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古城印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裝修買買提一邊表示出很為難,一邊給我解釋這裡的房子不太好改動。我回憶了一下,好像是這麼回事兒,去過的好幾家坐客廳裡都是開著燈拉著窗簾的。

“為啥啊?有窗戶不用非得要擋起來。”我說道。

“這是習慣,大多數人家嘛都不是巴依,房子小,院子也小,都是轉個身的地方,擋起來不看也就不看了。大戶人家嘛房子大,院子大,窗戶也大,那個嘛才不用拉窗簾。古城裡小房子多,巴依特別少。”裝修買買提說道。

“一樓,整個弄乾淨亮堂,如果再加一個衛生間出來行不行?不要大,只要有就可以。廚房還要搞一下,要乾淨,油煙機煤氣灶都給搞上,那個炕留著,灶臺重新搞,不能黑乎乎的。院子裡也要搞,廚房邊上的迴廊要擴大一些,院子裡要放個大一點的餐桌,起碼能坐四個人,擺一桌子菜。大家能坐在廚房裡的炕上,也能坐桌子邊上吃飯,能看院子裡唱歌跳舞。”我說道。

“哦呦,小李子,你這個是蓋房子還是裝修嘛,你給我畫一些圖,等我們一起去老太太家裡嘛,一點一點的說,到時候我好好記一下。我們要麼坐院子裡的床上吃飯,鋪塊布或放個小桌子,要麼就在坐地上吃飯,有地毯嘛,那個才有民族特色嘛。”買買提說道。

我也覺得我現在的想法有點亂,於是把我的想法和買買提的想法都給記了下來,按照從一進門到最後到樓頂,都按我們認為應該改動或新增的做了初步的規劃和設想。我把買買提的一些想法和意見也都寫了下來,那些能做到的,那些不可行,那些成本高,那些是喀什特色等等。

我想著既然答應了華雯出報告,就要負責一些,而且應該給來這裡的遊客展現出喀什民居的特色。

透過和買買提的交談,我大體上對整個裝修和改造有了概念,還梳理了改造成民宿所要做的事,也幫買買提大概梳理了一下,給他講了民宿最基本的特點和一些討巧的裝修方案,比如直接用木地板和木頭床,床上用席夢思床墊,褥子被子要乾淨衛生,純色不帶花。最好不要用棉花的被褥,夏天熱,而且棉花被褥用的人多了味道不好。房間裡要有獨立衛生間,內部擺設越簡單越好,不能有異味,要有電視、空調和燒水壺,以及怎麼樣用一塊板做個寫字檯出來等等。

“小李子,等你們咋樣子搞定下來以後,我再決定我家怎麼搞,完了嘛,我就搬到樓房裡去住,這個地方嘛你幫我找客人住。”裝修買買提說道。

裝修買買提在市區裡有一套樓房,他說是高層,在房子裡能看到半個古城,他在郊區還有一套帶院子的平房荒著長草,他和他老婆本來打算去平房養點羊種幾棵果樹,但一直捨不得離開古城。他們沒小孩,總也下不了決心住到鄉下或高層裡去,就在古城一直住著。

裝修買買提抽了我半包煙,喝了三杯茶後滿意的離開了,小薩回來的很及時,在中午小高峰到來前她頂了上來。

“小薩,車學的怎麼樣?這段時間多虧你幫忙,昨天也沒顧上問你。”我說道,我沒敢問陳琰現在怎麼樣了。

“李哥,還好,反正我沒別的事。看你們每天都那麼忙,我也不能浪費時間。”小薩說道。

我和小薩又沒什麼話說了,於是我開始再一次審視我認為的裝修方案,我根據記憶中祖合拉家的樓層,畫了幾張歪歪扭扭的平面圖,還對房間內,以及一樓和頂樓都根據我的想象畫了草圖,我甚至想到了樓頂該種些什麼植物,門口要擺一些什麼裝飾,並把我的想法寫在了紙上。

看著藍藍天空,我意識到最關鍵的問題我還沒有考慮。就是主體的風格,我必須要初步給民宿定些大的調調,沒有主體的風格,內部做起來就像是東拼西湊,會很難看。

宜家的商場裡每個空間做起來都感覺很好,但把這些搬回家裡的時候就總是感覺不對勁,所以我必須先把大的風格確立下來,我再腦海裡搜刮著我能想到的對喀什的印象。

我每想到一個就先記錄了下來:時光的灰燼、西域、興奮過癮、燦爛的陽光、藍色的思念、古樸的中亞、異域的旅行、靈魂的休假、絲路傳奇、東西融合、柔軟的人心、荒野之城、溢位的色彩......。

