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六七章 他們是華夏的英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直到參加擎天通訊的“2.5G網路透過驗收典禮暨慶功大會”,任政非和鄔江星才知道,方辰居然不參加這場大會,甚至已經離開了洛州。

這讓兩人頓時又產生了巨大的挫敗感,再次清晰的感覺到,自己跟方辰已然不是一個層次的人物。

在他們看來,千難萬難才能做到的2.5G網路技術,對於方辰來說,不過是子公司的一項專案成果而已,想出席就出席,不想出席的話,也沒人能說什麼。

然而其實,方辰之所以不出席這次的大會,是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燕京,王府飯店。

方辰看了一眼王府飯店周圍的裝飾,不由露出了一絲懷念。

自從搬到玫瑰園別墅後,他就沒再來過王府飯店,現在猛然一看,居然還能有一絲別樣的思緒在裡面。

而他這次之所以會出現在王府飯店,則是因為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現在正坐在他的對面,華夏晶片之父——張如京。

“張博士,在星城辦廠感覺如何。”方辰笑著說道。

“還是不錯的,文化素質比東南亞其他國家強,服從力和對工作的態度,積極性比歐美國家,尤其是比意大利人強的太多了。”

張如京想了想認真的說道。

這次在新加坡辦廠,大概還會延續他“建廠狂魔”的名聲,他將為德州儀器建立起一座十分出色的晶圓代工廠。

當然了,前提是他和方辰的謀劃,沒有敗露。

如果一旦出現差錯的話,恐怕不但他的名聲全部醜掉,甚至還會陷入牢獄之災。

到那時候,他所能求的,恐怕就只有方辰能夠給力一些,把他從牢中救出來了。

“現在,第一批一百名員工,應該已經進入星城廠了吧。”方辰神情有些複雜的說道。

他想要為華夏的晶片事業,殺出一條血路,讓華夏不再面臨缺芯少魂,命根子被其他國家捏在手中的局面。

那麼派遣這二百多名員工去德州儀器的星城廠學習,偷師各個環節,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畢竟,張如京不可能自己單槍匹馬,就能無中生有的建立起一座現代化的晶片企業來。

這對於張如京來說,要求太高,太苛刻,也不切實際。

然而無奈的是,華夏現在還沒辦法給張如京提供什麼幫助。

沒辦法,誰讓國內跟歐美晶片之間,技術水平相差了足足三代以上。

人家歐美都已經開始用0.8微米來生產晶片,而華夏這邊最新的技術還在3微米,這無疑是巨大的差距。

然後再根據華夏和歐美晶片技術的進步速度來計算,這三代的差距,簡直如同天塹一般,根本無法跨越。

所以沒有辦法,就自己想辦法,沒有出路,就自己找出路。

方辰只能用從國內派人到星城廠這一招來偷學經驗。

“這些人從半年前就開始準備,隱姓埋名不說,甚至連過年都沒有都家裡過,他們對於華夏的晶片事業,對於華夏而言,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他們的經歷,在若干年後被解密之後,在華夏成功登頂,成為世界上晶片技術最強大的國家之後,將被世人所銘記。”

“甚至華夏之所以能從上古延綿至今,就是因為華夏在需要的時候,一直有這樣的英雄出現。”方辰斬釘截鐵的說道。

然而就在此時。

星城。

張明貴,不,張一明,坐在德州儀器星城晶圓代工廠的食堂餐桌上,回想起自己這半年來的經歷,著實有種恍若隔夢的感覺。

有時候,他自己都有些搞不清楚,他究竟是擎天職工,張明貴,還是德州儀器星城廠職工,張一明了。

沒有聲勢浩大的儀式,沒有什麼領導講話。

一切都是那樣的悄悄然,甚至至今他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跟他一樣來到了星城。

作為華工畢業的高材生,他在國內經過短短一個月的語言培訓,學習英語和星城人的說話方式和語氣,就被派到了星城,成為了張一明。

按照他在星城的資料,他是星城國立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

畢業兩年,一直在星城的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然後最近才跳槽到了一家新的計算機公司工作。

至於背景資料,父母建在,只不過父母在澳大利亞包了一大片農場,所以不怎麼在星城而已,他一個人在家裡面住,並且父母還將房子的所有權轉讓給了他。

然而讓張明貴驚歎的是,他專門查過自己所在的這間房子,房子的確是登記在他的名字之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連他還有在星城國立大學的學籍,連學生卡,飯卡什麼的也都是真的。

在外界看來,他似乎就是一個星城土生土長,然後從星城國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已。

在第二家計算機公司,他默默的工作了四個月後,這才按照公司的指示,來到了德州儀器星城廠,並且成功的應聘為一位技術研發工程師。

可以直接接觸德州儀器的晶片設計工作。

而且,除了他自己以外,他還發現了五六個,以前也在擎天通訊工作的前同事們。

只是大家按照出國前學習的紀律,都保持不聯絡,使之看起來,都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

除此之外,好像跟正常的工作沒有什麼區別,依舊是正常的上下班和加班而已。

弄得他一度潛意識的以為,他只是被擎天派到星城廠來上班而已。

反正這次潛伏比他想象的還要容易一些。

公司的一些領導層,包括他的師傅,都是華裔。

只是好像除了公司的一些領導層知道他們這些人的存在,跟他們同流合汙。

而像他師傅這樣的低中層幹部,對他們就一無所知了,基本把他們當做土生土長的星城人。

有時候,言語中還會對他們表示一些鄙視,覺得他們這些星城的華人不如他們這些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

有時候,他看著這些ABC,香蕉人都覺得可笑。

他們頂著一張華人的面孔,言語中卻對華人,華夏十分的不認可,甚至厭惡。

他都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出現一種換皮技術,能把他們的黃種人皮膚和面孔,換成白種人的皮膚和面孔,恐怕這些人砸鍋賣鐵也要換。

