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置辦年貨迎新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元月底的時候,因田拉巴不想去縣城開會,就讓聞清風替他下去開。並交待等過了春節一併把“開年會”也開了再上山來。這樣一來聞清風就差不多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呆在山下了。

木一也比去年下山得早一些。畢竟他還是把上面的情況搞熟悉了。加上彝族年的時候也分別去拉木書記和克的鄉長家裡耍過。再加上在整個鄉上的關係也“磨合”得差不多了。所以,他和大家一起,趁著天氣連續晴好了兩天,第三天繼續晴好也就下山了。

雖然離春節還有那麼十來天,大家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套用拉木書記的話:“今年把大家累安逸了。在這上面沒有什麼‘雙休’的概念,也沒有‘什麼加班’的說法。只要有工作任務,大家就沒日沒夜地幹。幹完了,耍就是了。”

下了山。回到家,修整了數日,把家裡的衛生徹底大掃除——打揚塵。趁天氣晴好,把衣服被套之類的洗乾淨曬乾。就該去辦些年貨。

到了縣城。只見公路兩邊的人行道上已經擺滿了紅豔豔的門神對聯。有些店面的牆壁上,甚至是行道樹之間都拴上了尼龍繩,然後在上面掛上了火紅的對聯,還有很喜慶的紅燈籠、中國結。木一和弟弟們邊逛邊看,盡情地感受這濃濃地熱鬧氣氛。

因為買門神對聯的人實在是太多,基本家家戶戶都要買上那麼三五幅,甚至更多。而這小小的“門神對聯”不僅是千家萬戶過年的“必需品”,還是一個“暴利品”。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物品全部是從荷花池批發回來的,成本普通的也就幾毛錢,高檔地也就幾塊錢,但是賣價卻是幾塊錢幾十塊錢,利潤幾乎都是十倍以上,甚至有幾十倍的。

正因為是這樣,所以買得人多,賣得人也多。這個時候毛筆字寫得好的人,又肯上街“擺攤”的,那也可以賺得盆滿缽滿。那根本不是在寫毛筆字,那既是在送祝福,也是在“印鈔票”。

弟兄三人,把簡單地置辦好門神對聯、鞭炮紙錢之類的“年貨”。坐上火三輪回去了。

“大哥,你看我們三個下去上來,車費都去掉十二塊錢了。要是就在大塘買這些東西的話,最多貴兩三塊錢。還要省下坐車的時間。”俊哥兒的意思是我們花的車費,還有時間,與買門神對聯這些東西上節約的錢相比較,有點兒“得不償失”的意思。

這真是一個有趣兒的問題。弟兄三人好好研究一番這個“交通運輸成本”問題。最後得出“結論”。有時候“捨近求遠”未必是一件好事情。不僅多花了交通成本,還多花了時間成本。關鍵是一路上還聽了不少“錢包掉了”的“故事”。

不過,還是可以心理安慰一下。畢竟在大塘感受不到這麼熱鬧的氣氛。大塘是鄉下,人氣那實在是比不上縣城的。

臘月廿九的時候父親大人如期歸來。和往年一樣,他鼓鼓囊囊的行囊裡,就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了一家人的新衣服、新褲子、新鞋子,還有糖果、桔橙、廣告年曆畫報、報紙。

最後他還從一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小盒子裡取出一個很精緻的玩兒——一部小巧精緻的TCL手機。

“這是我在荷花池二手手機市場買的,還有八九成新。拿給你了。你上班用得著。現在都流行別一個手機。”父親大人說著又遞了一個新盒子給木一。這是一個嶄新的手機套盒子。仿鱷魚皮紋路的手機皮套,把手機裝進裡面剛剛合適。

拿著精緻的手機,摸著那一個個按鍵,聽著那悅耳動聽的按鍵音和手機鈴聲。木一實在是太激動了。“謝謝爸爸。謝謝爸爸。”

此時,弟弟們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都想來摸一把手機。木一把手機遞給了弟弟們。

“小心點兒哈。整壞了,要拿到成都才修得了。”父親大人趕緊叮囑。

“怎麼打不起電話呢?”俊哥兒有些不解地問到。

“要拿身份證去移動公司辦一張手機卡。把電話卡插到手機裡去。還要交電話費。交了電話費,這樣才可以打。但是,電話費貴得很。莫得要緊的事情,不要隨便亂打。”

這款小巧精緻的手機,還是翻蓋雙屏的。翻蓋上面有一個小巧的螢幕,螢幕四周是一個長橢圓,橢圓裡面除了螢幕全部鑲嵌滿了小小的水鑽。

木一想到一個問題。“爸爸這個手機怎麼充電呢?”

