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四八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輛掛著特殊牌照和通行證的奧迪100,一路無比通暢的駛進了大內禁宮。

方辰還沒下車,就看到朱院長竟然站在院子的門口,朝著他這邊遠遠的望著。

楞了一下,車剛剛停穩,方辰就趕緊走了下去,握著朱院長的手說道:“院長你日理萬機,居然還來迎我,這不是要折煞我嗎!”

可誰知道,朱院長竟然眉毛一挑,皮笑肉不笑道:“你怎麼確定我是來迎你的?我只是坐累了出來走走,結果正好碰到你而已。”

聞言,饒是方辰現在的臉皮已經變的比城牆拐彎還要厚,聽了朱院長這話,一時間也有點受不住,乾笑了兩聲,然後手不著痕跡的從朱院長手中抽了出來。

“行了,看你這小氣勁,跟你開句玩笑而已,還當真了,我再沒事溜達,也不會溜達到門口,就是專門來迎你的。”

說著,朱院長居然一把又把方辰的手給抓了回來,然後上下打量了方辰一眼,頗有深意的說道:“你現在的身份,已經值得我來這裡迎你了。”

沒想到,朱院長竟然還有這閒情雅緻拿他開玩笑,方辰無可奈何的翻個了白眼,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這是堂堂政事堂二把手,後世被譽為“鐵血宰相”做的事。

而此時,朱院長的臉上則顯露著一絲歡快的笑容,看的許建樹以及周圍其他工作人員都愣住了。

說真的,在他們心中,朱院長素來都是不苟言笑的代表,反正在他們的記憶中,除了少數國際老友,他們是幾乎沒見過朱院長主動拿誰開涮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甚至他們心中揣測,朱院長見到一些國際老友之所以那麼開心,其中未必沒有外交和統戰的需求,並不是完全出於朱院長本心,畢竟平日裡,朱院長的性子是冷了點。

由此可見,方辰在朱院長心目中的地位,也的確不一般。

“我在您這哪有什麼身份。”方辰哭笑不得的說道。

“如果只論國內的話,的確是差點意思,但你的能量又何嘗只是在國內而已。”朱院長認真的說道。

的確,如果方辰只是擎天的老闆,華夏第一首富,的確當不得他這樣專門讓大秘,第一時間從機場專門將方辰接來,更別說自己親自在門口等著了,雖然有秘書安排,他只是掐著點在這裡站了五分鐘,但那也是等著。

別說華夏了,就是全世界能當得他這樣禮遇的又有幾人?

但方辰又不只是在國內一個身份而已。

念頭一動,朱院長指著一旁還未開走的奧迪100對著方辰說道:“你對這車怎麼看?”

方辰扭過頭來掃了一眼這輛奧迪100,心中無比淡然,甚至還想報以冷笑,說真的,如果不是怕朱院長打他的話,他真想說一句:“拿眼睛看唄,還能怎麼看?”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這輛車對於此時的華夏,有著特殊的意義。

奧迪100這輛誕生於十年之前的豪華汽車,在誕生之時就一舉獲得了世界上最先進汽車的稱呼,其0.3的風阻係數一時間重新整理了汽車風阻係數的新低,被譽為汽車行業無與倫比的存在。

而沒過幾年,奧迪便將奧迪100授權給一汽生產,可以說是華夏是全世界第一批獲得奧迪100生產授權的國家,幾乎沒之一。

由此可見,大眾對於華夏的看重,不愧是第二個在華夏成立合資公司的汽車集團。

大眾在1984年便和上汽合資,成立了上汽大眾,只有津門大發的時間比它早一些。

但是論起體量和國際影響力,大眾是大發汽車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奧迪100在獲得授權的兩年後便順利下線,當年下線的499臺奧迪100,剛一下線瞬間被各有關部門搶購一空。

