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放榜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發榜日,士子們早早就聚集在考場外面。哪怕知道自己水平估計考不過關的,也帶著那麼一絲絲的僥倖過來。

更多是來看熱鬧的,畢竟今天會有不少士人,會因為中舉而成為官吏。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成了自己的父母官,過來瞭解一下也好。

而更多人,比如說鄉紳,比如說豪商,尤其是張氏、蘇氏、甄氏這三個最早投資劉韜的家族,已經派人在這裡等待,打算榜下捉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家子弟考不上,那至少也要讓考上的士人成為自家的女婿!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某人在家裡提了一丟丟,然後自家的婆娘顯然不小心說漏了嘴。反應過來的三家,立刻派人過來榜下捉婿。

自然而然的,就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主要還是湊個熱鬧。

“都讓開一些,這條線以內,只允許參考的士人進入,其他閒雜人等不許靠近!”錦衣衛不得不協同晉陽的賊曹掾出面,拉了一個警戒帶,把人群阻擋在警戒帶之外。

繼續這樣擠下去,估計裡面放榜的小吏都要出不來了。

群眾的熱情非常高漲,不過好在對官府的敬畏卻是從來不缺的。於是自覺讓開,讓警戒線裡面計程車人們,不由得松了口氣。

“榜單出來了!”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原來考場的大門開啟,已經有小吏帶著一張榜單出來。

“現在是三榜,按照最初的決定,這個榜單上的考生,都獲得同進士出身的身份。但這次科考特殊,這個榜單上的考生,只能獲得舉人身份。”小吏宣佈道。

科考動員大會上,已經說過這個,所以大家並不奇怪。更多是感慨,劉韜這個科舉,局面鋪得那麼大。

首先六歲開始蒙學,十二歲在縣城考試獲得童生身份。之後就能參加各州舉辦的童子試,獲得秀才的身份;有了秀才的身份,才可以前往各府治,參加府試,透過後獲得舉人身份。

理論上,舉人就能出仕,不過一般只能擔任小吏,或者去邊境擔任縣長,縣丞,甚至是郡吏什麼的,關鍵還是要排隊,哪裡出缺又沒有足夠的進士,才會在舉人裡面擇優選拔。

只有獲得舉人身份,才能前來晉陽這邊參加會試,也就是這次科考這種級別的考試。考中就是‘進士’,考不中,三年後再來考。

最要命的是,劉韜規定科舉只能考到四十歲,四十歲以後,考不中的,那沒轍,只能另謀出路。後續士人多了,估計還能進一步下降到三十五歲。

畢竟劉韜記得,各朝的科舉制度,似乎是可以考到老的。真要六七十歲才考中舉人的,那這六七十年荒廢不說,也幹不了幾年。要知道,六十歲都是退休的年紀了。

到時考個師範,在蒙學和縣學當老師,師資足夠了,書院就能多開幾個,也能讓更多的士人,進入書院就讀。最終目的,當然還是覆蓋到每一個士人。

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蒙學和縣學都義務教育,強制入學。甚至於,讓女子也能入學就讀。

基本上童生就是小學畢業,秀才就是中學畢業,舉人算大學畢業,最後的進士就是公務員考試,務求每個階段一個考試。

同時在各縣,各州和各府設立學院,考上就能去就讀三年,國家買單。三年後可以復讀,不過到時候就是要收費了。反正師資足夠的情況下,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讀書。

是以院試和府試可以取消,不過可以考慮設定獎學金,優先補助給優秀的學生。沒錢的,也可以提供勤工儉學,來賺取學費。

又因為州試之上還有一級考試,所以鄉試也就改為府試,而原本意義的府試就沒了。

“唉,下一次考中,那怎麼都是個同進士出身,起步就是縣丞,縣長什麼的,結果現在居然只是個舉人身份……”自然有人感慨。

“不錯了,沒有縣試、州試和府試,一步到位成為舉人,還有什麼好嫌棄的?”當然也有人反駁,主要還是雪是不太夠的。

想著過來搏一搏,至少可以少奮鬥六七年的,至少也是個舉人嘛!否則真等下一次,那麼估計首先還要從縣試和府試開始……

那些水平一般的,也過來參加科考,其實也就是帶著那麼點僥幸心理:都說劉韜這邊缺乏官吏,萬一,萬一因此放低標準,那麼自己豈非就是舉人了?!

“什麼錯不錯的,那也得榜上有名才行!”之前發話的,少不得反駁了句。就在剛剛,他也一直在看榜,看了半天,沒有自己的名字,有些著急了。

自己就算不是學富五車,那也是熟讀四書五經,律法和策論都有仔細完成,為什麼上面沒有自己的名字?!

仔細看了三次,最後發現真的沒有頓時急了,自己莫非連舉人都沒有考上?!

少不得,看向旁邊那個反駁他的士子:“喂,榜單上有你的名字沒有?”

“中了,中了!”旁邊的士子頓時激動的說道,“三榜五十七,哈哈,我是舉人了!”

打算詢問他的士子,頓時閉口不言,這貨居然中了,自己居然沒種?沒天理啊!

