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六親不認的步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直到送走了黑袍宦官一行之後,劉毅還在思量張讓那一句話的意思。

張讓就讓這黑袍宦官給他帶了一句話“唯有袁氏子術,曾異議。”

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說只有袁家子弟袁術曾表示過反對,至於反對的內容,當然就是他當北海相這件事。

讓劉毅沒想明白的不是這句話本身,而是“為何?”

在他想來,李賀奏表他為北海相這件事上有人反對很正常,但是當別人都沒意見而只有一個人反對的時候,這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若是個他沒聽說過的人反對,劉毅可能還會往“是不是涉及公心,認為他年輕驟登高位不大妥當,因此反對”這個方面去考慮。

然而這個唯一跳出來反對的人是袁術,那就有問題了。袁術很明顯不是那種大公無私的人,那麼這傢伙突然跳出來反對,肯定是有別的原因。

劉毅就納悶了,他自忖和袁術沒有任何的交集,也沒有發生過什麼衝突,從記憶中袁術的發展軌跡來看,他擔任北海相也沒擋了袁術的路,為什麼這傢伙要出來反對?

此前彭木也沒暴露出是他的手下,這傢伙一再挑事,難道是八字不合?

他壓根沒想過,有種人會沒有好處也去幹一件事,就是因為不爽,或者是圖一時之快。所以想了半天劉毅也沒弄出個頭緒出來,只能把這件事先拋在了一邊。

畢竟目前的時間點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袁術大哥還沒死,袁術作為嫡次子,雖然也是嫡脈,但是所能動用的能量有限。

因此現在面對的應該只是袁術本人的敵意,而不是整個袁家,劉毅覺得沒必要自己嚇自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他還是覺得非常不爽,琢磨著有機會一定要弄袁術這傢伙一把。

想完袁術的事情後劉毅就開始探究起張讓的意圖,張讓派人來給他傳遞訊息這件事實在有些耐人尋味。

劉毅首先可以明確一點,這是張讓向他示好的表現。

但是問題又來了,從目前張讓的地位而言完全沒有必要示好一個小小兩千石的郡相。

他不知道,這其實只是張讓的個人習慣。

張讓也是讀過書的,而且還讀過不少書,其透過查閱漢史發現了一點。

只要是劉氏宗親,都有機率當皇帝!

前有光武,現有今上,都不是根正苗紅的皇位繼承人。

自從張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之後,他就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對所有進入他視線範圍內的劉氏宗親,除了旗幟鮮明的站在對立面的,都給予不同程度的便利和示好。

用他自己的想法就是,“劉氏太邪性,萬一呢?”

因為張讓非常清楚,他們宦官的權勢是建立在皇帝的信任之上的,失去皇帝信任之日,就是宦官喪命之時,而其中最危險的一個時期就是皇位更迭的時候。

劉宏之所以這麼信任張讓等宦官,並不是因為他是個單純的棒槌腦癱,而是因為如果不是宦官傾力相助,他早就被趕下了皇位甚至是喪命了。

在劉宏繼位之初,外戚大將軍竇武聯結朝臣,意圖率軍誅殺宦官,結果行事不密被宦官提前知曉,宦官帶領虎賁、羽林擊退了竇武率領的軍隊,竇武兵敗自殺。

因為這件事,劉宏對和竇武串通的朝臣們失去了信任。

原因很簡單,雖然竇武打的旗號是誅殺宦官,但是傻子都知道,皇帝肯定會對敢於率軍攻打皇宮的大將軍心生忌憚,而大將軍要是不想以後自己倒黴,必定會在事成之後換個皇帝。

劉宏本來就是他們立的,廢了再換一個也不是啥難事,然而被廢的皇帝最後的下場往往都不會太美妙。

這種簡單的推理,你們這些自詡精英的朝臣會想不到?既然想到了為什麼沒阻止,反而和竇武串通一氣?

所以對於劉宏而言,宦官的表現是滿分,而朝臣們的表現是零分,因此張讓等在這次平叛行動中出了大力的宦官全部提拔,封侯!

所以前一個皇位更迭張讓站隊準確及時,出力較大,人生上了一個大臺階。然而眼看著數年前劉宏開始沉迷女色,夜夜笙歌,又懶於修煉,好像身體已經不大行了的樣子,他就未雨綢繆,為第二次皇位更迭做準備。

所以給劉毅賣個順水人情只是張讓的一個習慣性動作罷了。

而且在張讓看來,劉毅既然是李賀舉薦,應該是楊賜一派的人物,給劉毅傳遞這個訊息,告訴他有袁氏子對其有意見,說不定還可以在楊氏和袁氏中間埋根刺。

一舉兩得。

劉毅沒有自己的訊息渠道,哪會知道這其中的內幕。他想破了頭都沒想明白其中的緣由,只能嘆息一聲,將此事暫且擱置,打算等去雒陽之後再弄個明白。

他一邊緩步返回縣令府邸,一邊凝眉沉思。

......既然已經做到了郡守級別,也是應該把建立訊息渠道提上日程了,像今天這種兩眼一抹黑的情況實在是難受的緊。

而且一郡之主和縣令還不同,縣令遇到問題可以向郡守求助,時間上也就是個五六日就能得到反饋,而郡守更需要自己決斷,很多事情要是請示朝廷,一來一回將近一個月,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手上的人才也不夠用......

劉毅越想越頭疼,他索性把這些煩心事先放了一放,轉頭先去想別的。

......既然印綬已經到了我手上,那麼就說明這個謁者是先去的李賀處,李府君在這件事情上出了這麼大的力氣,而且北海相府此時沒有北海相印在,應該已經是半停擺的狀態,也需要早日赴任才行。

既然何進的威脅暫時已經解決,那麼前往雒陽就不需要著急,既如此,明日就啟程,前往劇縣......

還沒等他把要考慮的事情都捋完,縣令官邸就已經近在眼前,劉毅甩了甩頭,把這些紛繁雜亂的事情暫且拋在了一邊。

他正了正身子,理了理衣裳,順了順代表兩千石重臣的青色三彩綬帶,隨後負手緩緩踱步入內。

一步,兩步。

一息,兩息。

劉毅進門走了有半盞茶的時間,途中遇到了一個僕役兩個婆子,然而他發現這些人都是如同往常一樣見禮。

他心中暗暗有些納悶。

這麼明顯的青色綬帶都看不見,這是瞎了?

只是略一思忖,他就自嘲一笑。

是了,他們都是從平常百姓家僱來的,哪懂這些......

劉毅剛有些洩氣,突然就看到有個人遠遠的迎面走來。

是太史慈!

他猛然精神一振,輕咳一聲,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就迎了上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