於是,奧迪100成了華夏名副其實的官車,可以說奧迪華夏官車的名頭,便是自奧迪100開始的。

甚至當年有人說,如果你開的是奧迪100,警.察都不會自討沒趣,畢竟數量太少了,省級以上都還不夠分,地師一級的都只能流口水看看了。

而到了1995年,奧迪100的國產化率到達了驚人的62%,也就是說有奧迪100上面的零件有將近三分之二,華夏已然具備了生產能力。

可以說奧迪100以及桑塔納等大眾汽車的國產化,對於華夏汽車工業的發展著實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甚至用如虎添翼來形容都不為過。

讓華夏的汽車人能夠真正的跟國際接軌,見識到國際上最新的汽車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方法。

大眾集團對華夏的投入和技術支持,甚至對華夏的改革開放,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

然而華夏人民素來是講感情,知恩圖報的偉大民族,對於大眾的投入和支援,華夏人民給予了豐厚的回報,甚至在一代人,兩代人的心中形成了深厚的大眾情節。

很多人對於大眾的態度比對於國產車還要親切。

可以說,在華夏混的最好的車企,絕對非大眾莫屬了,其自進入華夏以來就一直倍受消費者歡迎,品牌銷量也是常年霸佔排行榜第一把交椅。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沒有華夏人民的鼎力支持,大眾也不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汽車集團,更別說連帶整個德國汽車都在華夏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在後世,華夏一年售出的2800萬輛汽車中就有700萬輛是大眾汽車。

對此,德國“汽車教父”杜登霍夫教授說:“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了華夏的汽車產業。”

大眾集團首席遊說官施特格更是坦言:“與華夏的合作不止對大眾集團而言至關重要,對整個德國的經濟也是如此。”

在華夏,德系車一直是市場中的主流,尤其對於大眾而言,全世界只有華夏人愛買大眾。

汽車界有句話:豐田研究車,大眾研究華夏人。

2017年,大眾生產的10輛汽車中,就有7輛賣到了華夏,翻看大眾年報,從2017年到2018年,大眾在華夏交付的車輛,開始佔到了大眾集團交付的車輛的40%以上!

德國電視一臺曾報道:“在華夏售出的德國汽車要比全世界其他地方加起來都要多,大眾40%的利潤就來自華夏。”

但後來的大眾墮落了,露出其資本家無恥,血腥,殘酷的獠牙。

2012年,速騰大規模斷軸。

2015年,大眾尾氣檢測超標,對全球發起汽車召回,但獨獨將華夏給撇開。

2017年,寶來後備箱烤糊,增加自燃風險。

2018年,途銳發動機進水,車主多次維權後,大眾才在質檢總局的壓力下召回了涉事汽車型號。

更別說,帕薩特這一在華夏銷量最好的中級車在中保研的偏置碰撞測試中,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德系車重皮厚,安全性高的認知,簡直跟紙糊的一樣,直接碎了,完全侵入了駕駛艙,拿到了中保研測試的數十輛汽車型號中最差的成績。

可以說這些年,大眾旗下多款車型在華夏都存在技術閹割、簡配等情況,“新瓶裝舊酒”更是玩的不亦樂乎。

朱院長似乎並沒有想要讓方辰表態的意思,指著那輛奧迪100,直截了當的說道:“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啊,而且這樣的禮遇本來就是你應得的,只是你現在的實力地位,讓某些人不得不開始承認和正視了而已。”

就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如果僅僅以方辰在國內的地位自然不值得他這樣的禮遇,但如果算上方辰在俄羅斯和美國的實力和地位,那恐怕就大不一樣了。

尤其是方辰在俄羅斯的身份地位,幾乎能跟國內在國內的地位等同了,而這次俄羅斯的政治風波更是一舉奠定了方辰在俄羅斯,僅次於葉利欽和魯茨科伊,第三號人物的地位。

當然了,方辰之所以能被稱之為俄羅斯第三號人物,跟方辰的兩個盟友,盧日科夫和卡丹尼科夫是分不開的,如果不是有他們的鼎力支持,僅僅憑藉方辰一個人是斷然不會有這樣的地位。

