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荒原酒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琰簡單的給我講了講他是如何回來的,我也沒有多問他別的,對於他的突然回來我是比較高興的。

“五千多公裡啊,最爛的路我也走過,最艱險的路我也走過。我從雲南上的西藏,迪慶、德慶、然後從芒康到拉薩,那路是我走過最難走的路。到阿里獅泉河下到葉城是我走過的最孤獨的路,這一路上吃吃不好,睡睡不好。你不知道,怕高原上出問題,我在高原上戒菸戒酒,下到葉城的時候,第一頓吃的是手抓肉,我已經是個只吃羊肉的新疆人了。這兩天我每天晚上烤肉啤酒天天必須要有,否則誰不著,今天早上看到你在,我就想早上也吃點喝點,你來幫我開車。”陳琰說到。

“你為什麼不走貴州、重慶、再從甘肅、哈密進來,會好走很多。”我說道。

“挑戰,我必須要完成這個挑戰,想想只有我才能這麼牛叉,你就說你羨慕不羨慕、崇拜不崇拜、嫉妒不嫉妒吧?”陳琰說道。

“這麼說小薩知道你要回來?”我問道。

“那當然,我沒讓她給你說,我怕你飛過來要和我一起走,那樣我獨行俠的壯舉就作廢了。”陳琰說道。

“我喜歡玩,但我沒瘋,你高看我了,你要是穿沙漠我可能會非常想去,但西藏就算了,危險性太大。”我說道。

“你這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沙漠都敢進的人怕西藏,說出來誰信啊。”陳琰說。

一路走一路聊,到了古城邊的停車場,我見到了一輛掛著南寧牌照的老舊的黑色維特拉,我對車沒有太多的品牌喜好,但我一下就喜歡上陳琰的這臺維特拉了。

“怎麼樣!十年的車齡了,我買來就是二手車,沒啥大故障,省油好開還是四驅的。”陳琰把車鑰匙給我,自己跑去了副駕駛位置。

上了車我才發現是手動檔的,但的確比我那小五菱好開的多。

“我看見過你的二蛋再陽光小區。”我給陳琰說。

“嗯,等小薩拿到駕照,我們一人一輛開回山裡去。”陳琰說道。

在陳琰的指揮下,我把車開到了色滿賓館,停好車我才問陳琰來這裡做什麼。

“見兩個朋友,我回來的路上在澤普的時候搭了兩個老外,過來談個合作。”陳琰說道。

正說著,就見到馬思睿和葛伊韋揹著包出了賓館的門,馬思睿看見我和陳琰,先是有點詫異,然後他跑過來給了我一個熱情的握手。

“馬丁,沒想到能見到你。我們看來非常有緣。”葛伊韋也笑著和我打招呼。

“我沒想到你們會認識,你們以前就是朋友?”陳琰說道。

“我帶這兩個國際友人從庫爾勒來的喀什。”我說道,看著陳琰仍然不理解的眼神。

“一言難盡,以後在說,他們也是搭我的順風車,後來就算是朋友了。”我給陳琰說道。

“哦,那我就放心了,我就擔心他們兩個是騙子。”陳琰說道,說這些的時候絲毫不避諱葛伊韋。

“葛伊韋的中國話說的很好的,你和他們有什麼合作?”我問道,我不知道葛伊韋是不是聽到了陳琰說的話。

“沒有關係,馬丁,我們是帶著對中國的熱愛來的,偶爾被人誤會是正常的。”葛伊韋說。

“馬思睿說他會釀啤酒,我們打算合作在喀什搞一個啤酒工坊,有些細節我們今天聊聊。”陳琰說出了這次的目的。

原來,馬思睿說他不但是家族做酒莊的,他本人還會釀造葡萄酒和啤酒,陳琰想著這裡的啤酒都是外來的,所以打算可以一起搞一個鮮啤酒的生產。

“馬丁,自釀啤酒其實不難,我聽尼加提說新疆很多的啤酒花原料。釀啤酒需要啤酒花、啤酒酵母、大麥芽專用的一個桶,差不多就是這樣了。”葛伊韋給我說道。

我只能點點頭,他們在談什麼合作我都不瞭解,知道啤酒怎麼釀也沒什麼用,我之前聽說過自釀啤酒的工藝並不複雜。

陳琰和兩個老外坐車上聊,我開著車帶著他們就在市區轉悠,聽著意思是在找場地。最終還是先在環疆下了車,四處逛了逛,我是第一次在環疆逛,感覺一般,一個小規模的現代化商業中心而已。

之後我們開車去了唐城國際,就在恆昌那邊,在這邊也逛了一逛。

“老李,你覺得環疆和唐城這邊那一個更好一些?”陳琰問我。

“實話實說,我白天沒有來過這兩個地方,我都是晚上來的。來唐城國際這邊次數遠遠超過環疆那邊。如果讓我總結,環疆似乎更多外地人,唐城更多的本地人,依靠兩個大的現代化社群。我更看好唐城。”我說道。

