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南疆情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問約兒古麗,她的粉絲都喜歡買什麼東西,因為我想到可以給瑪依莎類似的建議,她做電商可以做新型的。

“好多東西他們都感興趣,工藝品最多,你像以前他們不知道的馬尾,在看到以後就有很多人買,既實用又能當裝飾品,還有手工的刺繡、掛毯、民族服裝等都有。有一些人會對銅器和木器有興趣,大部分都是買幾十塊錢的東西。太貴的東西問的多,買的少,有人想買玉,巴扎上沒有,我也不懂,就沒接買玉的單子。”

“我還有個朋友,她想學學你做帶貨的生意,等什麼時候我帶她過來。”我說道。

“可以呢,提前打個電話,最好是在罕南力克巴扎,我家招待你們也方便,巴扎也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算著時間差不多了,我帶著老兩口就去往喀什趕,老兩口在巴扎上買了床單被褥和一些鍋碗瓢盆,打算送給土專家兩口子用。

“便宜,質量還可以,純棉的,沒想到這裡的東西比上海的都便宜。”

在路上,瑤瑤媽媽給我說她買這些東西很划算。其實我們是一起買的,但看她那麼的興奮,我順著就誇讚了幾句。

時間還是沒有算好,我們提早了一個小時機場了,看著時間還多,我就沒有進機場,而是開著車在周圍走了走,讓老兩口看看景色,沒有帶他們來過這片。

走著走著就到了荒地鄉,平時的荒地鄉並沒有大規模的牛羊巴扎,但靠外還是有一些賣小吃的攤點。

老兩口這個時候已經很為他們的朋友著想了,一直說這個地方可以帶老陳來一下,那個地方沒啥東西看不看無所謂。

老陳就是土專家,他老婆姓王,他們從機場裡出來的時候,我幾乎一眼就能認出他們兩個,年齡大的乘客不多,兩個人一起的更少。

一番寒暄之後,我帶著他們先去了中央美地,認門放行李,接著就回到了家裡,兩個人雖然離開後就沒有再回來南疆,但他們對喀什的建築和民居還是比較的熟悉。

“和麥蓋提農村完全不同了,農村裡以前都是破破爛爛的房子,現在這種房子看起來豪華了很多,太親切了。”

陳叔叔裡裡外外的看了兩遍,這才感慨的說道。

“叔叔、阿姨,我這裡本來也能安排你們住,我怕你們住不慣,中央美地那邊畢竟比較方便,我這裡的條件還是有點差。”我說道,其實我是擔心他們想要住這裡,我可不能再得罪華雯了。

“很好了,我們以前在團場,先後住過地窩子、土坯房,後來才住的是磚房,就算最好的條件也不能和這裡比。”

陳叔和王姨一邊在各處拍照,一邊給我說。

“好了,你那是什麼年代的事了,等回去團裡看看的時候都不知道變什麼樣子了。”王姨說道。

之後我帶四個老人走路去吃了正宗的喀什飯,吃飯期間陳叔講起了他們和南疆的淵源。

“我們兩個是最後一批來新疆的青年,我和你阿姨是一個地方的,當時是郊縣,我家裡人口多,姊妹六個,我最小。一家人的日子過的緊巴巴的,當時我特別不想過那種日子,燒飯都要在家門口燒,一個小菜板,一個小火爐就那麼過日子,其它條件夠了,年齡不夠,家裡的幾個孩子還是走了關係才到的新疆。”

陳叔一邊吃,一邊喝著啤酒,開始興奮的回憶起當年的時光,我對他們的過去比較有興趣,主要也是想知道不同時代的年輕人來新疆後的生活和思想。

“那個時候,南疆有全國各地來的知青,上海的算比較多的,但比起王震將軍的部隊,大部分上海來的都不打算一輩子在南疆。我是個例外,我那個時候就一心想著留在新疆,在新疆自由自在,能吃飽飯,回家就很差了。”陳叔說道。

“我家裡條件算一般的,但我家的家庭成分不好,必須出一個孩子來新疆。我家三個孩子,本來是哥哥來的,但他聽說要來新疆就跑出去了,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我的妹妹那個時候還小,只好我來了,南疆的條件差,我剛來的時候天天哭,你陳叔就安慰我,逗我笑。”王姨說道。

“我年齡小,啥也不懂,和那些年齡大的也說不到一起去,所以我就喜歡往團場老職工家裡去串門。然後就帶著你王姨,漸漸的有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她才沒那麼想家了。我因為想留下來,幹活也好學習也好都很積極,那個時候初中都沒有畢業,初中畢業證都是找人拿的,不過那個年代也沒人管這些。”

陳叔和王姨你一句我一句的回憶著他們的青春,他們幾乎記得大部分的事情,足以證明那段生活給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後來,陳叔和當地人團結的比較好,就在知青們紛紛找各種渠道和手段想返回上海的時候,他選擇留下來。

在一年的夏初,他路過團場邊上的一個村莊,看到河壩裡掉下去個巴郎子在掙扎,他毫不猶豫的就跳了下去,然後把那個巴郎子給救了上來。

因為他做的這件見義勇為的事,他被推薦去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他返回了團場,然後和王姨表白,兩個人成功的談起了戀愛。

因為大學生難得,他很快調到了師部,在一個中學當了書記,之後進了教育局,他算是知青了比較成功的。在他的幫助和鼓勵下,王姨考了大學,王姨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初了,兩個年輕人結婚生子,直到這個時候仍然沒有想著回上海。

“那個時候,每次回家探親就堅定我留在新疆的決心,你不懂,兄弟姐妹都嫌棄我們,怕我們回去給他們帶來麻煩,和他們爭奪房子。我們那時候在師部住的可是大磚房,還帶個小院子,院子裡種了很多菜和花。”陳叔說道。

“可惜,機緣巧合,那個時候我被調到了烏魯木齊,在兵團司令部工作,你阿姨也想辦法調了過去。差不多八十年代中期,我們的孩子該上小學了,我們把孩子送回了上海,因為不放心孩子我們兩口子下決心返回了上海。”陳叔說道。

“他們兩口子是知青裡的佼佼者,在新疆完成了學歷提升和能力提升。”瑤瑤爸爸給我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