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洛陽城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濤對於這書生能夠活著歸來,顯然是極為開心的,兩人又說了一番話,徐濤才記起要把他帶回村裡。回到村內,不少人都前來慰問,但規勸他的人倒也不少。

總而言之,大家對於這個僅僅接觸過半天的年輕書生,都頗有好感,得知他沒有在雲霧山遇害,俱都是十分開心。安酒翁指著他,許久後,才嘆道:“少年人,未免太過魯莽了。”

李清玹微微笑了笑,帶著些許歉意。身旁是個小姑娘,就是那夜被白猿抓走的小婉姑娘,安酒翁的孫女。這小姑娘粉雕玉琢一般,十分可愛,她不斷對著李清玹道謝。

這些時日以來,這個書生哥哥為了救她,而死在雲霧山的事情,也聽過了不少,現在能夠回來,就是件很幸運的事情。李清玹雖然是為救人而去,但實際上卻連這小姑娘也不曾見到,反而是被懷素和尚救下。

李清玹自覺沒有出力,這些道謝聽著卻是心中有愧,啞然低笑。儘管把人救回來的並非是李清玹,但他為了救人,身陷雲霧山,本也是出自於一片好意。因此安酒翁對他十分感激,送了他大量的紫螢石粉,並且送了一些木李瓜。

見到紫螢石粉和木李瓜,李清玹想起之前的那座山,不禁問了一聲。然而徐濤等人的回答,卻讓他呆在原地。整座山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只剩大片空地。

“偌大的一座山峰,竟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李清玹有些愕然。出產紫螢石的這座山,跟雲霧山遙遙相對,而這座山出產的紫螢石,又是剋制雲霧山出來的兇獸,李清玹隱約覺得兩座山有些聯絡,但並未深究。

“原本那座山不見了,紫螢石沒了來源,便是無根之水,總有用盡的一日。村中所有人都十分害怕,但接下來幾個月,卻都不曾見過兇獸再現。”

安酒翁嘆道:“這座山大約是天帝所賜,如今兇獸盡都消失不見,這山也就被神仙走了。”若在以往,李清玹還覺是書上記載的傳說故事,但他修道以來,便知這些故事也未必都是虛妄的。

偌大一座山峰突然不見,必然是有緣故的。莫非還是某些懷有大神通的修道人把山峰挪走了?移山填海?李清玹心中想道:“若是真有這種大神通,那至少也是龍虎真人以上的修為方可施展,極有可能是人仙或地仙人物所為!”

李清玹心中閃過許多思慮,都沒有確切答案,他索性就不再去想這件事了。然而還有許多村民圍著李清玹,讓他講述雲霧山上被困的日子。當李清玹略作簡述之後,滿足眾人心中好奇,才算漸漸散去。

“雲霧山也不知怎地,近兩月來,開始長滿青草,也有樹木生長,似乎恢復生機。”安酒翁說道:“原本兇獸大多出自於雲霧山,如今也都不見蹤跡。”

“看來雲霧山有了大變,連同出產紫螢石的山丘也都一併失蹤了,但長久來看,應當是個好事,畢竟沒有了兇獸襲擾,村中便可繼續回到數十年前的日子,不必日夜擔憂。”

李清玹點了點頭,心頭只是在想,或許該花費幾日在附近搜尋一番,將漏網之魚打個乾淨,讓這村落不再受兇獸襲擾。畢竟他在村中得了不少好處,不說紫螢石比上等硃砂更為上佳,價值不低。

這木李瓜就是一味少見的果類藥材,依李清玹想來,裴閣老和崔大人雖位高權重,但卻也未必能夠尋到這麼一味罕見藥材。缺了一味藥材,劍丸便無法修行。因此這麼一味極為罕見的藥材,對於李清玹而言,當真是萬分重要。

李清玹心頭著實感激,可惜自己身上雖然有些銀兩,但在村中,金銀都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至於食物,這裡依山傍河,瓜果無數,既能打獵,又可捕魚,自然不缺食物。

仔細想了想,原本要告辭而去的李清玹便又住下一夜。這一夜間,李清玹親筆書寫一本小冊,上面記載著許多藥材,都是山中常見的藥物,能夠治病,治傷。

“在這山裡,沒有郎中,不通岐黃,因此病症是件極為棘手的事情,一個頭疼腦熱興許就要丟掉性命,甚至受了些小傷,處理不當,就會發膿潰爛,有性命之危。”

李清玹停下筆,才松了口氣:“這些都是山中常見的藥材,有些治病,有些治傷,對於村子應該會有大用。這姑且就當作是木李瓜和紫螢石粉的報酬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村子裡有幾個讀過私塾的,但極少走出大山,而且所學粗鄙,不懂歧黃之術。為此,李清玹特意畫了許多圖,將藥材形態,以及該如何使用,都用圖形表達出來,旁邊再用文字講述。“該走了。”東邊露出一絲晨光。

