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米熱喜歡能吃的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到我說我可能要找個工作的話,華雯顯得有些無奈。

“那你覺得這裡的工資比上海高嗎?”華雯問我。

“差的遠!”我回答。

“那你覺得這裡的機會比上海多嗎?”華雯問我。

“應該也差的很遠。”我回答。

“那麼你為什麼從上海到這裡找個工作?”華雯問我。

我一時有些語塞。車內也迅速沉默了下來。

“李哥你要創業啊!一定要創業啊,我全力支持你創業。你在古城裡開個店吧,比如咖啡店或民宿或者酒吧,這樣我就能經常見到你,還能幫你的忙。”米熱的插話打破了沉默。

我並沒有意識到米熱的“我能經常見到你”這句話似乎和創業無關。我內心有一點點的感動,在我正式或非正式的數次人生規劃裡,從來沒有創業這個規劃。當然,也從來沒有來喀什這個規劃,我是時候再規劃規劃了。

“算了,你自己再想想吧,如果是找工作,我也不反對,作為過渡,你可以去工作幾個月熟悉熟悉這裡。我只是希望你能從瑤瑤的事裡走出來而已,話說回來,你在這兒找工作還不如再回去找工作。”華雯把話說到了重點上。

我覺得我自己已經走出來了,可是我現在仍然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我還沒有恢復對生活的熱愛。我想只是因為有華雯,有米熱陪著我,我才不再那麼孤獨而已。可能,如果不是華雯恰巧在喀什,我可能正躲在喀什的一個角落,把自己偽裝起來,假裝很陽光實則混日子。

“我帶你們去吃烤包子,很特別的烤包子,唯一的烤包子,正好在疏附縣裡。因為廣州新城已經在疏附縣了,所以特別好吃的烤包子一定要去吃一下。”米熱調動著我的情緒,靠轉移話題來打破尷尬,用食物來結束悲傷。

米熱用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食物來調動我的情緒也許是對的,至少我到喀什後胃口不錯,會在見到特色的事物時會興奮。

我們開車到疏附縣站敏路靠近團結路的地方,進到不大的一個店面,祖農烤包子店。店的一邊是獨立的一間製作間,有五六個小饢坑擺在屋子裡,每個小饢坑上有個鐵皮的煙囪通往外面。小店從外面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店主人正好在門口站著,他把我們迎進了擺著五六張桌子的屋子,這時我並不知道這個烤包子有什麼特色,我問米熱我大概能吃多少個。

店老板見我們在討論吃多少個的時候,就開口介紹:“我們這個嘛是迷你的烤包子,一般人十幾個就能吃飽,特別喜歡吃的人嘛吃三四十個也沒問題!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也可以退。”

“兩位朋友是內地來旅遊的嗎?這個小烤包子我是獨一家,可能整個喀什也只有我這一家。”店老板上了一壺茶水後接著說。

店裡的人有四五個,不知道為什麼都沒有在吃飯,我想可能是老闆的朋友。有兩個大叔穿戴整齊的在看著外面發呆,有一個婦女在做著雜務。我們最終決定先要四十個,因為米熱和華雯一致認為她們吃不了幾個,但她們認為我至少應該吃二十五個。

恰巧最新的一爐小烤包子出爐了,我跑隔壁的操作間看著他們用一個大的長杆勺配合一個帶勾的長杆鐵鉤從饢坑裡把迷你烤包子一個個給鏟出來。

我不自覺的咽了一下口水,金黃色的迷你烤包子散發著獨特的香味和色澤,很是誘人,這充分證明我是個吃貨,我覺得這是和我小的時候吃不到好東西有關。

我從烤房的屋裡回到桌子前,華雯和米熱問我去看什麼了,我說我去看烤包子的製作了。

“聞著味道非常好,看著很誘人,小巧玲瓏的,我覺得吃貨的是因為從小吃不到好吃的,長大了才會對美食感興趣。”我給兩個美女說。

華雯聽完想了一下,說:“你說的有點道理,我對大多數美食都不感興趣,能引起我吃的慾望的首要條件是美食要製作的很好看。第二個條件是味道要符合我自己的三觀。”

