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奉集堡的陷落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將大驚,之前在船上還好好的,還一塊喝酒怎麼打起來了,秦良玉剛到北京沒幾天,她和馬祥麟、馬佐臣應該在京師活動,拜訪上官故舊,疏通關係,可能皇帝還要陛見。這也太突然了,看來,這件事水很深,李憬想到之前秦葵在薊州兵變後離京,不禁皺起了眉頭。

“具體情況如何,有詳細情況嗎”李憬問道

“目前通州已經戒嚴,封鎖消息,我們的人出不來,得到的訊息不完整,聽說秦帥已經上表謝罪了。”

“有其他來源的訊息嗎”李憬說道。

“傳銷那邊發展了宮裡的公公做下線,是司禮監的。抱著奏摺時偷看了一眼。薛鳳翔的奏疏中說,“情節起於片言之爭,兩兵殺傷未已也,而斃及民命矣。混搶行李未已也,而折及民房矣。炮聲與喊聲齊鳴幾至天地動搖,城磚與瓦屋皆震”。

”大帥,看著情形,似乎石柱諸將和戚家軍有故事啊,因爭執而起,到底爭執什麼呢。“張承東說道。

”是啊,都動用大炮了,可見問題嚴重啊,雙方都情緒失控了,通州是京師近地,天子腳下,都能打起來,看來積怨很深啊“趙仁則說道。

”薊州兵變和之後戚家軍的情報收集的怎麼樣了,沒了戚繼光,戚家軍還是是不是當年的戚家軍了。“李憬問王一輝。

”回大帥,屬下反覆調查,薊州兵變死亡的戚家軍並沒有外面傳說的那麼多,經過核實浙江兵馬的通行記錄,糧草記錄,以及買通當年處理現場的老卒等,屬下只核實出真正死難者不超過1350人,至少有兩千人不知去向,當年雖然把他們赤手空拳騙來,好像並沒有殺光。另外,秦帥父女好像當年插手了這件事,具體情況不詳,似乎秦葵當年保護了一部分人,今天秦帥的大軍中好些老人似乎是浙江人。看來當年薊州兵變似乎還有戚家軍分裂的橋段。“情報處長李毅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戚繼光死後,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寧夏之役爆發,戚家軍再次披掛上陣,並沒有因為不公正待遇受到影響,在總督葉夢熊的指揮下,奮勇作戰,第一個打進寧夏。萬曆二十年六月第一次援朝之戰中,戚家軍在吳惟中的率領下,拼死和日軍作戰,第一個登上了平壤城頭。萬曆二十三年,薊州兵變爆發,戚家軍一千三百多人遇害,即便如此,萬曆二十五年底第二次援朝之役中,吳惟中率領的戚家軍仍然在泗川之戰中擋住了將近兩萬的倭寇追兵。為整個戰局做出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朝鮮當地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戚家軍,戚家軍在當地“雖瓜菜之微,必出其價而買之”對朝鮮百姓秋毫無犯。”李毅接著說道。

李憬有些焦慮,用手指敲著桌面,緩緩說道:”朝野上下欠戚家軍的,薊州兵變的事情太骯髒,太噁心,誰都躲著,誰也不想談,不想沾,也不會有人來給他們平反。戚家軍幾十年來,還這是這麼正直,這麼識大體,講忠義。讓人看到他們就不自在,感覺自己是小人。也許讓他們在戰場上像英雄一樣戰死才是朝野上下期盼的,這樣從皇帝到文臣,到九邊的將領大家就都解脫了,不然,事情緊急了,還不得不用他們,雖然一用就靈,但天天在眼前晃盪,秀忠臣義士,秀愛民如子,秀官兵一致,他們做的和滿朝文武做的,就像一面鏡子,看看他們,在看看自己,時不時的照出自己的醜陋和虛偽,這其實也是一種煎熬。”李憬嘆息不已。

“大帥,走著看吧,他們人這樣少,要是袁應泰經略把他們單獨列為一軍就是要動手了,這次讓陳策帶他們就不大對勁,石柱軍裡的戚家軍和外面這些戚家軍,這裡邊的矛盾我們不清楚,文官集團不可能不知道,還把他們往一塊捏,到底是什麼居心。通州這次打起來,十有八九是有心人促成的,”趙仁則說道。

“我覺得不僅是戚家軍,北邊的將門和文官已經沆瀣一氣了,他們的終極目的是想把能打的南軍都趕走,獨吞遼餉,要不然南軍總是顯出他們的沒用,遼餉他們拿了九成五,一仗也打不贏。沒法交代。皇帝也不是傻子,這樣還會繼續給錢嗎。”張承東說道。

“那他們夾袋裡至少要有這樣一個人,保持現在的遼餉分配比例不變,還是文官漂沒三成五,將門漂沒兩成,剩下的發給官兵,然後透過壟斷糧食、布匹、鹽酒糖茶,把錢賺回來,當兵的維持餓不死,凍不死就行了。總之他們的利益不能受損失,而且還能找到一種方法,即不讓建奴滅了大明,這樣他們就完了,也不能讓大明消滅就建奴,這樣錢就賺不到了。而且還得在現有條件下打得贏就更好了,這樣有裡有面,如果誰能做到,文官和武將就集體支援他上位。”孫德威苦笑著說道。

“你還別說,別看這鋼絲你走不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能看出口來的人不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不定哪天就有人藝高人膽大,就想出轍來了,中國人想幹的事從來都不怕麻煩。”張承東說道。

奉集堡唯一的大門南門,沉重的城門緩緩開啟,吊橋轟然落地。奉集堡北依塔山、甲寶山,南臨北沙河。三千鐵騎在李秉誠的率領下賓士而出,直到六里地的北沙河建立營寨,北沙河目前還處於冰封狀態,但是隨著天氣轉暖,離開河越來越近了。

紮營的第二天,兩百騎兵賓士而出,帶兵的千戶奉命偵察後金大軍的動態。並在四周遊動,隨時準備襲擊小股的後金輜重部隊。

三天後,後金大隊趕到,隔河紮營,相對佈陣。

第二天一早,黃羅傘蓋下,一個人前簇後擁的從中軍大帳裡走來。身高170左右,中等身材。身體高大壯健,不胖不瘦,丹鳳眼,眼睛細長眼尾上挑(撫順人稱之為吊眼梢子),鼻子又直又大,大耳朵、臉稍長、頭髮剃光,僅僅頭頂留下頭髮,分成三綹在腦後編著辮子,上嘴唇蓄著鬍鬚、下巴刮的溜光。說話聲音響亮,言詞明爽、走路昂著頭,有種威武的氣勢。

正是後金汗王努爾哈赤本人,在諸子、諸將的護衛下,登上望樓車,觀察對面的三千鐵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