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再創奇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葉勁忙於拍攝《神打》之際,《醉拳》在也是節節取得佳績。

上映到第十天時,票房就已經突破千萬新臺幣票房,打破李小龍《猛龍過江》的票房紀錄。

上映到第二十一天時,《醉拳》的票房就超過了《猛龍過江》,打破了李小龍創造的國語片票房紀錄。

上映到第二十四天時,《醉拳》的票房達到了兩千萬新臺幣,這是國語片前所未有的成績,引得業內一片譁然。

在,雖然西片受到極大的限制,每年引進的電影數量、複製數量、上映規模等都有一定限額,但是西片因為製作精良,所以依舊有大量擁簇,票房常年佔據年度票房排行榜冠軍。

就像內地電影市場,長期以來,也是好萊塢電影佔據票房榜首。直到近幾年,國產電影才開始迎頭趕上。

而迄今為止賣得最火的電影,要數七二年上映的《教父》。單是臺北一地,就拿下兩千五百萬新臺幣票房。

在當時本土電影票房普遍只有一兩百萬新臺幣的情況下,《教父》這樣的票房紀錄,在電影人看來,根本是不可能打破的。

可是如今,《醉拳》上映不到一個月時間,票房已經累計達到兩千萬新臺幣。只要再繼續放映一週時間,就很有可能打破好萊塢電影創下的票房紀錄。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很多電影人都為之振奮。

因為這將預示著,好萊塢並不是不可戰勝,中人也有本事拍好電影。

這對如今低迷不振,靠低成本文藝愛情片苟延殘喘的電影,無疑是一針興奮劑!

因此,不少知名電影人紛紛寫信到媒體,呼籲民眾支援《醉拳》,支援國語片!

知名編劇,曾創作《養鴨人家》、《蚵女》、《還君明珠雙淚垂》、《心有千千結》等知名作品,榮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的張永祥先生,就寫信到報社,請求民眾多多支援國語片。

曾拍出《破曉時分》、《庭院深深》、《母親三十歲》、《窗外》等經典作品的知名導演宋存先生,也站出來呼籲院線方多給《醉拳》放映的場次,延長上映的時間。

他激動地說,“電影低迷已久,電影人非常需要這一針興奮劑。”

另外像白景睿、楊素、柯駿雄、金鰲等知名導演、明星等,也紛紛加入到了支援的行列中。

因為國語片打破好萊塢電影票房紀錄,有助破除觀眾對好萊塢電影的迷信,有助於樹立他們對國語片的信心,這對於所有本土電影人都是件好事。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打破好萊塢動畫片記錄,國內各大動畫片導演都紛紛送上祝福,都是一樣的道理。

……

因為這些知名電影人的參與,使得這件事影響越來越大,並逐步由單純的票房之爭,演變成為【國片西片地位之爭】,甚至更進一步上升到了政治層面。

這也使得《醉拳》這部電影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就連不看電影的人都知道了這部電影,從而好奇的走進了電影院。

就像當初《海角七號》上映一樣,人見面第一句,就是【你看了沒有】。如果沒有看過那部電影,其他人在聊天的時候,自己就根本插不上嘴。

民眾們進影院觀看,這也使得《醉拳》的票房近一步水漲船高。上映到第三十天時,這部電影的票房正式超越《教父》,成為影史最高票房的電影。

這則訊息傳來,全臺電影人都為之振奮,高呼【國語片的春天即將到來】!

而締造這一奇蹟的葉勁,在也變得家喻戶曉。南至屏東,北至基隆,無人不知。成為無與倫比的明星,名氣、地位無人能及。

也因此,不少電影公司都向葉勁發來邀請,希望葉勁能來幫他們拍電影。

不過等看到陳自的回覆之後,他們一個個又全都傻了眼。葉勁單人的片酬就要一百萬港幣,比他們的全部投資還要高得多,他們哪裡請得起。

“葉先生不能夠減減片酬嘛,畢竟這也是為國片做貢獻!”一位電影人理直氣壯的說道。

對於這樣的無恥之徒,陳自滿面帶笑,字正腔圓的回覆【滾】!

打著為國片做貢獻的旗號,讓葉勁減片酬為他們賺錢,他們怎麼不抬高演員片酬,把自己的錢分給演員呢。

……

葉勁的片酬叫價太高,電影公司沒錢請,最後也只得罷了。

事實上,就算他們真的湊出一百萬港幣來,葉勁也不會接受他們的邀請。

不過廣告商卻看中了葉勁的名氣,想請他拍廣告。他們給得價格雖然低,只有四百萬新臺幣,但是數目卻非常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讓陳自非常心動。

“阿勁,你覺得怎麼樣?”他徵詢葉勁的意見道。

“我覺得可以。”葉勁點了點頭,“不過我只接六個廣告,價高者得。而且,要來香江拍攝。”

《神打》馬上就要殺青,他要投入到後期制作,暫時沒有時間去。

而且實話說,他對也有一定的陰影。那次被恐嚇的事,讓他現在依然心有餘悸。

的幫會勢力實在太囂張,簡直是無法無天。當權者不僅不治理,反而與他們沆瀣一氣。

葉勁雖然有名,但也不過是個藝人,在這些勢力面前還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被人挾持,他根本無力反抗。哪怕他粉絲再多,人家也不會讓他有機會說話。

就像南韓,娛樂公司和財閥勾結,組織成一張綿密的大網,將所有的藝人網羅其中。他們上下其手,肆意欺壓藝人,哪怕藝人再有名,也根本無力反抗。

因此,如非必要,他並不願意去。

陳自點了點頭,隨後幫他跟廣告公司聯絡。

因為葉勁只肯接六個廣告,價高者得,所以廣告商為了爭得一個名額,也只能夠是不斷的抬價。

經過幾番抬價之後,葉勁的廣告費,就由四百萬新臺幣,被抬到了七百萬新臺幣。這樣的價格,在香江都算得上是高價了。

葉勁隨後簽下了這六個廣告邀約,多是食品、服裝、電子產品和建築材料的廣告。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製造業的狀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紀墨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