但誰讓方辰就有這個本事讓盧日科夫,卡丹尼科夫馬首是瞻,甚至連蓋達爾和丘拜斯這兩個葉利欽麾下能起到絕對作用的大將,也對方辰言聽計從。

說真的,縱觀方辰在莫斯科的所作所為,就連他也要捏一把冷汗,居然涉入葉利欽和魯茨科伊之間的爭鬥涉入的這麼深,並且還成了一方關鍵力量。

經過大量的情報分析,他已經算是看明白了,其實葉利欽和魯茨科伊的這場爭鬥,勝利的鑰匙是掌握在方辰手中的,方辰站在那一方,那一方就能獲得勝利。

畢竟方辰本身的能量就不小,再加上這驚天的財富,聰穎的智慧,以及這雙彷彿能看透未來的眼睛,絕對有充足的力量左右勝負。

方辰這個俄羅斯第三號人物絕對名副其實。

然而再加上方辰和克林頓的特殊關係,如果論起身份對等的話,其實方辰來到國內,他是應該到機場迎接,並且舉行一場小型的閱兵儀式。

但就是因為方辰是華夏人,所以這些都免了,甚至他想要見方辰都是讓秘書把方辰接過來,而不是他親自去迎接。

說實在話,他這次之所以站在院子門口來迎接方辰,未必沒有一絲絲的補償之意。

但他更知道,即便如此也是虧待了方辰,別說方辰的身份地位了,甚至連方辰為華夏的付出都無法彌補。

可這卻是他所能做的極限了,沒辦法,國內還有一股很強大的力量,認為方辰既然是華夏人,那麼為華夏做的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方辰作為一個商人,如果地位被拔得太高,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甚至那些人,連他和方辰走這麼近都頗有微詞,覺得不應該。

除此之外,他這次之所以專門來門口接方辰,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方辰的擎天石油。

說真的,當時得知方辰名下有這麼個石油公司,他是十分震驚的,但具體方辰這個石油公司究竟掌握了多少石油,他是不知道的,只是知道是擎天石油公司掌握了很多油氣資源而已。

這也是他為什麼會方辰飛機一落地,就趕緊把方辰招過來的原因。

雖然在幾十年前,華夏就在蘇維埃大量安排的有間諜特工,其中也不乏高位者,但奈何方辰這事實在是太高階了一些,直接經手人是蓋達爾和丘拜斯這一層級的。

想要立馬從蓋達爾和丘拜斯這樣的人那裡打探到訊息,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著實力有不逮,根本無法完成。

再者說了,這樣大費周章,還不如直接問方辰來的爽利,畢竟方辰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欺瞞他。

所以他就吩咐下去,讓那些在莫斯科的間諜特工繼續蟄伏,不要輕舉妄動。

相互打趣了幾句,朱院長就將方辰請到了辦公室,並直言不諱的說道:“你那個擎天石油公司,現在掌握了多少石油。”

方辰倒也不意外,畢竟像朱院長這樣日理萬機的大人物,如果沒有什麼天大的事情根本不會召見他的,更別說還在門口相迎了。

而這幾個月,他在俄羅斯發生的那些事情,能值得朱院長這麼做的,除了俄羅斯的時局以外,那就是這擎天石油了。

方辰把自己那一百多塊油田,每年兩千萬噸原油的煉製能力,以及那些雜七雜八的地質勘探隊和石油銷售公司,都跟朱院長一五一十的做了彙報。

甚至他還直接把別列佐夫斯基給他那套彙報檔案,原封不動的交給了朱院長。

“這豈不是意味著俄羅斯35%以上的油氣資源都被你所掌握了。”

大概翻了一下方辰的檔案,證實方辰的確所言不虛,朱院長這才一臉難以置信的看著方辰。

“這是33%,再加上原來10%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股份,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方辰笑著說道。

說真的,就衝著朱院長這表情,他都覺得值回票價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