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臨別密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世民的一顆心擂鼓似地跳了起來。

因為他知道,自己就要自由了!獲得徹底的自由!

最近這半年,李世民和他的三姊約見了好幾次,每次見面都會談很久的話。他發現自己的這位阿姊在認知方面已然超凡脫俗,對方所謀求的格局已經宏大到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他三姊的眼裡,哪怕是華夏九州,也不過是數頃之地而已!

長達十年之久的軟禁生活,讓李世民早已意識到自己並無太大希望登上大唐皇帝的寶座,而後李元祥入主東宮,更是徹徹底底地斷絕了他在這方面的心思。

可是,他不想就此潦倒半生,更不想磨平自己的性格!他還想要做回那個曾經叱吒風雲、攪動天下的秦王。

夏君夷民?天地之大,無處不山河!

王位……帝位!我李世民自可取之!

李世民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故作一臉淡定地問李曜:“不知我可否自選隨行文武?”

李曜的聲音很平靜:“當然可以,如果無甚問題,便請早些行動,莫讓咥利失、步利設二虜跑遠了。”

兩個時辰後,李世民整裝待發。

他這一走,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去開創屬於他自己的江山。

如果李世民成功征服一方異域,或許他這一生都不會再回長安。

所以,李曜決定親自為其送行。

……

……

跋煥河畔,煙雨迷濛。

突如其來的一場雨水澆滅了廢墟裡的餘火,也為焦土帶了一絲難得的涼氣。

李曜與李世民並轡揮鞭,仗著千里神駿的腳力將大部隊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策馬賓士間,李曜忽然遞給李世民一個卷軸:“給你的。”

李世民雙腿控馬,徐徐展開卷軸,平原、盆地、山脈、水系顯於絹布之上,地形險易,種落分佈,無不齊備。其中尤以“突厥可薩部”領地內的標註最為詳細。

公元五世紀,北魏以除北患為由九擊高車,部分袁紇人的聚落被迫不斷西遷。

其中止步於天山者,成為了回紇九姓之一的葛薩部。

餘者繼續向西遷徙至裡海,變成了拜占庭帝國文獻裡的“哈扎爾人”。

即為今日的可薩人。

也就是說,這可薩部雖然掛著突厥部落的名頭,但實際上他們的先祖出自高車六部之一的袁紇氏,與突厥人的死敵回紇人才是同宗同源!

常言道“不以成敗論英雄”,李世民毫無疑問也是一代人傑,李曜瞥見他的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便是明白對方心中的征服方略已然有了雛形,遂又叮囑道:“這是番情司在西域辛勞多年的成果,為此還搭進去了數十條人命,現在我把他交給你,可千萬不要弄丟了。”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將輿圖藏入懷中,鄭重頷首:“請三姊放心,此圖關乎世民此生成敗,世民必惜之如命,如有不測,也絕不會使其落入異族之手!”

默行良久,一座橫跨長河的石橋漸入二人視野。

此橋看上去異常結實,橋身滿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已不知經歷了多少磨難,在剛經受住了突厥人一番草草的破壞之後,殘破的身軀依然堅強地屹立在波濤滾滾的河面上。

李世民瞧了李曜一眼,劍眉微蹙,欲言又止,不覺放慢了騎行的速度。

李曜似有所感,眸波一轉,便從對方的眼神裡瞧出了心思,忽然一勒韁繩,駐馬回首:“你我姊弟離別在即,亦不知今生能否再見,世民有甚麼話,但說無妨。”

李世民在她身前停下馬來,鼓足勇氣地開口道:“三姊,我的九個侄兒可還安好?”

李曜微微一怔,旋即莞爾笑道:“有我在,他們自然安好。”

自從李曜組建了特務機構“麗競門”,前秦王府的僚屬們統統受到了嚴密監視乃至追捕與清除,李世民苦心培養的“影殺”成員逃的逃、死的死,而後隨著周紹範、羅君副兩名頭目相繼亡故,更是徹徹底底地散了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以說,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再威脅到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們了。

“三姊做事周全,世民也就放心了。”

李世民好似釋然般地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下去。

只不過,聽在李曜的耳裡,他的話裡卻是夾雜了愧疚與疑惑,甚至還帶了那麼一點點的委屈意味。

“周全?”

李曜凝視著李世民:“如果你成功登位,而我也折在你手裡,他們即便當年死不了,只怕很難全部活到現在。”

李世民沒有避開她的目光:“以當時的狀況,我沒有別的選擇。”

李曜苦澀地笑了笑:“所以,我才會插手阻止你。”

李世民慨然道:“我承認,我曾經深恨過你,但是現在我只想感謝你,你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雷翥海絕不會是我的最終歸宿。”

李世民有著絕對的自信,借追捕咥利失之機,征服可薩部,然後憑此功績封地立國,只會是他李世民重建輝煌的起點——因為李曜給了他足夠的本錢!

雖然長孫無忌、杜如晦、杜淹、尉遲敬德、段志玄等人皆已不在人世,但李世民的身邊還有房玄齡、高士廉、張士貴、程知節、公孫武達、劉師立等忠心耿耿的能人智士。

而且,兩萬五千名騎兵當中的骨幹基本都是前天策府的老兵。

李世民完全有理由相信,憑自己和房玄齡等人的手段籠絡住這批人馬,再打造出一支願意繼續跟隨他建功立業的“玄甲軍”也不是不可能!

李世民沉吟片刻,又忽然問道:“我就要走了,你打算何時讓九個侄兒重新現世?”

李曜也不對他隱瞞:“須得新帝登基之後。”

李世民立時瞭然:“說實話,世民都有點同情當今太子和楊家人了!”

李曜含蓄地解釋道:“俗語雲‘雞卵不可全部放於一籃之內’,如果父親殯天之時,未來新帝還年少,興許我這姊姊還要攝政,用一些手段也是很正常的。”

李世民不禁哈哈大笑:“端的好手段!”

笑罷,他又湊到李曜耳畔低聲道:“三姊,憑你的本事,不做皇帝實在可惜。”

李曜心中一緊,卻是面不改色地道:“我只是女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已滿足之極。”

李世民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現在還沒到時候啊,三姊將來必會明白何為真正的身不由己,正如世民當年一樣!”

隨後,二人齊齊陷入了沉默,直至房玄齡、程知節等人打馬來到身邊,李曜這才道了一聲“諸位保重”,旋即掉轉馬頭,揚鞭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