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另一群人的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見陳遙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道衍輕嘆一聲便沒了下文,有些事暫不宜點破,而此時果兒也穿著新衣蹦蹦跳跳跑過來搭話,最後看了陳遙一眼,道衍便雙手合十,唱誦佛號緩緩去了。

“陳哥哥,剛才來的那群姐姐是什麼人?為何對我們這麼好?”

換了新衣果兒自然很高興,但高興了一陣她這才想起古怪來,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高興的盡頭一過,便開始擔心起來。

她擔心是陳哥哥答應了別人什麼才換取了別人當下這番好意。

陳遙笑笑,簡單說了下昨日入城救人一事,然後將這些事全歸到了別人仰慕自己才學之上,如此才令果兒寬心。

果兒一直不知自己的陳哥哥還能作詩,當下一聽更是歡喜得無以言表,當即便拉著陳遙要作上幾首,陳遙拗不過她,便也隨她去了。

就在陳遙和果兒等一群孩子舞文弄墨之際,城北的魚府卻是吵鬧得如同過節一般。

“區區幾個臭要飯的!居然派紅兒前去為其沐浴更衣!寒酥,你將我們魚家威嚴置於何地!阿爺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大堂之上,一少年氣急敗壞地連連跺腳,時不時指著右側椅子上的自家妹妹咆哮責難,這若是在府外,他自是不敢如此,但現下不同,好歹也是魚家大少爺,在阿爺面前,魚凡信可就管不了這麼多了。

大堂居中太師椅上此時正端坐一長者,觀之年歲當在五十上下,生得濃眉大眼,劍眉星目,身材偉岸,氣度不凡,一看便知乃是練家子出身——

此人正是魚府當家魚景堯。

不同於陳遙之前所想,這魚家不僅家大業大,魚景堯更是官拜濮州刺史,管轄濮州地界,為朝廷從四品大員,只不過到了唐朝後期,刺史手中權力幾乎被節度使架空,魚府早已不復往日盛況,然餓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這濮州地界,若論隻手遮天,魚家多少還是有些底子的。

當下正值晌午,魚凡信被魚寒酥強行拉回魚府之後便餘怒未消,憤恨難平,他自己其實也不清楚為何與那落魄乞兒如此過不去,在得知自家妹妹還遣下人為其送去各種吃穿用度之後更是難抑心中怒氣,當即便跑到家父面前告狀。

“好了!堂堂魚家長子,如此氣急敗壞,成何體統!”

抿了口茶,端坐堂前的魚景堯眉頭微蹙,拂袖打斷了還在不停謾罵的魚家大少,他黑著臉橫了這不不成器的兒子一眼,打眼望向一直端坐側位的魚寒酥。

“酥兒,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說起來,相比起魚凡信,魚景堯對自己這個女兒更為器重,她很像自己,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乃至禮、樂、射、御、書、數方方面面都勝過其兄,若非是女兒出身,這魚府偌大基業,魚景堯倒也樂意百年之後交與其手。

當下聽罷魚凡信一通責罵,魚景堯便想聽聽其中原委,他很瞭解自己這閨女,若非事出有因,憑她的身份地位及眼界,斷不至於和路旁潑皮乞丐攪到一處。

“回爹爹話。”魚寒酥起身蹲了個萬福,而後坦然答道,“此人曾於家兄當街策馬之時捨身出手,後又得呂公賞識,酥兒見其心懷仁義又賦才學,便略施援手,只當行善積德,為我魚家攢些福報,還望爹爹明察。”

“你讓紅兒為其沐浴更衣——如此也算略施援手?那紅兒可是你貼身婢女,你——”

“好了!”

魚景堯面色一沉,當即便是動了真火,見父親如此,魚凡信也再不敢多言,只得生生將話頭咽回,惡狠狠瞪了魚寒酥一眼。

“你說此子曾得呂公賞識……是怎麼一回事?”

