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火如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月中旬,為期近三個月的王屋山“掃蕩”戰終於曲終人散,鬼子狼狽地退回到了河源縣城,偽軍也放開了道路的封鎖。中國軍隊各部也偃旗息鼓,各自恢復戰損。隨著越來越嚴酷的災情,惡鬥的雙方都沒有了繼續一步的行動,算是取得了一個相對的平衡。

“同志們,這一次山外戰鬥,我軍第四團,縱隊部直屬部隊以及二三團一部,圓滿地完成了預定戰役目標,阻止了日偽軍的作惡,解救了山外老百姓近十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期間,我縱隊幹部戰士不畏犧牲,英勇奮戰,先後經歷了王屋山西麓戰鬥、困龍峪口外阻擊戰、搖旗嶺決戰等一系列戰鬥,湧現出了特戰隊長盧克申、特等神射手張小五等一批英雄人物,我提請區黨委、縱隊部給予必要的表彰,以示激勵!”今天的這一場軍政聯合擴大會議,算是正式的總結大會,陳龍主持會議,曲縉雲第一個發言,向大會提請獎勵事宜。

“最後,我要向大會提請一個特別的獎項。經過我們中王山根據地的創始人,縱隊長陳龍同志的運籌帷幄,我們繳獲了鬼子一個完整炮兵大隊的大炮,為我軍成立山炮團做出了莫大的貢獻,大家也都看到了,齊刷刷的威武大炮,厲害的很唻!大家給他鼓鼓掌!譁譁譁——”曲縉雲倒是沒有忘了陳龍的功勞,直接帶頭鼓起了掌。

“停停停!鼓掌就免了,也不是俺一個人的功勞,鼓鼓掌就算了。俺可是答應了參與的部隊有獎賞的,一大幫幹部戰士等著好好撮一頓呢,哪能聽聽掌聲就算逑了的?下次還指著他們去奪鬼子的飛機坦克哪!”陳龍可不會讓曲縉雲糊弄了,著急忙晃地跳出來宣告道:“在座的各位啊,這一個大隊的山炮,可是值老鼻子的錢的,俺也不敢說多,拿出一門大炮的錢,讓兔崽子們鬧鬧肚子,不算過分吧?”

“哈哈哈哈哈——,必須的啊!戰士們舍了性命弄回來的武器裝備,自然要給予獎勵啊!”眼見得陳龍是真急眼了,連粗話都不惜冒出來了,惹得大家好一通鬨笑!

經過大會認真的討論表決,給予參加奪炮各部隊集體三等功的獎勵,大會特批三千大洋,十箱香菸用於物質獎勵——會餐!

“嗯?你們咋來啦?又不是俺老陳娶媳婦,全都趕過來湊什麼熱鬧?!”天色未晚,肉才下鍋,蒸籠也才上汽,滿當當的縱隊大禮堂外就來了一撥又一撥的人。什麼一團的團部領導、機關的各處頭頭、甚至民政的幹部、兵工廠的總師......只要和陳龍夠得上的,全都來了。一邊喊著恭喜恭喜,一邊就大搖大擺地聞著香味找位置坐下了。

“哎哎,不帶這樣的啊,這這......俺也不是地主老財,咋還吃上大戶了呢!”陳龍攔了這個,走了那個,足足來了三桌都坐不下啊!

“啪——,個熊孩子的,啥時候變得這麼小氣了?吃你口能吃窮了你咋的?他娘,找地方坐下。大媳婦,去瞧瞧灶上還差不多了?記得把酒拿過來啊!虎老哥,狼兄弟,請坐,請坐,俺們邊喝邊嘮!”冷不防腦袋後被打了個耳刮子,自家老爹陳老山大大咧咧地帶著一家人過來了,身後還跟著新加入民兵隊的猛如虎、瘸腿狼、老山南一行,毫不客氣地就佔了一桌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得!您這一桌算俺自己的!可你們咋算啊——”冷不防陳龍就看到了縱隊部的那一桌,曲縉雲、胡大康、萬古泉、周雲欣、伍志高、馬長貴、陳二狗、吳小牛、陳小富等,就著拍黃瓜、炸花生米等幾個冷菜已經喝上了!

