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借勢而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夜色下。,

君子橋上,秋風瑟瑟。

此時封青巖全神貫閱讀儒經,身上瀰漫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比之前又濃郁幾分了。

靈水河兩岸的不少琴者,已經隱隱約約感受到,心中驚嘆不已。

亦有不少琴者,如同鳳鳴琴社的琴者般,把七弦琴擺放在膝上盤坐下來。

“琴之九德,為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封聖身上則是靜德”有十三書院的教諭,此時完全被封聖所折服了,忍不住驚歎道:“人若有德,高山仰止,是為鼎君子琴若有德,景行行止,是為琴君子”

“封聖有四德。”

有教諭突然接話道。

其他教諭愣了一下,才猛然反應過來,差點忘記封聖為三鼎君子了。

“諸位,可是窺得了清幽平淡之息?”

有教諭無奈詢問。

雖然他已經隱隱約約感受到,卻是無法窺視,更無法窺得,讓身為琴之教諭的他,心中十分羞愧。

其他教諭皆是苦笑搖搖頭。

今晚怕是要被一些學子比過了

在葬山書院大門前,亦有書院的教諭、教習在圍觀,其中一名教諭驚歎道:“封聖身上清幽平淡之息,較於開春大考時,更加濃郁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開春大考時,封聖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他人難以感受到。但是現在,卻是一眼便能夠看出來了”

有書院的教習驚歎道。

“今晚看來會有不少琴者能破境。”

書院教諭道。

“不知有多少呢?”

書院教習好奇道,畢竟現在靈水河兩岸,聚集了不少天才琴者。而封聖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又如此濃郁,幾乎肉眼便能夠“看”得到,必定有會人破境。,

“至少有三人。”

“豈止。”

“怕是不下五人。”

“三日內,必定有十人”

書院的教諭、教習,紛紛猜測起來。

“諸位有沒有發現,封聖平時散發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遠遠不及今晚啊。”

這時有教習詫異道,就如前天封聖坐於琴院時。

其他教諭、教習皆是詫異起來。

“的確,為何呢?”

有教諭詫異道。

“勢。”

此時老教諭從書院走出來,看了看橋上的封青巖後,便對眾教諭、教習道。

“勢?”

教諭、教習看向老教諭,皆是不太明白。

“葬山書院的琴者,不過是寥寥幾人,成不了勢。”老教諭沉吟一下道,“但眼前,不止是三上書院、十大書院的琴者,還有來自天南地北琴者,可凝出一兩分勢。而君子為天下之虛聖,為天下所共尊,自然可借其勢來”

眾教諭、教習聞言,皆是愣了愣。

“章老之言,豈不是說,倘若天下琴者皆觀之,君子豈不是直接成靜之德?”

有教習愣了一下,便滿臉震驚道。

“這怎麼可能?”

有教諭立即否定。

“未必。”

老教諭道,思索一下又言,“倘若天下琴者皆觀之,或許君子頃刻間,便可成靜之德。”

“這”

有教諭震驚不已,搖搖頭道:“倘若如此,世人晉封為琴君,未免太過容易了。”

“可聚天下之琴者,比晉封為琴王更難無數倍,且誰能借其勢而用?”

老教諭道。

“聚天下之琴者?這絕無可能!”

有教習道。

“即使是琴聖,亦無法聚天下之琴者”老教諭感嘆道,“所以,即使君子能夠借其勢而用,亦無法聚天下一半之琴者。或許不用一半,只需要天下三分之一琴者,即可”

或許琴聖能聚天下三分之一琴者,但是目前的封聖絕對做不到。

而封青巖身上“清幽平淡”之息,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婢女捧著的油燈。

不用人提醒,便有不少琴者已經發現。

雖然君子橋上秋風不算大,但是風力,足夠吹滅一盞油燈了。

但是,君子橋上的油燈,卻一直沒有熄滅過。

而鳳鳴琴社的琴者,目光一直落在油燈上。

可惜此次,鳳鳴琴社的琴者,似乎無法再透過燈油,來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了。

這讓鳳鳴琴社的琴者,皆有些失望。

為何呢?

不少琴者在心中詢問。

牧雨、方忘,亦在心中詢問,可惜此時沒有答案。

這時似乎連書院的教諭、教習,亦隱隱發現了,皆是有些詫異起來,便道:“奇怪了,為何此次琴者,無法透過油燈來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了?”

老教諭蹙著眉頭搖搖頭,亦是想不明白,詫異道:“奇怪了。”

“君子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更加濃郁了,按理來說,應該更加容易才對”

有教習想不明道。

此時靈水河兩的學子或琴者,或是觀著封青巖手中的儒經,或是觀著封青巖本身,或是觀著婢女所掌之油燈

“為何呢?”

作為上仁書院最為傑出的學子,雲天此時亦是滿臉的疑惑,他能夠清晰感受到“清幽平淡”之息,卻無法窺得一二。

不少琴者忍不住抓臉,似乎有些手足無措。

而作為十一書院,最為天才的琴者鍾靈,則蹙著眉頭看著封青巖,心中越來越疑惑。

為何呢?

他隱隱感覺到,封聖身上散發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被一股什麼力量鎖住了。

這似乎是眾人,無法窺得的原因。

片刻後,鍾靈愣了愣,似乎確定了自已的猜想,便露出些震驚的神色,脫口道:“難道是封聖封鎖了清幽平淡之息?”

但是,封聖為何鎖住“清幽平淡”之息?

鍾靈有些想不明白。

倘若,讓他窺得鎖住的“清幽平淡”之息,並融入體內,足夠他踏入四品琴相境。而且,封聖身上散發出的“清幽平淡”之息,一直沒有散發於天下間,而是越聚越多。

因而眾人才會感覺到“清幽平淡”之息,越來越濃郁了。

這時鐘靈隱隱發現,鎖住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一點點朝坐於橋上的女郎靠近。

這?

鍾靈愣了一下,瞬間便明白過來。

原來是封聖封鎖“清幽平淡”之息,皆要送予牧女郎,怪不得封聖會邀女郎上橋。

鍾靈想明白後,心中隱隱有些不甘,不甘又化為怒氣。

倘若讓他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他便是天下最年輕的琴相,十六歲的琴相!

此絕對會轟動天下,為世人所追捧。

無數年輕琴者視他為楷模。

而他則名滿天下,有可能為聖道所眷戀。

那麼更有機會,於而立之年前成為琴君,成為天下最年輕的琴君。

而靈水河兩岸的琴者,何人能與他相比?

封聖為何如此不公?

這本該是他的。

11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