大人看問題那肯定要比小孩子深刻得多,呂公乃當今儒聖,手握傳承聖物,雖是心境已失修為大跌,但仍掌管守護人間九柱之一,身份非同小可,若能得他賞識者絕非凡人,這一點魚景堯還是明白的,當即便問起了詳細經過。

魚寒酥將當日所發生之事詳細敘述一遍,末了這才又補充道:“此人氣度灑然,雖身陷泥澤,仍不畏強權,而且作得一手好詩詞,寒酥雖遣人送去吃穿用度,也沒忘了讓紅兒為其備下文房四寶,若這幾日又有佳作出世,爹爹可自行品鑑一番。”

魚寒酥這話說得很是取巧,言下之意便是將自家父親抬高到了呂老聖人一般的高度,奉唯之意不在話下;而魚景堯到底也非聖人,對自家女兒這番恭維自是受用,當即點頭含笑。

“如此也好,若是此子日後能入仕途,也不枉我魚家一番提攜,他這幾日若有佳作傳出,寒酥你且記得讓為父過目品鑑,此事你自行做主便可,往後無需再來擾我。”

魚景堯說這話時雖是對著魚寒酥,然實則是說與自己那不成器的長子魚凡信,既是呂公賞識之人,不稍加幫襯也就罷了,若處處加以針對,那豈不是和當今儒聖過不去?

魚凡信哪裡會想這麼多,聽父親放話至此,當即氣得甩手大步離去。

“這孩子……”

魚景堯望著自己兒子憤然離去的身影頓感頭疼,自打妻子幾年前撒手而去,自己這兒子的脾氣便是愈加古怪難馴,為人父母到底不比上陣殺敵或治理州郡那般簡單,這些年為了這小子,魚景堯沒少被折騰。

“報——”

正值魚景堯頭疼想命下人再沏壺茶水,堂外突有家丁來報。簡單一問,竟是天平節度使薛崇瑞薛大人登門造訪。

“快快請入府中。”

一聽是薛崇瑞來了,魚景堯當即眉頭大蹙,忙吩咐下人備茶,魚寒酥識得大體,當即施了個萬福也匆匆告退,整個大堂須臾間便只剩下魚景堯一人。

由於安史之亂,唐朝後期各地方官員的變化很大,刺史與節度使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愈發微妙,合作互惠者不在少數,反之遭節度使壓制者更是普遍。

魚景堯與這薛崇瑞屬於前者,但事實也並非表面如此簡單,兩人雖是互惠關係,然魚景堯始終對薛崇瑞抱有一定戒心,原因無他,只因這天平節度使薛崇瑞……

乃是一成了精的妖物。

魚景堯尚在尋思,堂外已是傳來踏踏腳步之聲,不出片刻,身著官袍頭戴官帽的薛崇瑞便已是步入堂內,一見魚景堯,薛崇瑞便拱手見禮,笑意盈盈地開口道。

“薛某見過魚刺史。”

“誒!薛大人莫再要調笑本官了,看座,看座。”

見來人躬身行禮,魚景堯當即起身步入堂下,拱手回禮之後,更是拉著薛崇瑞的袍袖將他請入座上,待吩咐下人看過茶,魚景堯方才重新落座,端起茶杯問道。

“不知今日颳得是何香風,使得薛大人親臨魚府,老夫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薛崇瑞嘿嘿一笑,也端起手邊茶盞略略嘬了一口,而後將其放下,頓了好半晌,方才正色言道。

“魚大人言重了,薛某今日前來,乃是有要事與魚大人相商,魚大人,可還記得薛某初到這濮州城時……說過什麼?”

自方才家丁來報,魚景堯便一直在琢磨這薛崇瑞的來意,當下一聽登時雙眼圓瞪,好半晌才訥訥回問道。

“……大、大人志在必得之人——出,出現了?”

“然也。”薛崇瑞再次端起手邊茶盞,眯起的眼縫中透出湛湛精光。

薛崇瑞這幾句話說得輕描淡寫,但魚景堯聽在耳中卻是有如晴天霹靂一般,他想起了許多事,想起了半年之前的那個夜晚。

魚家世代為官,最早可追溯到高宗年間,雖說祖上也曾有過入閣拜相的高光時期,但到了魚景堯這一輩,魚家幾乎已是淡出了朝堂爭鬥的旋渦中心,為求遠離朝堂不牽扯入黨派之爭,魚景堯更是偏居一隅,甘願做個手無實權的小小中州刺史。

