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李畏進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北將軍趙珏的封號是是太子司馬白柳向大晉皇帝司馬雄提議的,沒想到一語成讖。

趙珏果然沒負眾望擊潰了齊兵,保證了大晉東北部安全。

趙珏此次奉旨入京述職,沒想到大晉皇帝司馬雄對孫虎勸降自己的事很感興趣。非讓自己給講講招安過程,趙珏久闖江湖也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主。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吹牛皮的機會,坐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談。

全場酒宴的文武大臣聚精會神的聽著,就連一旁的太監宮女也不例外。

這也難怪都是在宮裡呆久了人都快憋瘋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會說書的將軍哪能放過。

趙珏好一陣得意這可是自己在皇帝面前加深印象露臉表現的好機會,趙珏豈能錯過。

大晉皇帝司馬雄之所以喜歡聽這一段,第一是他知道孫虎是一個不會武功膽子很小二世祖。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孫虎可是大晉朝國之棟樑冠勇侯孫鷹之子。他的兒子,司馬雄當然格外關心。

當趙珏說道孫虎勸降自己之時,侃侃而談毫無懼色。大晉皇帝司馬雄還不相信,覺得是趙珏再拍冠勇侯之子的馬屁。

當他說道孫虎那自己的父親與徐秀增作比較,其中的一些話讓大晉皇帝司馬雄爺感到驚訝。

“這是孫虎嘛?”司馬雄心中納悶,不僅是他就連孫虎自己的父親驍騎上將軍冠勇侯孫鷹也懷疑。

特別是趙局說到孫虎所言:“徐秀增在任之時,宋州城內繁花似錦百姓安居樂業。

統御宋州之境十數年,北齊不敢南下而厲兵秣馬。其功績超越了我的父親,人人都言我父親乃大晉朝第一武將。

其官拜到驍騎上將軍冠勇侯外加一等公爵,見皇帝劍履何等榮耀。

但是我覺得他比起徐秀增徐刺史,真是徒有虛名。”

“哦,為什麼?”大晉皇帝司馬雄伸直了脖子驚訝的問道。

“呵呵,陛下當時臣也是這麼問的,就連動作也和陛下一樣的驚訝。”平北將軍趙珏微微笑道。

“那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大晉皇帝司馬雄有點急不可耐,著急的問道。

“哈哈,當時孫大人是這麼說的。少候爺說,‘為什麼,我這麼說呢?我父親與西涼北燕交兵數十年,結果如何?大晉朝國庫日虛百姓不堪其苦,然西涼北燕年年侵擾大晉邊境。

比起宋州與北齊接壤而十數年不受兵燹高低立判 ,所以我說我父親不如徐秀增徐刺史’。”

當然這裡趙珏也有說明孫虎之所以那自己的父親與徐秀增比較,是因為自己曾是徐秀增部下。用此來說動趙珏投降朝廷,這也在此場的眾人佩服孫虎的才能。

冠勇侯孫鷹聽著入神不由得傷感眼淚潤溼了眼眶,感慨的問道:“他真這麼說的嗎?”

“千真萬確。”趙珏肯定答道。

一旁的眾多大臣都蒙了,誰不知道驍騎上將軍冠勇侯乃是一名鐵骨錚錚的漢子。

百萬軍中任意馳騁,有誰見過他落淚。

大晉皇帝司馬雄最瞭解他這位愛卿,也十分驚訝的問道:“愛卿你這是怎麼了?”

“陛下,是臣慚愧至極啊。我兒說的沒錯,我實不如宋州刺史徐秀增也!”驍騎上將軍冠勇侯流著淚說道。

“哈

哈,愛卿切莫瞞朕。愛卿是為己子有如此見地而自豪落淚吧。”司馬雄哈哈大笑道。

“陛下,實不相瞞。臣竊以為犬子生性頑劣將來沒有大出息,為人父母怎麼不想自己的兒子能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呢?

今日聽趙將軍一席話,方知我錯了。我兒見地眼界遠超與我,將來必成就也遠超與我。

臣怎麼不欣喜萬分,臣一家上下沐浴皇恩萬死難報之一。

今日有此犬子再能為陛下再獻犬馬之勞,臣自然是高興萬分。

這也是太子殿下善於調教,我兒才能鳥隨鸞翼飛得高啊。”冠勇侯感慨說道。

“哈哈哈,真是虎門無犬子。堂堂驍騎上將軍之子焉有無能之子,真是天佑我大晉。

今天朕非常高興,諸位愛卿我們敬冠勇侯一杯。”大晉皇帝司馬雄真是有雄主之風,君臣之間猶如兄弟毫無間隙。

趙珏述說完畢,這下輪到御前侍衛都領張增祥開始述說。

一旁的丞相張庸就是一頓緊張,張增祥在張庸的眼裡,跟孫虎在冠勇侯孫鷹眼裡一樣,都是孽子。

自己是個文官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沒想到出來一個偏偏腦袋不靈光的兒子。

這個孽子完全對讀書沒有任何興趣,自己的一身優點一點都內遺傳上。

張庸一度懷疑這個是不是他兒子,要不是長的像自己早就回家離婚啦。

你說他們家世代書香門第,張增祥是他們家三代單傳居然習武。

唉,一想到這張庸腦仁都疼。

就聽大晉皇帝司馬雄說道:“張庸之子,出列說說跟大夥你是怎麼平叛的吧!”

