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境界劃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道士來了興趣,接過筆記,就即翻閱。李清玹在旁等候,他甚是敏捷聰慧,不知不覺間,就把稱呼從較為生疏的前輩二字,轉為先生,稍微顯得親近了一些。

過了良久,老道士將筆記遞還,只嘆道:“果然是個天縱奇才,對於修道認知見解,竟看得如此清晰透徹,難怪能夠創出這本太上週天功。”

“也虧得他修為止步於此,才會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倘如能夠繼續修行,只怕也是一心修道,求得道果,斷然不會再對這些道理本質進行解析,觀得透徹。”

老道士疑惑道:“只是我有些疑惑,這等天才,怎會不識得練氣以上的境界?”李清玹本欲答他,卻見這老道士皺著眉頭,喃喃自語。“雖說修道之人不好在世俗中人眼前顯露神通道法,但他好歹也是練氣巔峰,得以真氣外放,算是個修道中人,怎麼就不曾遇上同道之人?”

“難道他身旁另有隱秘?”“還是說有人跟在他身旁數十年,讓他和各大門派的修道中人隔絕開來,就如同世俗中人一樣,不曾見得道法真相?不過,若是隱藏暗中的那人,能夠跟在這老道身旁數十年而隱匿不現,又何不一舉將老道打殺,反倒要耗費數十年時光來監守這位老道人?”

“這樣未免令人匪夷所思。”老道士思慮良久,終是搖頭,看著李清玹,說道:“這是你的因果,該當由你去解開,我便不去費神了。”

李清玹聽他推測之時,心中泛起驚濤駭浪,有些百感交集,待到老道士指出因果,才算靜下心來。等了片刻,他見老道士還在沉思,似乎在思考那太上週天功,以及那符道筆記的見解。

李清玹退後一步,拱手施禮道:“晚輩李清玹,才疏學淺,雖得這等修真功法,只怕也要步家師的後塵,止步於真氣外放之境,還請先生指我一條明路。”

老道士醒轉過來,沉吟不語。李清玹又施一大禮,心誠意真,躬身道:“請先生教我。”老道士嘆了一聲,略一點頭。李清玹喜出望外,只覺天地清明,修行前路,已有望開霧睹天。

練氣,坎離,龍虎,金丹,元嬰,元神,飛昇,正是修真的七大境界。當前天地,修道境界自有劃分,已非是上古時期只看修為積累深厚,而不分境界高低。

“傳聞上古之時,不分境界,只看修為積累深厚,修的又是一口真氣,故而稱作煉氣士。”老道士盤膝而坐,說道:“這本太上週天功,修出來的乃是人身本源之氣,跟尋常真氣不同,堪稱直指大道本源,在上古的煉氣功法當中,也屬仙品之流。可嘆如今天地變化,所以有境界劃分。”

老道士說道:“張道人天縱奇才,創出這等功法,可惜他只識得練氣境界,不識當今境界劃分,因此失了許多竅門,讓這一部堪稱上乘的功法落於凡俗。”

李清玹心中不解,於是問道:“先生,如今境界劃分,與上古煉氣士有何不同?”“上古煉氣之士,善於吐納,修煉真氣,能採霞取氣,吞雲吐霧,修煉的只有一口真氣。”

老道士接著說道:“這

一口真氣,沒有境界之限制,隨著每日修行,日益增長。如此循序漸進的修煉之法,就如同水滴,一點一滴,日積月累,漸漸能成江河湖海。”

“後來,天地氣息渾濁,不如以往那般清淨。”“換句話說,也即是靈氣稀薄,不如以往來得純淨。”“此後,便由煉氣士,衍生出了修道功法。”

老道士語氣中不乏嘆息,頗有感慨之意,說道:“相較於煉氣士循序漸進,一點一滴地積累,修道又是不同。”他頓了一頓,有些感嘆。這欲言又止的高人姿態讓李清玹有些無語,他只好問道:“敢問先生,兩者有何不同?”

“修道有境界劃分,便自是不同。”老道士故作高深的說道:“練氣境界,就如同一個水盤。當你真氣足夠,達到練氣巔峰,就如水盤裡的已經滿溢,即便再如何努力打坐修煉,增長的真氣也無法容納,只得消去。”

李清玹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把練氣境界比作水盤,真氣比作清水。當修成練氣巔峰,也就是水盤滿溢,再如何修行打坐,增長的真氣也會流逝。就像是往已經滿溢的水盤裡繼續倒水,總會外溢出去,無法留存。

從這一點來看,限制極大,卻是遠不如日積月累的上古煉氣士了。然而李清玹卻能斷定,修道必然不止於此。果然,老道士接著說道:“而從練氣境界突破至凝煞境界,就如同水盤換了水鑑。”

李清玹不禁說道:“如此算來,每一個境界提升,就如同水盤換了水鑑,水鑑換了水缸,如此變化?由水缸便作池塘,池塘化為湖泊?”

