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愛臉紅的慕容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菡瑤也不想為他人做嫁衣,然激勵這些土匪投靠玄武王很容易,激勵他們臣服李家卻非難。誰讓李菡瑤是女人呢。眼下情勢危急,她必須以大局為重;若時間充裕,她定有法子蠱惑這些土匪臣服自己。

閒言少敘,且說正事。

李菡瑤上車後,又想起什麼來,探頭朝外叫“澤熙,你過來跟姐姐坐,請王伯伯坐你那車。”又對慕容徽道:“慕容公子也請坐這邊,我還有些事要請教。”

原來她想起來:若單獨跟慕容徽同乘一車,似乎不妥;若讓慕容徽去跟澤熙他們擠在一處,又太輕慢了他,於是便招澤熙來同車,免了尷尬。

澤熙歡喜地過來了。

老王八從騎馬改坐車,意味著他地位的提高,也是紅光滿面,意氣風發。

安排就緒,即刻出發。

慕容星站在院門口,目送車馬離去。

李菡瑤連頭帶手都探出車窗外,臉上燦笑著,衝慕容星揮手告別,也示意她回屋;等車上了官道,再看不見身後的莊院了,她才縮回身子坐下。

慕容徽就見她變臉般,眼中燃燒起熊熊戰意,氣勢昂揚、殺氣騰騰,目光炯炯地盯著路前方;他被她感染,不自覺地緊張激動,兩手攥緊椅子扶手。

再看澤熙,也是小臉肅然。

慕容徽覺得氣氛太過緊繃,若一直這樣可不大好。他便努力壓下緊張,挪過食盒,將飯菜端出來擱在茶几上,含笑招呼李菡瑤道:“妹妹,吃飯吧。”

李菡瑤聞見飯菜香,方覺肚子早餓了,忙過來吃飯。

慕容徽仿若不經意般跟她說些閒話,大多是銀城內的人事,無不突出銀城官員的行事手段和口碑,李菡瑤聽得很專注,心神漸漸放鬆,連澤熙也聽住了。

慕容徽的學識很豐富,古往今來、天南海北、市井街談巷議,總有許多事可講;且待人謙和,讓人如沐春風,絲毫不覺他有誇誇其談和賣弄之感。

澤熙一向最討厭男子的,半日後也被他折服了,叫他“慕容哥哥”,繪聲繪色說起在軍火研製基地的經歷,包括李菡瑤偽裝成觀棋、炸了第三工坊的壯舉。

慕容徽聽得驚嘆不已;又問:“澤兄弟在軍火研製基地待了多少年,什麼時候進去的?”

澤熙隨口回道:“待了六年。十歲那年進去的。”

慕容徽一愣十歲進去的,在軍火研製基地待了六年,那今年不是十六歲了?可是澤熙看上去才八九歲,這是怎麼回事?換個人怕要好奇死了,定會追問不休,但慕容徽只頓了下,便略過這一節,道:“怪道妹妹說澤兄弟製造技藝無人能出其右,原來是有淵源的。”

澤熙見他絲毫不用異樣目光揣測自己,不像別的男人討厭,好感大增,自此認他做兄弟。

車內氣氛十分和睦。

李菡瑤不動聲色地關注慕容徽。慕容徽就像背後長眼睛般,總能察覺到她的關注,於是連腮帶耳通紅。李菡瑤將他跟落無塵王壑比較,覺得他比落無塵更實在,落無塵太仙了;比王壑平易近人,王壑太強勢了;想到王壑,便想到玄武關的戰事,思緒隨即飄向西北方向……

李菡瑤脫口問:“表哥尚未成親吧?”成親了不可能這般害羞,說不定都還沒定親。

慕容徽張口結舌地看著她。

李菡瑤詫異道:“成了?”

慕容徽拼命搖頭,“沒。”

只說了一個字就沒了。

實在是多一個字都說不了。

李菡瑤笑道:“我就猜沒成親。表哥動不動便臉紅,可見跟女孩子接觸少。”要是有了媳婦不該這樣。

慕容徽心裡堅決反駁。他見過的女子多著呢,他也是個坦蕩磊落的男兒,面對她們,他都能謙和有禮、泰然自若;唯有面對李菡瑤的目光時,也不知怎麼了,他竟管不住自己,臉紅心跳的不行,令他十分懊惱。

李菡瑤因把慕容徽跟王壑比,想到王壑如今的處境,心裡焦灼的很,脫口便問慕容徽成親沒有,轉移心神的意思,並非有心打趣他,然見他窘得只顧搖頭,倒不好意思,忙問田疏田將軍,以及吃空餉的事。

慕容徽這才正常了。

……

當李菡瑤心急火燎地趕往銀城時,銀城內局勢正悄然改變:潘子豪與巡撫苟安、按察使熊壁勾結了。

苟安和熊壁叛變,除了潘子豪代安國大皇子秦鵬許下他們榮華富貴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也有自己的堅持:

是對大靖皇室的忠心!

在他們看來,他們忠於秦氏皇族,所以投降安國不算賣國,而是為了復興大靖;而玄武王造反,朱雀王竟與之同流合汙,都是亂臣賊子,該被誅滅九族。

巡撫衙門後堂密室。

潘子豪等三人正密議。

潘子豪神情凝重道:“本將軍已得到確切訊息,江南反賊李菡瑤,正將糧草運往玄武關。”

他想想都窩火:這李菡瑤不知有什麼神通,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聚集了那麼多糧草;更讓他憋屈的是,他竟然找不到機會毀掉這糧草在北疆,他不如在京畿地界人事熟,無法輕易聯絡人做他的內應。

不對,他原有內應的。

可是,都被李菡瑤殺了。

李菡瑤真狠,一路殺過來。

連馬賊土匪都被她滅了。

眼下就剩下銀城了。

雖然他策反了苟安和熊壁,卻依然不知如何燒燬這糧草,阻止李菡瑤馳援西北。

這麼多糧食,若是堆在一處,一把火燒了容易,可糧隊正行進在官道上,綿延數里地;又不在同一段官道上,而是散佈在原城至玄武關的各個路段。

難道他要一輛一輛車地燒?

這太容易打草驚蛇。

也太費工夫了。

他都權衡過了:若他把人手撒出去,頂多給糧隊製造些混亂、阻止糧隊行進,卻不能斷其根本。因為運糧隊伍中有高手守護;且每輛馬車都配足了人手,輪換著趕車、在車上睡覺,日夜兼程趕路,根本不停。

這種情形下,他要如何一擊得手?

不能一擊得手,再下手就難了。

霍非已經趕來接應,只因帶的人多,在狼坑縣接手一批糧草又耽擱了些時候,才比他落後了一步;但也隔不遠,很快就趕到了,他就快沒時間了。

聽了他的分析,那二人都沉默,苦思對策。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他們便琢磨:李菡瑤到底是如何把糧草運來的呢?知道途經,才好下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