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露天方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到房間,我看到華雯和謝亞敏兩人蓬頭垢面的坐在床上。

“二傻,廁所在哪裡?我們要去廁所。”華雯問我。

“下午的時候我就問過,村委院子裡沒有廁所,人們白天晚上都是出大門到邊上的田地裡解決的。你們到門口給門衛說一聲,他會給你們開門。”我說道。

剛才我回來的時候和門衛抽了一支煙,然後問了一下,防洪的人還都在堤壩上沒回來,有人回家拿了被褥,大家輪流在毛驢車上睡覺。

“啊,外面那麼黑,這村裡條件怎麼這麼差啊。”謝亞敏說道。

華雯到沒有猶豫,她拿起手電就要出門。

“是啊,男的到無所謂,露天就露天了,我一直不明白這兒上班的女的怎麼辦,要是一個女孩子在農村工作就真的有些不方便了,白天連個遮擋都沒有,晚上到處都黑乎乎的。”我有些感慨的說道。

“少廢話,你陪我們兩個去,都是被你說的,我有點害怕了。”華雯說道。

“你們就外面菜地得了,反正天黑著。”我建議她倆。

“那和門外面有區別嗎?你趕緊前面帶路,憋死老孃了。”華雯豪氣沖天的說道,估計有點急了。

我帶著兩個美女出了大門進到右邊的地裡,這裡種著一片玉米。我轉過身把手電關了,想著讓她們放心,結果引來謝亞敏哆哆嗦嗦抗議聲:“別,別關手電。”

“二傻,你就站這兒等會兒,你不能走,背過身去,但手電還要幫我照著,你千萬不能回頭看。”華雯說道。

回房間的路上,兩個美女一左一右緊緊的抓著我的胳膊,一直進到屋裡才看也不看我的又嘻嘻哈哈的往睡袋裡擠。

也許是幹了大半天的活,也許是我又加了一床被子的原因,我一直睡到第二天天亮才自然醒。華雯她們的床上已經空了,陽光正穿透飄浮的灰塵灑在磚地上,睡袋也不在房間裡,我坐著清醒了幾分鐘才起身出了門。

在院子裡洗臉的時候我才注意到華雯的普拉多不在院子裡,她們不知道什麼時候開車出去了。

我估計她和謝亞敏是去了葉爾羌河邊,於是我往河邊跑去,在鄉村的早上跑步非常的舒服,空氣新鮮。遠遠的我就看到了河邊熱鬧的場景,也看到了華雯的車和擠著一起的驢車。

由於是冰川潰壩型的洪水,此時洪水早已經褪去,河裡露出了大部分的河道底部,遠遠的彎曲的河流看起來仍然很渾濁。

人們正在加固昨天被證明有點薄弱的地方,華雯則和一個農民聊著什麼,看到我就揮了揮手叫我過去。

“二傻,這個大叔以前是開剷車的,他剛說要是有挖機和裝載車,這些工作量很快就能完成。”華雯看見我就對我說。

“我覺得也是,可能也就一個下午就能把所有活都幹了。這裡的河道寬,只要把堤壩加固就可以了,河道我不知道要不要挖一挖,反正他們現在沒有挖河道。村裡之前為什麼不用機械?”我問華雯。

“以前整個綠洲都需要防洪,山裡也需要,涉及好幾個縣,幾百上千公裡的河道,因此人員和物資都分散的比較厲害,大量的地方只能依靠群眾的力量。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仍然需要村民來做這些工作。如果發現問題或需要支援才會找上面。這個村的領導是自治區來的,你說他會不會不太懂防洪這樣的工作,我要不要去反饋一下村民的意見。”華雯問我。

“我覺得還是不要給領導找麻煩了,我們兩個外人能想到的事,別人應該早就想到了,可能有其它原因。”我說道。

“不行,我要找機會聊聊看。”華雯說道。

我在車上找了半個饢吃了兩口,問華雯吃過東西沒有,華雯說一直沒吃,我就開車到小巴扎的打饢鋪子去買饢,打饢的是個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塞給我兩個饢堅決不要錢。

“我知道你們,聽我哥哥說你們是來幫助我們的,還給了我們村物資,饢就請你們吃了。”打饢小夥說道,我不想佔這個便宜,他又堅決不收錢,我看到他用的一個玻璃杯喝水,就到邊上商店去看了看,買了兩個滿灰塵的塑膠喝水杯送給他。

再回到河邊的時候,我看到謝亞敏在自己拍攝村民們幹活的場景,就拿給她一個饢。

“先吃點吧,這裡早上只有饢,需要我幫忙嗎?”我說道。

已經換了自己衣服的謝亞敏使用黑卡拍攝顯的很老練,看起來是專業培訓過的。我居然很猥瑣的想她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換的衣服,自己是不是睡的太死錯過了什麼?

