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熬煉金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無法熄滅的火焰?”李清玹難以置信,又再度嘗試。在嘗試三四回之後,仍然無法熄滅火焰。他覺得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可那一鍋水終究沒有什麼異象,也沒有瞬間滾沸,更沒有熱氣升騰,火焰騰空的異象,跟平時灶臺裡燒水一樣,並無不同。

火焰無法熄滅,可見火符玄而又玄,有些不可捉摸。但若只是火焰無法熄滅,除此之外別無用處,那鐵鍋中的水,還是與尋常火焰燒水時一樣,有何用處?

“既然是用來把金劍或玉劍煮成湯汁,那麼就不會是這般簡單。”李清玹暗自揣測。此時房間中已是清空。火符一事不好外傳,因此他只得在房內生火。這是一間偏房,李清玹將雜物清出,試驗火符,而為了通風,只是開了一扇窗戶。視窗放著一株覆盆子草。

當發現火符玄奇之後,李清玹又多次反覆嘗試。他再取半鍋水,這一回,靜心等候清水煮沸,燒開。看著鍋裡的水在翻滾,冒泡,白煙嫋嫋,李清玹將手中兩枚雞蛋放入鍋內。

他心中默默道:“開水煮雞蛋,當個午餐好了,不枉我費了半天精力。”雞蛋在水中翻滾,漸漸跳動,眼見是熟了。但李清玹沒有取出雞蛋,任由它在水中翻滾。

約有兩盞茶的時間,熟透的雞蛋碎開了。蛋殼,蛋白,蛋黃,盡數碎開。又過一盞茶時間,鍋裡的水已是渾濁不清,因為雞蛋已經徹底融化,溶入水中,連蛋殼也不曾留存一片,盡數化開。

“煮雞蛋煮得太熟,也是常有的。但從未聽說有人能把雞蛋連同蛋殼煮得化開,溶在水裡,這火符果真有著玄奇之效。”李清玹心道:“火符如此奇效,可見那一本悟真劍道上所記的劍丸,並非是虛妄之事。”

他原本打算在明日熬煉金丹,可此時竟然突有所感,靈光乍現。於是,便換過一鍋清水,將之煮沸。李清玹捏著金丹,他凝神靜氣,心中默唸靜心訣。

過了片刻,靜下心來,他心中暗道:“反正火焰還未找到熄滅的辦法,不如一鼓作氣,將金丹熬煉出來,也好了卻我心頭之事。”房中熱氣蒸騰,雖說火符並未增添火焰熱意,但在房中生火,時間久了,還是不免聚集了炎熱之氣,使人汗出如漿。

李清玹望著那沸水翻騰,面色凝重,將金丹輕輕放入水中。咚地一聲,金丹沉於水中,落在鍋底。李清玹微微屏息,略一上前。嘭一聲!驀地,一股白煙嫋嫋而起,漸漸泛黃,繼而生出金澤。黃煙吸入鼻中,李清玹精神一震,剎那間真氣浮動,宛如那鍋中的沸水,不住跳動。

“這是……真氣增長之兆?”李清玹急忙盤膝而坐,意守玄關,真氣運轉大小周天。鍋中煙氣漸漸飄起,從白色而漸漸泛黃,便作金澤,只呼吸一口,就有真氣增長。

李清玹盤膝而坐,仔細運轉太乙周天功,真氣遊走體內的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已經無暇顧忌其他。但房內早已緊閉,連天窗都已封了,可惜視窗放了覆盆子草,忘了關窗。

想起這金色丹氣能夠增長體內修為,堪稱靈氣,卻要

如此順著視窗散去,李清玹心中略感可惜,隨即他便沉入修行之中。沸水滾蕩,金丹在鍋底隨之跳動,轉動。

不多時,金丹軟化,逐漸消融。沸水之中,逐漸泛起金澤,隨著時候一長,金丹在沸水中縮小,那半鍋水也漸漸變得金色。而房中的金黃煙氣,往視窗處魚貫而出。

忽地,覆盆子草一動,隨風而搖。金黃煙氣,竟有九成散入寒年草之中,僅有少數飄去。……八寸三分。這便是李清玹如今的真氣修為。原是八寸的真氣修為,經過此次金丹融化,吸納金黃煙氣之後,李清玹一身真氣,修至八寸三分之高。

“僅僅是金丹煙氣,尚且如此驚人,那麼金丹融化之後的靈水,又當是如何?”李清玹待大小周天運轉完畢之後,方才緩緩睜眼。室內已然降溫,只因火堆熄滅已久。

雖經火符加持,極為非凡,但畢竟是以乾柴木枝為基本,當乾柴木枝燃成灰燼,刻畫火符的硃砂也為之失效,火焰便自然消去。硃砂被稱之為至陽之物,刻畫火符,自然有增長火氣之效。

但內中蘊含之氣,畢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總有耗盡之時,就如木柴燃成了灰燼,火焰隨而熄滅。“室內充滿了飛灰殘煙,對人體呼吸不利。”李清玹微微皺眉,他仔細凝視,便能看到這昏暗的房中,柴火灰燼滿室飛揚,尚未沉澱落地。

畢竟金丹靈氣已被他吸取,剩餘的也都散去,室內自然只剩飛灰殘煙。他站在已然熄滅的火堆之旁,看著那一鍋色如金湯的靈水,心中久久難以平靜。靈水其色如金,宛如黃金融化成汁液般,煞是耀人。