“阿龍啊,你還是趕緊地找個位置坐下吧,再這麼下去,俺看你只能到廚房找個小凳子坐著吃了!”還是潑風紅關心他,早早拉著他坐到了譚思虎那一桌,笑著打趣道。

“對!俺也不管了,肯定要超支,到時候讓總務處記下名字,混吃的每人兩個大洋,在下個月的津貼裡扣!”陳龍恨恨地瞪了一眼在那邊對自己擠眉弄眼的曲縉雲,發狠道。

果不其然,人家突擊營、警衛營每家一千個大洋三箱香菸,足足吃了好幾頓;神槍連更加節約,五百個大洋兩箱香菸,一連吃了好幾天還有結餘;唯獨機關五百個大洋兩箱香菸一晚上幹了個精光。捏著還剩下的最後兩個大洋,陳龍苦笑著對譚思虎道:“老譚,這幫人真是狠吶,簡直是看著俺們的獎金吃的啊!喏,就剩最後兩個大洋了,俺們一人一包大黃龍吧!”

“嘿嘿,知足吧你,我還以為不得夠哦!”譚思虎也是一頭黑線,“下次可不能這麼搞了,會餐的目標太大,容易被吃了大戶!”

..........................

其實這一次山外作戰,中王縱隊儘管犧牲不小,但所得卻更加的豐厚。首先補充了近三千青壯,完全彌補了死傷的戰損,後面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各部自然能慢慢復原。武器裝備上,兩次伏擊日軍的補給加上幾次的戰鬥繳獲,讓山裡武器庫又增加了好幾個倉庫。而繳獲的16門山炮直接成立了第一個山炮團,極大增強了縱隊的遠端火力。

當然,獲得的重慶方面的獎勵是不宜多宣傳的,五萬大洋基本都交給了民政部,用以安置隨軍而來的災民,光是孤兒院就辦了五個。買糧食、建住房、開墾土地......很快就花了個精光。而那一個師的美式裝備,經過參謀部的討論,考慮到後續的補給問題,只能先換裝一個團。

而對於國民政府頒佈的官職,陳龍還要老老實實地寫出一份報告,上報給軍區說明情況,以免造成誤會!當然,曲縉雲、譚思虎等人也都紛紛署名,給予證明陳龍的清白。正值“整風運動”開展,作為負責一方敵後根據地的領導人,可不敢讓人誤會了政治上的堅定性!

1942年的秋天已經來臨。面對著山外災荒肆虐、餓殍遍地的慘狀,中王山根據地卻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期。得益於去冬今春的大規模興修水利,山區新修的大大小小十二個水庫,近千個深水井,為根據地的農業提供了最基本的用水保障。起碼經過夏秋兩季的精細生產,依靠著小麥、玉米、山芋、高粱等耐旱作物,勉強維持了山裡十五萬居民的口糧。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全力對抗旱災、蝗災、瘟疫等天災,保障了這一方小根據地的祥和安寧。

許多年以後,漸漸長大的孩子都有一些共同的記憶:挑河打井,嚴冬臘月,大人們肩挑手推,喊著連天的號子興修水利;捕捉蝗蟲,一網兜一網兜的蝗蟲被清水沖洗後下油鍋,撒上些磨碎的精鹽,吃起來是又脆又香!那些天,從早到晚,田野裡、山崗上、村口頭到處都是忙著逮蝗蟲的身影。五斤一個大洋,各處的食品廠敞開了收購,讓許多孩子大顯了身手,厲害的娃子一天居然能掙到十好幾個大洋!還有就是那一年的鴨子和雞子長得特別肥,過年哪家沒有個十隻二十只的肥雞肥鴨,你都不好意思跟鄉鄰打招呼——恁多的蝗蟲,就散養寫雞鴨都做不到的話,那肯定你就是個遊手好閒的二流子!還有就是要喝那苦口難以下嚥的“驅瘟湯”,小孩大人每天都要早中晚喝上三碗,有多少孩子都是每天弄得眼淚汪汪的。

新收的老棒子玉米堆積如山,晾曬的板鴨、鹹雞串連成線,油炸的香蝗行銷四方,只消十個大子兒就買一包,是孩子們的最愛......多好的山裡歲月啊!誰說災難不可戰勝?誰說中國人就是貧窮愚昧,只是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來組織他們、引導他們罷了!

秋收過後,中王山根據地的實績經軍分區上報到了太行山、延安,被上級特別表揚,作為模範根據地加以宣揚,組織了各個根據地的軍政人員前來參觀、學習,很是露了一把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