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鬧散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兩類人的話,那除了自己,就是別人。當自己的命運和別人沒有什麼聯絡的時候,許多的別人,其實都是“看熱鬧”的看客而已。

瀟鶯鶯的人生在新婚之夜結束了。陳剛多活了一段時間也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兩條曾經鮮活的生命,不對,應該是三條命就這樣匆匆結束了。逝者如斯,生者悲罔。

陳姨婆家從此只剩孤兒寡母了。但是,村裡人已經自覺地把自己和他家隔離了。沒有人願意再去幫助他們,也沒有人願意給他們說一句話。陳剛的弟弟,就更談不上“娶媳婦”了。誰還敢把自己的姑娘嫁給他家呢?他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糟糕,但是已經沒有人會在同情他們,幫助他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姨婆越發蒼老衰微了……她的餘生都活在“自責”“悔恨”和“愧疚”中。

曹舅婆家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曹舅婆腸子都悔青了。終日以淚洗面,悔恨交加。她恨自己害了女兒,她恨自己在“面子”和“女兒”之間更在乎“面子”。如果早知道會這樣,她寧願女兒一輩子在家當個“老姑娘”,家裡也不差那一口飯。她後悔自己沒有答應女兒的請求,讓女兒出去打工,出去求一條“活路”。她後悔自己親手把女兒送上了黃泉路……

瀟鶯鶯的爸爸,雖然什麼話都沒有說。甚至連最後一面都沒有去看。不是他不愛自己的女兒,是他太愛自己的女兒了。他不敢去看。他雖然有份體面的工作,有份穩定的高收入,但是也已經退休在家了。他是一個“外地人”,只是命運讓他留在了這異鄉。他除了工作,也沒有什麼興趣愛好。自己為著“愛情”,找了個“寡婦”。已被世人嘲笑了大半輩子。這幾十年的風雨人生,回憶起來,居然是苦多甜少。而那為數不多的甜裡,竟然全是自己的寶貝女兒鶯鶯給他留下的回憶。如果不是考慮到自己每個月還有那麼點兒退休金,他真想一死了之,下黃泉去陪自己的女兒。唉!做人難啊。真難。

王婆婆也不再做媒婆了。瀟鶯鶯的死對她的打擊也太大了。王婆婆一輩子做媒婆。她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是在修“陰功”。在她的心裡,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寡婦再嫁,鰥夫續絃,都是天經地義的。牽線搭橋,穿針引線,成全一對對新人,就是在修一個個“陰功”。所以,只要她答應了做的媒,她就會想方設法牽成功。這一生做了的媒是不少了。婚姻幸福的也有,吵吵鬧鬧打架幹仗也多,大部分都是湊合著過日子。人生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但是,鬧出人命的卻沒有,在新婚之夜就整死人的更是想都不敢想。王婆婆覺得是自己害死了瀟鶯鶯。雖然自己一開始是同情陳妹妹,想幫她這個忙。但是,後來自己更多的卻是想保住自己“金字招牌”。只想牽線成功,沒有去想這強拉在一起的人會不會幸福,更沒有去想會不會鬧出人命。王婆婆覺得自己做錯了,錯得太兇了!她不敢再去做媒了,天天在家吃齋念佛,祈求瀟鶯鶯的陰魂原諒自己。

其他的人,依然平靜祥和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我的心靈也受到了這件事的震撼和衝擊。

我最想不通的就是“面子”問題。我想不通,為什麼曹舅婆他們為了“面子”就能夠不顧瀟鶯鶯的感受和百般哀求,非得把她“嫁出去”。他們應該也是愛瀟鶯鶯的,藉著愛她的名義,藉著為她好的緣由,為維護自己的“面子”,把瀟鶯鶯當成了一個“包袱”,當成了一個“問題”。而“嫁出去”,就成了“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只是這個看似為瀟鶯鶯好的“辦法”,卻把瀟鶯鶯推上了黃泉路。我想不通,瀟鶯鶯為什麼不跑呢?為什麼不跟著那個男人去呢?那個男人又是誰呢?那個男人如果知道瀟鶯鶯死了,而且還懷著他的孩子,他會怎麼樣呢?他會活得心安?就算有千般苦衷,就算有萬般為難,總得有條活路走啊。我有太多太多的想不通。這會不會是因為我閒得無聊啊?胡思亂想那麼多?

我想來想去,我覺得瀟鶯鶯是真的不想死。她是想活下去的。只是,她不夠勇敢。所以只能“逆來順受”。她幻想,如果犧牲了自己的“尊嚴”,迎合了“丈夫”的需要,維護了家人的“面子”,她還是可以給自己肚子裡的小生命求來一條生路。她幻想他的“丈夫”會有點兒耐性,能夠忍得住段時日,她以後就讓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命運卻沒有給她一個機會。一切都不按想象來。

我也在想陳剛肯定是很喜歡這個漂亮的瀟鶯鶯的。只是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原本可以是喜劇的人生,讓他自己活生生地砸成了悲劇,而且來得那樣迅速來得那樣猛烈。把瀟鶯鶯和他自己的人生一起毀滅了。也把許多人的人生毀了。他可能當時不知道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吧!如果知道,借他一萬個膽,估計他也是不敢的。也許,那些酒也起了些作用。也許,最後陳剛也知道自己弄死的不止一條命。

我想,人生裡除了自己,別人都有他自己的角度,站在他自己的利益來看情況,來思考問題,來想辦法。那些藉著愛你關心你,實際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的“金玉良言”,自己一定要有“火眼金睛”,一定要心裡有個“譜”。該勇敢地拒絕要勇敢地拒絕,該“逃”的要“逃”。不然,後果,也許是你自己無法承擔的。而別人充其量,表達表達毫無意義的“同情”,痛苦卻是由你自己來實實在在地承受。而對於那些能夠和你一起“感同身受”“風雨同擔”“肝膽相照”的人,一定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如果有,如果遇到了,那真是你人生裡的“大幸”,一定要好好珍惜。

從此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情越發低落。看人,看事,也有一些消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