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弘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然而雖然劉氏回到了周府,但是劉氏對李桂蘭的態度卻並沒有轉變。

礙於周福海老母親的面子,劉氏雖不敢明目張膽的欺負李桂蘭,卻也一直想方設法的使壞下絆子。

為了肚子裡的孩子,李桂蘭對劉氏一直是能忍則忍,能避則避。

半年多後,見李桂蘭順利的產下一個男丁,劉氏的態度稍微有所緩和,但仍不願意接納李桂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對妻子的態度,周福海大為光火,和劉氏發生了非常激烈的爭吵後雙方陷入了長期的冷戰。

對於小兒子的降生,周福海非常的高興,他不但找來先生為小兒子取名周弘義,更是在小兒子滿月時大擺宴席,足足辦了八十桌的滿月酒。

然而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周福海美人在懷的好日子沒過幾年,便在一樁買賣上載了大跟頭。

那次也不知道是得罪了誰,周家在黃河邊渡口上的大倉庫居然被人一把火燒了一個乾淨。

不僅是周家的貨物全都沒了,還連帶幾家儲存在周家倉庫的貨物一起被毀。

那一次,周家的損失幾乎讓周家傾家蕩產。為了能湊出來陪款,周福海四處借錢,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貸。

可是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周家倉庫盡毀的事情幾乎是一夜間便傳遍了周圍的幾個縣,這讓周福海到處吃閉門羹,根本沒人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借錢給周福海。

眼看就要傾家蕩產,萬般無奈之下,周福海只能找到自己的妻子劉氏,求她的哥哥幫幫自己。

劉氏出身商賈之家,父親是晉中有名的商人。而劉氏的大哥,更是繼承了父親善於經商的優良基因,不僅將父親的買賣做的紅紅火火,甚至將生意都做到了國外。

一開始周福海也想到過找劉氏的大哥借錢,但是由於因為李桂蘭的事情,周福海和劉氏的孃家關係不太好。因此不到萬不得已,周福海是不願意去找劉氏的娘家人的。

面對自己丈夫的求救,一直對周福海忍耐的劉氏徹底爆發了。將周福海罵的狗血噴頭後,劉氏答應周福海去求自己的大哥幫忙。但是這麼做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必須要讓李桂蘭離開周府!

面對強勢的劉氏,已經被逼到絕經的周福海無奈之下,只能答應了劉氏的要求。

但周福海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自己不能出面將李桂蘭攆出去。

而周福海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想保護李桂蘭。

本來周福海認為只要自己不出面,劉氏就拿李桂蘭沒辦法。

可是讓周福海萬萬沒有想到,劉氏為了將李桂蘭攆出去,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她居然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個野漢子,一口咬定是李桂蘭的相好。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男人居然有李桂蘭的貼身衣物,還被一個周府的下人指認在外面見過他和二姨太私會。

這一下不要緊,當時就把周母給氣的背過氣,要不是府裡的管家懂點醫術,周母差點就要撒手人寰了。

家裡突然出了這一檔子事,周福海隱約間猜出了個大概。李桂蘭是什麼人他心裡非常清楚,絕對不可能揹著他去偷野漢子。

可是由於自己的身家性命當時可謂是窩在劉氏的手裡,為了能保住周家的基業,周福海只能選擇預設了此事。

最終,在劉氏的一手操辦下,李桂蘭被鞭笞三十,一紙休書趕出周府。而李桂蘭所生的小兒子周弘義,同樣也被開除出周氏族譜不予承認。

話說李桂蘭被打成重傷趕出周府後,卻並沒有尋死覓活。

多年習武的李桂蘭雖然只是個弱女子,卻個性剛強。被周家誣陷毀了名節後流落街頭的她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咬牙堅持一邊戲班子唱戲,一邊獨自撫養自己年僅五歲的兒子。而一邊的劉氏雖然終於得償所願,卻最終遭到了老天的報應。

十年後,為人尖酸刻薄的劉氏以壯年之身突然病倒,縱使無數名醫使勁了渾身解數,甚至連省城的洋大夫都請來了也於事無補,最終在臥床兩個月後受盡苦楚而死。

劉氏臨死前,不知道是不是突然想通了什麼還是良心發現。掙扎著將周福海和婆婆叫到身邊後,將自己十年前誣陷李桂蘭的罪惡勾當和盤托出。然後帶著一臉的懊悔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得知了真相後,周母深感對不住李桂蘭母子,便讓周福海立刻四處打聽她們母子的下落。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終於讓周福海找到了在運城生活的李桂蘭母子。

