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 一個村子平均六十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上四州的三十六郡,則是各轄三府,每一州九個郡加起來就是二十七個府,用4+=7的模式命名。

秦州九郡,以二十四節氣,加上春種、秋收、冬藏這和二十四節氣有所關聯的時節,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漢洲九郡,以也算漢朝時期的三國二十四名將的表字或者名字,總值是以表字為主,只去兩個字作為各府名字,額外再加上孟德、玄德、仲謀這魏蜀吳三國君主的表字,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唐州九郡,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字,也是去他們各自的表字,沒有表字記載的,從名字中取兩個字作為府名,額外再加上未入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唐初名將薛仁貴、蘇定方,和唐中名將郭子儀三人的名字,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明州九郡,郭棟等人挑選了從三皇五帝到明朝結束的二十四位皇帝:朱襄(神農)、軒轅、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穆、秦皇、漢武、光武;魏武、武悼、開皇、貞觀、武周、開元;宋祖、宋宗、宋仁、洪武、永樂、崇禎,再加上夏桀、商紂、隋煬三位最致命的亡國昏君,來命名所轄二十七個府。

為了郭棟定下的高壓暴政,也是為了他們少死一點腦細胞,以後的時候能好記一些各地的名字,所以強硬規定下四州每一府各轄四個市。

因為下四州,都是用二十八星宿作為各府的名字,所以乾脆就用各府對應的星宿名,也就是亢、角、井、室等二十八個字,前加各州定下的四個字,作為各市的名字。

什麼?個性?特色?

一群蠻夷,要這些幹什麼?或者就可以了,還要啥腳踏車,方便郭棟和黃老鞋他們這些二把刀、純業餘的治理江山不就行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隋州狻猊國以宇宙洪荒四個字、商州以風雲雨雪四個字、宋州已經史子集四個字、夏州以天地玄黃四個字,以這些和老家古典文化有關的文字作為字首。

比如對應二十八星宿中角木蛟這一星宿的四個府,所下轄十六個市,隋州的就叫做宇角市、宙角市、洪角市、荒角市;商州的就叫做風角市、雲角市、雨角市、雪角市;宋州的就叫做經角市、史角市、子角市、集角市;夏州的就叫做天角市、地角市、玄角市、黃角市;

郭棟和黃老鞋他們這些純業餘,過家家型的薛國‘帝王將相’們,只需要記住宇宙洪荒、風雲雨雪、經史子集、天地玄黃這四組字,分別是下四州哪一州的,就可以立刻明白這下四州加起來足足448個市都是哪裡的了。

同樣,要是有人犯了法,哪怕是在外地,只要一看這流水化的市名,就知道是哪個州哪個郡哪個府的了。

南洋這些土著對於什麼九野九霄九流九曜之類的不熟,郭棟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華人,就算不熟悉這些的,卻也大概都能明白,都能記得,這就足夠了。

同樣,上四州的各市名字也是強行規定、流水化的。

上四州每一府下轄五市,秦州以五行:金木水火土、漢洲以五色:黑白青赤黃、唐州以五音:宮商角徵羽、明州以五瓷:哥官汝定鈞,如同下四州一樣,以這些字字尾府名來作為各市的名字,只不過,因為上四州的府名挑選各不同類,所以上四州的市名都是三個字的,比如軒轅府下轄的五個市,就分別叫做哥軒轅市、官軒轅市、汝軒轅市、定軒轅市、鈞軒轅市。

“下四州和上四州都是各轄九郡,二四得八,八乘九得七十二,也就是外八州一共七十二個郡。”

豬鶴在一邊找來紙筆計算了起來:“下四州以二十八星宿為府名,每州二十八府,四乘二十八……二四得八、四八三十二、八十加上三十二,一共11個府。”

“這麼簡單的數字,你還得筆算?”

邊上狐狸冪鄙視起了豬鶴,隨後開口說出一串數字:“上四州每州二十七府,一共一百零八府。每府五市,一共五百四十個市。”

“而下四州每府四市,一共四百四十八個市。”

“加在一起就是一共二百二十個府、九百八十八個市。”

然後鄙夷地看著一旁的豬鶴:“你算這些幹什麼?”

豬鶴眨眨眼睛,隨後誇張的大聲喊道:“九百多個市!?”

“這麼多個市,全都是從新取名的,但是你隨便說一個,我都能知道是哪個州哪個郡甚至哪個府的!”

聽著豬鶴的誇張大叫,所有人這才驚覺,原來他們的記憶力也可以這麼好的麼?

老家一共不到三百個市,除了一些出名的,別說能想起來名字,很大一部分,你聽都沒聽說過,別人說起來,你也會一臉懵逼不知道是哪個省的。

這還是從小長大、自由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家,那麼熟悉都做不到。

但是現在他們這群比業餘的還要業餘的傢伙,居然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搞出了一套這麼簡單有效的東西,可以記住近一千個全新的市名?