陳琰決定晚上再在這兩個地方看一圈。我請這三個人直接在恆昌路邊的小館子裡吃了點飯,然後兩個老外自己去玩了。

我給陳琰說:“剛才一直沒有機會問,你這是唱的哪一齣戲?我剛查了一下手機,自釀啤酒工藝簡單,裝置也不算貴,但是很多都不算是很好,本都回不來。”

“你覺得老外能起什麼作用?如果我做宣傳說是德國釀酒師和德國技術,純正的德國口味你會不會覺得我在吹牛?”陳琰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德國人不走,這個說法還是可以的,但馬思睿是旅遊護照,葛伊韋要回北京去上學,他們走了怎麼辦?”我問道。

“所以,我故意讓他們知道,其實我對他們不是那麼依賴,即便他們是騙子也沒多大關係。首先,新疆的涉外經濟是外向型的,主要是依靠對外貿易和輸出,比如產品和勞務的輸出。對吸引外資並沒有多少優勢。所以,如果有一點外資背景,政策上會有一點優惠,更直接的是比內資企業好過一點,沒那麼多的婆婆媽媽。”

陳琰點著煙站在樹下和我聊著天。

“其次,我真不在乎什麼外資不外資的,我要利用的是所謂純正的德國技術和口感。”陳琰把他的主要想法說了出來。

就是說陳琰其實就是打算用馬思睿做一個招牌,至於技術估計他並不在意。

“老李,我沒給你說過,在南寧我投資的那家酒吧有一套日產五百升的自釀啤酒設備。一開始還可以,後來基本就沒有釀過啤酒,我們賣的所有打著自釀招牌的啤酒都是別人的自釀。因為他們的成本更低。”陳琰說道。

“那豈不是有法律風險?自產自銷是可以的,只要符合食品衛生和其它一些規範和要求。你從外面買自釀的啤酒不是會有不安全的風險嗎?”我問道,這一點在我開店的時候是被很多人反復強調的。

“說起來可笑,對方的能力比我們大,全套的許可。產量也大,口味也不差,買裝置的時候廠家的人說成本大概是每升一塊錢,可以賣十幾塊錢。等真的自己做了,成本很高,原料、人工、場地等成本綜合起來遠超一塊錢。我們從對方買同樣事自釀的啤酒,每升是兩塊錢,比我們自己的便宜。”陳琰說道。

“你的意思,你要用舊裝置?”我說。

“新裝置,那舊裝置也不完全是我的,而且我用不著五百升的,預計一百升加七八個發酵桶就夠了,我計劃新開一家酒吧,德國啤酒為主的啤酒吧。”陳琰說道。

“你不回小薩家了?你不是打算當牧民嗎?”我問。

“回,這小薩學駕照我沒想到,所以要等她學完了,一起回去,不影響我投資。”陳琰說。

“明白了,你是投資,我是創業,完全兩回事?”我說道。

“啤酒屋算是創業,荒原酒吧算是投資,就這麼簡單。我現在沒太多錢,不賺一點錢不行。”陳琰顯得有點憂鬱。

“啥情況?”我問他。

“等晚上我再給你講吧,我們現在先回酒吧,我聽說你打算把酒吧給改造了,我想聽聽具體的。”陳琰說道。

我們開著車又回到了古城附近,走回荒原酒吧的時候,小薩已經在正常營業了。

我把改造為類似居酒屋的想法給說了出來,其實這個不是我的創意,但我沒有說這是謝亞敏的想法,先說是我的想法可能比較好一些,畢竟陳琰和我關係不錯。

“你的意思是,把酒吧改為餐館?”陳琰說。

“去你的,你見過居酒屋嗎?那個不叫餐館,叫下酒菜。很多內地來的遊客不會幹喝酒,如果有下酒菜回好的多。”我說道。

“你是不是見我早上又吃串又喝酒的才想到這個主意的?”陳琰問。

“算是吧。你覺得怎麼樣?”我說。

陳琰這次到是沒有立即開口,他想了一想,才問我,能賣點什麼吃的?

“手抓肉、烤串、薯條、烤雞、烤鴿子、涼皮、老虎菜、花生米、風乾肉、乾果、燻馬腸、羊頭肉、牛頭肉、羊雜、牛雜等等現成的簡單加工就可以,不一定全部提供,我就是想到這些特色的肉食,炒菜就不用搞了。”我說道。

“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說的我都饞了,走,我們去找個地方吃點。”陳琰說道。

“等會打包一些回酒吧吃,這樣你可以感覺一下邊吃邊喝行不行。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我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