“正是如此!”老道士笑道:“相較於上古煉氣士日積月累的修煉,如此境界變化,修行卻要更快一些。但若是無法突破境界,就要如同你師父張道人一樣,止步於這個境界巔峰,難以寸進,修行打坐而增長的真氣,也就如同往滿溢的水盤倒水,終將流逝。”

“突破境界並不容易,境界之間的瓶頸乃是修道人最大的阻礙,常有修道人困頓一生,窮盡畢生精力無法突破。如此例子,數不勝數。”老道士悠悠說來,聲音有如林籟泉韻。

李清玹聽得十分陶醉,對於修道之事,又瞭解許多。但他知道這樣還未充足,又低聲請教道:“先生,我看練氣境界當中,分作氣感,真氣,以及真氣外放三個層次,如此說來,此後的坎離,龍虎,金丹,元嬰等玄妙道家境界,也是如此劃分境界的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道士笑了笑,說道:“果然是心思縝密,難怪能夠觀察細微之處,觀看金蟬羽化。你能得這兩大神通,除了這本功法非同凡響之外,更是你自身心境清明,心思縝密的緣故。”李清玹連道不敢,說道:“先生謬讚了,晚輩愧不敢當。”

“你當得起。”老道士笑道:“正如你所說,練氣境界分有三層小境界,而其餘境界自然也有細細劃分。”“練氣境界,分作三層,有氣感、真氣、以及真氣外放。”“坎離境界,分別是築基培藥,坎離交匯。”

“龍虎境界,指的是龍即性,指人的心神,心神即心火,內丹修煉講究修性,使人心火沉至下丹田,

又稱作‘青龍駕火下丹田’。白虎指的是命,是指人的元氣,元氣亦指腎水。‘白虎興波出腎宮’來會青龍,龍虎相抱而不理,故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這就叫‘龍虎交匯’。”

“此後,降服龍虎,使龍虎交匯,誕生金湯玉液。金湯玉液則是金丹的根本,達到九寸之高,就可凝鍊金丹。”說到這裡,老道士便只是微微點頭,再不說話。

李清玹生怕失禮,不好催促,但又極是著急,更是好奇。只聽老道士一聲嘆息,說道:“金丹又分九轉,可到了凝結金丹這一步,已是仙家人物,故而又稱人仙。”

仙家人物?人仙?李清玹立時震驚,還待問話,可老道士已是搖頭。李清玹也是聰慧敏捷之人,見老道士如此表態,便知曉那元嬰地仙之境太過遙遠,已不是自己當前能夠觸及,因而老道士也不願告知。

此外,也或許是這位老道士有難言之隱,不好明說,告知這一層次的事情。“其實,這功法紕漏也不多,只是缺了少許關於境界的變化。”

老道士低著頭,沉吟道:“若經由推衍,添上變化,應當可行,甚至可以與洞天福地裡的各大仙法相提並論。”李清玹聞言,眼中露出渴望、驚喜、期盼的神色。

這老道士不說,李清玹也想不到這一點,但他既然說了,想必就是有心完善功法的。老道士沉聲道:“推衍之後,添上築基培藥,坎離交匯的法門,就能完善到坎離境這一步。”

“若是添上修煉性命雙修、降服龍虎的法門,以及使之交匯,誕生金湯玉液的一系列法門,那麼龍虎境這一步也算完成。”“凝鍊金湯玉液,化作金丹,也是一步。”

“金丹共分九轉,也是一步,待到九轉金丹之後,修成元嬰,到時便能行走上古煉氣士的路子,不必再新增境界變化。”老道士自語道:“而且,到了那一步,委實高深至妙,我也無法推衍出來。”

終他說了許多,李清玹隱隱若有所悟。於,老道士看向了李清玹,緩緩說道:“你的這鎮鬼寶鼎,以及內中的煞氣,對我有極大用處。而且我需要三枚覆盆子草的金葉子。你若願意,我為你推衍功法,將其完善,而這鎮鬼寶鼎和三枚金葉子便歸我了。”

李清玹毫不猶豫的說道:“多謝先生,晚輩願意!”寶物雖好,與自身的大道相比,就不足掛齒了。清風習習,鳥語花香,好不自在。老道士閉關推衍太上週天功,將其完善,至今還未出關。李清玹盤膝打坐,意守玄關,真氣運轉大小周天,功行圓滿之後,倚在樹旁閉目養神。

覆盆子草就在身旁,六片金葉煞是耀人。老道士僅僅是索要鎮鬼寶鼎和三枚金葉子,說明百年覆盆子草還是頗為珍貴的。李清玹身上有兩枚金葉子,加上剩餘的這三枚金葉子,共有五枚。而且以後仔細培育,估計覆盆子草還能再長出百年的金葉子。

鎮鬼寶鼎或許是個非凡寶物,但對李清玹用處不大,至少在目前來看,李清玹著實用不上鎮鬼寶鼎,能用這一方鎮鬼寶鼎去換取完善功法的機會,李清玹覺得事半功倍,一本萬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