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宗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蓋先生卻是許久未見了。”

“不知南疆之行可有所得?”

不同於赤練被韓經的人找到要求來邯鄲相見,蓋聶於衛莊短暫的分手後,就去了漢城。

這回來到邯鄲是帶著天明一起的,特地來感謝韓經這麼長時間對天明的照顧。

如今韓經已經是天明眼中僅次於大叔的存在了,而且他還是月兒的義父,融洽的關係做不得假,蓋聶一眼就能分辯出來。

“先謝過漢王仗義相助。”

如果沒有韓經的支援,光是越地錯綜複雜的地理就夠蓋聶繞圈子的了,這點蓋聶心知肚明,一路行來,多虧了了不良人沿途協助。

“師弟一家都回了中原,接下來我打算帶天明出去走走,男兒志在四海,多在江湖中走動,有助於開闊心胸。”

“漢王的恩德,將來蓋某必有所報,一旦有事,只需一紙書信,但聞鴻雁來,蓋某的淵虹劍立即就到。

一橫手上寶劍,這是蓋聶一個江湖漢子所做出的承諾。

“如今四處都在交兵,哪裡都不太平,先生帶著天明,還是要多加小心,寡人軍務繁忙,也就不去送了,有什麼需要,儘管找紫女開條子去內庫領取。”

蓋聶再次謝過,只聽韓經繼續說道:“衛莊想要與魏豹做交易,企圖從項氏那裡分到點殘羹冷炙,對此蓋先生是怎麼看的?”

蓋聶說的江湖遊歷,多半是要帶著天明與衛莊會合,韓經也不點破,只是問起了蓋聶對衛莊所謀的看法。

“天下又處於大變之時,大爭之世,立足之所是憑實力換取的,師弟他一心一念都想要復興鄭國,這回把希望寄託於項氏,只怕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復國之夢又成鏡中花水中月...”

不愧為鬼谷門人,即便是吊車尾的一屆,加上跟在始皇帝身邊那麼久,這些眼光見識他是絲毫不欠缺。

“不瞞漢王,蓋某此番有意尋師弟承說利害,楚國之途並非坦途,他還是另尋他法比較好。”

蓋聶心中還有一層未盡之言,將來秦滅之後,楚漢之爭,他對項氏並不看好。

自從結識了韓經以來,這位漢王的手腕他是親眼所見,每料必中,如同鬼神。

“之所以繞了個大彎子,留下先生閒聊這麼久,實際上乃是寡人有話想請先生轉達。”

韓經見蓋聶明理曉事,方才將謀算托出,“先生請轉告衛莊,復興鄭國一事,寡人應下了,不過新鄭甚至中原地不能給他,將來漢室鼎立,漢國可置一膏腴之地於他遷民立鄭。”

“這都是衝著紅蓮還有我那小外甥,要不然就憑當年衛莊拆散了寡人在楚地的佈局,哼...”

蓋聶也知道,如果韓經真能如此,那確實算得上以德報怨,仁至義盡了。

“中原之地漢國還要立以郡縣,難道漢王有意遠涉西域漠北?”

“往南可就是南越之地,如今趙佗盤踞的地方了...”

最近屠睢因病死於南面,趙佗接收了整個南越,仍採取封鎖道路,絕中原交通的策略,不理會中原地的亂戰,領著部民開耕拓荒,關上門過起了小日子。

蓋聶所能想到的就是這些地方了,所以才急急尋問。

“西域漠北,胡騎林立,此地寡人另有安排,不是安置鄭國之所。”

“南越趙佗率民躬耕,化蠻荒為華夏,有功無過,將來的漢國也不欲貿然討伐。”

面對蓋聶疑惑的眼光,韓經指了指東面,“越過大海,甚至就在大海中央,還有不計其數的土地,那裡土壤肥沃不下關中,氣候宜人甚於巴蜀,要不然先生以為陰陽家一行如今身在何處!”

“有漢國為支撐,衛莊盡可招攬人手,積蓄物資,拓殖海外,宣威於宇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允許有才能有野心的人成為漢國的諸侯國,殖民海外,這是韓經一早就有的想法。

一者這些人留在國內,會是動盪的根緣,韓經不給他們留條活路,他們就只能鐵了心跟著項氏走。

二來他們的拓殖行動要以中原漢地為倚靠,就不得不承認漢室的宗主地位,而且他們在招攬人手時還將大量吸收流民亡人,使得漢國進一步良性發展。

華夏之民自古安土重遷,能夠拋下一切跟著他們去海外的,可想而知,在社會上都是何等樣人。

至於西域漠北,韓經是擔心這些人出塞後反而被胡化了,成為中原的禍害。

雖然如今韓經也沒有非常妥當的辦法處置草原問題,但是不讓人才以及先進技術流入這些地方還是可以辦到的。

......

“韓經當真是這麼說的?”

衛莊眉頭緊皺,顯然不是衝著蓋聶。

自從蓋聶不遠萬里,往南疆尋他,師兄弟之間的隔閡似乎就不存在了。

“海外之地...”

“昔日為秦軍所逼迫時,我與天澤也曾深入韓非所指明的地方一探究竟。”

四海輿圖傳得沸沸揚揚,韓經假託韓非之名曾派人送給衛莊一份,所謂的不周山其實就是喜馬拉雅。

“那裡確實是不下於中原的沃野所在,如果不論及人文,單就耕地環境而言,其平坦度甚至比中原還要好得多。”

“如果不是時間有限,急於迴轉,我等還想往河的那一頭多探上一段路。”

古印度次大陸,一馬平川,遠不似中原多山多丘陵。

而且此前不久,孔雀王朝剛被壓力山大的馬其頓遠征軍錘了一通,衛莊去的就是孔雀王朝所在的恆河以南。

衛莊到達時,這裡被他眼中所謂的“羌人”所佔據,他與天澤不是沒有考慮過這裡,只是一行人屢破於秦兵,人員又少,物資也接近告罄,想要在遍地是異族的地方立足豈是易事。

“韓經所說的海外之地,以我之見,大體是與羌人盤踞之所相同,倒不失為一條退路。”

“只是要我奉漢國為主,他韓經是想做周天子麼?”

衛莊認真考慮起了這些,原因在於此行在項梁處碰了壁。

魏王豹將衛莊引薦給項梁,項梁因為當初他們與王離勾搭,擊楚於後腹,很是輕視於他。

楚軍連處帳蓬都沒撥付給衛莊、天澤,還是魏豹從中接濟了一二。

蓋聶:“韓經貴為漢王,如今是最強的諸侯之一,將來也有最大的可能成為中原之主。”

“海外之地,看似遙遠,然則海運不比陸地,日程要比想像中的短得多。”

“我倒覺得不妨一試,可以派人先去海外打探一二。”

邯鄲王宮中,韓經語氣中的誠摯,蓋聶能感受得到,他是傾向於接受韓經之議的。

衛莊望向了盟友天澤,後者點點頭,“我親自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