“哥,先不用,等會我再出個現場報道,你幫我舉著相機就行。”謝亞敏說。

等她們啃完半個饢喝完半瓶水的時候,我已經沿著河邊的小路來回跑了五公里的路,我很久沒有跑步了,我突然覺得我應該重新開始跑起來。

“華雯,你找書記聊過弄塊實驗田的事了沒?”我問華雯。

“聊過,書記說歡迎我們來,但是有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把要做的事給具體明確下來,做什麼,如何做,需要農民怎麼配合,需要村裡怎麼配合,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想要達到的目的。包括我們打算投入多少都要寫清楚。”華雯說道。

“那你是怎麼想的,我猜你還沒有做出決定,拿這裡的農民做實驗可能不太合適,主要是這裡離喀什太遠了,我們一直在這裡有難度,人不住在這裡又不能時刻跟進。”我說道。

“是的,起碼住的條件太差了,剛才有一個幹部還過來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呢,他說他想搭個車去縣裡洗個澡。說已經有兩個月沒洗澡了。”華雯說道。

“那麼就先不急,說不定還能找到更合適的地方呢,這會兒麥子也收割了,就算找到地也有點晚了,我們不如找更有質量的,比如保溫大棚。”我說道。

這個時候,我們正好走到了正在指揮幾個年輕人打木樁的書記邊上。華雯開口就問書記:“馬書記,為啥不用機械化施工,那樣不是又快又好嗎?我看別人的工地用挖掘機一壓就能把樁打進去。”

“佟老師,我們也想,那樣效率高,這裡面首先是裝置的問題,這附近沒有大的工地和礦山,挖機很少。就算有也都是要錢租的。水利部門自有的裝置都在其它重要的地方在用,我們這裡上點人力就夠了,你也看到了我們這段河不算是防洪的重點。只要確保堤壩沒事就可以了,這麼寬的河道,水如果能漫過這堤壩那個量是沒法想象的。另外,我們也沒懂水利技術的人,機械施工效率雖然高,但怎麼幹是關鍵,我們現在依靠的是經驗和人力。”書記說道。

華雯聽完陷入了沉思,我更加感覺這些最基層的人們確實不容易,就拿晚上睡在驢車上來說就夠辛苦的了,還好這裡的河道情況很好,沒有太大的危險。

“書記,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好奇,我想知道村民們上過學的人大概有多少?”華雯試探性的問。

“沒關係,你們想瞭解什麼就隨便問。我來之前也有心理準備,但真瞭解情況後也是體會到了壓力。這些農民確實是文化水平比較低,年輕的基本都上過學,年齡大的就夠嗆了。我們有具體的統計,但是資料我要查一查。老年人幾乎都是文盲,中青年大多數能讀書、看報、算賬,但水平比現在的小學生好不了多少。”書記說道。

“當然這是事實,沒什麼可隱瞞的,現在的情況也在好轉。前些年我們抓教育抓的不夠,現在動手抓也不算晚,對於超過四五十歲的我們不做強制要求,對於年輕人我們要求必須要識字。孩子不用擔心,現在所有孩子百分百能上到高中畢業,這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書記接著說。

我覺得華雯當過老師,她應該是瞭解這些情況的,我沒有插話,華雯問這些問題可能有其它的目的。

果真華雯又開始問:“那麼這些農民後來有沒有參加過培訓?”

“有!特別是這幾年,每年都有很多培訓,各級搞的都有,就拿我們村裡來說,我們一直在辦國語培訓班和掃盲培訓班。縣鄉一級下來的培訓都是國家補貼的免費培訓,這兩年主要是以勞動力轉移和就業為目標的培訓,種植、畜牧養殖、林果業的培訓也不少。他們還是太舒服了,就這樣還有很多人不好好學習呢。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培訓還是有效果的,只不過效果因人而異。”書記說道。

太陽高高的照在田野裡,我們謝絕了書記讓我們再住一個晚上的邀請,帶著兩個要去縣裡洗澡的幹部出發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好了晚上我買只羊,我們宰羊吃手抓肉吃烤肉。你們不要跑那麼快嘛,我好不容易見到大城市來的人,陪我好好說說話。”書記聽說我們要走,很無奈的給我們說。

宰羊待客算是南疆最高的待客禮節,儘管這樣,我們還是謝絕了書記的一再挽留,在啃了一個饢後的中午離開了這個村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