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八八章 割韭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如果擎天通訊稍微省一省的話,再拿出來五億美元,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一旁的沈偉面色微紅,帶著些許羞澀的說道。

方辰扭過頭來,滿是無奈的看著沈偉,啥時候沈偉跟馬芸成了一丘之貉了。

沈偉唯一比馬芸好的一點就是,他多多少少還知道自己現在說的話有多麼無恥。

而馬芸的臉皮則已經金剛不壞,寒暑不侵了。

馬芸和沈偉的話,彷彿給大家開了頭一般,金志江、陳鳴永、黃一和、甚至連別列佐夫斯基也表示,自己艱苦艱苦,能額外再拿出來三億美元。

“我真是應該誇你們算盤打得響,還是應該說你們無恥。”

看著面前眾人這仰著的一張張臉,方辰著實有點氣極反笑,他手底下怎麼一幫這種貨色。

剛才一個個的都說自己沒錢,現在見又便宜佔了,這又跟變戲法似的,錢瞬間就冒了出來。

他算了一下,別列佐夫斯基他們現在又拿出來的錢,差不多也有二十億美元。

“您也別生氣,我們這也是為了公司考慮,怕您花錢花得太狠,影響公司的運轉。”

別列佐夫斯基乾笑了兩聲,給方辰倒了一杯茶,算是賠罪。

不過別列佐夫斯基這話,著實講出了陳鳴永、黃一和、馬芸他們的心聲。

頭幾年,基本上可以說,方辰一直是從俄羅斯這邊拿錢來補貼小霸王和擎天通訊,而且這兩個華夏分公司的專案是一個比一個大,像交換機專案,擎天墊付的兩百億,其中至少有一百億是從俄羅斯分公司這邊出的。

有時候方辰抽血抽的太狠,自然會影響到俄羅斯這邊幾個分公司的發展。

當然了,他們並不是說是在埋怨方辰,又或者是說方辰偏心,方辰從總體出發,整個擎天一盤棋,只要是能有利於擎天,並且有必要,抽血也就抽血了。

這不,為了購買憑單,收購俄羅斯這些油田、氣田成立擎天石油所花的十六億美元,以及後續的改造升級所花的錢,不也有小霸王和擎天通訊掙的。

所以,這血抽的他們心甘情願。

可現在,方辰啥也不說,一開口就是三四十億美元打底,他們肯定多多少少是要留一手的。

而現在既然知道有大錢掙,那他們再這麼遮遮掩掩的,就是對公司,對方辰的不負責任。

“行了,看你們這一張張苦瓜臉,這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怎麼苛責你們,我也知道你們這是為了公司考慮。”

知道別列佐夫斯基他們是怎麼想的,方辰自然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該統一的意見也都全部統一了,大家又在一起吃了頓飯,然後就散了。

畢竟作為各分公司的負責人,這大過年的,他們總是要回去慰問值班員工的。

尤其是俄羅斯那邊。

俄羅斯這邊雖然說沒有過華夏新年的習俗,但為了跟公司統一步調,所以每當華夏新年的時候,總會給大家放三天假。

這也就意味著,擎天通訊和小霸王還在休假的時候,俄羅斯那邊就已經開始上班了。

既然都上班了,那別列佐夫斯基他們一定是要在的。

另外像陳明永、黃一和、馬芸他們,還有一些過年回家的需求。

如果方辰沒記錯的話,馬芸家孩子現在應該已經快五歲了,但能見到馬芸的日子簡直屈指可數。

不過今年也有例外,方辰罕見的給段勇平放了個大假,讓他帶著張萌回老家一趟,在老家過個年。

至於他嘛,今年就不回家了。

沒辦法,今年是二月七號過年,而索羅斯他們這些金融大鱷也恰好選擇了這一天,對泰銖進行試探性的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他即便是回到洛州,也很難有心情過年。

