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荊州,江陵。

晉大將軍王敦自從益州回來以後,就率領兵馬暫時駐紮在了江陵。

這裡有王敦近幾年經營的水軍,又可以接應上游巴東郡的晉軍後撤,可謂是關鍵地段。

畢竟,此時王敦的威望受到了不小的打擊,若是不能處理好善後的事情,只怕荊州內部人心不穩。

“大將軍,今日又剛剛得到的回報,荊北又是跑掉了一千多戶丁口。”參軍錢鳳急匆匆跑進了來說道。

“往哪跑了?”王敦臉色陰沉的說道。

“往北,去投了潁川郡了。”錢鳳有些尷尬的說道。

“潁川荀崧?”王敦冷笑一聲。

“潁川荀氏投賊之後,竟然如此賣命,實在是小瞧了他們。”

潁川郡的荀崧如今是漢國的行豫州刺史,親自坐鎮潁川,就是為了監視荊州的王敦。

王敦從益州敗退回來之後,感覺看誰都是想要暗算自己,就連北面的漢軍一向自守的模樣,都是看起來有大陰謀的樣子。

“大將軍,快點想想辦法吧,如今一日就跑了一千多戶百姓,若是再加以時日,只怕荊北就跑的沒有人了。”參軍錢鳳有些焦急的說道。

王敦原本收攏了大批的流民,都是安置在襄陽一帶的閒散土地上,但是自從王敦率軍入益州失敗之後,許多的流民紛紛想盡辦法逃跑,就連快要成熟的糧食都是不管不顧了。

多方打聽之後,王敦才知道,原來是流民之中有人散播謠言。

說是大將軍王敦敗退之後,還要繼續徵兵進攻益州,完全就是不死不休的作態。

如此一來,那些流民都是被嚇得連連逃亡。

對於這些謠言,王敦自然是氣的肺都要炸了。

自己遭逢新敗,在軍事上已經遭到了打擊,如今這些流民紛紛逃亡,又讓自己的治政上收到了損失。

若是江東的朝廷再有什麼異動,那自己在荊州的大好局勢,有可能瞬間垮塌。

“那就派兵去日夜巡視,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敢離開家宅和田地,就統統重罰,必要的時候,可以軍法從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敦決定利用嚴苛的手段,以此來遏制愈演愈烈的逃亡潮。

參軍錢鳳早已就有如此打算,聽到王敦的話後,立刻就是領命去安排了。

王敦眉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舒展。

他仰頭往後靠了靠,用力揉了揉腦袋。

王敦從來沒有想到,一次征討益州李雄失敗,竟然會有後續如此多的惡劣反應。

聽說江東的局勢對於自己很是不利,朝野上下許多人都鼓動皇帝司馬睿借兵敗的事情貶黜自己。

雖然皇帝司馬睿是個軟腳蟹,但是這也說明朝野上下自己的敵人實在是有些多了。

“按照時日來說,沈充應該快要回來了吧。”

王敦一邊在心中算著日子,一邊不住的期盼著。

作為自己的左右參軍,沈充被王敦派往江東打探訊息,以便作出及時的應對。

正當王敦想著沈充的時候,門外的隨從忽然進來通報。

“大將軍,沈參軍回來了!”

王敦騰地一下坐了起來。

“人在哪裡?”

“在外面呢。”

“快請!”

很快,風塵僕僕的沈充就走了進來。

一見到沈充之後,王敦立刻就是上千握住了他的手。

“士居,總算是把你盼回來了。”王敦說道。

“大將軍,情勢不妙啊!”

面對王敦肉麻的話語,沈充卻是絲毫沒有接話,反而是一臉焦急的扔出了一個壞消息。

“皇太子在京口擁兵數萬,皆是精兵,又引陶侃為軍司,已經是有不可控的氣勢了。”

王敦臉色一沉,做出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

“司馬紹不過是黃口小兒,哪怕有了幾年歷練,也沒有什麼好怕的,只有那陶侃有些麻煩。”

“不過陶侃行事不容於人,只靠一個陶侃又能奈我何。”

沈充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不僅如此啊,大將軍有所不知,如今建康城中都是紛紛議論。”

“議論什麼?”

“都是議論要削奪大將軍的荊州牧,或者是大將軍職務,以作為兵敗益州的懲罰。”

王敦一聽,立刻是瞪大了雙眼。

“他們敢!蠅營狗苟的鼠輩,若是沒有他們掣肘,我如何能在益州中了李雄的陰謀詭計!”

