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合作專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琰儘量挑著我參觀過的內容仔細的瞭解了一些農區畜牧業的東西,最終他決定先從種羊上入手。

“你是說國家補貼的澳大利亞優質種羊一年兩產,而且基本上是雙胞胎?”陳琰問。

“對,這個你應該問小薩,現在南疆的羊早已經是改良過的品種了,純正的所謂本地土種羊不多了,那個一年只能產一隻小羊,一個出欄週期是一年半,如果這樣算大概也就是維持在一個基本數量,不會有數量規模性的增加。新品種的羊如果養的好,一年就能增加幾倍的數量。賣起來也賺錢。”

小薩是瞭解一些扶持政策的,她大概講了講。

“就是說這個政策比較好,但是缺點是補助的還是少,比如一家才給補助幾隻種羊。那樣成規模的週期就變短了。”

陳琰聽完小薩的描述馬上分析出了短板。

我則給他講了講我和一個大學生搞了個農業發展公司的事。

“有實體就能獲得更好的政策支援,而且,按我們現在的模式,你可以把鄰居家的一部分羊給納入進來。比如問他們借兩隻羊,一年以後你還三隻羊,但這兩隻羊其實已經繁殖了四隻出來,除去還的你手裡就有三隻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型別,有更複雜的,比如藉助貸款然後僱傭牧民做工人,這樣最大的支出成本是飼料和人工。”

我很少見陳琰這麼的認真,最後他決定再帶著小薩和小薩的父親艾依拜克大叔跑一次鄉里,瞭解一下有關的政策。

“老李,你作為一個外行和旁觀者,你覺得我這樣幹的風險在什麼地方?”陳琰問。

“第一是技術壁壘,放牧你現在已經有點經驗了,但搞圈養的農業畜牧誰都沒經驗。羊兒們現在是自由戀愛,自由繁殖。但到圈養了就要有技術措施了,要有人能指導或直接幹這些事。第二是規模的控制,小了不賺錢,發展慢。太大可能就拖累著發展不了,甚至生個病全部就完蛋了。第三可能就是土地的利用了,這裡都是山溝溝,找塊平一點的地方比較難,直接在戈壁灘上一次投入又比較大。當然,你也說了,我這個只是外行能想到的。”

“只要用錢能解決就不是問題。有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陳琰問。

“這裡全部都是牧業為主,你的規模大了,其他牧民會不會眼紅?按他們的天性是不會幹壞事的,但保不準你能培養出競爭對手。你能做的,其他有點頭腦的牧民也能做。不怕競爭,是怕各種資源不足。”我說道。

“好,你這些想法我都記下來,回頭我慢慢的琢磨一下,我真不怕有競爭,有競爭是好事,也算是給大家一個致富的機會。你看看這裡的人,大家如果把牛羊一數各個都有十幾萬到上百萬的資產,但沒有現金,家裡照樣窮的連個像樣的傢俱都沒有。”陳琰說道。

他說的是個現實,這和傳說中的故事是符合的。

有個故事是說,一個孩子去內地上大學,別人問你家有沒有錢。回答說沒錢,又問沒錢你怎麼穿的還不錯吃的還不錯。回答說,我爸爸賣了一隻羊做我的路費,又賣了一隻羊我買了一身衣服,每個月再賣兩隻羊做我的伙食費。

“對,你說的這個故事對很多牧民來說是真實的,只不過現在國家政策好,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有補貼,不用再賣羊了。這樣的缺點就是羊會越賣越少,優點是活的提款機就在山裡吃草。”陳琰說道。

“老李,你看這個事上我們兩家合作一下,回頭小薩也成立一家畜牧業的公司,我們互通有無。”陳琰說道。

陳琰想和我們合作是好事,我們解決飼料問題比他有優勢,他可以幫助我們發展家庭庭院養殖。他一旦搞起來,牛羊的糞便還是很好的肥料。更大的優勢是相互之間的信任,有一些可以不用現金往來,只需要用青貯飼料秸稈或農產品來交換肥料和小羊。庭院養殖的羊還可以解決陳琰規模和人員不足的問題。

“具體的,我們回頭好好規劃一下,只要心往一處想應該是個雙贏的合作。”我說道。

“可以,回頭我找雷佳佳給介紹一個技術方面的人員。”陳琰說道。

“我們現在都還是紙上談兵,紙上得來終覺淺。可能有些東西還需要專業指導之後才能有更好的方向。我建議我們先和我那個大學生阿里木江聊聊,小薩這邊可以找你華雯姐聊聊,上次考察是以她為主的,小薩可以直接找雷佳佳,她是研究生,有可能隨便找點資料都比我們在這裡瞎琢磨要好,至於技術員,等一切都明朗以後再找,或者索性從現有的上過學的牧民裡去培養,土專家未必比讀過書的差。”我說道。