調任這些年濮州倒還算太平,境內既無刀兵之禍,也無天災人事,連年治下安康,百姓安居樂業,魚景堯這官做得倒也悠閒。

當然了,手無實權的小小中州刺史這一說法……也僅僅是魚景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罷了,事實上,這裡南控荊囊,北達河朔,東接淮南,西屏關中,其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作為南北交通要道,河南道自唐中期開始便一直屬於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如若不然,濮州境內也不會常年駐紮一支數量過萬且裝備精良的天平軍。

而且若單指濮州乃小小中州或許不假,但實權一說卻是不對,因為這些權利一直都有,只不過這些權利與他濮州刺史魚景堯無關,而是緊緊攥在這天平節度使薛崇瑞手裡。

魚景堯到底是武官出身,即便大唐王朝文武之分並不細緻,但這仍改變不了魚景堯作為武夫,骨血裡那份天生的血性驕狂以及對權利的渴望,所謂的偏居一隅、所謂的遠離朝堂,說起來不過是明哲保身的暫退之計,魚景堯始終沒有放棄對權利的追逐,也始終未放下對薛崇瑞的仇恨。

那這薛崇瑞又是何許人也?說起此人來歷,魚景堯每每想起都恨得牙根癢癢,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這薛崇瑞原本乃宮中一抄書小吏,既無顯赫背景,亦無功勳在身,但此人善於鑽營,半生才學盡數用在了拍須溜馬之上,仗著厚顏無恥,在宮中對田公公百般討好,極盡阿諛。

那田公公是何許人?當今天子的乾爹!

被薛崇瑞拍得一高興,田令孜當即一擺手,讓僖宗下了道聖旨,當初名不見經傳的抄書小吏便搖身一變,成為了這濮州地界手握天平軍的天平節度使。

唐中期時的節度使乃使職,並無品級,然到了後期卻大不相同,薛崇瑞官威如天,走馬上任,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便騎在了他魚景堯頭上,可謂拉屎撒尿,無法無天。

魚景堯那個恨啊,如滔滔江水,如綿綿群山,如午門外等待入城的官員,如刑場前渾身戰慄的連坐——總之吧,在薛崇瑞走馬上任那短短半個月時間裡,魚景堯不止一次於睡夢中驚醒,欲拔劍直抵節度使府邸。

但為什麼說只是那短短半個月呢?因為半個月之後,魚景堯便迎來了人生中的一次巨大轉折,他記得很清楚,那一天是二月十九,那一夜月黑風高。

那天夜裡魚景堯屏退下人,獨自一人於書房痛飲,日前他曾帶領奴僕家將於城北二十裡處的山中狩獵。

時下初春已至,春寒料峭正是萬物復甦之際,魚景堯認為當活動活動筋骨,順便也能指導指導信兒那糟糕的騎術,以及考察考察酥兒的騎射是否又有所精進。

這本該是一次皆大歡喜的家庭狩獵,自打妻子裴氏染病亡故,魚景堯已有許久未如此肆意縱馬、彎弓搭箭,暢快的心情如胯下神駿踏土揚塵一般,在林間久久激盪,陰霾頓掃,豪情衝宵。

人到中年哪還有什麼鮮衣怒馬、酒色財氣,除了難釋權柄,能與家人如此這般,魚景堯其實也很滿足了。

但萬千挫折就來自人們自認人間最得意之時,魚家的狩獵隊伍都還未行進深山,便有使者自濮州城方向縱馬趕至,到了近前魚景堯一看,竟是那齷齪小人薛崇瑞的手下。

“薛大人有令,濮州地界人傑地靈,萬物繁衍,生生不息乃受天子天父恩澤庇護所至,天子皇恩似海,上傳天聽下延百州;天父仁義,更不忍生靈塗炭,薛大人感其憐憫眾生之苦,故即日起,三州地界禁止一切狩獵之行。魚大人,薛都護念在同州做官的情面上,特遣本官前來勸誡,若辜負了天子天父一片仁愛之心,後果不堪設想,請回吧。”

天父一詞若是放在陳遙生活的年代,那怎麼想也當是揹負十字架緩緩昇天那位,但在此間,指代的則是田公公田令孜,到底是天子的乾爹,自然便是天父了。

薛崇瑞這番傳令意圖很明顯,天下有靈眾生都乃皇家之物,天子恩不恩澤無所謂,天父恩澤倒是真的,所以這普天之下的所有東西都應是田公公之物,你區區一濮州刺史,也敢妄自拾拿?