眾人紛紛看向郭棟,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老郭,你是真牛!”

雖然他們是商討的殘雨u這,都提供了不少建議和決策,但是思路和要求,一隻都是郭棟引領制定的。

所以,這個事情,有一半以上的功勞要歸郭棟。

“那個啥,張老,你看老家……”

豬鶴忽然漸漸地看向一旁一直旁觀沒出聲的張老,整艘殲星艦上我以一個治理江山方面的專業人士,挑了挑眉毛,賤兮兮的來了一句:“……也試試?”

張老沒好氣的等著這個傢伙。

薛國這邊能夠用這麼開玩笑的方式決定這些,那是因為薛國的兵馬完全靠一己之力幹掉了整個南洋,並且還保有足夠的武力可以輕鬆的完全鎮壓任何問題。

包括造反。

而且最重要的是,剛才這些人也和他說了郭棟的終極想法。

他們要做那官逼民反的暴君昏官,一點不在意那些南洋土著死不死,南洋這片地兒會不會被打爛。

老家能行麼?

“行了鶴鶴,別在那裡氣張老了,趕緊過來,咱們還沒商議完呢。”

邊上的黃老鞋趕緊摁住了豬鶴犯賤,然後看向郭棟:“那縣鎮鄉村這四級呢?你還有什麼要求麼?”

郭棟搖了搖頭:“我傻啊,不算中州,就已經小一千個市了,縣至少也得幾千個,更別說鎮鄉村這三個等級了,甭管用什麼方法規劃,都不可能記得住!”

翻著白眼的郭棟,說出了最上不得檯面,但是卻最真實的想法和理由。

隨後他想了想,說了一句:“不過為了方便強制化管理,薛國所有的市,一律下轄三個縣……”

“三個?”

郭棟的話沒說完,有人眼睛一亮,想到了一個點子:“要是固定都是三個縣,也不是沒有辦法。以所屬的府名,前加左、右、後三個字作為區分。這樣一來並不複雜就可以分清每個縣所歸屬的州郡府市了。”

這個建議倒是不錯,不過簡單試了試之後,覺得還是有點小彆扭,於是把左右後三個字,換成了佐、輔、佑三個字,並且把這三個字從放在府名前邊,改為放在府名後面。

這樣的話就簡單了,以剛剛舉例的哥軒轅市為例子,下轄的三個縣的名字就分別叫做哥軒轅佐縣、哥軒轅輔縣、哥軒轅佑縣。

四個字的名字不算繁雜,還能清楚明了的一眼就分辨所處地域。

“那就這麼定了。”

試了試新的方式後,也還算簡單明瞭好記憶,郭棟點點頭拍板,然後繼續剛才的話題:“然後每個縣下轄三個鎮,每個鎮下轄五個鄉,每個鄉下轄十個村,不能多也不能少。”

“至於名字就不再做強行規定了,不然就太長、太拗口了。”

最後,郭棟又補充了一句。

四個字還好,但是如果再加字數,那就成繞口令了。

不加字數,就要重新來,沒有了之前的規律性,上萬個鎮子,鬼能記得住?

但是雖然不規定名字,規定下固定數量,依舊方便朝廷上對下邊進行統一計算了,如果不算中州,薛國就擁有固定不變的964個縣,比老家的數量還多。

889個鎮、44460個鄉以及四十四萬多個村子。

而此時的薛國剛多少人?

原本的南洋諸國人口加起來都不足三個億,如今連番戰亂下來還剩多少還未來得及統計,就按照三個億計算,而且不算中州,不算以後已經在計劃中的開疆擴土新增設多少州郡縣什麼的,就按這個數字計算、平均計算。

三個億除以四十四萬四千六百個村子,平均每個村子,就只有……六十七八個人?

邊上算了一下這個數字的豬鶴震驚到張大了嘴,看著郭棟:“一個村子才六十多個人,就算是支援他們造反,都造不起來了啊!”

“廢話,不然的話,我為什麼要分成州郡府市縣鎮鄉村八級?再有錢任性,養那麼多官吏不要錢啊?有這些錢,我多養幾十萬軍隊他不香麼?”

郭棟翻了個白眼,說出了他為什麼要把薛國劃分的這麼零碎、這麼繁雜的原因。

一個村子六十人,按照平均一家三口,也才只有勉強二十幾戶人,這樣的人口數量,就算這些土著蠻夷想造反,就算一個村子的人,都是戰場上跑出來的南洋諸國的士兵,甚至還是同一個部隊的,兵器人人有槍。

六十多個人造反,面對以軍立國的薛國朝廷,能成什麼氣候?

隨便弄頭驢拉個6火箭炮過來,就能隔著二里地全都炸上天了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