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第 610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方百官聽著禮部尚書讀摺子,都有種虛幻感,彷彿腳踩在棉花上,人則在睡夢中,以至於一切都如夢如幻。

皇帝看到朝臣一臉虛幻,更懷疑自己看錯了。

曾經那麼強大的北戎,怎麼輕易就被蕭遙給滅了呢?

要知道,不久前,強盛的北戎還連下大興朝兩座城甚至幾乎打到京師!

禮部尚書讀完蕭遙上的摺子,朝堂上一片靜默。

過了半晌,勤國公才出列,高聲賀喜:“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北戎被蕭將軍滅國,此乃皇上治下足以流芳百世的功勳啊!”

其他大臣反應過來,也暈乎乎地出列賀喜。

周侍郎和其他兩派也回過神來了,雖然他們對立下這個戰功的是蕭遙不大滿意,但想到自己在朝為官時,親歷這樣可喜可賀之事,也都爭先恐後出列賀喜。

皇帝看著滿朝堂賀喜的臣子,那種虛幻感漸漸實化,最終落在地上。

他臉上露出狂喜之色,連聲說道:“好,好!”

他心中激動,幾乎連聲音都哽咽了。

北戎連下兩城,甚至差點入侵京師,他每每想起來便睡不著覺,覺得即使能守住城,大興朝短期內被連下兩城的罵名,自己也要背在身上,被後世文人唾罵。

如今,蕭遙居然直接滅掉了北戎!

這表示什麼?

表示雖然他治國有些問題,但慧眼識英雄,知人善用——要不是他破格用的蕭遙為將,怎麼能有今天這樣的大捷?

從今天起,後世提起他,最亮眼的戰績,絕對是滅掉禍害大興朝數十年的北戎!

皇帝想到這裡,覺得暈乎乎的,自己似乎要飄起來似的。

這樣的政績,他父親、祖父甚至往上數三代都沒有,而他做到了!

禮部尚書看到皇上如此激動和高興,便將摺子遞給曹公公,朗聲笑著說道:

“此番滅掉北戎國,蕭將軍居首功。而用蕭將軍,全憑皇上慧眼識珠,知人善用,不拘一格提拔所致。有君主如此,實乃朝堂之幸,實乃天下百姓之幸,實乃大興朝之幸。”

他這些話,恰恰戳中了皇帝原先的想法,因此皇帝笑得合不攏嘴,哈哈笑道:“便是朕知人善用,能做伯樂,也得因為眾卿是那匹千里馬啊!”

周侍郎等看到禮部尚書將皇帝捧得那麼高興,暗罵一聲馬屁精,也連忙出列讚揚皇帝,各種好話不要錢似的砸向皇帝。

皇帝坐在龍椅上,聽著這些讚揚,有種自己是千古第一明君的錯覺。

可是明明,他不久之前,還飽受權臣掣肘。

皇帝有一剎那的清醒,而這一剎那的清醒讓他再一次意識到,蕭遙萬分重要,不可或缺,是他的福星!tv手機端https://m./

當下,等群臣的讚揚少了一些了,皇帝朗聲道:

“蕭遙滅掉北戎國,擊潰盤踞西北的勢力,乃不世的功勳。來人,擬旨——蕭遙英勇善戰,用兵如神,不但收復永城還北出奔襲北戎國,將北戎滅國,乃文武大臣之表率,現封蕭遙為鎮北王侯,食邑一萬戶!”

“皇上——”周侍郎等大驚。

皇上封蕭遙為鎮北侯,那將軍府,豈不是有兩個爵位了?

這比之先前兩位蕭將軍在世時,還要更赫赫揚揚啊!

皇帝垂眸看向周侍郎:“周卿可是有意見?”

周侍郎看見皇帝的眸光,忙搖頭:“臣不敢。”又讚道,“皇上英明!”

皇帝笑了起來:“非是朕英明,而是蕭將軍爭氣啊!朝堂上若多幾個這樣的臣子,我大興朝何愁不興?”想了想又道,“朕記得,將軍府的國公爵位,如今還未請封。擬旨,將軍府滿門忠烈,蕭煦不墮父姐之威名,現封蕭煦為鎮國公!”

雖然封了蕭遙為鎮北侯,但以她的功績這賞賜似乎不夠,但若再晉封,只怕又要招來朝臣彈劾,不如封賞其弟,以示皇家對將軍府的恩寵——將軍府已有國公的爵位,此時,不過是將爵位封到蕭煦頭上罷了,倒不會招致朝臣反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朝堂上的百官聽了,高呼萬歲之餘,心裡都知道,將軍府再一次崛起了,而且站得比從前任何時候都高!