司馬雄興意甚濃說起話來更加親和,直接用平常嘮家常的話來讓張增祥述職。

這分明有意是想讓張增祥在人前露臉,有意提拔與他。

張增祥趕緊整理衣服起身出列,跪倒在地言道:“臣御前侍衛都領張增祥,叩拜皇帝陛下。”

一旁的張庸聽完兒子這段拜辭只搖頭,心道:“這個孽子,果然不讀書就是不行。腦瓜一點都不靈光,你聽他說的什麼話。還御前侍衛都領張增祥,你是第一次見皇上嘛?

皇上連我們家祖宗三代都清清楚楚,還用你自報家門嘛?

這個孽子傻蛋,回去打斷你的狗腿。”

“哈哈,張大人不用客氣。快來說一睡你是如何平掉三地叛亂的,大夥都等著聽呢?哈哈哈。”司馬雄哈哈大笑道。

“回陛下的話,此次平亂臣並無半點功勞。”張增祥聲如洪鐘出乎意料的言道。

“哦,為何呢?”司馬雄也是一愣好奇的問道。

“陛下,此次平亂三地叛賊實則是太子殿下所受之謀。太子殿下對我等言說,三地刺史雖來勢洶洶,但出師不正必不能久。詐然一看是好似有些能為,能統御三軍起兵作亂。實則乃無能之輩,只要派一干將即可平亂。”張增祥不緊不慢的言道。

“哦,哈哈哈。張愛卿沒想到你的兒子,居然不動聲色的誇讚自己。

朕初聞尚覺得他是不居功至偉,沒想到他是在誇自己是個干將啊!”大晉皇帝司馬雄哈哈大笑調侃道。

一旁的丞相張庸一臉尷尬,趕緊上前跪倒:“陛下恕罪,是臣教子無方讓陛下生氣。

孽子你胡說什麼?還不快給我閉嘴。”

張增祥怕他老子怕的要死,看著自己的爹親生氣馬上閉嘴不敢說話。

“嗯~張愛卿你這是做什麼?我與張都領聊的這麼開心,你可不要掃朕的興才是。

張都領不要理會你這頑固不化的老爹,來來跟朕說一下你這個干將是怎麼具體平亂的。”司馬雄哈哈微笑著問道。

張增祥方覺自己失言,一臉尷尬趕緊請罪道:“陛下恕罪!其實殿下所屬意之人非是臣,而是另有其人。若不是此人同行,臣萬不能獨自完成。

臣先前闖下大禍未經請示誅殺徐秀增滿門,蒙太子殿下不殺之恩。

所以不自量力請纓平亂,託天子鴻福幸不辱命。”

“哦,另有其人?他今日來了嗎?不知張愛卿可能為朕引薦?”司馬雄作為一代明君閱歷過人,知道這個人必然是此次平亂的關鍵定然非同小可便十分好奇問道。

“陛下他來了,就在殿外候旨。”張增祥言道。

“為何沒讓此人進了?”司馬雄不高興的質問身邊的總管太監。

太監一臉驚慌壓根不知道此事,張增祥立刻說道:“陛下息怒,他是布衣故無法入朝面聖。”

“傳朕旨意立刻封他為五品御前帶刀侍衛,還不快請!”大晉皇帝司馬雄一聲口諭,馬上太監前去召見李畏。

“張都領,你跟我說說他叫什麼名字?”大晉皇帝司馬雄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的話,他叫李畏乃是一介草民。為生計,屈身與徐秀增之侄徐沉之下。後來太子殿下誅殺徐沉發現了他,見其氣宇軒昂能力非凡便將其留在身邊。”張增祥言道。

“哦,原來如此。他與愛卿比之如何?”司馬雄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臣與之相比如米粒之光與皓月爭輝。臣,實不及其萬分之一也!”張增祥謙遜的說道,其實張增祥雖然說的有點誇張,但是確實比起李畏要差了很多。

“真的嗎?”這下更勾起了司馬雄的興趣,追根溯源問道。

“陛下,張大人所言非虛。李畏卻有奇能,我等親眼得見其神威!”一旁的陳之盛川少芎周覆言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司馬雄更加好奇,伸著脖子等著李畏的到來。

過了好大一會,李畏從殿外走了進來。

大晉皇帝司馬雄定眼觀瞧,一看此人身高過於常人。相貌奇異異於常人,好一副威風凜凜的氣概。

李畏走上前跪倒:“草民李畏,拜見吾皇萬歲。”

李畏言語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一看就是那種不善言辭之人。

“好,好,好!聽說你就是在宋州城獨戰全將,護吾兒周全的李畏。”司馬雄連喊了三個好。

“陛下過譽了,是草民職責所在。”李畏不卑不亢的說道。

司馬雄一見就大喜過望,向李畏、張增祥詳細詢問了平亂過程。

立刻下旨再進升李畏為三品御前帶刀侍衛,命他保衛太子司馬白柳的安全。

在場的所有有功之臣皆有封賞,川少芎、周覆、趙珏被分別派往滑、澶、曹三地擔任刺史。

陳之盛賞了一對如意綢緞千匹,京城此府邸一座。進封四品武職,以前是代任刺史如今正是任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