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流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本來以為自己的性格可以輕鬆的堅持持續的寫作,今天有點動搖了。

目前已經做到兩百章和一百天了,時常會感覺很吃力,我因此也更加佩服那些一下就幾十萬字、上百萬字的作者。

承蒙編輯的厚愛,給過幾次推薦,但什麼收藏啊、推薦啊我就不叨叨了,更別提有人會給提提意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賣萌、不賣慘、不懂推銷自己可能是我的短板,因此我常常對自己的文筆產生懷疑,如此婆婆媽媽的講一些故事也是理工科本不擅長的,但是誰讓我已經開了這個頭呢。一開始有點存稿,沒多久就只能現寫了。

無存稿、晚睡、有不少錯別字和語句不通順之處、今天寫明天發,這種日子其實不是我想要的。

按非常老的寫作套路,我應該是寫完後再反覆修改和檢查,但是目前只能做到連續的寫,真的很不容易,這導致我直接是一稿就會釋出出來。

簡單的說一說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吧,同時也是給自己打打氣,今天我真的動了退縮的念頭。

前幾年,在南疆農村的時候,看到了一些破破爛爛的房屋,看到孩子們一年四季都光著腳,看到地上擺幾塊石頭支個鍋就是爐灶,被跳蚤咬,隨便找塊田就是廁所......。後來他們給我講,雖然生活還是比較困難,但一天天的好了起來,孩子們都免費接受教育了,路也修好了,破屋子也變成了新居所。

回想那個時候,我遇到的幾乎所有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都是熱情和質樸的,他們沒有抱怨生活的苦,沒有抱怨投錯了胎。在比比劃劃中,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桑葚熟了她們會摘一盆來給我吃,杏子黃了他們會找最甜的那棵樹給我摘,我站在桃子樹下吃著專為我留著捨不得摘的桃子,我吃著掛在枝頭,帶了霜的紅蘋果,很甜。

我開著別人的車,幫他們拉過行李,送孩子們坐車去遠方上學,我和孩子們從遠方來家訪的美女老師交流孩子的教育。

喀什很少下雪,我幸運的遇到了好幾次,雪夜裡,我和純真的女孩子們一起欣賞古城的美景。

那個叫我哥的姑娘米熱怕我一個人寂寞,每天都透過微信和我聊上幾句,古城裡的不少朋友則慫恿我在古城創業,但最終我還是離開了那片我突然介入然後就喜歡上的城市,我沒有住在漢族聚居區,而是住在人文濃郁的城中村。

我發現,鄉村裡成年人之中存在數量不少的文盲。於是,不知道怎麼,我就每週都要有三四次開車去鄉村,去給他們普及一些知識和技能,那段時光成了我在喀什的重要的生活,以至於我曾經一度想搬到農村去居住。

離開喀什回到發達地區,我一度有了不習慣,甚至計劃重返喀什噶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沒有回去喀什,機票太貴了。

當有個同事知道我曾經在橫跨中國的,超過八個不同的城市生活過一年以上的時候,他很是羨慕我的種種經歷,他說他生活的極其平淡和簡單,非常的不甘心,他是一個超級大城市的普通年輕人。

豈不知,我其實很羨慕類似米熱那樣簡單平凡的生活,生活、上學、工作和戀愛都在一個地方。

我這才有了把這些寫下來的想法。沒窮過的人不理解窮人的苦,沒在南疆生活的人不瞭解南疆的熱烈,那個古城是淡淡的鍺紅色的,四處充滿著濃烈的色彩,那裡的農村是原始而獨特的。想起沙漠裡和崑崙山裡的夜空,回憶日出後的溫暖,我放棄了用照片、影片等手段來表現,而選擇用文字來表述這一切。

最後吐槽一下,我不知道我那數量可憐的粉絲裡有多少爬字的機器人,停下你們的手,至少我寫的相當辛苦,我沒啥好辦法對付你們,偷的同時,你們能不能留點什麼給我。

借用喀什一個本地的好人批評另一個去喀什撈金的人的話:“我們喀什不歡迎你們這樣的,感情感情你不投入,物質物質你也不投入。你們靠著投機取巧不勞而獲已經掙到盆滿缽滿,拍拍屁股就離開了,離開還到處說這裡苦、落後、愚昧。希望你們有點良心,把感情或物質至少留一樣給這個深度貧困地區吧。”

寫在20年3月17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