有時候,他還好奇,專門問過自己師傅,為什麼廠裡沒幾個白人。

結果師傅輕蔑的說,這裡的技術都太過於落後了,至少比德州儀器現在的最新技術,落後了一代。

再加上星城實在是太遠了,那些白人不願意來,所以來這裡的都是他們這些苦哈哈的華裔。

並且總公司還美曰其名說什麼,都是華裔,大家好溝通。

好溝通個屁。

德州儀器雖然掌握了最新的0.8微米晶片生產技術,但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需要用到最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

要不然的話,德州儀器才不捨得去其他國家建設晶圓代工廠。

不過不得不說,雖然在這裡,人格是有些受到侮辱的,可卻是一片技術的海洋。

各種各樣,在國內根本接觸不到的新穎技術,在這裡敞開了這讓他學習,各種各樣的尖端設計工具,隨他使用。

他頓時有種自己不是來工作的,而是來進修研究生的感覺。

所以說,他對於在星城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唯獨就是有時候,想家想的厲害。

不過,再一想到自己現在進行的是這麼偉大的事業,他的心中就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再者,按照計劃,他在這裡再待個一年半,等到1995年之後,就可以回到華夏。

到時候,他就可以為華夏設計屬於華夏自己的晶片。

……

聽方辰這麼一說,張如京頓時沉默了起來。

過了許久,他長嘆一口氣,幽幽的說道:“他們的確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英雄。”

“然而您也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英雄,甚至您的功績超越了我們所有人。”

張如京突然對著方辰認真說道。

方辰詫異看了了張如京一眼,然後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張博士,有沒有人告訴你,老實人拍馬屁威力才是最大的,它會有種讓人信以為真的錯覺。”

“但我說的這些都是實話,真心話,我想回華夏建一座晶片廠,已經想了好多年,但從未想過自己能拿到X86指令集的授權,僅僅衝著這一點,如果有一天華夏晶片能成的話,您的功勞絕對是排第一的。”

“更別說,您還出了這麼多錢,一直為生產設計屬於華夏的晶片勞心勞力。”

看著張如京那張真誠,不似作偽的臉,方辰頓時無言以對,無話可說。

張如京這馬屁拍起來,他著實有種招架不住的感覺。

只是拍馬屁嗎,到也不全然是。

張如京真的沒想到,方辰居然能把X86指令集給拿到手。

X86指令集的重要性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只有現有技術的授權也是如此。

可以說,只有拿到X86指令集,華夏的晶片才有站到世界之巔的可能。

這一點,從英特爾豁出去連臉面都不要,跟AMD打了八年的官司就可以看出來。

要是X86指令集不重要的話,英特爾為什麼會打了八年的官司,直到前一段被判敗訴,賠了AMD好幾億美元,這才算是罷休。

更別說,方辰還打算出一千億投入到晶片廠。

僅僅從這一點,他就對方辰充滿了敬意。

看了看張如京,方辰想說張如京才是這個時代,華夏的英雄。

要知道,他做的這些事情,只能說對資源的利用而已,本身並不承擔多大的風險。

畢竟不管是說拿索羅斯交換到X86指令集,還是打算投入一千億到晶片公司,成敗與否,對於他的生活都不會產生什麼巨大的影響。

哪怕這一千億賠的一乾二淨,他依舊是該吃什麼吃什麼,該喝什麼喝什麼,只要自己不往心裡去,這一千億賠和沒賠是一個樣的。

畢竟以他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哪怕沒了這一千億,也依舊不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影響。

可張如京呢?

張如京現在還是德州儀器的副總裁。

張如京這些事情,如果被發現的話,張如京不但要身敗名裂,更是要坐牢的。

可即便如此,張如京還是義無反顧這樣做了。

可以說,張如京才是那個真正值得敬佩的人。

不過,這些話方辰並不想說。

因為他覺得說了之後,更像是兩人在相互吹捧,失去了張如京做這些事情的偉大意義。

“對了,等你有空的時候,去華晶廠看看吧,畢竟這是我們未來準備起家的底子。”方辰說道。

華晶廠是國內給予厚望,承擔準備拉近華夏與世界積體電路製造水平差距的“908工程”的主要科研生產單位。

只不過僅僅專案立項就用了兩年的時間,現在正在廠房建設中,預計1997才能正式投產。

那時候,技術直接就落後,甚至不但沒有拉近華夏跟歐美的差距,反而將原來兩三代的差距給擴大到了四五代。

要不是“909工程”力挽狂瀾,華夏的晶片還要更加受制於人。

但是對於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還尚處於紙面上的擎天晶片公司來說,如果能將華晶廠給吞掉的話,那就是給自己打了一個十分好的底子。

方辰跟朱院長討論過華晶廠去留收購問題,朱院長也原則上同意了,方辰想要收購華晶廠的想法。

甚至這次派往星城廠的人中,就有一些華晶廠的年輕科研技術人員。

“當然了,也不是說讓你現在就必須去看,你現在在德州儀器還有職務在身,並不適合亂跑。”方辰念頭一動,又囑咐道。

張如京點了點頭,這些利害關係他還是知道。

突然此時,張如京感覺胸中多了一絲暖流湧動。

有方辰這麼一位在中美兩國都有巨大能量的老闆,在前面為他遮風擋雨,披荊斬棘,將他想都不敢想的東西變成現實。

這種感覺的確是挺好的。

說真的,就方辰為他準備的這些,是他這些年做夢都沒敢想過的。

甚至可以說是為他爭取到的最好條件了。

此時,張汝京覺得如果這晶片公司幹不成,他真是太對不起方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