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大神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瞭解到陸飛是玄龍教官的身份,馮遠洋心驚膽戰,慌不迭的登門賠罪。

當知道陸飛治癒王博,用的是金錢蛇毒素的時候,馮遠洋更是震驚不已。

“馮老闆,我這人做事有我自己的原則。”

“還是那句話,你父親的病包在我身上,你兒子馮喆冒充玄龍,被抓是他咎由自取,這個我無能為力。”

“不過我可以不追究馮喆威脅我的責任。”

“但前提是,金漆木雕大神龕必須給我,你考慮一下吧!”

“不用考慮,我答應陸教官的條件。”

馮遠洋長出一口氣。

來之前,他已經做好被陸飛敲竹槓大出血的準備了,沒想到陸飛並沒有過渡貪婪,這讓馮遠洋還多少有些感動。

“馮老闆你不要誤會,我要神龕,純屬我陸飛個人行為,跟玄龍沒有任何關係。”

“這一點,我希望你不要混為一談。”

“另外,我玄龍教官的身份是高度機密。”

“你是怎麼打聽到的,這個我不追究,不過我希望馮老闆不要傳揚出去,否則會很麻煩!”陸飛說道。

馮遠洋急忙站起來保證。

“陸教官,不,陸先生放心,你的身份爛在我肚子裡,永遠不會講出去。”

“那就最好不過了。”

“那麼,我什麼時候可以見到神龕?”陸飛問道。

“只要陸先生有時間,隨時都可以。”

“那我父親的病和玄龍那邊?”

“馮老闆放心,我陸飛絕不失信。”

“神龕到手,薛泰和會去給你父親治病,玄龍那邊,我自然會打過招呼。”

“不知道,馮老闆現在能不能帶我看貨?”陸飛問道。

“沒問題!”

這次交易相當順利,兩人的觀點難得地一致。

陸飛是迫不及待。

馮遠洋之前捨不得把神龕便宜給陸飛,現在卻是怕夜長夢多陸飛反悔。

所以說,人有的時候就是犯賤。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沒有驚動王心怡,陸飛帶著小奶狗,跟馮遠洋離開酒店。

車子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來到羊城郊外馮家老宅。

宅院外面有六個保安來回巡視,來到院子裡面,漆黑一片,沒有任何亮光、

“陸先生不要緊張,為了放火,這件院落沒有任何電源,不過保安室有應急燈,馬上就能送過來。”

陸飛淡淡一笑道。

“馮老闆的防範意識真到位啊!”

馮遠洋苦笑著回應,心裡卻在說,放火意識倒是可以,不過防盜意識就差遠了。

想著收藏幾十年的重寶金漆木雕大神龕就要易主,馮遠洋差點兒哭了出來。

不一會兒,兩個保安送來三把應急燈,陸飛三人同時點亮來到後院的一個普通房間。

馮遠洋開啟房門,裡面不是房間,而是一條五米寬向下的通道。

順著通道向下走了十幾米,一個高科技數控防盜門呈現在眾人面前。

馮遠洋輸入密碼和指紋,防盜門緩緩升起。

小奶狗心中感嘆,這防範措施,都快趕上他們家百花銀行保險地庫了。

防盜門升起,馮遠洋做了個請的手勢,小奶狗當仁不讓第一個衝了進去。

一秒鐘後,空曠的空間內,響起小奶狗滲人的驚呼。

“臥槽!”

“這也太漂亮了吧!”

陸飛雖然沒有驚呼出聲,但深邃的雙眸中,鷹隼般的瞳孔已經收縮到了極致。

兩百多平方的空間中,只有一個物件兒,那就是金碧輝煌的金漆木雕大神龕。

神龕高三米三,寬兩米五,深度達到驚人的一米六。

這件神龕體量龐大,雕飾精美,融合了金漆畫、鏤通雕及浮雕等多種技法,絕對稱得上是潮州木雕技藝的經典之作。

大神龕,又稱“祖宗龕”、“老爺龕”、“家神龕”。

大神龕放置在祠堂、公廳、大的住宅正廳中心,是供放祖宗靈牌,為時年八節祭祖儀式之用。

神龕是潮汕民間供奉祖先神位的特製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稱神龕,小者俗稱櫝仔。

整體造型莊重,製作精巧,是潮州木雕製品中做工最講究的一種,以金漆木雕裝飾最常見,以硬木製作的則多為素雕。

從製作工藝上講,這件神龕做工極其精湛,上面刻畫的內容非常豐富。

梅花鹿和仙鶴的圖案,寓意官運亨通和長壽。

喜鵲飛上梅花梢,寓意喜上眉梢。

神龕上雕刻有潮劇《六國封相》的元素,它們都體現了潮州人的習俗和文化。

木雕以木為紙,化木成金,採用多層次鏤通雕,密而不亂。

人物如生,潮劇戲起,花開富貴,鳥上枝頭,再現了古人美好的原始信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潮州木雕的起源至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經過明代的發展,至清代達到鼎盛,形成了精巧細膩、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的風格。

清代中後期,潮州府所屬各邑陸續興建許多高牆大屋。

乾隆府志載:"望族營造屋廬,必建立家廟,尤為壯麗。……家有千金,必構書齋,雕樑畫棟,綴以池臺竹樹。"

嘉慶澄海縣志載:"望族喜營屋宇,雕樑畫棟,池臺竹樹,必極工巧。

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

民國三十三年《廣東年鑑》載:"粵有華僑,喜建造大屋大廈,以誇耀鄉里。潮汕此風也甚,惟房屋之規模,較之他地尤為宏偉。富貴之家,住屋必有家廟及書齋。"

志乘所記述的潮汕地區建大屋大廈爭誇壯麗這一風氣,為潮州木雕藝術的全盛期創造了條件。

興建於清同治至光緒初年歷十四年始完成的海陽縣金砂鄉叢熙公祠和建於光緒年間的潮州城己略黃公祠,其木、石雕刻的精緻,手法的多種多樣,可謂是潮汕地區木、石雕刻的集大成者。

民國時期,也還有此類建築,如潮陽深洋村的梅祖祠等。

這些建築物的木雕,真教人瞠目結舌,歎為觀止。

而村村競建祠堂、書齋以及廟宇的結果,又使潮汕處處都有建築藝術之鄉。

羊城美術學院教授在考察潮汕農村民居後,著文說:"在一些木雕比較集中的地方,令人感到村村都像木雕藝術博物館,家家都像雕刻陳列室。"

上世紀五十年代張鑑軒、陳舜羌等人製作的《三羊開泰》《雉梅五福》《荷塘秋色》《龍蝦蟹簍》等作品,一經展出震驚世界。

在那個年代,大英博物館曾經開出一千九百萬鎊的天價想要購買《雉梅五福》,都被張鑑軒先生決絕了,而是捐給了國博。

可以想象,潮州木雕技藝,在世界有多麼牛逼的地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