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水很重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的帳篷是頂雙人帳篷,是幾年前追求品質的時候買北臉的,要一千多塊錢呢,這要是被華雯給折騰了,我一定會心疼的。

“你的睡袋值錢嗎?”華雯問。

“我以前的買的東西都很值錢,睡袋也是專業級別的,這個睡袋價格頂兩個帳篷呢,這睡袋兩千塊錢買的。”我說道。

“啊,看不出來都是奢侈品啊,還好我佔的早,這要是被別人睡過了多可惜啊。”華雯說道。

我滿頭的黑線,她要是不佔我的睡袋,睡袋就我自己用了。

“我怎麼感覺帳篷和睡袋都已經不是我的東西了呢?”我說道。

我當時之所以下決心買這麼貴的東西主要是打算送給瑤瑤的,當時想反正一年也用不了幾次,不如買好的,不能虧待自己的愛人。

“你說什麼?你有什麼東西?”華雯明顯帶著逗我的語氣在說話。

“算了,算了,我就當它們離家出走了,但這兩樣東西對我來說有紀念意義,你別在讓它們出門去打工了。”我回答道。

這個晚上我睡的很晚,以至於早上又是日上三竿才起床。

然後,我真的用手機定了幾套便宜的國內品牌睡袋和防潮墊。

“你怎麼不再定幾個帳篷啊?”華雯問。

“帳篷我們用的上嗎?我那頂那是雙人的,實在要用的時候我們倆擠一擠沒問題的。睡袋我單獨用一個,剩下的有機會就送給駐村的朋友。”我說道。

“呸,你想的真美,你愛和誰去擠找誰去擠,帳篷是我獨享的。”華雯說道。

我們鬥完嘴,華雯轉變為嚴肅。

“二傻,我給你講講我聽到的故事。我覺得你應該把它們記下來,有一天可以講給別人聽。”華雯說。

我以為華雯要給我講她自己的故事,很鄭重的坐在她對面,沒想到華雯講的是有關葉爾羌河防洪的一些故事。

她說,現在葉爾羌河上游在修一個阿爾塔什工程,是一個水利工程,修好後下游就一勞永逸的不用再像現在一樣的每年防洪了,這個工程還能發電和調節灌溉。

華雯說她曾經聽人說過以前人們是怎麼治理葉爾羌河的。那個時候,從內地支邊來的水利工作者相當艱苦。他們每年春天就穿著最耐磨的翻毛皮鞋、軍大衣,自己趕著犛牛帶著乾糧去進山,那時條件特別差,就靠雙腳和犛牛,為了勘測葉爾羌河上游,他們進一次山就是半年。

吃的東西都是自己帶的,如果遇到牧民就補充一點乾糧。不過那個時候牧民家也沒有多少多餘的食物,因此所有人都會營養不良,上山沒有女同志,除了照顧女同志以外,主要是因為太不方便。

他們穿著新衣服進山,等再出山的時候時候基本上都是衣不遮體,就和野人一樣,因此女同志再能吃苦也不會和男同志一起進山。每當出山的時候,他們的家人和同事就算好時間,帶著衣服和乾糧在山口等著。

據說每次都能看到幾個髒兮兮的,基本果著的男人裹個破舊難聞的軍大衣出現。如果錯過了拿著衣服等在山口的時間,就一定會在縣城的街道上看見幾乎裸體穿著破舊大衣的人。

總之,因為人手少,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更少,這裡的水利工作者幾乎人人都能設計水利設施,也幾乎人人都幹過工地上的活。

葉爾羌河的源頭在喀喇昆侖的克亞吉爾冰川和音蘇蓋提冰川這一片,距離喬戈裡峰不遠,也是邊境區域。

以前從莎車到源頭的冰川,步行或者騎馬要走好多天。沒有公路,就是走牧民走的路,阿爾塔什村是崑崙山裡的第一村,在路沒修好前要走二十個小時才能到。

現在好了,有公路了,雖然路的等級並不是很高,但從第一村兩個多小時的車就能到莎車縣城。

“塔吉克族有個飲水節,這個節日的發源就是因為葉爾羌河,到現在人們仍然每年都在慶祝飲水節,有機會我特別想去看看人們是怎麼慶祝的。”華雯說道。

塔縣的塔吉克族在每年春季來臨之時都要砸開冰塊引水入渠,灌溉耕地,由此產生了一個節日叫引水節。

現在引水節是塔吉克族的農事節日,大多以村或鄉來過這個節的,塔吉克語稱引水節稱為“孜瓦爾“。

破冰引水之前,全村的人都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一是砸冰的工具,比如鎬頭、鐵釺等;二是先要到主要河道的冰面上撒些黑土,以利於冰層表面吸熱,加快冰層的融化;三是要烤制節日用的大饢,一個留在家裡,兩個帶到引水工地分享食用。所以說這個節日完全是從日常的集體農事活動中演化而來的。