下朝後,周侍郎馬上讓周太太回孃家,自己也跟著一同回去。

周太太很是不解:“怎麼這般急切?”

周侍郎道:“蕭遙滅了北戎國。”

周太太大吃一驚:“什麼?真的假的?”

周侍郎很不快:“難道還能是假的?”

周太太驚得半晌反應不過來,尤覺得自己在夢中,喃喃道:“這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呢?蕭遙明明只知道舞鞭子……”

周侍郎不想跟周太太繼續掰扯真假,便又道:“皇上得知北軍大捷,龍顏大悅,封蕭遙為鎮北侯!”

周太太再次驚呼:“怎麼可能?”由於太過吃驚,她的聲音變得異常尖利,“那將軍府,豈不是雙爵位?比一門兩侯還要顯赫,可是一國公一侯呢!”

周侍郎沒說話。

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這麼急著去找老泰山了。

許尚書聽到周侍郎帶來的訊息,驚得半晌回不過神來。

等回過神來之後,他陰沉著臉站起身,在書房中慢慢地踱步。

周侍郎見許尚書神色不對,便起身寬慰道:“蕭遙立下戰功,雖然對我等有些威脅,但我等在朝為官時,有她這戰績,後世提起來,便不會只有兩度南逃的名聲。”

許尚書冷冷地斥道:“蠢材!”罵完見周侍郎一臉不解,便解釋道,“正是因為有蕭遙這樣的將星,我們的名聲,才會更難聽。一介女子尤能上陣殺敵,滅了北戎國,而百官身為七尺男兒,卻兩度南逃,這樣的名聲,好聽麼?”

周侍郎一聽,果然是這麼個道理,頓時臉色陰沉:“那我們如何是好?”

許尚書那張老臉一派陰森,聞言便道:“還能如何?如今蕭遙炙手可熱,我們只能避其鋒芒。”

只是這麼一來,還不知道要受多少氣。

周侍郎聽了,心情也煩躁起來。

不過,他自然不能在許尚書跟前發洩出來的,不僅如此,他還得安慰許尚書:“瑾兒此番也跟著北軍征戰,想來定有一番功勞的。”

許尚書卻並不高興,誠如他從前所說,許瑾走的是讀書一途,拿到太多的軍功作用不大。

王大老爺自從知道朝堂上發生的事,便一直心煩氣躁地走來走去,過了半晌,他問正在出神的王丞相:“爹,北邊那些生意,是否全部交還將軍府?”

王丞相微微抬起眼瞼,面無表情地說道:“還什麼?難不成蕭遙還敢鬧到明面上?且看看。”

王大老爺急問:“若她鬧起來呢?誰不知道將軍府的大姑娘跟個破落戶似的,什麼都敢鬧到名面上?”

若蕭大姑娘不是這麼個性格,她早就成親了,何必拖到將軍府出事,不得不以女兒身上戰場?

王丞相冷笑:“那是從前,如今她成了鎮北侯,若敢不要臉皮跟我們鬧起來,我倒佩服她。”

王大老爺聽了,略想了想,很快點頭。

蕭遙如今可不是從前那個白身了,只怕整個大興朝都傳遍了她的名聲,他就不信,身居高位的蕭遙還敢像從前那樣不要臉皮地鬧事。

楊大太太在將軍府門口堵住了訪客回來的蕭大太太和大奶奶,皮笑肉不笑地道:“從前也算是通家之好,如今怎麼便翻臉不認人了?”

大奶奶還從來沒見過楊大太太這樣的沒臉沒皮的東西,聽了這話當即冷笑:“像楊家這等人家,我們不敢相交,不定哪天落魄了,又要被掃地出門。”

說完沒再理會楊大太太,扶著大太太準備回去。

楊大太太氣得漲紅了一張臉,忍不住道:“將軍府好大的架子。只是,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將軍府可別有落魄的那一天。”

這些天她想盡辦法跟將軍府交好,可一直不能如願,每次蕭大太太都不大願意搭理她,而大奶奶呢,倒願意說一兩句,可每一句都是嘲諷。

她便是奉了夫命要跟將軍府打好關係,被冷落和嘲諷了這麼些天,也有些忍不住了。

再想到這行軍打仗最容易出事,不定哪天刀劍無眼,將軍府的頂樑柱蕭遙便沒了,不如自家文官那邊穩定,所以惱怒起來言語便有些無狀。

大奶奶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不勞楊大太太費心。”

