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天意難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原來,玉天音並非一位尋常的凡間女子,她來自天界,此次下臨凡間,乃是帶著她的特殊使命而來。她自天庭而來,悄然潛藏於人間,便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靜靜蟄伏於人間,全力聽從司命真君之吩咐,相機行事。

玉天音來到長安之後,就與司命真君以“通靈珠”相互傳訊。他們兩人雖遠隔千山萬水,中間不知幾萬裡之遙,但有“通靈珠”在手,隨時隨地都能相互通話,不受絲毫阻隔。

初時,司命真君只讓她在大乾國都長安城找一個容身之地,暫且將自己以一個普通女子的身份安置好。

未過幾時,玉天音便收到了來自司命真君的第一個指示,讓她擇機攝取一些凡人的精魂,以供真君修補塔身所用。

玉天音最拿手的本領便是“攝魂大法”。她能於指間發功,無聲無息間,就能攝取凡人的魂魄。再加玉天音平素最喜撫琴自奏,每每於撫琴高歌之時,手指間暗運魔功,若有凡人一旁傾聽,正當聽者入迷之時,神魂便會倏忽間離體被奪,而自己卻毫不自知。

這一種法術,於世間凡人而言,看上去不著痕跡,聽上去無聲無息,然彈指之間,神魂已失,實則至為歹毒,偏偏如此一種最是陰毒不過的法術,從玉天音手指間使出,姿勢卻曼妙之極,每每於行功之際,還有一段猶如天籟般的琴音傳來,端的是動人無比!

世間之人,與生俱來就有三魂七魄,三魂者,天魂、地魂、人魂也;七魄者,一魄天衝,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魂者為陽,御靈臺之神識清明,魄者為陰,使形體之呼吸動靜。古人有云:凡人之身,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是故大凡人之身體,三魂七魄缺一而不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古以來,天下之凡人,若天魂缺失者,則會變得心智愚鈍,冥頑不靈,身陷於偏執狹隘之境而不自知,終日渾渾噩噩,只知道如提線木偶一般,按部就班、因循守舊,從不會主動去思考生命以及宇宙的意義。

而若地魂缺失者,就會失去內心的善惡之念,只知唯利是圖,終其一生,蠅營狗苟,為些許微利乃至於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最終淪為毫無人性,只知貪圖利益的禽獸。

設若人魂缺失者,則七魄散亂,心神盡喪,整個人身便會成為一具毫無意識的行屍走肉,是以人魂者,人之性命攸關也,人魂亦稱命魂。

玉天音行“攝魂大法”之時,奪取的大多是凡人的天地兩魂,輕易不會取人命魂,是以世間凡人,經玉天音攝魂之後,雖天魂與地魂被奪,然也不過是變得愚昧無知、唯利是圖而已,表面上看,此人也並無多少異樣。故而就算玉天音時常攝取一些凡人精魂,卻因她善行潛藏之法,竟也一直無人發覺。

事實上,若非法術功力在玉天音之上者,就算眼見玉天音當眾撫琴而歌,也未必能查知玉天音暗中所行的“攝魂大法”。

於是乎,玉天音便在長安城正中央的崇仁坊尋了幾處房舍,令人重新修葺之後,連在一處,取名曰——天音宮。她自己便也以天音宮主自居。

一次偶然的機緣,玉天音於長安城外踏雪賞梅之時,無意中救下了落難的無塵,並施法為他療傷,從此後,無塵就以奴僕的身份一直跟隨在玉天音左右,盡心竭力為玉天音效命。

玉天音在長安城內剛剛立足不久,還沒來得及大肆攝取凡人精魂,便又收到了來自司命真君的第二份指示。

真君命她在某一日的正午,

前往長安城得月樓,伺機攝取一人的魂魄。

依照真君所言,那個人年約二十,是一位青年男子,才剛來長安不久,他的名字叫做——徐無病。

而那一天,恰正是大乾康元七十年十月初一。

司命真君的指令很明確,要玉天音攝取徐無病的精魂為真君所用,這一次真君所要的,不單單是徐無病的天地兩魂,而是連同對方的命魂,也要一併收取。

也就是說,司命真君所要的,就是徐無病的性命,抑或,讓徐無病成為一具三魂盡喪的空空軀殼。

玉天音不知法力通天的司命真君為何會跟一個尋常的青年男子過不去,且非要取對方性命不可。不過,她既已得了真君之指令,便只有依令行事。她雖心中滿腹疑問,卻也不敢多問。

於是,就在去年十月初一那一日,到了正午之時,玉天音便帶著無塵來到了得月樓,兩人喬裝成一對賣唱的父女,於得月樓的戲臺上拉琴唱曲,為的就是等徐無病前來飲酒之時,暗裡行“攝魂大法”,不知不覺間,便取了徐無病之性命。

可憐當時的徐無病,才剛剛從詔獄脫身,正打算帶著他的二弟朱無能,上得月樓大吃一頓,以消解他在詔獄中所經歷的種種不快。他又如何能想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命喪當場的結局。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三魂盡皆被玉天音攝取,從此便淪為一具毫無人性的空殼,與行屍走肉無異,若果真如此,那將是一個比死亡還要可怕的結局……

然而,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令玉天音萬萬沒想到的是,正當她看準時機,欲待行功之際,“半路上卻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幾個不知好歹的青衣衛衛卒,貪圖她的美色,一時興起,竟隨意羅織了一個罪名,忽然衝上了戲臺,將她用鏈子鎖拿之後,欲帶回青衣衛“親自審問”。