節日當天,大家騎著馬,帶著工具和饢到引水點。接著便熱火朝天的破冰引水和修葺水渠。在勞動中,大家懷著節日的心情憧憬著豐收,爭先恐後,搶著乾重活。

引水成功後,人們便歡呼雀躍,大家就地圍坐在渠邊,集中帶來的烤饢和其它食物,人歡馬跳,場面熱鬧,水渠邊洋溢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然後就是一起祈求豐富的水源,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大多數村子還會舉行賽馬、叼羊等娛樂活動,吹鷹笛跳鷹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慶賀這個春天裡的特殊節日。

“可以說水是大自然賜予南疆最好的東西,沒有水這裡就是一片黃沙和光禿禿的山,更別說有人存在了。”華雯說道。

我對水對南疆的影響並不是很瞭解,我的老家氣候溼潤,到處都是水,我很難理解這兒的人們對水的特殊情感。

“南疆的水很重要嗎?”我問華雯。

“很重要,你如果瞭解過去的情況就不難理解了。聽說過澇壩嗎?”華雯說。

澇壩我當然知道,這是被很多農村朋友介紹過的,現在在南疆很難看到了。在沒有河流的地方,人們居住地附近會挖一個大的水塘。也就是土造小水庫,或者一個開放的蓄水池。在有坎兒井的地方,澇壩水有流動的活水進行補充,但在南疆很多地方澇壩水就是一潭死水。

人工建造的澇壩面積大點的有十來畝地,小點的也就三四十個平方。堤岸周圍一般都種滿了樹,特別是長滿了大柳樹或白楊樹,幾乎可以用遮天蔽日來形容那些樹的繁茂。

澇壩裡的水一部分來自雨水,一部分來自人們想方設法找來的水,主要是灌溉用水。澇壩周圍通常是鹽鹼灘,因此出現一個這樣的綠樹包圍起來的澇壩,不能不說是一個必然。它解決了人們基本用水的需求。

沒有河水、地下水泉水和溼地的村莊都有澇壩,人們的日常用水就來自澇壩。有的澇壩裡會養魚養水草,有的澇壩則只是蓄水。夏天的時候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澇壩邊取水、玩耍、聊天,男女老少都有。

甚至有到澇壩邊去洗衣服的,當然不是直接在澇壩裡洗,而是用盆子在外面洗。小孩多是到澇壩邊去捉蜻蜓、撈蝌蚪或是釣魚。

但澇壩帶來的另外一個大的問題就是飲用水非常的不安全,有的人家把水打回去後會經過沉澱和消毒後再飲用,而有的人家只是進行簡單的沉澱,因此寄生蟲、微量元素缺乏等不潔淨飲水導致的地方病非常的多,潔淨飲用水改造完成後各地的澇壩迅速的消失。

因為起來晚,我就沒有急著去店裡,想著下午再說。到了中午卻收到了米熱卻發來的訊息,問我在幹嘛,我說要準備午飯,然後她的微信就沒有再發來訊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傍晚的時候,米熱終於又給我發了訊息,她可能看我沒去店裡有些著急了,我想著還要輔導孩子們寫作業,就磨磨蹭蹭的趕到了店裡。

“哥,明天開始考第一門,我現在還在複習呢,心裡沒底。”米熱給我說。

“,昨天沒聽你說啊,別太晚了,睡不好會影響記憶力的,還有如果晚上回學校住就早點回去。書只看重點內容,特別是看老師劃的範圍或者平時講課反復強調的內容。”我給米熱說道。

“嗯,要是我考的好的話,你要給我獎勵啊,我想想啊,你要滿足我三個願望。”米熱手裡拿著書說道。

“考完我買只羊,帶你找個好玩的地方我們烤羊肉串吃。”我說。

“就只有吃的啊,我變胖了怎麼辦呢,假期胖十斤的開始嗎?將來要嫁不出去的。”米熱說道。

“如果有人不在乎你的胖瘦,那才是真愛。”我回覆。

“那麼,哥你在乎嗎?”米熱問。米熱這句話問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等你考的好,我就告訴你。”我說道。米熱聽完後風一樣的轉回自己家裡去了。

米熱再沒有出來,我猜想她大概在認真的復習功課。今天來輔導家庭作業的孩子不多,據說半個多小時前小薩已經給輔導過了。

我之前沒有意識到小薩能幫這麼多的忙。小薩幫忙我很開心,我只是覺得米熱不應該這會兒在這裡,明天要考試了,米熱卻仍然在家裡複習。

她是真的喜歡我嗎?還僅僅只是關係較好的朋友?華雯之前提醒過我後,我也感覺要重視這個問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