楊大太太氣極,咬牙切齒地道:“狗眼看人低。”

話音剛落,便聽到一道有些陰柔的嗓音道:“聖旨到,將軍府請接旨——”

楊大太太的臉一下子燒了起來,忙看向身後,打量那些傳旨太監,看他們是否將自己的話聽了去。

蕭大太太和大奶奶聽到聖旨來了,根本沒空再理會楊大太太,一邊命人開正門,一邊請傳旨太監進去坐。

楊大太太見傳旨太監異常客氣,情知將軍府有好事,心中萬分羨慕,便擠出笑容說道:“大太太還不快請公公進去喝茶?還得請老太君和府裡的主子出來迎聖旨呢。”

一邊說,便一邊想下車幫忙。

蕭家大奶奶差點翻白眼,冷冷地道:“府上有事,恕不招待。”說完給了身邊貼身丫鬟一個眼色。

那丫鬟馬上上前低聲吩咐那幾個看門的,讓他們看好了,不許楊大太太進門來。

楊大太太的臉皮再厚,此時也扛不住了,臉上的肌肉抽搐幾下,努力擠出笑容緩解尷尬,便命車伕趕車到一旁等著。

她不死心,想知道宮裡給將軍府宣什麼聖旨。

未幾將軍府的主子們全出來接旨。

傳旨太監開始宣旨。

楊大太太聽完,心裡像被壓了一塊石頭,沉重無比,可是那塊石頭似乎綁了翅膀,隨時能被翅膀帶上天空。

楊大太太的心裡煎熬得很,恨不得馬上衝上去跟蕭大太太交好,將自己學會的所有惡意奉承的話全部說出蕭大太太聽,希望蕭大太太願意跟自己交好。

可是直到傳旨太監走了,將軍府的人也沒看她一眼。

楊大太太厚著臉皮,想上前去攀交情,可是才走出沒幾步,就被看門的驅趕了,鬧了好大的沒臉。

沒辦法,楊大太太只得回去,將此事跟楊大老爺說了。

楊大老爺一顆心像被放在油鍋裡炸似的,難受到了極點,想起和從前和將軍府的婚約,更是五內俱焚。

他當時怎麼就豬油蒙了心,非要跟將軍府退親呢?

如果沒退親,如今可不就跟著將軍府吃香的喝辣了麼?

然而不管楊家怎麼後悔,之後怎麼舔著臉要跟將軍府交好,將軍府都沒給一個眼神。

皇帝賞賜了蕭遙後,很快又收到永城知府李大人加急送來的摺子,問北戎從前的勢力範圍該如何處置,是駐軍還是遷移民夫到當地生活。

皇帝心情激盪,命人拿出輿圖,站在輿圖前好一番暢想,在次日早朝提出如何處置北戎那片土地。

百官都知道北戎那片土地很是廣袤,如今知道已經屬於大興朝,都有種被餡餅砸到的眩暈感,當然,也萬分欣喜,馬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朝廷商議了差不多半個月,才終於決定,既遷移一些百姓前去生活,又分派一支軍隊駐守。

蕭遙和李大人收到聖旨,商量過後,很快決定遷到西北一帶的百姓和駐守的軍隊。

此時北邊的春意越發明顯了,雪也終於停了,大地開始回春。

蕭遙覺得,駐軍和遷移百姓短期內不可能讓當地繁華,於是召集手下的人,一起想辦法。

龐三姑娘聽到問題,馬上笑著發言:“我認為,要讓一個地方徹底繁華,那得有貿易。一旦有錢賺,天南地北的人都會不請自來。”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紛紛點頭附和。

蕭遙又收集了一些其他意見,拿去跟李大人商量,之後便陷入了忙碌之中。

不過,雖然忙碌,蕭遙也沒忘了訓練穆姑娘等女子。

又過了大半個月,一部分百姓被遷去了北戎王廷原先是所在地,而蕭遙也領著一支軍隊抵達當地,開始了拓荒。

過了十多天,當地已經初具村落和鄉鎮雛形了,黃副將忽然匆匆趕到。

蕭遙很是不解:“你不是在永城駐守麼?怎麼來了?”

黃副將道:“皇上下旨,宣你回京,我來此暫代你的。”一邊說,一邊將一封摺子交給蕭遙。

蕭遙接過來看了看,果然是召自己回京的,便點了點頭:“我跟你交接清楚,便回京。”

黃副將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左右看了看見無人,便低聲道:“蕭遙,你才大勝仗,皇上便召你回京,你一定要小心。 ,書友群qq群號85982137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