我把我畫的草圖拍了些照片,然後把文字整理了一下,打算晚上回去用電腦把這些作為調查報告和規劃報告的一部分。我在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會覺得時間很漫長,然後突然會從專注中跳出,如果是晴天我會覺得很美好,如果是陰雨天我會悵然若失。

此時,我覺得我過的很充實。開始滿意的享受陽光下的街道,看來來往往的人,窺視人們的生活,很久沒有這麼愜意的享受過生活了。

我發現我和很多遊客已經不同了,我相當程度上已經把自己當做了一個喀什人。我在古城裡不是遊覽而是在生活,我去東巴扎是為了購物不是獵奇,我去吃饢是因為好吃和日常需要而不是為了品嚐,我看很多事務時已經不會覺得好奇和新鮮,我和他們交流時已經不再強調我是外地來的人,而且我越來越喜歡這個城市濃烈的色彩,那種看上去是一片土黃色,仔細看是鍺紅色,再轉體七百二十度的去看能發現很多濃烈的色彩。

這大概是因為這裡的人們比較熱愛生活吧。我記得我看過一本書,有個瑞典人叫做貢納爾·雅林,他是一個瑞典人,一九二九年他為了寫碩士論文,從歐洲出發穿過了廣袤的中亞大地來到中國的喀什噶爾住了一年。

他在一年的時間裡,深入瞭解了這片土地和文化,這對他後來的職業生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為他對東方文化、中亞文化等的研究,他做過外交大使,在聯合國擔任過高級官員。和他的職業生涯同樣豐富的事他的學術研究,作為對遙遠的中國西部和中亞文化等的學術主要研究人員之一,他受到了相關學者的尊重和喜愛。

貢納爾·雅林始終忘記不了在喀什的日子,時刻關心喀什的發展,因此在半個世紀以後,一九七八年的時候,受我國政府邀請貢納爾·雅林再次訪問了喀什,百感交集之下,他寫下了《重返喀什噶爾》一書,此書一出在國內國際又掀起了一股西域和中亞研究的熱潮。

他在書中表現出了一種淡淡的傷感,他回憶了年輕時的喀什和他自己,他記錄了新的喀什和年老的自己。貢納爾·雅林感慨記憶中一千零一夜的夢幻之城已經改變太多。

喀什噶爾這個色彩濃烈的城市在半個世紀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歷史是一定會朝前走的,雅林記憶中的漫天黃沙和夏日的午後還沒有變,他學生時代穿街走巷的那個青年已經老去。

貢納爾·雅林描繪了一種喀什噶爾的生活,他說他在住的地方就可以很輕易的透過陽臺或屋頂直接跨步到鄰居家裡去,而不用透過大門,看著古城裡的房屋,我感覺現在我能很透徹的理解他對喀什的熱愛。

柔軟,我的腦海裡出現了剛才我想到的一個詞,喀什的人際關係是柔弱的,喀什的土和天是柔軟的,最主要的是我的心是柔軟的。

我和貢納爾·雅林一樣,一踏入喀什便喜歡上了這座城市,他書中描寫的黃土一樣的屋舍已經變為了紅城,他記憶中挺拔筆直的白楊已經被桑葚李杏所取代,高大的懸鈴木和合歡樹也默默的生長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貢納爾·雅林說的綠茵處處和陽光燦爛依然沒有變,圍繞著巴扎和古城構築起的生活圈子也沒有改變。每當我三更夢醒,聽著空寂的夜裡傳來孤寂的蟲鳴,我確實有一種此處安心是吾鄉的感覺。

此時我的頭頂上有幾隻斑鳩和鴿子在屋簷上覓食,寂靜中我能聽到它們咕咕的聲音。於是我起身走到巷子的另外一頭去買了十公斤的鴿子飼料。

在喀什的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有賣鳥食的,主要是鴿子飼料,有大粒的玉米、油葵瓜子、稻子和麥子,除了可以喂鴿子,還有小粒的喂鳥或雛鴿的粟米之類的。高粱、各種豆子和我叫不出名字的粗糧等等十幾個種類,最初我看到了還以為是賣各種粗糧的攤點,後來才知道是鴿子食。

我是各買了點混合在一起,喀什人喜歡養鴿子,因此這些飼料也不貴,我提著半編織袋混合的鴿子飼料,拿回來,獨自蹲在門口不遠處喂這些鴿子和斑鳩。

鴿子也許是吾買爾江家的,也許是買買提家的,也許是其他人家的,米熱家沒有養鴿子。斑鳩一定是野生的,喀什的城市和鄉村有非常多的斑鳩。這些鳥兒們歡快的吃著我撒在地上的鴿子食,看著它們吃食,我的思維陷入了空白狀態。

“嗨!”

一個聲音把我嚇了一跳,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看見米熱在我身後哈哈大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