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七二章 明明是偷師才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方辰輕笑了一聲,三星這樣搞雖然無恥,但不得不說,很有效。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喜歡,甚至打算效仿之。

畢竟這是半導體企業想要躋身於世界一流半導體企業,最好的辦法。

不過,三星這樣搞,也不是沒有弊端。

這樣賠錢搞逆週期,尤其是還存著將東倭一干半導體企業給擠死的心思,自然是需要大量的錢來支援才行。

而雖然南高麗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人均收入較高,並且三星已經跟南高麗高度綁架,有大量的資金來支援三星這一計劃,但落到實際上,卻仍是不夠的。

所以,三星不得不找上華爾街資本,將自己的股份雙手奉上,以換取華爾街資本們的支援。

這也是為什麼,三星大部分股份被美國控制的原因。

三星的普通股中,有55%是由華爾街控制的,南高麗方面,也就是三星李家自己和其他南高麗民眾合起來才佔據19%。

而從優先股來看,外國投資者的佔比更是高達89%,南高麗境內投資者和個人持股的佔比為10%,大股東及關聯企業佔比僅為0.2%。

這也是為什麼,說三星是給美國打工,也是三星李家爆出那麼多醜聞,卻依舊在南高麗,屹立不倒的原因。

不過,想到這,方辰不由輕嘆一口氣,他想學三星,但是以國內的情況,恐怕是給不他太多的資金支援。

畢竟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按照他的預計,沒個兩三千億華夏幣,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國內之前三十年在半導體上的投入,也就是五六十億華夏幣,跟兩三千億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完全不夠看。

這倒不是說,國內不重視半導體發展,其實從歷年太祖,太宗,長者等人的喊話中,都知道,其無疑是早已意識到了半導體對華夏的重要性。

但奈何,華夏太窮了,實在沒錢。

從經濟學上來說,人均收入越高的國家,越能有更多比例的資金,投入到科研教育上。

而人均收入越低的國家,則更多把錢投入到滿足人們基礎生活上。

比如說埃及,人口從1940年的兩千萬,不到八十年的時間,便增長到了一個億,成為人類歷史上第十四個人口過億的國家。

但因為土地狹小,耕地面積少,埃及每年需要糧食一千三百萬噸,而實際能生產的糧食只有三百萬噸,所以埃及每年拿到的稅收都不得不用來購買糧食上。

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借錢買糧,根本無力投資在科研教育上,是全世界罕見的每年文盲率逐步上升的國家。

其實要說起來,埃及的面積並不小,足足有一百萬平方公裡,是東倭的四倍,但奈何埃及真正能生存的土地並不多,所以90%的人口,都擠在首都周圍2.4萬平方公司裡的尼羅河流域,比天涯省還要小三分之一的一小塊地方。

相比而言,以華夏現在人均收入,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資比率,絕對是秒殺所有發展中國家,哪怕其人均收入比華夏高的多。

但不得不說,華夏現在還是太窮了,雖然依靠著工農剪刀差,從農業身上拿到了發展工業的第一筆錢,可是想要面面俱到,尤其是像半導體這種投資巨大,而且一旦不成功,所有投資都打水漂的行業,投入大量的資源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從國內大部分的科研資金都用在開發研究,少部分應用研究,極少涉足基礎研究就可以看出來。

所謂開發研究,就是利用應用研究的成果和現在的知識與技術,創造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產品,是一種以生產新產品或完成工程技術任務為內容而進行的研究活動。

是最能變現的一種科學研究。

國內其實一直打算的就是,用少少的錢,積累一部分技術和人才,讓華夏跟國外的差距不要太大,然後等到以後有錢投資的時候,再努力趕上。

國內這邊指望不上,而方辰又不能像三星學習,把股份賣給華爾街,以換取投資的資金,所以這就意味著這兩三千億的資金,必須要方辰自己想辦法籌集才行。

想到這,方辰的神情變得有些詭異。

南高麗是美國的殖民地,殖民地的企業願意把自己的股份雙手奉上,換取一些發展的資金,華爾街自然沒有不準的道理,而且還能給一個好價格。

畢竟養狗也是要喂骨頭的。

尤其是三星這樣做,是打算幹死東倭,並不侵犯美國的半導體產業,美國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這些年,東倭實在是太飄了,各項發展指標都在美國之上,人均收入更是美國的兩倍,生產的各種產品打的美國企業節節敗退,甚至東倭的企業居然敢叫囂著,買下自由女神像,賣掉東京,就能買下整個美國。

利用南高麗來敲打一下東倭,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

可擎天是華夏的企業,恐怕他願意奉上股份,華爾街恐怕也不會太願意。

當然了,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是華爾街拿走他的股份,然後只給他一小筆的錢,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來的錢,然後白白把他給拖垮了。

這也是美國收購不少華夏企業的路子。

搖搖頭,將念頭收回來,他剛才想的這些,距離他現在都有些太過於遙遠了,他還是想把眼前的事情給解決掉,讓趙洪金同意他收購華晶廠再說。

當然了,這並不是意味著,他想要收購華晶廠,必須要趙洪金同意,如果趙洪金不同意,就收購不了。

畢竟如趙洪金所說的那樣,華晶廠的最終收購權,還是在電子工業部那裡,只要部裡點頭,趙洪金是說了不算的,而且他也有百分百的把握讓部裡點頭。

但並不是說趙洪金沒有價值了,趙洪金在華晶廠工作了二十來年,將華晶廠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雖說有“908”工程的滑鐵盧,但這並不是趙洪金的問題。

所以說,趙洪金的能力和在華晶廠的威望還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得到趙洪金的認同,他收購華晶廠在阻力,無疑會變得小一些。

聽到方辰一連串的豪言壯語,趙洪金不由有些痴了。

他之所以會在二十多年前在大學裡學習半導體專業,並且因為時代問題,同學們都紛紛去政府機關,甚至外交部,計委這樣高大上的部門工作,他還是願意來到華晶廠,一步步的從頭幹起。

不就是因為,他所想的也是,為華夏晶片開創一片新的天空,讓華夏晶片躋身於世界一流晶片大國,讓華夏晶片再也不受限制,守衛華夏的晶片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盡一份力嗎?

