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懸移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有犬馬之決者,仰藥而伏刃。”————————【漢書·息夫躬傳】

翌日,程曠提著一隻漆盒推開殿門,動作自然的走進。董皇後仍舊靜靜的端坐在桌案後,橘色的陽光從身後的格子窗透射過來,在身周的地板上留下塊塊金斑。

董皇後背對著光,整個人陷入陰影裡,她神情靜默,看著程曠進來了也不發一言,顯得神秘莫測,讓程曠一時有些懼怕至今仍能保持這樣氣勢的董皇後。

若是沒有董氏那些事的拖累,或許董皇後仍會像現在這般穩穩地坐在席榻上。

程曠連忙打消心裡突然冒出的這個想法,定了定神,行禮後便主動將漆盒放在董皇後身前的桌案上,將其開啟,捧出一碗濃濃的、還留有餘溫的藥來。

“殿下……”程曠輕聲說了句,語氣中帶有催促之意,卻又不肯催促太過,以免適得其反。他輕輕地呼喚一聲,既是提醒,又適時的將董皇後喚回了神。

董皇後看著那碗黑漆的湯藥,對方低頭不說,她也知道是什麼。董承託人遞來的親筆信她也看過了,確實是董承的筆跡,除了家族面臨的局面讓她感到驚懼以外,信上所提出的‘解救之法’也著實讓她觸目驚心!

難道山窮水盡,已經到了要以母子兩人的性命做賭注的地步了麼?

“喝了這藥,的確能提前生產麼?”董皇後兩手捧著隆起的肚子,眯起細長的眼眸看著程曠:“你沒有欺我吧?”

“奴婢豈敢!”程曠忙伏地拜倒,口中說道:“奴婢本來只是永巷裡的一名宦者,終日灑掃舊殿,潦倒度日,是殿下提拔了我!奴婢厚顏,敢與殿下同鄉,這幾年沒少報答殿下。世上走獸尚且知道報恩,何況是奴婢?如今董氏有難,奴婢豈敢苟且求活,即便是死,也不能報答萬一……”

董皇後面色稍緩,算是聽信了對方的話,只是在這種情況下,她內心是誰也不敢信。這碗成分不明的藥她不敢下口,但董承信裡的話卻又不能不重視,除了提前生產,僥倖生下嫡長子挽回聖心以外,確實沒有更好更快的辦法了。

再不下決定,誰也不知董府外的曹操接下來會做什麼。

“你下去吧。”董皇後看到程曠聽了這句話後腦袋突然抬了起來,她很快從對方的臉色中看出了一絲不對:“記得將新長御傳來,喝藥之前我還有事要見她,接生的宮人也要就近安排。”

程曠松了口氣,只要對方肯喝這彎腰就說什麼都好,低聲答道:“謹喏。”

常寧殿中。

貴人甄宓正與宮人吳莧伏案練字,幾個采女在一邊或是執扇、或是研磨,忙忙碌碌,卻是時光閒靜。

過了半會,吳莧放下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看著認真臨摹的甄宓,不禁說道:“貴人現在還有閒心寫字?陛下將掖庭的事都交給了貴人,如今事沒怎麼做,字卻練了一大篇,我看不懂是何道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不只將掖庭事託付給了我。”甄宓頓了頓筆,又接著寫道:“還託付給了伏貴人,你可不能光給我樹名聲。”

“如今皇后犯事,董氏勢將不保,以後長秋空置,難道貴人你就不動心麼?”吳莧看著甄宓的筆停了下來,又說道:“如今正是表現的時候,只要貴人處理掖庭事務井然,上下敬服,宮內無事。陛下本就寵愛貴人,看到這裡,以後未必不會……”

“再怎麼表現。”甄宓終於放下了筆,抬頭看了吳莧一眼,語氣悠悠的說道:“也輪不到我。”她看到吳莧疑惑的皺起了眉頭,忍不住輕嘆一聲,揮手讓旁人走開,然後說道:“最初留在陛下身邊的掖庭女子,如今只剩下伏氏了……你別看陛下有時看似心冷,其實對待身邊的人,尤其是故人,總會有一些舊情。譬如曾經的宋氏……以及現在的董氏。”

“陛下屬意伏貴人?”吳莧吃了一驚,低聲說道,她入宮也算有些時日了,雖是知道伏壽賢惠端莊,但甄宓同樣也有類似的品格,反倒還比對方更美、更有才識。而且董皇後一直將宋貴人視若大敵,伏貴人卻平淡低調,這讓吳莧最初竟有種伏貴人地位一般的錯覺。

甄宓嘆了口氣,伸手從吳莧面前抽出她所寫的字,一邊檢查一邊說道:“伏貴人身邊的趙采女,現在已經是椒房殿新的長御了,這是今天早上的事……”她若有深意的看了對方一眼,接著用筆圈出幾處寫的好的字:“現在想必已經要去椒房殿覲見皇后了,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

吳莧怔住了。

“宮人鄒氏、杜氏如今都向著伏貴人,開始揭舉皇后的罪行,再加上一個宋氏……她也不知怎麼了,居然肯為皇后派來的郭姓宮女作保求情。”甄宓輕聲說道:“除開陛下的心意,我剛才說的這些,也是人心所向。”

吳莧點了點頭,知道伏壽待人和善,確實能獲得眾人信服擁戴,可她接著問道:“那皇后會眼看著趙氏做新長御麼?趙氏若做了長御,皇后的處境可就……”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皇后。”甄宓將塗改過的字帖交給了吳莧,神思似乎又回到了如日中天的宋氏驟然跌落塵埃的那天夜裡。

椒房殿。

此時的偏殿不復是人跡寂寥,而是突然變得人聲沸騰起來,許許多多宮人宦者跑上跑下,端來各式各樣的東西。趙長御站在殿前,同樣是心急的看著人來人往,時不時地吩咐幾句。

董皇後早產了。

她終是沒有喝那碗可疑的藥,而是在這個時候仍頗有心機的在例行公事的見完新任長御趙氏以後,突然腹內絞痛,提前發動。

據說當時趙長御與董皇後見面沒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董皇後是怎麼早產的,但已有不少好事者將揣測的目光看向趙長御。

趙長御百口莫辯,她的確對董皇後抱有不滿,在她看來,這次不過是提前為伏貴人打前站,為以後伏貴人入住椒房做準備而已,只是來了見一見即將成為過去的舊皇后罷了。誰知道近日向來安分的董皇後還會有這種動作!

大長秋苗祀急匆匆的走上來,滿頭是汗的說道:“國家和長公主聽聞此事,帶著諸貴人往這邊來了,你這裡鬧出的事,一定要想個法子出來!不然耽誤了貴人前程,你死不足惜!”

說完他往緊閉的偏殿大門看了一眼,憤恨的一跺腳,接著轉身離開,卻是去尋聽到風聲、已不知所蹤的掖庭令程曠去了。他心想著,程曠本答應了要送藥給皇后,誰知途中會出了這樣的變故,這可如何交代……

趙長御知道苗祀這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她也知道如果董皇後真將早產的事陷害給了她,那麼她身後的伏貴人將免不了背後指使的嫌疑。自己因此死了倒也罷,可要是因此壞了伏貴人繼任皇后的大事,那自己真是百死莫贖……

“偏殿裡的情形如何了?快去問!”趙長御知道現在董皇後決不能有事,哪怕內心再是怨恨,也得盡全力保住對方母子性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