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 史上首位女畫家(二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是說三國時期,才有個女子成為畫家,而是說,這個女畫家是第一個被史料記錄下來的畫家。

她是誰?

她就是孫權的嬪妃之一,人稱“趙夫人”。

三國魏晉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畫家,衛協、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徽等畫家脫穎而出,為我國的藝術增添了不少亮色。這一群體中,說不上就有女畫家,只是沒被史料記錄下來而已。

其中,趙夫人,是我國文獻記載中出現的第一個女畫家。

關於她的傳奇數不勝數。

…… ……

關於趙夫人的文獻, 《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她的事蹟散落在多種其它文獻中。

唐代的張彥遠曾在《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吳主孫權趙夫人是趙達的妹妹。

趙達,南郡(今河南洛陽)人,年少時曾精研“九宮”、“一算”的學問,推算精微神靈。

避難江東後,出任孫權的太史郎,掌管推算曆法。

他的妹妹深受他的薰陶,勤奮好學,博識廣聞,多才多藝,擁有當世無比的“三大絕技”。這在晉朝王嘉的《拾遺記》中有詳細地記載。

從這個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趙夫人是一個很聰穎的女子。

她不僅博學多才,還善於繪畫,構思靈巧,天下無雙。

她能用彩色的絲線織成活靈活現的錦圖,並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大的錦圖可以超過一尺,小的錦圖只有一寸。宮人將這種織法稱之為“機絕”。

…… ……

有一天,孫權與謀士們閒聊,感慨自己安居江東,不時受到魏蜀兩國的威脅,很希望能在打仗之餘,有一個善於繪畫的人,將周邊的山川地勢描繪下來,當做地圖給行軍的將士使用。這樣,人們就可以透過繪畫更好地瞭解地形以作出準確的決斷。

趙達聽了孫權的感慨,就說,“吳王,我有個人選,最適合做你說的這件事。”

孫權說,“此公在哪裡?”

孫權說的這個“公”,是“先生”的意思。

趙達順話開著玩笑說,“不是公,是母——是我妹妹。”

“噢?”孫權很是驚異,他說,“你妹妹?她能畫我說的軍事地圖?”

趙達說,“我看她把一段長江都畫在一匹絹上,林木山川和實物景緻一般無二,還不能畫出你需要的軍事地圖嗎?”

孫權大喜,說,“你把令妹的畫作拿來我看!”

趙達就回家把他妹妹的畫作,拿來了,呈現給孫權看。

孫權和大臣們展開趙達妹妹的畫作,當庭欣賞。

那時候一匹絹有多長?反正挺長的(不是說“大的錦圖可以超過一尺”嗎?一匹絹怎麼也不至於才一尺多吧——別太認真,我說“一匹絹”使用了誇張修辭格),孫權和大臣們周展著,觀賞著趙小妹的畫作,不由地嘖嘖生嘆,說,“這不是哪兒和哪兒嗎?這裡有座橋,還有個大水車,看看都畫上了,連農夫趕的一條水牛都畫上了!”

大家讚歎不已。

孫權對趙達說,“你回去,讓令妹把荊州的圖景畫下來,不用這麼大,不用這麼細,山川湖泊道路農舍,示意一下就行。也不用渲染,就……”

趙達截斷了孫權的話,說,“大王,你說的我怕傳達的不清楚,這樣,我把她叫來,你當面跟她說好不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孫權想了想,說,“好吧,你把令妹的叫來,我親自當她說。”

趙達就把他妹妹叫來了。

孫權見到趙小妹,有點兒不會說話了,他吭哧癟肚地把自己當趙達說的意思,當趙小妹說了一遍。

趙小妹明白了孫權的意思,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後抹了一下臉頰,說,“大王,我的臉怎麼了?”

孫權說,“沒、沒怎麼……”

趙小妹說,“沒怎麼,你老盯著我臉看什麼?”

孫權臉一紅,說,“你長得咋那麼好看呢?”

趙小妹的臉也紅了,她說,“大王你這麼一說,奴家不好意思的很呢……”

孫權張開雙手,對趙小妹說,“來,你過來……”

…… ……

孫權將這位奇女子納為夫人。

孫權讓趙夫人繪制地圖。趙夫人覺得丹青的色彩很容易消退,尤其是行軍打仗中風吹日曬,丹青很容易失去原來的顏色,不易長期儲存,於是對孫權說,“妾身願意用刺繡的形式將地圖描繪下來。”

孫權說,“還可以刺繡?”

趙夫人說,“可以呢。”

於是,趙夫人依據孫權對地貌的描述,將河流、湖泊、山川等地貌詳細地繪製在一張方形的絲帛上面。

孫權看了地圖,十分高興,並稱她為“針中一絕”。

…… ……

趙夫人的絕學不僅如此,她還有一個絕學稱為“絲絕”。

孫權住在邵陽宮中,夏天天氣溼熱, 孫權十分煩躁,宮人在邵陽宮巻起了帷帳。

趙夫人看到後,就建議說: “這種紫宵帷帳並不能將溼熱之氣驅散。”

孫權問,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趙夫人說,“妾要窮慮盡思,能使絹帷放下而清風自入,看外面沒有蔽礙。周圍的侍者也覺得飄然自涼,好像駕著風行走一樣。”

孫權聽了,十分吃驚, 他說,“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帷帳。”

趙夫人找來一些髮絲,將髮絲拆散開來,然後用一種外國進貢的神膠將髮絲黏合起來。

這種神膠一般是用來粘合弓弩上斷絃的,有著強勁的黏合力。

趙夫人將這些黏合好的髮絲織成羅縠(hú),並將羅縠裁剪成帷幔。因為絲線很細小,帷幔移動,屋內像是有股細風飄動,感覺十分涼爽。

孫權很喜歡這個帷帳,即使是行軍打仗,他都要帶著這個帷幔,帷幔張開後有好幾丈,卷起來可以放在枕頭下面,十分方便,人們稱之為“絲絕”。

吳國有了這三絕,天下的其他珍寶與之比起來就遜色多了。

趙夫人因為這三樣絕技一直很受孫權寵幸,對此,其他的嬪妃十分嫉妒,就在孫權面前說趙夫人喜歡在君主面前炫耀自己,經常說趙夫人的壞話。

後來,趙夫人失去了孫權的寵幸。

也不見她有生育的紀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