再者,人都要講良心不是,基本上每年過年都是段勇平值班到初四初五才能回家,今年也該換換了。

總不能老是逮著一隻羊,往死裡面薅不是。

大概也算是託擎天通訊的福,這次朱長虹的操盤團隊並沒有前往紐約操盤,而是直接在燕京,讓擎天通訊給他們拉了一個500兆的超級大光纖,絕對能保證他們跟全球股市之間的連線暢通無阻。

雖說華夏骨幹網絡工程因為是被擎天通訊承接的緣故,華夏人已經提前從56K小貓上網,升級到了150K的標準寬頻網路,但500兆的光纖絕對算是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畢竟如果按照正常分配的話,這500兆光纖至少能滿足一萬人的網路安裝需求。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真收錢的話,僅僅這頻寬使用費,擎天電信一個月就至少應該收一千萬以上。

不過現在嘛,反正華夏的網路使用者沒多少,這頻寬放著也浪費,所以朱長虹他們用了也就用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亞洲的輔根伺服器在華夏,所以不管是暹羅還是呂宋,他們想要連線國際網路,都必須從華夏走一遭才行。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華夏來操作暹羅貨幣市場,反而是最快速的,大概能快個十毫秒左右。

可不要小看這十毫秒。

在某些人的眼中,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紐約,就有這麼一家金融公司,公司地址就在紐約交易所的旁邊,準確的說跟紐約交易所的機房就一牆之隔,並且用的還是一路匯流排,其所求的就是能以最快速度連線紐約交易所進行交易。

至於為什麼會對連線速度有這麼變態的要求,主要是因為這家金融公司從事的業務有點與眾不同。

這家公司主要做的業務就是,以大量的資金買下某只股票,然後再反手以高一分的價格賣出去,以此來獲利。

通俗的說,這家公司將所有的第一位賣單全部吃掉,然後再以更高的價格來掛一個新的賣單。

這時候,這家公司的賣單就變成了第一位賣單。

要知道,在金融市場上,所有的買賣順序首先是以價格高低來排序,賣單的價格越低排序越靠前,買單的價格越高越靠前,通常而言賣單和買單之間的差價就是在一兩分之間。

如果說掛單的價格一樣,那則是以訊號傳遞到交易所的順序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只要你連線交易所的速度足夠快,就能排在前面優先交易。

據說這家公司僅僅憑藉著這套手段,每年輕鬆獲利數億美元,而且一年兩百多個交易日中,只有一天是會虧錢的,其他全部都是盈利。

而這一點對於方辰來說也至關重要。

以現在泰銖的匯率來計算23兌1美元來計算的話,一分錢泰銖的波動,就意味著萬分之五的收益變化。

而現在方辰手裡面一共有差不多四十億美元,再加上之前投入的二十億美元,那就是六十億美元。

那麼一分錢泰銖的波動,則意味著方辰要少賺甚至虧損三百萬美元。

並且這三百萬美元,還是建立在方辰這次用的全部都是本金,沒有施加槓桿的緣故。

如果像一般炒外匯的,即便只是普普通通開個十倍槓桿,那這三百萬美元就變成了三千萬美元。

甚至哪怕像之前,方辰狙擊英鎊時只開三倍槓桿,那也差不多是一千萬美元。

再者說了,泰銖一天匯率最多降超過40%以上,那網路延遲帶來的變化就更加恐怖了。

至於說,方辰為什麼不打算用槓桿,而是罕見的用自己本金來操作,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索羅斯、摩根、花旗這樣的金融大鱷,狠狠的坑暹羅他們一筆也就坑了,可擎天還是要在東南亞混的。

這要是讓暹羅他們認為擎天這次金融危機的領頭羊,導致他們損失的罪魁禍首,大家猜,暹羅這些國家會不會報復擎天。

方辰覺得一定會的。

在前世,這次金融危機,暹羅損失了一千一百多億美元,執政的總.理和內閣都被推翻了。

並且除了暹羅以外,還有爪哇、東倭、呂宋這三個同病相憐。

所以這個領頭羊,罪魁禍首,方辰是堅決不能當的。

而索羅斯他們的背後是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太平洋警察,坑了暹羅他們也就坑了,難道暹羅還敢去找美國的麻煩不成?