“莫急,或許是二榜或者一榜呢?”旁邊另外一個士子低聲嘀咕道,顯然,他也是榜上無名的,只是更加沉穩而已。

對對對,還有二榜,還有二榜……這個士子這樣告誡自己。

“三榜怎麼才七十二個人上榜?”很快有人發現了問題,三榜應該的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個榜單,結果才七十二個人上榜。那麼二榜和一榜,豈非人數更少?!

參考的有五百多人,如果最終三榜加起來只有一百多人上榜,那這考試還真不容易。

不少人也開始發現這個問題,開始有些著急。尤其是那些水平不夠的,感覺自己不在這七十二人之中的話,估計是沒有機會上榜了。

“不得不說,這種等待榜單的感覺,真刺激……”馬達看著榜單,三榜沒有自己的名字,他也自信不會有,至少也是二榜,一榜應該可以爭取一些。

但是看著三榜上面沒有自己名字的時候,馬達居然也有種心跳加速的感覺。

自覺沒有可能上榜的,已經打算離開,只是賭徒的心理,讓他們捨不得。至少,至少也要看看二榜,然後才能離開。否則現在離開,錯過了怎麼辦?

而且這個時候離開,感覺太突兀,後面那麼多人看著,太丟臉了。

“二榜來了!”這個時候,有人發現考場的大門再次開啟,小吏已經把二榜名單拿了出來,這個榜單,只要中了,就是同進士出身,前十名則獲得進士出身的身份。

“前十,前十,前十……”扣除三榜已經榜上有名的,其他士子都在低聲唸叨,前十名和後面的名次,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

如果說同進士出身,已經可以當縣令,郡丞。那麼進士出身最低也是縣令,最高是治中從事或者別駕從事。這類官職需要的人數不多,所以名額少一些。

當然,一榜最靠後的十個也是進士出身,其實還有機會……

只是如果二榜都沒有自信的話,那麼怎麼可能有自信能上一榜?於是二榜前十,便是很多人最大的念想。

“中了,中了!”最初發話的士人看到三十二名有自己的名字,頓時激動不已。二榜,自己果然上了二榜!隨即有些怨念:怎麼是二榜倒數,自己這水平,明明就該前十!

整個二榜,真的只是錄取三十二名考生。這個士子,就在最後一名上面,可惜他不叫孫山,否則估計三榜第一名,要感慨‘名落孫山’。

看著這個士人和自己就差了一個名額,三榜第一的心態此刻有些崩。

“二榜也不在……”馬達雖然感覺自己可能會上一榜,但此刻心情居然真的七上八下的,二十年的家教和涵養,都差點給忘得一乾二淨,“沒關係的,一榜還有機會!”

三榜錄取七十二人,二榜錄取三十二人,五百多個士子參考,結果到現在只有一百零四人透過科考。一榜就算大爆發,估計也就二三十人,即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沒有透過。

對,劉韜的確缺人,但他並不打算因此就放寬科考的準過線。對策也不是沒有,比如說這次科考之後,明年或者後年,再舉辦一次恩科就好。

這樣就能再考一次,這些士人經過一年的複習,應該有不少人能夠透過科舉了。

二榜前十的考生,此刻自然是興奮無比,有這個身份,他們出仕開始就註定不凡。本來也有那麼三五個,打算考中之後,掛印而去,羞辱一下劉韜的。

只是眼看幾百個人,只有百餘個人考中,突然有些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機會。錯過這次,下次科考……別人還願不願意給他考,這都是個問題。

劉韜透過科舉取士,拋棄了孝廉和推舉制度。這意味著名望高,也未必能夠出仕,八廚這樣的奇蹟,已經不會再出現。

同樣的,劉韜這樣取士,也自然不會再慣著士人。他們要掛印而去,那麼自然就要拉黑他們,以後想要再考,對不起,不慣著!

只要有點腦子的,顯然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只要膽敢放棄這次考試機會,那麼自己的素描畫像,將登上大漢科舉黑名單,從此與科舉出仕無緣。

“劉韜能取得天下否?”馬達呢喃道,聲音細不可查。他只是打算過來刺探科舉制度,然後回去告訴孫堅,和他一起過來的,還有比自己小一歲的弟弟。

和自己不同,弟弟科舉考了二榜第六進士出身。馬達要回去,他們家已經把賭注都放在了孫堅身上。不過他弟弟,或許可以留下來,萬一劉韜真的取得天下……

真要算,還有五個弟弟,才華其實都不錯。只是年紀都比較小,他和三弟都還沒有出仕,其他幾個弟弟更不必說。

主要還是父親讓他們多學習幾年,畢竟出仕之後,可沒多少時間再看書學習了。趁著還能累積學問,提升學識的時候,就要好好珍惜這樣的時光。

終於,一榜出來了,這個榜單不是很長,看起來就十幾個名字,看得人揪心不已。這樣算下來,這次科考,五百多人,就只有一百三十人不到考中……

“兄長,你中了第二名!”這個時候,三弟指了指榜單,興奮的對馬達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