我們大概的確定了合作的方向,就是我和阿里木江是農業為主,陳琰和小薩是畜牧業為主,銷售上陳琰對阿里木江進行指導,雙方什麼事都應該放在一起考慮,當做一個利益共同體來發展。

聊完了這些,我們就又天南海北的瞎聊了一會兒,小薩這見過世面的小姑娘這時就已經表現出比米熱要強的一面了。

“你為什麼想著要搞畜牧養殖?”我問陳琰。

“我之前就想著能有羊肉吃,小薩家的羊我捨不得吃,買吧,一隻羊一兩千還真的是高消費。不過真讓我下決心的是這次回去。南寧冬天不冷,這次回去我給我爸媽各買了件羊絨衫,很貴啊,賣羊絨衫的人說羊絨是按克重賣的,他們都是稱重量來定價格的。我就瞭解了一下,羊絨的單只產量是一百五十克到三百克。改良過的優質山羊是一斤半左右。如果按羊絨的市場價格來說,羊還在我的圈裡,就已經能薅羊毛賺至少半隻羊的錢了,等再把羊賣出去就更賺錢了。簡直就是印鈔機。”陳琰說。

“一克羊絨一克金,不過可那是山羊,吃肉的綿陽沒絨的,羊毛賣不了那麼多錢。”我說道。

“李哥,我們山裡傳統的羊是山羊居多,我們叫居驪羊,今天吃的就是居驪羊,也很好吃,就是出肉少。我和阿琰哥商量過,會把綿陽和山羊按一個比例養殖,這樣還可以解決一兩個人的工作,春天羊絨會脫落,要不然羊太熱,僱季節工梳羊絨也能讓牧民增收,梳羊絨是個費勁的活。”小薩說道。

“你們小兩口都很有想法嘛,夫唱婦隨是個好事。”我說道。

小薩有點不好意思了,一臉的幸福感,為了掩飾她的喜悅,她給我敬了一杯酒。

“老李,你把叔叔阿姨帶來就不怕找不到女朋友?”

“不怕,瑤瑤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如果有女孩子因為這個不和我談戀愛,就說明她缺乏傳統美德,反而不能要。話說回來,我可不像你,隨便就能找個女孩子談起來。”我說道。

說完了我才意識到小薩還在,自知說錯話了,沒想到不管是小薩還是陳琰都不以為意,反而是陳琰自吹自擂的豪氣了一把。

“老李,這就是我特別男人的一面了,你看打自衛反擊戰的時候,別看部隊都是各地調的,他們那是練兵,我們廣西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那裡的兵自古就有狼兵的稱號,山地和叢林作戰那是一等一的,而且紀律嚴明身體素質好。”陳琰說道。

“也是,聽說你們廣西的踢足球很好,比身高馬大的北方球員要好。”我說道。

“別提足球,一提這個我就覺得我沒有做好。等我有時間了,我要在鄉里組織小孩子踢足球。”陳琰開玩笑似的說道。

第二天,我和陳琰還有小薩帶著瑤瑤的爸媽去放牧,體驗了一次放牧的生活。這個是瑤瑤的爸媽沒有想過的,所以老兩口居然也在小薩的鼓動下唱起了歌。

“小薩,你不知道,阿姨我原來也是合唱團的,喜歡唱歌,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在這麼空曠的地方唱過歌。你們等會誰給我錄個像,我唱幾首放牧的歌曲去給我朋友看。有的歌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唱出感情來。”瑤瑤媽媽說道。

我很為二老的轉變高興,他們至少已經不再憂鬱和提不起精神,看起來我需要經常帶他們到處跑跑。

天沒黑我們就回到了小薩家裡,又來了幾個小薩和陳琰的朋友,大家搞了一個不是晚會的晚會,唱歌跳舞十分的熱鬧。

“小李,這裡這麼好,我的幾個朋友看了小視屏和照片也說要來散散心。我說這是我女婿給安排的,今天可是在這些朋友面前爭回了面子。”瑤瑤媽媽趁著空隙給我說道。

“媽,你給他們說,想來就來,這邊本身就能接待遊客,只是沒有遊客來。古城那邊我們也有民宿,還帶客人去塔縣和其它景點。”我說道,我知道叔叔阿姨的朋友一般都是幾十年的老朋友,所以我也歡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