入夜,月明星稀,通往洛陽的官道上,一個欣長的身影,不急不緩的朝著洛陽城方向而去。遙遙可見遠方一座城池,燈火通明,在天地間好似唯一亮光。望著遠方那座光芒綻放的城池,李清玹默默不語。

東都洛陽城,果真繁華無盡。“雖說城門已經關閉,晨時才開,尋常人會在城外露宿一夜,不過城牆雖高,卻難不住我。”一般人自然是白天趕路,晚上停歇。

絕大多數人推算到自己若是在天黑之前無法進城時,就會提早歇息,第二日則早些啟程。李清玹傍晚時分就經過周邊一座城池,原本該是在城中住上一夜,第二日啟程正好。

但他心中有些急切,便不理會,徑直來了京城之外。他修煉有成,寒暑不侵,也不懼怕什麼野外的兇禽猛獸,因此風塵僕僕地趕往洛陽。在雲霧山出來後,又在村子附近搜尋一日,尋找漏網的兇獸,但並無所得,可見村子附近已無兇獸。

李清玹放心下來後,便即啟程,花費幾日,才來了洛陽城下。到了洛陽城外,只覺東都洛陽城極是雄偉,城牆高聳,延綿而去,雖未見全貌,卻也覺得有蒼涼浩大之氣撲面而至,僅此所見,就比尋常城池更顯恢弘。

天下間也只有西京長安城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李清玹在城外正想施展輕功,飛躍城牆入內歇息。卻見護城河上飄來一點亮光。“什麼東西?”李清玹只覺那亮光若隱若現,似

有似無。

順著護城河之水,亮光隨波而來,卻是一個紙燈,足有半人來高,分作七層,一層一層疊加上去,皆是不同鮮花形狀。花狀紙燈外圍點滿蠟燭,便見燭火無數,將整個半人來高的紙燈映照得光芒通透,宛如玉質。

李清玹大是好奇,來到護城河邊,隨手一攔,將紙燈截住。這紙燈做工精細,外邊罩著白紙,點著燭火,內中則是用竹條搭架。而最上方的一朵紙花中,點著一根蠟燭,光芒灼灼,蠟燭下方則圍著一張紙條。李清玹把紙條取出,便即翻開,只見上方寫著幾個娟秀小字。

道在無為和自然?李清玹登時一愕。看這七個字,似乎是女子筆跡,再看字面意思,這莫非是修道人的手筆?李清玹不禁暗贊一聲,心道:“洛陽城果真是繁華之地,隨手撈個紙燈,似乎都是出自於修道人手上。”

正這般想著,上流又飄來許多光點。這些光點十分微弱,但卻極多,一眼看去,足有數十上百點,而更上端的流水,似乎還有光點不斷飄下。這後面來的也是紙燈,但都只是巴掌大小,各自作成諸多不同花兒模樣,都只在中間點上一根蠟燭,蠟燭之下圍著一張寫著字跡的紙張。

比之於這半人高的紙燈,其餘紙燈都只有一根蠟燭,巴掌大小,相較之下,倒是顯得光芒微弱,但也架不住數量極多。李清玹只覺密密麻麻,光點無數,十分耀目。

先前這半人高的紙燈,想來是出自於修道人手筆,李清玹甚為好奇,又把前端一個巴掌大的紙燈取來,從蠟燭下方取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夫君遠行,芳心寂寞,願隔壁薛公子早日歸來。

“呃……”李清玹呆了片刻,本以為還是修道人所寫的,沒想到這麼一段話,半晌後,這年輕書生忽然自語道:“夫君遠行,怎麼不是盼夫君回來,反而是盼隔壁薛公子回來?”

然後他似乎想明白了什麼,立即便有些臉紅,手一抖,就要把紙條扔出去。“呔!那小子,快把九姑娘的紙條還來。”上流河水那邊有許多人奔跑下來,看他們錦衣華貴,似乎都是官宦公子,紈絝子弟。

當頭一個公子喝道:“紙條在哪?”李清玹有些不明所以,下意識地就把剛想扔掉的紙條遞了過去。這人只看了一眼,如遭雷擊,他不可置信般倒退數步,跌在地上。

李清玹看得出來,這個公子哥兒還有些許武藝在身,雖然未能修成內勁,但已經是搬運氣血的人物,腳步也有些特定步伐,顯然是得了真傳。這麼一個武藝不錯的公子哥兒,居然站不住腳?

後面幾個公子哥一擁而上,把紙條搶來,分別傳閱。當看見紙條上的字型,眾人目瞪口呆。“怎麼可能……”“九姑娘哪來的夫君?”“隔壁那姓薛的是哪個混賬?”

看著他們張目結舌,個個難以置信,大有哀痛欲絕之感,李清玹有些愕然,隱隱覺得似乎給錯了紙條。他低頭看了看手中這張寫著“道在無為和自然”的紙條兒,心中有些失笑,面上卻是雲淡風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