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為防盜章  這些小道消息很難傳到李喆的耳邊, 他如今跟朝陽並不常見面, 宮中的訊息便少了,還是過年宮宴的時候,偶然聽到有個小宮人說“淑妃娘娘怕是不好”,才知道還有此事。

不過, 到底是宮中的事,他只聽了一耳朵, 也沒理會。

熱熱鬧鬧過了個年,李喆仔細打聽了一下胡為璋的人品,沒什麼好說的, 十八九的年齡有兩個通房實在太正常了, 只要沒有那種寵妾滅妻的苗頭, 其他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劇情中原主好心辦壞事的教訓, 李喆即便想要在朝陽婚前和這位胡為璋見上一面好好聊聊, 確定他人品如何,卻也怕弄巧成拙,讓人誤會他跟朝陽不清白, 再壞了朝陽的幸福, 索性, 只著人私下裡打聽,把打聽到的訊息送給朝陽就是了。

次年, 朝陽出嫁, 風風光光, 十分熱鬧, 李喆親手畫了一幅畫做賀禮,他早已見過胡為璋,品相端正,沒什麼好挑剔的,索性畫中便畫了他和朝陽並肩而立的模樣,採用了寫實的畫法,被皇帝舅舅批為“全無意境”,但也表明了心意。

婚後朝陽似乎過得很好,進宮謝恩的時候李喆和她又見了一面,梳著婦人髮髻的朝陽好像更漂亮了,也更成熟了,談話間好像跟以前一樣,卻又有些難以品味的細微差別。

李喆突然想到了賈寶玉的一句話“女人未嫁之前是珍珠,嫁了人就成了魚眼珠了。”到底還是不一樣了。

又一年,李喆也不小了,長公主千挑萬選,選了賢妃家的一位姑娘,詩書禮儀半點兒不缺,真不愧是世家大族的姑娘,讓挑花了眼的長公主見了也難得說了一句“滿意”。

李喆把劇情又翻了一遍,確定這位真的不是劇情上的人物,這才點頭應了,沒有人喜歡被定義的人生,就好像被操控了一樣,所以但凡劇情中出現的,李喆都不想要,這樣一來,他的選擇餘地就小了,起碼他身邊的這些丫鬟姨娘團是不會出現了,至於以後會不會有妾室,李喆沒有去想,他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畫作上。

足夠的知識儲備,足夠的眼光積累,李喆的畫畫水平與日俱增,起碼得到了一位書畫名家的肯定,這之後也跟著對方踏踏實實學了一段時間,畫畫的技巧已經足夠,唯獨欠缺的則是靈性。

“靈性是天生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我教不了你。”畫作名家這般說著,直說已經沒什麼可教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喆對他這樣的話並不滿意,沒有什麼是天生的,或許有些人會天生聰明,但他有足夠的時間讓笨鳥先飛成為事實,所以,他覺得多鍛鍊還是有好處的,尤其畫作這種東西,跟書法一樣,都不是一家獨大的,別家的優秀之處如果他能夠吸取來,也會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至於感情什麼的,他覺得所謂的寄託感情都是透過畫作的實物展現出來的。

想要悲傷寂寥,可以畫滿池枯荷,取“留取殘荷聽雨聲”之意;想要遼闊豁達,可以畫沙漠如海,取“大漠孤煙直”之意,也可畫青天白日鳥成排,取“一行青鷺上九霄”之意;想要歡喜也不難,圓月大樹杈,紅絲系花燈,取“月下雙眉對,燈影映人紅”之意… …

總之,想要的感情和畫作的內容有關,當然西方那一套先鋒主義抽象派系可以不用過來湊熱鬧了,那種李喆學了畫也完全看不懂的東西還是留待懂的人去解讀吧,就他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本國的畫作。

而就他所知的畫作的進步也只來源於兩點,一點就是靈性,也就是悟性,有人天生感觸比別人好,能夠抓牢那些色彩的變化帶給心靈的感覺,這就是靈性,很難強求。

另一點則是李喆能夠做到的,就是多練習。

想想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吧,連那樣的人最開始都是從畫雞蛋開始的,還畫了不知道多少年,李喆就覺得自己的練習還是不夠。

公主府倒是有足夠的紙張筆墨供他練習,但他卻沒有天天畫雞蛋的耐性,今天的樹和昨天的樹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怕是新長出來的葉子都沒發芽吶。

