協警過來了,他們問我們在這裡幹嘛,其中一個人認出了尚青雲,另外一個吃過我店裡的飯,也認出了我,於是冰冷的例行檢查變為了握手寒暄。

“哥哥你看,他們認識我一點也不意外,每次來喀什都會遇到他們檢查我,久了就總有人能記住。你也有熟人說明你可能已經融入了,這就是你擅長的地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