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絕不退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其實張鯨等人還是算是比較冷靜得,因為他們首先思考的是自己的利益,以及萬曆這麼做的目的。

但是朝中大臣在面對這個訊息時,可就不是那麼得淡定。

當即就炸鍋了。

多半人在乎得不是那些關稅,他們在乎的是萬曆這種行為。

簡直就是厚顏無恥。

不少言官真的就是直接開罵。

罵皇帝也不是一回兩回。

見過無恥的,就沒有見過這麼無恥的。

他們之所以憤怒,是因為這關稅在朝廷手中這麼多年,不交稅的多了去,你丫就從來不聞不問,甚至還有意縱容,更別說面向所有人徵稅,而如今關稅剛到你手裡,關稅關乎到你個人的收入,你就立刻向所有人徵稅。

吃像未免也太難看了吧。

哪像個皇帝,分明就是一個無賴。

這還真不是什麼隱藏的利益,這就是明面上的,關稅全歸皇帝所有,然後向皇帝自己徵稅,這不就是脫了褲子放屁麼。

當我們傻嗎?

但明朝廷的情況,總是充滿著戲劇性。

同時有一部分大臣,原本就對於權貴外戚的特權是深感不滿,這些人多半都是中小地主或者商人家庭出身,他們剛好處在中間,既擁有一定的資產,但同時不具有特權。

這種家庭環境出身得官員,對特權自然就會非常反感。

還有一部分大臣,就真的是為國家考慮,免除特權,確實可以充盈國庫,杜絕腐敗。

這兩撥人見皇帝主動向自己徵稅,那尋思著就不如擴大化,同時免除所有特權。

他們開始活動起來,告訴大家,這麼反對是沒用得,皇帝的聖旨現在都已經到達鈔關。

原本內閣是可以拒不執行的,畢竟鈔關是屬於內閣管轄的,不歸東廠和錦衣衛,但是內閣在這情況下,怎麼可能反對皇帝,皇帝這麼幹,可是要保護他們,他們當然就默許了萬曆這種行為,並沒有任何反對。

那麼只能想辦法逼迫萬曆收回成命。

什麼辦法?

擴大化!

免除一切稅收方面的特權。

這皇帝肯定受不了,這涉及到皇帝本人,以及大量的藩王和皇親國戚,到時皇帝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基於這一點,皇帝就很有可能會收回成命。

許多大臣們都非常贊成。

覺得這麼幹,確實能夠令皇帝收回成命。

如果皇帝真的要免除特權,那就互相傷害,反正他們又沒有從中佔什麼便宜,都徵稅他們損失的也比較少,你皇帝肯定損失最大。

以言官為首的一些官員,就開始上奏,直接諷刺萬曆,你這麼幹就是為自己斂財,除非你將其它免稅特權全都免除,那證明你就真是想勵精圖治。

而且聲勢浩大啊!

萬曆都還沒有開口,那些權貴集團倒是先慌了。

這可真是要命啊!

他們趕緊相互聯絡,商討該怎麼應對。

他們當然也知道,一些官僚這麼幹,其目的可能是要逼迫萬曆收回成命。

故此有一部分權貴支援向皇帝施壓。

就不能開這頭。

但也相當一部分權貴,希望能夠制止目前這種態勢。

萬一弄巧成拙了呢?

關稅才多少?

相比起農田桑林,關稅就是渣渣。

但總得來說,還是那些企圖跟萬曆硬肛正面的大臣佔得上風,這其實也是明朝官僚集團得一貫作風,在面對皇帝的時候,就沒有服軟一說。

就是要硬肛到底。

看誰先眨眼。

這一道聖旨下去,真是令明朝廷從上至下,醜態盡顯啊。

不過真要說起來,這可比張居正改革還要兇猛,張居正的改革是有板有眼的,只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改革,而且是基於朝廷制度之上,並沒有說要打破祖制,推翻一切,重新再來。

但是萬曆這麼幹,顯然是破壞了祖制。

太祖當初可是非常優待自家人,但如今自家人可也得交稅。

不過萬曆向來就無所謂什麼祖制不祖制的,他是一個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皇帝,如今他連冠冕都不戴,還會在乎什麼祖制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別跟朕談什麼祖制,談錢。

......

司禮監。

“內相,如今朝中亂成一鍋粥,許多人可都在等著內相您表態啊!”

一個中年宦官小聲向張誠言道。

“表態?”

張誠斜目一瞥,問道:“表什麼態?”

那中年宦官道:“就是關於關稅的事。”

張誠哼了一聲:“這事跟咱們可沒有什麼關係,咱們只是負責幫陛下押送貢品,陛下又不會讓咱們交稅。”

那中年宦官道:“可是東廠那邊最近比較活躍,越來越多的權貴、外戚與督公來往密切,咱們要是什麼都不做,只怕......!”