不喜歡對著一樣的東西作畫恐怕是李喆自略有小成之後就養成的怪癖,好在像他這樣的出身,完全不介意這麼點兒連瑕疵都稱不上的“個性問題”。

他最開始只是跟長公主申請到莊子上住兩天,後來就開始往遠了跑,同一個經緯度上,景色什麼的又能有多大差別呢?他想要畫更多的東西,想要畫更多的景色,就要去更多的地方。

“翅膀長硬了,總是要飛的,娘不攔著你。只一條,該帶的人不能少,別讓娘在家裡為你操心。”長公主這樣囑咐著,兒子不愛出門的時候她愁,愛出門了也愁,真是操不完的心。

李喆應了,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太后看著不老,年歲卻不小了,以這時候人的壽命來看,已經是老人了,身邊離不開人,若不然,他其實更想帶著公主娘一起走,就當是旅遊也好。

有錢有權,哪怕交通不方便,這樣的長距離出行對李喆來說唯一的困擾就是馬車有些顛簸,但坐什麼不顛簸呢?火車還免不了顛簸吶,足夠舒適的馬車足以讓他把這點兒困擾拋之腦後。

便是真有哪裡不好走,長公主府的駿馬牽出來,騎上去溜一圈兒也是一種享受。

自覺把一切都思量好了,李喆跟太后和皇帝舅舅告了別,這就帶著大隊人馬出發了,他是沒能看到自己出門時候的盛況,前頭的都出城門了,後頭的還在府前沒走,這樣的一隊人馬,不要說強盜山匪見了望風而逃,就是小地方的縣城,只怕也住不下這許多人。

當然,作為一位穿越者,李喆早命人準備了動物皮做成的帳篷,說起來,這東西也不是他發明的,早就有人這般做,只不過是他命人將之改得更便捷使用而已。

出城的那一刻,回想起來,李喆才發現他到現在為止,他的這輩子似乎除了精研畫作也沒幹別的,好像就給公主娘提了個醒,後面的發展,目前看來絕對不會和劇情一樣了,所以,劇情中的原主真的就是死在了簡簡單單的宅鬥誤殺之下嗎?

不管多麼好奇這個原因,他也不會為了這個去重複一遍劇情,旁觀劇情都看不明白的東西,真的深入進去,又能明白什麼?

目送兒子離開,長公主放下了車簾,車子掉頭往回走,她的表情也隨之越來越嚴肅,真是沒有想到,福王還有這樣大的野心,還以為多年的宗室生活早就讓他認命了,沒想到… …以為有個好兒子就能勝者為皇嗎?

很想對此做出深刻嘲諷的長公主嘴唇蠕動兩下,終究是無法從心裡找到反駁的話,就是這麼回事啊,兄終弟及不行的話,過繼侄子,甚至直接傳位侄子也是可以的,如果,如果一切真的能夠像他們計劃的那樣… …

長公主閉了閉眼,她的腦海中至今都回想著那個女人臨死前的話,不得不說,能夠成為寵妃,靠的不全是那張臉,她把自己的心思都摸透了,不過是些陰毒的手段,的確是能夠讓姐弟成仇的。

每每想到此處,長公主都會覺得後怕,她不敢明面兒上表現出來,甚至一直瞞著兒子,但是總有一種不安感,似乎兒子會被什麼人害了,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她最終沒有拒絕兒子遠行的計劃,反而為此松了口氣。

或許,等一切平靜下來就會好了吧!長公主這樣想著,睜開了眼,黑眸中堅定而無畏,她可不是那樣好算計的,且等著看吧。

“這都什麼時候了,帶著些有什麼用,裝錢就行!”

“衣服書本都不要帶了,書本死沉死沉的… …”

“榮哥兒呢?榮哥兒呢?誰看到榮哥兒了?”

“都這會兒了,那孩子瞎跑什麼,跑到哪裡去了?”

“誰知道跑到哪個犄角旮旯了,這孩子,真是會跑。”

“你說什麼呢?是不是你搞鬼?你把榮哥兒藏哪兒去了?”

“自己的孩子沒看好,關我什麼事兒!”

“賤人,誰知道你是不是… …”

外面的爭吵一時近一時遠,趙滄頡還有些沒頭腦,卻也知道似乎情況有什麼不對,顧不得去看冗長的劇情,他趕緊從所在處跳出來,這是一個花圃,只不過中間的這個坑有些隱蔽,必然是人為造就的。

“哎呀,榮哥兒,你怎麼貓在這兒?趕緊過來!”一個女人眼尖瞅見了他,上前一把抓住,拉著他就往外走,女人一手拎著一個不大的箱子,一手抓著他,走得有幾分吃力,趙滄頡低頭,能夠看到那旗袍下面的小腳,著實不適合奔走的樣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