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導之以逆,而反誅逆;教之以叛,而反討其叛!莊公之用心亦險矣!”【東萊博議】

“王邑向來以穩為主,不是急於求成之輩,如今才不過四個月,剛剛開啟局面,豈是說有成效就能見到成效的?”皇帝收回了目光,轉而看著賈詡,淡淡說道:“那些人比我還急。”

賈詡說道:“朝廷諸公似乎各有各的打算,臣當初也對陛下說過,王邑此人能否擔起重任,除了他本人,更多的還是在於陛下的看重。”

“我一向看重於他。”皇帝緩緩站起身來,悠悠的在原地踱著步子,倏地轉過身來對賈詡說道:“還記得起先你我之間商議好的籌劃麼?河東豪強,非得等他們自己受逼不過,主動撕了這副君子士人的麵皮、或是朝廷找到足夠的由頭,才能行之以雷霆之威,將那些不服管束的豪強連根拔掉!只有這樣,才能殺雞儆猴,震懾住所有人。”

皇帝喟嘆一聲,從肺腑裡長長透了一口氣,語氣變得暗啞陰沉:“在此之前,就得學‘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或是效仿我與你說的溫水煮蛙的譬喻。無論是哪一點,王邑都做得很好,我又豈會因別人的幾句閒話而怪罪於他?不僅如此,過了年,我還要給他派幾個幫手過去,跟他一起做這些事。”

說著,皇帝突然用手點了點桌案上的那幅杜操的真跡,意有所指。

賈詡怔了怔,他知道皇帝一直有意先拿河東開刀,一來是給河東鹽鐵官營的政策掃清障礙,二來則是殺人立威。只是賈詡這時才隱約發現,皇帝卻是還想試圖徹底打破地方守令私下徵辟功曹掾屬的成規。

一直以來,上至刺史、郡守;下至縣令、縣長無不是自行徵辟地方士子為別駕、功曹等掾屬,尤其是在三互法執行以後,外地人任本地官,為了掌握當地情勢、便於施政治民,常常徵辟當地豪強士子。而此時距離先秦不遠,東周諸侯卿士大夫之間的統屬關係仍有傳遞,掾屬視徵辟自己的長官為主君,彼此結成一定層面上的‘君臣’關係,密不可分。

無論是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掌控,還是為了加強皇權,都得要打破這一陋習。然而歷代雖然也有朝廷主動遣派人員為郡功曹、縣丞的先例,但並沒有因此而形成一個制度,更沒有禁絕地方長官自行徵辟的權力。

要改變一個所有人都遵守數百年的政治規則與習慣風俗,其難度並不比打一場平羌戰爭要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帝對此籌劃已久,從一開始藉由屯田之事,將農曹掾設為郡縣的長期編制,並由朝廷掌握農曹掾的人事權,到新設太學制度,規定太學生結業策試之後,以成績授予中央至各府屬吏。旁的人,例如楊氏即便看到了端倪,也一時尋不到恰到的時機與理由去反對。

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皇帝可以說是步步為營,如今有了前面的鋪墊,再只需將河東豪強嚴打狠殺一次,就可以趁勢而為,一口氣將鹽鐵、任官等事全部解決,還能進一步塑造自己的權威。

“所以我說了這麼多,賈公還想請辭麼?”

賈詡睜大眼睛看著皇帝,猝不及防的遭此一問,身上一顫。在他知道王邑遭人攻訐之後,於是以退為進,上奏疏藉口家母病重,請辭歸盡孝。

他知道皇帝是不會允准他離開的,這無非是做個樣子給別人看而已,如若不然,恐怕還會有人順著王邑攀咬到賈詡的頭上,朝中看不慣賈詡為人的並不是少數。

只是眼下黃琬、董承等人言之鑿鑿,說王邑久任無功,這對王邑的聲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即便皇帝強行擔保下來,繼續使王邑推行縱容河東豪強的策略,也至少要做出一些讓步。

賈詡欠了欠身子,正要答話,見皇帝擺手示意,從桌案的一邊拿起一份奏疏,走過來遞給賈詡,口中說道:“眼下還有一場好戲沒看呢,你可不能走。”

“這是……”賈詡雙手接過皇帝遞來的奏疏,上下快速瀏覽了一遍,忽然怔道:“日食?”

這奏疏乃太史令王立所上,太史令隸屬於太常,掌天時、星曆,但凡國有瑞應、災異,都由他負責掌管記錄。這次他所上的奏疏重要的內容就那麼短短幾個字:“正旦當日蝕。”

正旦,就是正月初一,那一天正好是一年一度的歲旦大朝,皇帝也正準備在那一天正式接見關東各州郡以及藩王使者、上計吏、外邦及異族酋長。可以說是少有的一次盛會,可偏偏那一天是甲寅朔,太史令根據以往的經驗與規律,監測出那一天會發生日食。

在古代,日食並不單純的是一個天文現象,在天人感應學說創立以來,凡是日食這樣的災異,一開始都是昭示著天子德行有虧,直到後來則演變成由臣子代受罪責。所以一旦出現日食這樣的災異,朝廷往往都要罷黜一位三公,以解君王之過。

“他們要逼我處置王邑,我何不就此進一步,行以攻代守之計?”皇帝笑道,黃琬、馬日等人都是三公,跟王邑比起來,自己現今的權位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麼?

賈詡手上拿著那根奏疏,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只是天道渺遠,太史令未必能預測得準。”

“太史令王立,當初曾也是與王允共同入禁中,給我教習、誦讀《孝經》的臣子啊。”皇帝不勝慨嘆,悠著步子款款說道:“這就跟當初照料我飲食,如今幾經貶遷,任太宰丞的孫篤一般,都是曾經王允手下的小人物。僥倖逃過了那一次的清算,我也從沒將他們放在眼裡,可如今,王允竟還想著藉由他們在背地裡行事,我豈能就此放過?”

“賈公,無論這日食算得準或不準……”皇帝用手指輕輕點了點賈詡手中拿著的那份奏疏,慢慢悠悠的說道:“總會有人要被我拿來以一警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