目前為止,東廠始終是要壓司禮監一頭,而這時候可是籠絡人心的好機會,因為如今那些權貴到處求人,尤其是內臣,是他們主要賄賂的物件,因為他們希望能夠摸透皇帝的心思,司禮監許多太監覺得不能一直沉默,不然這好處都讓張鯨給佔了。

張誠冷笑一聲:“他要出這風頭,那誰攔得住。不過...呵呵,不過咱家心想,張鯨也未必摸透陛下的心思,而且你要知道,內閣可也沒有出聲,誰知道陛下與內閣之間達成了什麼協議。咱們在旁看著就行了。”

在此之前,他本來是漸漸偏向權貴集團,是郭淡的一番話,令他當時沒有選邊站,如今他可是非常慶幸,當時沒有選邊站,這情況顯然就有些不對勁,萬曆和郭淡開始佔有主動權。

慈寧宮。

“啟稟太后,方才武清候又來了。”

一個老宮娥來到李太後身後稟報道。

李太後跪在蒲墊,撥動著佛珠,問道:“又是為了關稅一事嗎?”

“是的。”

那宮娥道:“如今這事已經鬧得是沸沸揚揚,朝中都亂成了一鍋粥。”

“哼!”

李太後輕輕哼得一聲,“這都是他們咎由自取,倘若他們當初答應皇帝,撥款治理河道,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這事老身管不著,今後不管誰來求見,統統不見。”

“奴婢遵命。”

等到那宮娥退出之後,李太後才緩緩睜開眼來,喃喃自語道:“皇帝長大了呀!”

言罷,她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微笑來,又閉目繼續誦經唸佛。

因為這關乎外戚的利益,李家得人就希望來找太后幫忙,但是李太後怎麼可能在這時候出手,都已經鬧成這樣,如果萬曆輸了,那皇威將會受到非常大的打擊。

然而,萬曆如今其實也有些慌,因為他們事先沒有考慮到,大臣們會選擇玉石俱焚來逼迫他做出讓步,眼見這事越鬧越大,他趕緊把郭淡找來商議對策。

“郭淡,這事不會弄巧成拙吧?”

萬曆有些忐忑地向郭淡問道。

郭淡輕鬆愜意道:“陛下請放心,只要陛下您強硬到底,表現出絕不可能妥協得氣勢,這事就不可能弄巧成拙。”

萬曆問道:“何以見得?”

郭淡道:“卑職之前就說過,這些人都非常貪婪,多要他們一文錢,他們都會覺得渾身難受,更何況是取消他們所有的特權,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他們現在在賭陛下您也難以接受。只要陛下您堅持住,他們必然會在最後時刻鬆手。”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退一萬步說,即便真的弄巧成拙,陛下也不會虧損太多,甚至還有得賺。”

萬曆哦了一聲:“還有得賺?”

郭淡道:“假設取消所有的特權,每個人,每一畝地都必須交稅,那麼國庫必然充盈,陛下再也不用擔心,需要從內府拿錢來補助國庫所需。相比起來,陛下交得那些稅,也算不得什麼,況且那邊海外計劃已經在進行中,很快就能夠獲得大量的白銀。不過依卑職之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萬曆點點頭,又道:“那朕如何表現得更加強硬?”

郭淡回答道:“陛下可以委任工部尚書,全面負責河道的治理,同時再增發一份俸祿給治理河道的官員。”

萬曆愣了下,道:“增發一份俸祿?”

讓工部尚書主持河務,他倒是沒有任何意見,他非常清楚石星的才幹,因為他的陵墓可就是石星修得啊!

郭淡點點頭,道:“他們不是造謠,說陛下之所以向自己徵稅,實則是為了貪圖關稅嗎?陛下若是立刻成立一個治理河道的小組,同時再補助這些官員一份俸祿,那足以說明陛下是真的希望能夠治理好河道,而不是貪圖那些錢財。

另外,這麼做也能夠幫助陛下籠絡人心,讓更多的大臣跟誰陛下一塊勵精圖治。

最主要的,還是這能夠表示陛下您的決心,陛下都已經下令讓工部尚書在主持河務,證明這事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到時害怕弄巧成拙的反而是他們。”

萬曆突然眼中一亮,只覺這主意還真是不錯。

關鍵不在於態度與否,而是在於多發一份俸祿給官員,就這麼幾個官員的俸祿,其實不要多少錢,但是這能夠籠絡那些正直、能幹的官員。

畢竟對於官員而言,如果不貪汙,那俸祿確實比較少,那麼來皇帝這邊做事,既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保住自己的名節,又能夠得到豐厚回報,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同時,可以避開朝中的裙帶關係,如今朝中裙帶關係非常嚴重,沒有關係是很難上位得。

這一群人必然就會靠向皇帝。

這可能能夠分裂朝中的官僚集團,說不定將來還能夠在國本一事上面取勝。

萬曆思量再三,點點頭道:“就這麼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南希北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