“那三觀?”我問。

“我的三觀?前世、今生和未來。”華雯說。

“我這輩子貌美如花一定是上輩子積善行德,我這輩子積善行德,一定會讓我下輩子貌美如花。對食物來說就是,在燒熟之前它要好看,吃完後我要好看。”華雯接著說。

“嗯,你還真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我回答道。

米熱則可能不知道我們說的三觀是什麼,看起來像是在等我們下一句話。我問了一下米熱,她果真不知道什麼是三觀。我給她大概的解釋了一下,並告訴她,華雯說的只是在開玩笑。

店主人聽說我們確實是上海和北京來的,特意給我們上了一盤涼粉。我正奇怪我們沒有點涼粉的時候,米熱說她剛才給老闆說我們是來支援新疆建設新疆的,老闆就一定要送一份涼粉給我們吃,免費的。

“他們家除了烤包子就只有涼粉了,所以只能送你們涼粉了。”米熱開心的說。

“太謝謝了,你們人太好了,我感覺到就像是回家一樣,我短短幾天就已經喜歡上這裡了。”我對店老板說,我仍然堅持在表示感謝的時候讚揚對方,曾經大毛給我說,他一個香港人北漂的法寶就是寬容和讚揚。

據說用羊油丁,羊肉丁,洋蔥丁製作的烤包子是最正宗的餡料,有些烤包子店是用牛肉做陷。因為放了香料,我是吃不出小烤包子是什麼肉做的,它的味道和大的烤包子沒什麼不同,但因為小,它的皮更酥脆,餡料裡肥油更少,因此味道獨特。

有點燙,但我一口一個,吃的很是歡喜。華雯和米熱確實每人只吃了幾個就不吃了,最後我居然把其餘的全部給吃完了,米熱數了一下說我吃了二十六個。

“我們猜的太準了,能吃的帥哥人人喜歡!”米熱說。

“帥哥我承認,能吃我不承認。”我說。

迷你烤包子個頭是一般烤包子的一半大小,價格卻是一樣的。在我吃烤包子的時候老闆就在另外一張桌子上在喝茶。

他也是喜歡聊天的人,由於已經過了午飯的時間,飯館裡就我們一桌在吃東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嘛,叫阿米爾祖農,我小的時候,我爸爸是食堂裡的大師傅,他嘛有時候為了哄我們幾個巴郎子。經常在家給我們烤這種小烤包子,我們是小孩子,覺得好玩又好吃,就經常要吃小的,後來我爸爸就只烤小的烤包子給我們。

我前幾年是打饢的,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想不起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來了我爸爸的小烤包子。”阿米爾似乎在回憶他的童年。

“我的爸爸退休了,在一個食堂做大師傅,我就找了我爸爸和他的幾個同事,讓他們一起幫我把這個烤包子店開了起來。

人們很歡迎我的小烤包子,一天能賣掉三四千個,這是個很累人的活,一個饢坑裡要貼上去兩百五十個小烤包子,要快,兩個人要不停的輪流操作,一爐完了立刻另外一爐,包子小,十分鐘就烤好了。包包子和烤包子的人要五六個,都要發工資,所以我賺的錢不算多,成本比較高。”阿米爾一口氣說著他的故事。

“你可以多開幾家分店。其它的烤包子嘛,吃的滿手都是油,你家的嘛可以用筷子夾著吃,一口就能吃下去,不會滿手的油。”我建議道,我覺得在味道差不多的情況下,這小烤包子單純是靠小來做特色的。

“現在還不行,喜歡吃烤包子的人很多,喀什市區烤包子都是兩塊錢一個,農村更便宜一點,我這個迷你的包子價格兩塊錢一個,價格上不佔優勢。但在製作上,我這個更精細,更費時間。”阿米爾說。

“主要是,我擔心質量上沒有辦法和我這裡的一樣,把我的名聲搞壞了。”阿米爾強調著。

離開了祖農的迷你烤包子店,太陽正是最毒辣的時候,雖然還是初春,但已經很熱了。華雯說她想回去喝點下午茶然後睡個午覺,米熱也同意去我們住的地方做客。

我們在桑樹下泡了一壺紅茶,然後拿了冰糖和蜂蜜出來,我去找艾買提那裡買了兩個饢,因為是中午,艾買提正坐在饢坑邊上無聊的看著偶爾經過的人。

在樹下,米熱給我們講起了她學校裡的有趣的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