見這薛崇瑞舔屁股從宮中舔到這濮州城了還不停歇,魚景堯當時便氣得七竅生煙,若非手下阻攔,他當即便要帶著一眾家將殺進天平軍大本營,將這狗奴才碎屍萬段。

一天的好心情就這麼被薛崇瑞破壞殆盡,回到魚府魚景堯始終沒什麼好臉色,待到夜幕降臨更是獨自一人窩在書房生悶氣。

然憤怒歸憤怒,薛崇瑞到底手握兵權坐陣一方,還是田令孜的心腹紅人,自己不過區區一濮州刺史,又能如何。

酒入愁腸,魚景堯滿腔的憤恨隨著柔和月光慢慢轉為嘆息,宦官當道,忠良積骨,這大唐盛世已褪,自己又能如何?

酒過三巡,門外突地傳來陣陣匆匆腳步聲,似是穿過庭院直衝書房而來,魚景堯正值氣頭自艾自憐,聞聲不禁勃然大怒,正欲發作,卻聽得見門外傳來貼身家將的輕聲呵斥。

“你這廝,何事如此冒失,不知大人正在氣頭上麼?!”

“稟大、大人,大、大事不好!”

“休得慌張!你且慢慢說來。”

“薛、薛大人——在、在外求見!”

此話一出,未及門外家將再有言語,魚景堯已是憤然起身,將房門一把掀開,直身往那院中一站,怒言問道。

“這廝此時前來意欲何為?!他是一人求見還是帶兵而至?!你且速速說來!”

這魚家上下都知自家老爺的秉性,當下見魚景堯怒髮衝冠動了真火,來報的僕人當即嚇得雙膝一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俯首低眉,諾諾回道。

“回、回老爺話,那薛大——薛崇瑞,乃是一人孤身而來,小人看得真切,並無官兵跟隨,也無、無家將侍衛,老、老爺……”

魚景堯聞言眉頭大蹙,雖說自己現下手無兵權純屬花架子,魚家在朝中也形單影隻無甚靠山,但到底保持中立數年,更未開罪過那田公公,若只是因為進山狩獵便要遭滿門清算,那這堂堂刺史官銜豈非成了兒戲?

其實方才他也已是從下人口中聽出了些許端倪,若那薛崇瑞是奔著尋隙問罪而來,下人絕不會以求見一詞來報;但不帶官兵守軍倒還好說,連貼身家將與侍衛都未一併隨行……這倒有些古怪了。

“孤身一人?”魚景堯此時怒氣已斂,心態須臾更是復歸平靜,他以手捻鬚,自院中來回數步,方又問道,“他此時人在何處?”

“回、回大人問,薛大人當下正在前堂等候。”

來人既然是薛崇瑞,那府中下人自是不敢怠慢,先迎後報雖是不合禮數,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當今各地刺史在手握兵權的節度使跟前連條狗都算不上,饒是惱怒異常,但魚景堯也著實無臉責怪下人。

稍作思忖,魚景堯便擺了擺手,吩咐下人看過茶水便各自下去,自己稍正衣襟,這才緩步朝前堂走去。

薛崇瑞不帶家將隨從隻身前來,那說明有事相商,而這事還不能透了行蹤露了底細,至少從薛崇瑞的表現推測,今夜前來拜訪之事,知情者越少越好。

這廝究竟想要作甚?如此藏頭露尾謹小慎微,莫非……

地方節度使私下拜訪地方官員能有何事?思來想去,魚景堯腦海裡只浮現出一人的身影,便是玄宗年間那上天入地的安祿山。

眼瞅著前堂將至,魚景堯面無表情卻是心亂如麻,這薛崇瑞就是個抄書舔屁股的小吏,一身本事盡數於此,哪怕將這天下拱手與他都不見得能有何作為,怎的今日卻是欲謀反起事?

他如今這般地位都是拜田公公所賜,如此一來豈不是放下碗筷恩將仇報?

這於情不合,於理不對,莫非……莫非是想以此來試探自己,好安自己一個謀逆之罪,將自己這魚家連根拔除?