沈充一聽,立刻就是一陣腹誹。

那益州兵敗,關江東的眾人什麼事兒,還不是因為你自己輕兵冒進,再加上錢鳳那個廢物,一門心思的拍馬屁,不肯聽自己的建議導致的失敗。

現在為了面子,竟然把黑鍋摔倒了建康的君臣頭上,實在是讓沈充感到好笑。

不過,沈充是不會笑出來的。

“大將軍,那些鼠輩卑鄙,什麼事情做不出來!不可掉以輕心啊。”

聽到沈充的話後,王敦也是陷入了沉思。

因為他說的實在是有道理。

王敦能佔據荊州、江州的精華地帶,其實更多的以自身的威望裹挾眾人跟從自己。

而自己一旦露出要敗落的景象,許多的文武官員肯定會樹倒猢猻散的。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有可能真的一敗塗地了。

“那士居說說,有何良策。”王犢問道。

“大將軍,當此之時,應該先下手為強!”沈充非常堅定的說道。

“怎麼個先下手為強?”

“大將軍,如今朝中周、劉、刁等人把持議論,鼓惑聖聽,可謂是奸臣!”

“奸臣?”

“不錯,就是奸臣,現在朝中有奸臣,大將軍應該知道要如何了吧。”

“清君側?”王敦立刻有些驚訝的說道。

“不錯,就是清君側!”

沈充繼續說道。

“大將軍乃是國之柱石,而朝中非議就是這些人散佈的,不剷除這些奸臣,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

“清君側,清君側。”王敦不住的念道著。

他一邊唸叨著,一邊在心中暗暗點頭。

這個沈充實在是太瞭解自己的心思了。

現在的情況,許多人都拿自己兵敗益州來搞事情。

面對這些,王敦覺得最好的辦法,不是去解決益州兵敗的後果,而是直接解決這些藉機搞事的人。

其中最為活躍的就是刁協、劉隗這兩個人。

“好,果然是好計策!”

王敦立刻撫掌大笑。

“可是你剛才說,司馬紹小兒手中有兵馬數萬,不知道戰力如何,能不能抵擋我的兵鋒?”

王敦有些不太放心的問道。

“大將軍放心,京口的兵力再多,也不過是一郡之地,如何能比的上大將軍的荊江兩州的兵馬。”

“只要樓船東下,建康內外必然震動,只要建康城門一開,京口就算是有雄兵十萬,又能如何?”

王敦一聽,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

畢竟要想大敗自己,光有步軍可是不行的,還必須要有水軍。

而大晉朝的八成水軍,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將軍可以先發檄文,歷數周、劉、刁等人罪狀,號召天下英豪一起討伐他們,然後再揮師東進直搗建康!”

王敦很是滿意的捋了捋鬍鬚。

只聽沈充繼續說道。

“等到佔據了建康,大將軍可以召集群臣,廢黜司馬紹,改立東海王司馬衝。”

“司馬衝?他才六歲啊!”王敦有些吃驚。

“六歲豈不是更好!”沈充說道。

東海王司馬衝,今年剛剛六歲,雖然也是皇帝司馬睿的兒子,但是已經被過繼到了東海王司馬越的名下,繼承了東海王的爵位。

從法統上說,司馬衝已經不算是皇帝司馬睿的兒子了。

“司馬衝雖然年少,但是平日裡行事穩健,脾性溫良,就算是朝中諸公也說不出什麼來。”

沈充已經把攻破建康之後的事情都給想好了。

皇太子司馬紹精明強幹,雖然現在是只針對大將軍王導,但是以後會不會針對其他的高門大族,誰也說不好。

若是王敦能擁立一個年幼軟弱的皇太子,那不僅對於王敦,對於其他的高門大族也都是一件好事。

“好,那咱們就這麼辦!”

“等到錢鳳回來後,立刻就定下舉事的日程!”

王敦很快就是下定了決心。

既然自己兵敗導致威望有所動搖,那自己索性就舉兵玩一把‘清君側’,讓江東眾人都見識一下自己的真正實力。

哪怕是遭逢益州新敗,也不是他們那些人可以惹得起的。

就在王敦和自己的兩個狗頭軍師商議共舉大事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口,大晉皇太子司馬紹也同樣在盤算著對手。

“殿下,王敦在荊州不僅沒有上表告罪,反而是境內大肆搜刮,不僅截留了遠夷的使者,還把獻給朝廷的貢品都給搶奪了,這簡直就是謀逆啊。”

劉隗義憤填膺的說道。

其實,這等小事對於跋扈的王敦來說,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劉隗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為了最後加大一把火力,讓皇太子司馬紹下定決心。

什麼決心?

當然剷除權臣王敦的決心。

劉隗和刁協已經是風聞了荊州的動向,他們都一直猜測,荊州的王敦肯定會因為惱羞成怒而作亂。

所以,他倆現在就在勸皇太子司馬紹率軍入建康,先驅逐王敦在建康的黨羽控制京師,然後再釋出檄文。

可是司馬紹卻一直都是猶豫不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