父親大人微微一笑。又掏了一個簡易包裝的小紙盒出來。“給,這個是充電器。直接把充電器頭頭兒插到插板上,把尾巴插到手機電源孔裡就可以充了。充滿電可以接打電話兩三天。如果不接打電話的話,差不多可以待機一個星期。”

其實木一心裡還是很納悶兒,父親大人今年怎麼這樣“大手筆”呢?

果然,休息了一天。除夕的時候,父親大人早早地把雞魚胡蘿蔔等做年夜飯的菜買了回來。交給母親大人去張羅了。

弟兄三人在父親大人的指揮下,把門神對聯貼好。接著又把堂屋的牆壁和樓板糊上了一層報紙。由於水份還沒有乾透,看上去感覺並不是太好。但是糊上了一層報紙的堂屋,看上去還是不錯,就像穿了一件新衣服。再把精美的銅版紙廣告掛曆,一張一張撕下來貼到牆壁的報紙上,感覺更好,頓時為堂屋增輝不少。

忙完這些。吃過年夜飯。又是一年一度的“發壓歲錢”“打牌”時間。

父親大人給兩個弟弟一人發了一百塊錢,也給母親大人發了一百塊錢。這可把她高興慘了。

“老木頭,今年整到錢了哦。”

“今年生意好,把賬還清了,還掙了萬把塊錢。”

大家就很好奇。這生意再怎麼好,每天的時間還是有限的。怎麼想也不合適。見大家想不明白。父親大人也不賣關子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這樣的,今年我掙錢的渠道擴大了。一方面我繼續維持在青龍市場的老客戶。人家來進貨也基本上是有規律的了,大家也達成了默契。來了就找我送貨。就算我不在,人家老闆把貨進好就放在攤位上,他們先趕車走了。我回來,攤位老闆兒就會給我說。我就趕緊給他們送到貨運部去發貨。另外一方面,今年掙了一些松活的錢。就是有個老闆兒在天府廣場那裡開了個店,賣玉佩玉鐲子等旅遊紀念品。他們那裡要貨了就打電話過來,喊我從荷花池市場拿貨給他們送過去。這個特別賺錢,是按個數算的。送一個就有兩三塊錢,重量又不大。關鍵是要人家信得過你。這個讓我掙了不少跑路費。最後就是我幫一個老闆兒跑了趟重慶,幫他收了二十多萬的貨款回來。他給了我幾千塊辛苦費。”

聽完父親大人的彙報,大家心裡這才踏實下來。

此時木一的心情有些低落了。父親大人就問他怎麼了。

“唉。我在想。十年寒窗,辛辛苦苦讀書。到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個工作,一年下來還沒有掙到五千塊錢。還不如打工掙的錢多。”

“咋個這樣想呢?雖然現在工資是低了一點兒。但是畢竟旱澇保收。以後還要漲的嘛。你們一天坐在辦公室裡,又不吹風,又不淋雨的。好安逸啊!你不要看老漢兒現在是掙了幾個錢。但是那都是些辛苦錢啊。還要看運氣。運氣好才掙得到,運氣不好就掙不到了。還有就是再幹幾年老了,就幹不動了。哪裡去掙錢呢?幹一天才有一天的收入,一天不幹就沒有。而且大家都在傳,說是成都要升級城市。這個是什麼意思,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搞不懂。但是說是要把荷花池撤了,搞金荷花還是什麼的。各種說法都有。還有說是要把公交車開到天上去的。反正是各種你想象不到的。對了,還有說要把成都地下掏空,把商場,把鐵路都修到下面去。你說可不可能嘛?實在是吹牛皮吹上天了。啥子都敢吹。你就不要想這些了,好好地幹到退休,到時候就國家給你發退休金了。”

父親大人說完。又對著兩個弟弟說:“你們要好好地讀書。等你們工作了,我還是每個人都送一個手機。”

木一其實聽明白了。成都那是在對外公佈他們未來的城市發展規劃。城市地鐵,這算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標誌。成都是西南地區的大城市。但是從這些動向來看,成都領導的雄心壯志完全是要把成都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

成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其他城市呢?其他城市自然也不甘落後。可瓦拉多呢?瓦拉多除了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彷彿已經達到了“不問世事”的“超然境界”了。

木一感覺,只要自己呆在瓦拉多,在那幾乎原始狀態的環境下,自己基本上能夠做到清心寡慾,不問前程。但是一下了山,回到滾滾紅塵之中。“票子,房子,車子,妻子,孩子”“五子登科”。自己一個都沒有達到。雖然到了縣城牛肉麵是可以敞開吃了。但是“五子登科”卻像是壓在木一心頭的“五座大山。”

算了,算了,還是不要去想了。

好好打牌。好好過年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