這一下變起倉促,玉天音決計沒能料到,京城裡的青衣衛衛卒竟會如此色膽包天,光天化日之下平白無故就會拿人。她在天庭之時曾明確受命,待她降臨凡間之後,只可靜靜蟄伏,暗裡相機行事,輕易不可使用法力,以免洩露自己的特殊身份。當是時,玉天音尚不敢明裡施法,她有心出手卻又顧忌重重,正猶豫之間,兩個衛卒便已將她用鐵鏈捆住。而身邊的無塵也曾得過玉天音明令,平常在凡人面前不得動用法術,故而也只得裝作一位可憐的拉琴老漢,被衛卒打得口吐鮮血摔倒在地,仍然不敢隨意還手。

可是,令玉天音更沒有料到的是,就在她被衛卒用鐵鏈鎖拿,自感仿徨無計之時,有一位青年男子卻霍然起身,仗義出手,當堂對幾個青衣衛的衛卒就是一番怒斥,他身旁的一位肥胖少年更是將四個衛卒打得滿地找牙,倉皇逃竄而去。

而那個救她的人,不是別人,恰巧就是徐無病。

當時,整座得月樓內,樓上樓下食客滿座,其中亦不乏有錢有勢者,甚而個別食客還是江湖人物,身具不俗武功,然而,唯一出手救她的,卻是身無半點武功、也無半分功名的徐無病。

一直到徐無病親自上前,解開了她身上的鐵鏈,她才如夢初醒一般恍然而覺。

那個她原本就想殺的人,此時卻陰差陽差地救了她。

這是否在冥冥中暗有一份天意?在當時那種情形之下,讓玉天音再施魔功去奪取徐無病的魂魄,這是她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故而在那一日,玉天音被徐恪所救之後,只是匆匆一謝,便帶著無塵疾速離去,幾乎是如同逃一般地遠離了得月樓。

玉天音分明能感覺到,站在酒樓二樓圍欄邊的那位老者,眼眸中精光閃動,應是一位絕世高人。

於情

於理,那一天玉天音都已失去了動手的機會。

事後,玉天音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跟真君做了解釋,真君雖心有不滿,然見事已至此,也只得暫且作罷。

之後一段時日,真君就只是命玉天音多多攝取凡人之精魂供他煉塔修塔之用,對於殺徐無病之事,倒也沒有再提。

直到不久前的一次“通靈珠”對話,真君再次向她下達指令,命她無論用何種方法,以何種手段,甚而不惜洩露自己身份,也要尋機殺死徐恪!

對於司命真君如此反常之舉,玉天音實在忍不住心中好奇,便向真君問起其中緣由,然而真君卻避而不答,只是命她必須依令行事。

沒辦法,玉天音只得點頭應允。

看來,這一次,她無論如何也得出手了,就算徐恪那一日救了自己一回,也改變不了他將要死在自己手中的結局。

她來到這世間的目的,就只為全力相助真君。既然真君不想徐恪活在這個世上,她就只有也只能讓徐恪消失了!

然而,人算卻還是不如天算……

今日在天音樂坊,她好端端地坐在高臺上正撫琴而歌,忽然衝進來一大幫凶神惡煞的青衣衛衛卒,不由分說衝上高臺就將她綁縛了雙手,言道奉聖命捉拿朝廷要犯,要解回青衣衛中嚴加審問,還沒容她說話,就已將她推出了門外,強行押解著往青衣衛而行。

一路之上她心中愁悶交加,有心催動法力好生教訓一番這幫衛卒,然她記住真君的吩咐,這幾日不得施用法術,便也只得強自忍耐……

可忍耐也需有個分寸,到了朱雀橋附近之時,押解她的兩個衛卒不時對她動手動腳,她已實在忍無可忍,終於到了行將動手之刻,正當她再一次猶豫不決之時,恰正好,又是這個徐無病,再一次解救她於燃眉之急。

此時此刻,縱然心智卓絕如玉天音者,亦不免頓足長嘆,難道,這一切真的冥冥中有天意麼?

之前,她已下定決心出手,要取了徐無病之性命,並且令周圍人等神不知鬼不覺,可那個徐無病真的已經站立在自己眼前之時,她依然是下不去手!

世間之巧合莫過於此,倘若她與徐恪只是相逢於一個尋常之地,兩人乍一見面之下,她不假思索便會出手,那時的徐恪,縱有九命二十七魂,亦將魂消命殞。可今日的徐恪,偏偏又是與她相遇在這樣一個她最為窘迫之時,又是熱心出手,解救她於危急愁苦之時,看著徐恪那真摯動人的眼眸,這讓她如何下得去手?

如果說這樣的巧合只有一次還則罷了,可如今,這已是第二次一模一樣的巧合,第二次她下定決心要殺徐恪,第二次她危急受難,第二次她被徐恪所救……設問這世間,哪有這樣多的巧合?!

心念及此,玉天音忍不住抬首看了看上天,心道這一切,莫不成真的是有天意?天意不想讓徐恪就此死了?

可她自己,原本就是從天庭而來,她怎地不知,還有這樣的天意?

難道說,這個徐無病,並非一個凡人?他的存在事關天地大局,與人間蒼生性命攸關?若然如此,她在天庭之時,怎能從未曾聽聞過徐無病的姓名?

以司命真君的能耐,他要奪取一個凡人的性命易如反掌,可他又怎會自己不動手,而屢屢命她殺人?難道這中間真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情?如果有,那會是什麼呢?

甚至於,她自天庭而來,究竟所為何事?這件事是否就與剛剛相見過的徐無病相關?如果真的與他相關,那麼她到底……還殺不殺他?

玉天音一路往南疾行,然回想徐恪之事,心中卻是百思不得其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