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變味的生命本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掌控了能源,宿主很快便發明出了控制溫度的裝置,有了這個裝置,就可以掌控墓室的溫度,這一點對發酵塔和孵化室無比重要。

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尤其是卵生生物,新生生命的性別並不是精卵結合時決定的,而是孵化過程中的溫度、溼度等因素。

比如某種烏龜,當溫度達23~27℃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雄性,當溫度在30~33℃時,絕大部分稚龜呈雌性。

螞蟻幼蟲發育成哪種螞蟻完全取決於幼蟲階段的餵養條件,但掌控溫度對螞蟻的孵化也同樣重要。

為了尋找合適的溫度,工蟻需要經常將幼蟻搬來搬去,維持合適的發育地點。

如果始終不能找到合適的溫度,要麼發育不良,要麼大面積死亡,而無論哪一種,對蟻窩都是重大的損失。

現在掌握了能源,孵化室的溫度便可以自由掌控。

小小的改變卻是重大的進步。

不同溫度層次的掌控,也使得螞蟻能夠掌控更多的微生物,可供發酵的選擇也更加廣泛,可以製作出更多發酵產品。

同樣是食品,以前螞蟻們製作的都是糖分的結晶體,其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是螞蟻們最喜歡的口糧,也是螞蟻們食用最多的食物。

現在生產條件提升,糖分的種類也開始增加,質量也開始提升,不僅含有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富含活動所需的能量。

不僅如此,掌握了能源後,螞蟻們生產的食物結晶體中蘊含的能量也越來越豐富。

習通讓洛天依對這些結晶體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得出結論,這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一種能量結晶體。

人類乃至所有生物,進食的本質需求就是從食物中獲取能量。

這是生物的本能。

生育的本能在人類身上變了味,但進食的本能沒有,食物最終都是進入了胃裡,而不是在嘴裡嚼嚼吐掉。

然而,從食物中獲取能量是十分低端的過程,食物中的能量很少,其中絕大部分是雜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螞蟻生產的結晶卻是十分純淨的食物,其中不能被吸收的部分只有2%,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進一步降低。

這一點令習通想起了亞特蘭蒂斯文明中的基因原液——一種類似液體飲料的事物。

亞特蘭蒂斯人無需進食,僅靠基因原液就能生存,並且從中獲取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以及生存所需的能量。

這是一種非常高階的食物,或者說萬能食物。

食物僅僅是食物,而不再包含美味、美食、放毒、廚藝、菜系、星級之類的屬性。

就像水就是水,簡單純粹,沒有任何附加。

如果人類不吃飯不喝水,只靠葡萄糖能生存嗎?

答案是不能。

因為人類還需要脂肪、蛋白質以及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

所以,人類還不具備製造萬能食物的能力。

但是眼前這群螞蟻具備了。

還不到1毫米的結晶體,卻可以提供螞蟻一整天的活動和勞作,而且是高頻率、高強度的勞作。

不僅如此,它們還在不斷改進萬能食物的配方和生產過程,提升萬能食物的品質和作用。

在結晶體體積不變的情況下,不斷提升其中蘊含的能量總量,以及數量。

照這個勢頭繼續發展下去,或許舔一口結晶體,就能保證一天的能量需求。

這種結晶體也不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能源,生物能源。

能源,這已經是文明的鎖鑰。

人類就是掌握了火這種能源,才吃上了熟食,殺滅了食物中的細菌微生物,增強體質、提高壽命,降低死亡率,令族群可以快速膨脹。

同時,人類從熟食中獲取了特殊的營養物質,這才使得人類開啟了進化的大門。

螞蟻們開始食用蘊含能量的萬能食物,這是否意味著它們也能從食物中獲取特殊的能量,從而開啟進化的大門,從而躍升到更高的層次。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且,洛天依出的一個結果是,這種萬能食物有可能改進成類似靈石的事物。

靈石對修仙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即便魔法世界也有魔晶石這種東西。

但無論靈石還是魔晶石,都是天地生成的,而且開採難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註定淪為少部分人的專屬資源。

可是在這個蟻穴中,習通看到了規模化、批次化生產晶石的可能。

而投入,不外乎水、空氣、電能,以及動物、植物、岩石中的某些成分。

這還是螞蟻們活動範圍有限,獲取的物資種類不多,如果它們的活動範圍擴大到整個世界,甚至諸天萬界……

它們又會摸索出多少配方?

它們又能夠製造出多少前所未有的物質、能量。

最重要的,習通手中有電氣文明體系,其中對電氣能量的運用方法多如繁星,有修煉相關的,還有生產相關的。

但是習通翻了又翻,也沒有找到眼前這種使用方法。

食物即是能量,生活即是修行,成長即是蛻變。

習通彷彿已經看到了這條大道的端倪。

和奧林匹斯神族將信仰和修行結合起來的大道理念十分相似,不過更加接地氣,也更加符合生物的本能。

生物可以沒有信仰,沒有追求,但無論如何也不能沒有進食的慾望。

這就意味著,螞蟻的大道比奧林匹斯神族的大道路子更寬、更廣。

說到吃,習通立刻口角生津。

即便到了這個境界,吃的本能依舊深植在骨子裡。

對凡人而言,生命的意義不就是為了吃飽穿暖嗎?

沒有吃的,皇帝老兒也給你拉下馬,有多少農民起義都是吃不飽鬧的。

民以食為天這話沒錯,吃永遠是人生中第一大事。

地球上,人們都是在吃飽的基礎上吃好。

在吃好的基礎上追求養生。

所以,一邊批判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一邊炒作各種營養品、保健品、非轉食品、有機食品……

實際上呢,再貴的食物,其作用也就是減少這個病的風險,降低那個病的機率,至於資料,全都是磚家、叫獸和垃圾小編瞎胡謅的。

生死這種事,永遠只是0和1的區別,要麼有,要麼沒有,介於兩者之間的百分比資料都是瞎扯淡。

人永遠不會患上46.78%威力的癌症,也永遠不會患上63.72威力的糖尿病。

真正的健康食品永遠不會想著降低這個風險,治療那個病痛。

而是從本源上強化根骨、提升生理機能。

讓你擁有一個更強大的體魄,更聰明的大腦,更高遠深廣的進化空間……

這才是生命進化的大道所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