沒見英國這個跟美國同文同種的堂兄弟,被美國坑的這麼狠,也只敢對索羅斯哼唧兩句,但實際的制裁手段,一個都沒有。

而且還要知道,索羅斯他們只是美國的先鋒而已,美國還有後手。

一般來說,索羅斯他們將其他國家的貨幣和股價弄崩潰了之後。

一些其他的美國資本家就會揮舞著剛剛從美聯儲拿到的新美元,以原價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價格,將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礦山、能源以及各種各樣的優質資產,包括房價在內的硬通貨給收購到自己手中。

獲得美國資本大舉投資之後,這些之前被洗劫的國家自然而然會出現經濟強勢復甦。

然後再過個幾年,隨著各種資本的進入,經濟泡沫會再次產生,於是乎索羅斯這些人就又該上場了。

這也是為什麼,沒過個十年左右,就會有一波新的經濟危機來臨的主要原因。

就是美國資本在割韭菜,該收割的時候收割,該施肥的時候施肥,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也就是苦了這些被美國割韭菜的國家,只能一直停步不前,陷入無限的迴圈中。

想到這,方辰不由輕嘆了一口氣。

而且怎麼說呢,錢這個東西是沒有夠的時候,能稍微的坑暹羅他們一筆,坑個五六十億美元,滿足擎天晶片未來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也就差不多了。

並且他不還有雅虎嘛,這也能狠狠的坑比爾蓋茨、猶太一族他們一筆。

另外,如果擎天晶片發展順利的話,說不定過個兩三年,就可以自給自足,自己掙的錢就能滿足自身的發展所需。

不過說真的,如果他能見到索羅斯的話,真建議索羅斯把操盤團隊搬到華夏來。

但似乎,方辰好像忘了,亞洲還有另一個輔根伺服器在東倭。

可話說回來,有華夏的輔根伺服器了,還有人會在乎東倭的輔根伺服器嗎?

不會,真的有國家寧願多鋪一千多公裡的海底光纖還要連線東倭的輔根伺服器吧?

“準備的怎麼樣了?”

在操盤室中,方辰衝著朱長虹問道。

“現在二十億美元已經基本上全部購入了遠期泰銖合約,就等著您一聲令下,就可以拋售了。”

說完這話,朱長虹一臉崇拜的看著方辰。

在去年,暹羅剛剛舉行第一次亞歐首腦會議,並且任主.席國時,曼谷大街上人流如織熙熙攘攘,遊客的臉上難掩興奮,他們不顧烈日欣賞著異域風情。

恐怕任誰都想象不到,這個國家即將面臨一場怎樣恐怖的浩劫。

甚至就在去年,方辰跟他提起來這個事情的時候,他自己都有些疑惑不解,並不覺得暹羅有被洗劫的可能。

明明暹羅這幾年,經濟發展的這麼好,有很大的經濟潛力可以挖掘。

然而仔細研究了之後,他發現方辰說的是對的。

暹羅自從1980年開始承接東倭產業轉移之後,尤其是1984年以美元為錨,隨著美元持續貶值之後,暹羅的製造因此大佔便宜,出口的快速增長有力地推動了暹羅經濟發展。

1986-1994年,暹羅製造業出口年增長30%,製造業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由36%上升到81%,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從22%增加到29%。

1995年,暹羅人均收入超過2500美元,世界銀行將之列入中等收入國家,毫無疑問這些年暹羅的經濟表現堪稱優異,即使在亞洲四小虎中也是首屈一指。

而且雖然暹羅宗教氛圍濃厚,但是那些在歐美接受過先進教育的大資本家們,思想卻並不保守。

他們深受自由主義的影響,信任華盛頓共識,並因此在經濟發展中積極推進自由市場,減少外匯管制。

一切都是按照新自由主義的發展模式在走,改革和增長同步進行,看上去一切都是那麼順利。不過短短幾年,暹羅已經由農業出口國轉型成為製造業出口國,產業結構快速升級,半導體成為支柱,旅遊業快速成長,經濟形勢一片大好。

但其實隱患已經悄然埋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