為了彌補周家對李桂蘭的虧欠,周福海親自登門將李桂蘭母子接了回來,並力排眾議將李桂蘭從新娶為自己的正室妻子,為自己續了弦。

然而似乎是李桂蘭的命中確實沒有享福的命數,剛從新回到周府不到半年,李桂蘭便舊疾復發,任憑周福海在床前伺候了幾個月湯藥,最終還是撒手人寰。

李桂蘭的死,讓周福海的精神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接連失去兩位妻子,讓周福海一下子垮了下來。

而李桂蘭的死,也讓周福海的小兒子周弘義對周家有了刻骨銘心的仇恨。從小被趕出周府,十年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周弘義從小吃盡了苦頭,嚐盡了人情冷暖。

本來周弘義就對自己和母親的遭遇恨極了周家的人,如今母親在回到周家後不到一年便早逝,更讓周弘義對周家的恨意有增無減。

李桂蘭死後,周弘義便開始到處惹是生非,對周福海和大哥周弘文的說教置若罔聞。甚至你越不讓我做什麼,我越幹什麼!專門找事和周福海對著幹。

起初周福海覺得周弘義十五歲年紀,正是叛逆的時候。再加上沒上過幾天學,有些不懂禮數缺乏管教很正常。同時由於內心中覺得虧欠他們母子太多,所以周福海對周弘義的過火行為一再忍讓。

自從得知周福海對自己過火行為不會追究後,周弘義在周府便成了無法無天的二少爺。短短幾年間,周弘義在吃喝嫖賭抽方面一樣沒啦下,成了恆曲縣遠近聞名的紈絝子弟。

對於周弘義的過火行為,身體欠佳的周福海從來不管,甚至還有所縱容。這讓年長周弘義九歲並逐漸成為周家頂樑柱的周弘文越來越不滿。

周弘文雖然是劉氏所生,卻沒有繼承劉氏呲牙必報心胸狹窄的秉性,而是從小寬以待人大氣穩重,深得周福海的喜愛,更是早早的就把家族生意交給他打理。

對於自己母親的所作所為,周弘文一直非常反感。對自己的小媽李桂蘭和弟弟的遭遇,周弘文也一直心存愧疚。

但是對於父親周福海對自己弟弟的縱容,周弘文一直持反對意見。認為這不僅不是補償,反而會害了周弘義。

果然,周福海幾年來對周弘義的縱容忍耐並沒有換來什麼,反而是讓周弘義越做越出格。直到有一次他將指責他沒有教養的周家大管家打成重傷後,周弘文終於忍無可忍,不顧自己父親的反對,讓幾個護院摁住周弘義就是一頓家法,直打的周弘義兩個個月都沒能下了床。

周弘文揚言,如果周弘義在這樣到處惹是生非,就開祠堂將他逐出周家!

皮肉上的痛加上言語上的刺激,讓周弘義心中對周家失望至極,他覺得自從自己母親沒了,周家已經沒有人看得上自己了。

傷好了半年不到,剛滿十八歲的周弘義受不了周府上下對他的白眼,便帶上母親的遺物獨自離開了周府。

為了能體現自己和周家一刀兩斷的決心,以及紀念自己的亡母,周弘義索性將自己的姓氏都改了,隨了母親的姓氏,改名李弘義。

從此之後,李弘義便開始在恆曲縣一代混日子。這期間他參加了一個幫派組織,因為有幾分手段能力,且膽大心細,李弘義居然還混的不錯。

抗戰爆發後,李起初跟隨自己的幫派頭頭參加了山西當地軍閥組織的抗日救**。後來日軍勢大,山西大部分淪陷,李弘義的帶頭大哥又帶著隊伍投了日本人做了警備隊。

到了警備隊後,不甘久居人下的李弘義對於只會在日本人面前奴顏婢膝的上司越發不滿。

李弘義自認不是什麼大義凜然的抗日志士,從小沒上過學,甚至連幾頓飽飯都沒吃過的他,對什麼民族啊國家之類的大道理既不懂也不感興趣。他只知道這個社會壞人享福好人受罪,只,知道只有自己有了本事,才能不受別人的欺負。

在當了一段時間的警備隊的皇協軍後,李弘義發現這並不是什麼好出路,便索性脫了黃皮又開始混社會。

隨著李弘義的父親老邁不能理事,他便將財產和家族事務全部交給了長子周弘文管理。

周弘文為了能在亂世中保住家族產業和族人,便不得不和日本人合作,做了周村的維持會長,還在恆曲縣偽政府掛了一個閒職。

得知自己的便宜大哥周弘文投靠了日本人後混的不錯,李弘義心中更是憤恨。在他心裡,他認為周弘文不僅看不起自己,還間接的將自己趕出周府。他欠自己的,周家也欠自己的!

未完待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