不過,很快現實又把他給重新拉了回來。

他承認,就以現在華晶廠的情況,讓方辰收購了,並不是完全不可以。

甚至如果說,方辰要是真心如他所說的那樣,不,哪怕能打一半的折扣,他覺得那就是值得的。

但問題是,華晶廠又不是他一個人的,是這三千名華晶廠職工幹部的。

現在華晶廠雖然有些衰落了,但畢竟還是國內最大的晶片企業,生產著全國40%晶片和分立器件,是電子工業部直屬的副師級企業。

換句話說,華晶廠的全體員工都是捧著公家飯,鐵飯碗的,現在要是被方辰給收購了,那肯定就要變成私營企業了,幹部們身上所謂的級別待遇更是不復存在了。

他覺得一時間,恐怕很難去說服這三千名華晶廠的職工幹部。

這也是為什麼,他為什麼一聽方辰想要收購華晶廠,就下意識的拒絕,推諉的原因。

實在是,這裡面太麻煩了。

“不知道,方董,您有什麼的計劃,或者說想法,準備收購了華晶廠之後,把華晶廠變成什麼樣?”

想了想,趙洪金還是被方辰之前的那些豪言壯語弄得有些心動,忍不住開口問道。

“我打算收購華晶廠之後,先給華晶廠引進一條8英寸生產線,生產一些儲存產品,然後再研發處理器晶片,對了,沒告訴趙廠長你,我手中有英特爾公司X86架構在1994年之前的全部技術授權。”方辰笑著說道。

“英特爾1994年X86構架的全部授權?”

聽方辰這麼一說,趙洪金跟屁股下面著火了一樣,噌的就站了起來,雙眼瞪大,難以置信的說道。

X86架構意味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指令集,哪怕只是1994年之前的,也是無比難得的,甚至可以說,方辰以一己之力,將華夏晶片指令集跟國外十年以上的差距,縮短到了如今的一兩年。

而且據他瞭解,X86架構是微軟作業系統唯一指定的架構,微軟作業系統所有對架構的最佳化都是針對X86架構的。

方辰有了X86架構,這就意味著他拿到了未來進軍桌面CPU處理器的入場券。

畢竟以現在微軟作業系統對全球的壟斷,如果不是X86構架生產出來的CPU晶片,根本沒人用的。

至於8英寸生產線,那更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他也算是知道,為什麼方辰瞧不上華晶廠從朗訊那邊引進的6英寸生產線。

畢竟有了8英寸生產線,誰看得上6英寸生產線。

只是8英寸生產線,實在是太貴了,一條生產線就要一百個億,根本不是他敢想的。

“而且除此之外,我還跟德州儀器的張如京聊了聊,請他來主持未來擎天晶片公司的發展。”

說到這,方辰目不轉睛的看著趙洪金,眼神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深意。

張如京?

趙洪金不由一愣,心中有些尷尬。

他真是有些自作多情了,他本來還以為,方辰為什麼非要跟他談,就是想要他來繼續掌管華晶廠。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張如京這位德州儀器的副總裁,業內出了名的“建廠狂魔”是一個水平比他高不知道多少倍,更為合適的存在。

說個不好聽的,張如京跟他之間的差距,就跟華晶廠跟德州儀器的差距是一樣的。

有張如京在,那輪得著他。

而且平心而論,從為了華夏晶片事業好這一點出發,方辰能邀請到張如京來執掌這家為了的晶片廠,反而是的的確確的大好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還將工程院院士,原聯想公司總工程師,倪廣南院士挖過來,擔任擎天晶片的總工程師,倪總在去年就已經為擎天晶片開展工作了。”

“並且,我在兩年前,還從國內的科研院所,調集了一批技術人才去德州儀器的新加坡工廠工作學習,相信這一點趙廠長,應該是有印象的吧,現在這批人已經準備回國了,相信到時候一定會成為擎天晶片的頂樑柱。”方辰說道。

“原來,部裡從華晶廠調人,去為了這個!”

毫無疑問,趙洪金是個聰明人,所以方辰這稍微一點撥,就立馬聯想到了兩年前,部裡突然從華晶廠調走兩個人的事情。

當時,他還奇怪,部裡為什麼會冷不丁的下調令過來,而且他打聽了半天,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被調走幹嘛了。

現在,方辰這麼一說,謎題頓時解開了。

趙洪金看著方辰,突然間,他覺得方辰有些恐怖了。

居然兩年前,就從國內收羅了一大批,有潛力的科研技術人才,跑到德州儀器的新加坡工廠去了。

而且什麼工作學習,這明明是偷師才對。

畢竟要是讓德州儀器的人,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張如京,以及新加坡工廠的管理人員,包括這兩百來潛伏過去的人,都少不了吃官司。

可以說,這些人包括方辰在內,毫無疑問是冒著巨大的危險,方辰他們居然還真這樣做了,並且也即將做成了。

至於說,請倪廣南這位國內並不多見的計算機工程院士,當擎天晶片的總工程師,雖然震撼,但相比於前幾條資訊而言,真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意思了。

一時間,他竟然感受不到任何的衝擊,好像方辰做出這樣的事情,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

“所以說,不知道,趙廠長你現在打算如何抉擇?”方辰淡淡的問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