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混亂倖存者概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三級倖存者聚集地呢?”

李可腥到底是上門客戶,錢一甩,萬事大吉,什麼都不用操心;他可不在乎這些事情背後的彎彎繞繞——意識穿越到了個末世啟動的位面,這傢伙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當即摩拳擦掌詢問起更多細節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有三級倖存者聚集地這種說法。”

林宵凡嘆了口氣,如同一級倖存者聚集地一樣,沒有自保能力的倖存者抱團取暖,如果能熬過物質短缺與同類欺壓的階段,那麼這群人假以時日便也能升級為二級倖存者。

以此類推。

一開始便處於絕對優勢下的二級倖存者們,若是能在同類聚集陣營的衝突中存活下來,那麼便會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速發展,最後形成割據一方的龐大勢力——升級到最後,無非也就是成為廢土末世上另一個全新的政權罷了。

人類的頑強意志與生命力,是不會因為神的意志改變而改變的;所謂廢土末世,對人類而言,不過就是另一個輪迴節點罷了。

“沒有第三級倖存者聚集地這樣的說法嗎?”

大概是覺得有些單一,李可腥也沒想那麼深,聞言略略有些失望。在他看來,廢土末世都分陣營,什麼混亂陣營、中立陣營、邪惡陣營等等,在他以往看的那些電影裡,這些陣營可謂五花八門,分得可詳細了。

“九宮格陣營的概念出自DND遊戲規則設定,放在廢土末世的話……無論是哪一種屬性的陣營,本質上都屬於二級倖存者聚集地這個範疇,懂了吧?”

不僅如此,其實就算是處於末世底層的一級倖存者聚集地,也同樣適用於這套九宮格陣營——畢竟這一概念的判定標準,來自當下群體的整體道德以及,群體中的人的態度。

林宵凡揉了揉太陽穴,他突然覺得,腳下這座吊橋似乎有點長,走了半天都沒走完。

見李可腥情緒有點低落,林宵凡想了想又補充道:“其實也不是只有兩種等級,還有一類人,他們常年遊走在這兩種級別之外,我們稱之為第三方混亂倖存者。”

“哦?還有什麼組織能凌駕在絕對武力和強權之上?”李可腥一聽,頓時又來了興致。

林宵凡白了他一眼:“這個級別的傢伙可沒有組織,他們三五成群、更多的時候則是單獨行動;他們如鬼魅一般遊走在廢土末世,心裡有自成一派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並嚴格遵守。為了心中的理想,有時會同一級倖存者那樣卑躬屈膝忍辱負重,有時也會像二級倖存者那樣冷酷無情殺伐隨心。”

“……怪不得叫第三方混亂倖存者,怎麼感覺聽起來有點似曾相識的味道?”

因為混亂陣營的都是逗*啊。

林宵凡苦笑一聲沒繼續說下去,而這時候,他們幾人已是行過吊橋,在生化服的指示下,前前後後鑽進了隔離通道。

隔離通道裡同樣設定著許多關卡,各類生化服人員在其內穿行,所有人都戴著看不到表情的隔離面罩,只有各式各樣的儀器分佈在這條數十米的通道內,散發出各種“滴滴答答”的嘈雜聲響。

由於需要配合各項檢查,這通道林宵凡等人走得也非常緩慢,大概一個鐘頭的時間,幾人各自領到相關號碼牌以及特定服裝,經過全身消毒,這才走出隔離通道,進入了所謂的烈陽堡內部。

烈陽堡由內外兩部分組成,穿過巨大鋁合金蛋殼進入堡內,所有建築一覽無遺——原來也不是什麼碉堡,而是座城鎮。

說是城鎮,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像是軍事基地——烈陽堡裡到處都是面色冷峻的中年人,他們行色匆匆,臉上表情刻板而統一。

這些人在城鎮各處來回穿行,似乎沒人在乎今天又收編了一批新人。

之前已經通過考核的應召人員此時聚集在一片類似廣場的空地之上,山田男爵正背著手和他們訓話,林宵凡他們仨換了衣服,在相關人員的指引下再次歸隊。

“十天一批,你們是本月最後一批應召入堡的勇士!你們比其他任何片區的傢伙都要幸運得多!烈陽堡的晉升機制在城鎮中央的告示欄可以看到,任何人——請注意,我說任何人,只要有鋼鐵一般的意志,都有機會成為騎士甚至是與我平起平坐的尊爵!”

在場眾人聞言一陣沸騰,這情形和大型洗腦傳銷現場比起來也不遑多讓了。

山田男爵抬起手向下壓了壓:“我知道,13區的勇士是其他片區無法比擬的,但是——”他伸出食指晃了晃,“烈陽堡的鐵律仍舊對你們每個人都生效!”

“從今天開始,你們九十九人——所有人,都將獲得‘烈陽奴隸’的稱號及身份!在未來十五天,你們還需要透過一系列考驗才能真正融入烈陽堡這個大家庭!這是你們最後的考驗!也是你們唯一的機會!”

所以才說啊,一涉及廢土末世之類的劇情就讓人頭疼。

避難所外面的情況都還好說,大部分么蛾子其實都來自各種各樣的避難所內部——畢竟沒了統一的律法與道德制約,各個聚集地內部的氛圍很容易就會慢慢隨著領導者的個人意志與好惡開始群魔亂舞,導致最後越走越偏越逗逼。

民主集中制管理都還好說,最怕的就是獨裁者模式——很顯然,烈陽堡的最高領導者、那什麼伊耕國王大機率就是這種貨色。

對待同胞冷血無情,同時還是個考核狂魔?

行吧。

林宵凡低頭看了眼自己的胸牌,【19443號】。

一萬多號……若是按照每個月出門收編三次、每次都是一百二十人的頻率來算,一年就是收編四千三百二十人;依此類推,【1號】收編人員當在四到五年之前。考慮到需要爭奪物資、凝聚實權、重建秩序,這個時間節點可能還要再往前推個一兩年,也就是說……

當下這個位面發生的滅頂之災,在他們的時間線裡,至少也是五年之前的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