“這靈水,幾乎堪稱瓊漿玉液。”李清玹心中暗道:“但凡大補之藥,不可一朝服盡,否則虛不受補。正是因此,我從不敢將金丹服下,只得泡水,如今體內有八寸三分高的真氣,而金丹也稀釋為半鍋靈水,供我長久服用,如此,想必是足以承受的。”

他早已備好多個皮囊水袋,專門用來裝載靈水。李清玹將靈水徐徐倒入水囊之中,動作平緩,小心翼翼,生怕一個抖動,就要失掉一滴半點。

當靈水盡數倒入水囊之後,本著克勤克儉的良好家風,他立即下了決定:“今夜不洗鐵鍋,熬白米粥!”正要搬起鐵鍋,他眼中驀然一閃。只見鐵鍋中間,尚有少許未曾倒盡的金水,可在那當中,竟有一粒金色丹藥,如若黃豆大小。

金丹!經過火符加持的火焰,仍然沒有把它化盡,仍有殘留!李清玹露出愕然之色。金丹外部柔軟,因而泡水時能有效用,後來內中堅實,泡水無用,只得煮沸。

待到最後,煮沸也無用,只得用火符將之熬煉,才有今日的瓊漿玉液!但他卻未想到,這最內部,竟連火符也無法熔鍊。他取起金丹,矜持不苟地仔細觀看,未有所得。

過了片刻,他終是鄭重其事地將它收起。“金丹連火符也無法熔鍊,究竟是什麼來歷?它是跟悟真劍道一同得自於‘催命判官’閻無病的衣衫內,想必是閻無病機緣巧合之下從哪座道家聖地得來的吧?總不會是終南山上的物事

吧?”“莫非真是仙人煉製的仙丹?”

覆盆子草之前的三枚金色葉子已被他摘下,其中一枚金色葉子在壽宴上送給了虞老太爺,之後的覆盆子草只剩下幾支枯黃的枝葉耷拉著,沒想到這次在吸收了金丹靈氣之後,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風兒吹拂,覆盆子草輕輕抖動,猶如在向他打招呼。自金丹熔鍊為瓊漿玉液後,這李郎君的修為又漲至八寸四分高,堪稱神速,駭人聽聞,修行有這等進境,他心情自也暢快許多。今日王源已經差人來告知,再過十日前往京城長安。

他心中已有決斷,此去京城,唯一放不下的自是簡叔。他心中盤算著給簡叔留下二百多兩銀子,請外舅鄭裕派人代為照拂,甚至他又想到讓簡叔寄居崔府也可以,剛好又可以見到洛霜姑娘,有些時日不見,他心中有些掛念。

李清玹正在道上行走之間,忽然有人來請。“崔小姐?”……湖岸之旁,清風習習。崔洛霜站在湖邊,有風兒吹來,衣衫飄動,使她顯得十分單薄,惹人憐惜。

她伸手攏了攏飛散的髮絲,輕嘆一聲,頗有愁緒。眉頭輕蹙,使人生憐。當李清玹來到時,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猶如西子捂胸憂愁的絕美畫面。以他的感應,可以察覺身後林間有三個人的呼吸聲,有兩個人呼吸聲比較低,應該是崔府的護衛。

另一個輕柔的呼吸,多半是初夏在旁偷看。“聽王校尉說,再過十日,就該上京。”崔洛霜微微一笑,道:“公子也要隨行上京麼?”李清玹說道:“有一珍貴之物,千金難求,只有京城達官顯貴眾多,興許能夠尋得。”他這裡指的,自然便是那一柄玉劍。

刺史大人已在打造金劍,但玉劍難求,還是需要往京城長安走上一趟,若得求得玉劍,自是大喜。倘如求不來玉劍,也只得退而求其次,從刺史大人手裡取來金劍,充當劍丸的載體。但玉劍最為上佳,金劍總要稍遜一籌。

“京城長安鱗次櫛比,十分繁華,大唐王朝上流權貴多居於此,只須一個機會,就能一步登天,青雲直上。在京城中,受貴人看重,平步青雲的例子並不稀少。”

崔洛霜輕聲道:“公子年紀尚輕,已是名傳蘇州府,醫術高深,又兼文武兼資,此去京城必有一番成就,此行之所求,也定能如願。”他低聲笑道:“承蒙崔小姐吉言。”

崔洛霜略一遲疑,終是道:“我心內有一言,不知當不當問?”李清玹道:“崔小姐既有疑惑,但說無妨。”崔洛霜深吸口氣,微一咬牙,說道:“據說公子身負婚約,此去是要跟那位虞家姑娘續了這樁婚事?”

李清玹不曾想她會問到此事,不禁有些愕然,但仍是答道:“我與虞姑娘素不相識,又不是青梅竹馬,並無兩情相悅的感情,這樁婚約實則束縛不少,既是對我無益,又束縛了虞姑娘。”

“此去長安除了玉劍之事之外,就是與虞姑娘解除婚約,畢竟是一紙空文而已,不能耽誤了虞姑娘一生之事。”聽聞李清玹是去解除婚約,不知怎地,崔洛霜心中松了口氣,忽地又生擔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