越想魚景堯越是心驚,人還未行至前堂,已是被自己一番推測驚得汗出如漿,但好在浸淫官場數十載,也曾在戰場上磨練過幾年,早學會了喜行不言於色,稍作鎮定面上便再度恢復古井無波之狀。

管他意欲何為,若實在不行,大不了與之魚死網破,魚家雖沒甚手段,然血性猶在,豈有任人魚肉之理!

如此一想,心緒大定,片刻魚景堯便行至前堂,然前腳剛踏入堂內,還未及拱手行禮,魚景堯心下便是“咯噔”一聲,繼而停了手中動作。

堂中燈火通明,下人僕從早已得令退避,堂中只留薛崇瑞一人,魚景堯趕到之時此人正端坐堂前,翹著二郎腿,優哉遊哉地嘬著口中茶盞,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

而他手邊的案桌上,還放著個正正方方的木匣子,樣式古樸,也無花巧,通體漆黑,懸扣結帶,觀之很是古怪。

木匣約十寸見方,普通人觀之大抵只會將其認作普通食盒,然魚景堯愕然的理由便在此處——他可不是普通人,他認得這匣子是什麼。

“薛、薛大人,這是……”

懷著愕然神情,魚景堯三步並兩步邁入堂中,顧不得上前行禮,當即便指著案桌上的木匣發問道。

“哦?魚大人識得此物?”見魚景堯有些失態,座上的薛崇瑞微微挑眉,他也未接話茬,只悠悠放下手中茶盞,不緊不慢地反問道。

“豈會不知!”

魚景堯此時也察覺出自己略有失態,稍作平復一甩袖袍,淺淺拱了拱手,也不等薛崇瑞回禮,便自顧自地也落了座。

他算是看出來了,今夜這薛崇瑞果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其心可誅,其心可誅也!

“既然知曉……敢問大人,可知這匣中之人,是誰?”見他如此,薛崇瑞也不著惱,嘿嘿一笑,輕輕拍了怕手旁木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物換作漆盒,乃是軍中常用之物,主要作用便是盛放奸人頭顱,或煮或烹,或風乾或漆色,然後拌以石灰儲存,以便能夠八百裡加急送入長安。當下薛崇瑞攜帶此物前來拜會,魚景堯有此反應倒也正常。

魚景堯此時的臉色已是極壞,他其實並不關心漆盒之內到底是何人頭顱,只道這薛崇瑞用心險惡——若匣中有人,他便是想藉此將自己拖下水,若匣中空空如也,那更是其心可誅。

見魚景堯臉色鐵青冷哼不止,薛崇瑞反倒是笑了,笑得惡形惡狀,片刻之後,這才指著漆盒嘆道。

“薛某素聞魚大人嫉惡如仇,乃有一身正氣,敢於天地立心,如今薛某替大人了絕了平生一大勁敵,若無功勞也當有苦勞吧?魚大人如此待客,也不怕會寒了天下人之心?”

“你說什麼?!”

話至此間,魚景堯是真動了殺機,他一拍桌案憤然起身,正欲開口呵斥這不知廉恥之輩,不想下一秒便生生愣在了當場。

他看到薛崇瑞將手旁漆盒緩緩開啟,露出了其內事物——

竟然是薛崇瑞的項上人頭!

一見此景,饒是心堅如鐵,魚景堯還是被駭得連退數步,直接跌坐回太師椅上,唇口大張,銀齒外露,只差沒尖叫出聲。

深夜來客,還是不懷好意,魚府上下自然不比魚景堯輕鬆,雖說主家老爺下了指示,但仍有不少家將侍衛藏匿於前堂四圍,就怕這薛崇瑞笑裡藏刀做些什麼,當下見自家老爺不知道怎的竟露出如此駭然神情,伏於暗處的刀斧手人人攥緊手中傢伙事,就等著自家老爺一聲令下。

堂外動靜如何薛崇瑞倒也知曉,但他此時卻只是雙眼成縫站於漆盒一側,笑嘻嘻地望著魚景堯,在其顫抖著右手指向自己支支吾吾難以言語之際,方才慢條斯理地開口問道。

“魚大人,如此厚禮,你收……還是不收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