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八目標變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讓亞摩斯感到不安的原因之一便是崔凡克聯邦軍顯然已經料到西拉王國軍會趁著孔波斯卡的大勝南下突擊,這梅爾森建立的很是完善的防線便是證明。

透過這一點可以推斷出自己後面的進攻還會遭遇崔凡克聯邦軍的層層抵抗,其中有沒有陷阱在等著自己往裡邊跳呢?

而另一個不安的原因則是此戰中崔凡克聯邦軍出現的兩種裝備。

首先是反坦克炮,雖然其因為穿甲威力不足的問題還不能對現在裝備的坦克和突擊炮造成威脅,可其已經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坦克這種武器出現兩年多了,就算初期保密工作做足,崔凡克聯邦軍不知道有這麼一種大殺器,可在把第一代坦克賣給了霍達都達爾帝國之後,坦克也就不再是什麼秘密。

現在崔凡克聯邦軍的反坦克炮威力不足顯然是以西拉王國第一代坦克的防禦邊為參照,對現在的坦克和突擊炮防禦力估計不足,可經此一役之後相信改進版本肯定會很快出現。動能不夠口徑來湊這句話是我親自和亞摩斯講過的,大力出奇蹟的道理傻子都懂。

另一個讓亞摩斯提心得則是崔凡克聯邦軍已經仿製出定向地雷這個大殺器,這玩意對於步兵一類的軟目標殺傷力太大了。剛剛在梅爾防線前崔凡克聯邦軍只成功引爆了兩枚定向地雷就造成了五死十七傷的慘劇。

如果不是東方三師的官兵已經全部裝備了鋼盔,這個傷亡比例很可能就要調換過來了。

而東方三師傷亡三百一十七人的代價雖然不高,可亞摩斯還是在想辦法進一步降低傷亡。

因為他明白之後的戰鬥將很難如今天一般用炮彈砸,也基本上沒有了空中支援,想再靠同樣的手段取勝已經不現實了。

好在在往前二十公裡就出了森林,到了平原地區之後自己手裡的東方三師和第十二師這兩支機動能力超強的部隊就沒有必要在硬剛山林裡唯一的通路,那個時候才是展現裝甲機械化部隊戰鬥力的時候。

在孔波斯卡的我在戰鬥結束半個小時之後就接到了前方戰報,看了亞摩斯詳細介紹的我也產生了同樣的擔憂,崔凡克聯邦軍既然已經開始研發發坦克炮,那坦克一類的裝甲武器應該也早就展開了。

雖然我自信西拉王國憑藉著效能領先至少一代的發動機技術和我的設計,坦克綜合性能在一段時間內肯定是領先的。可誰也保證不了崔凡克聯邦會不會為了突出謀一方面效能而搞出可以對我們現在裝備的坦克產生威脅的東西。

比如完全不設裝甲,但是裝有一門大威力火炮的反坦克殲擊車,以崔凡克聯邦的工業實力,大規模生產這種東西在戰場上和西拉王國搞換命,西拉王國也是換不起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或者放棄機動能力,研製一種裝甲厚重火力強悍但機動力很底的坦克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總之只要能搞出以上任何一樣,西拉王國陸軍就會遇到大麻煩,那個時候就不得多不依靠陸軍航空兵來解決問題。

可崔凡克聯邦現在沒有進行相關研究嗎?說沒有打死我也不信,吃了這麼多次虧了怎麼可能不下血本研究出應對方案,最直接的就是防空炮。

防空炮這東西研製起來也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只能看崔凡克聯邦能拿出什麼效能的產品了。而在飛機這項上,我還是有信心在整個戰爭期間居於領先地位的。

因為飛機不比坦克可以在某項效能上取巧,沒有效能足夠先進的發動機,飛機的效能難以提升。

就算原本世界裡二戰中日軍所用的零式戰鬥機,做為弱項的發動機最大功率也有八百馬力以上,就是現在的西拉王國也還做不出這麼牛逼的產品。

現在世界上的航空發動機,能把飛機的有效載荷提上去並能做到基本效能已經很了不起了,西拉王國開了掛也不過是在全面實用的基礎上把有效載提高到了能裝載四百公斤炸彈的水平。

可這也僅限笨重的雙翼水平轟炸機,就連現在的艦載攻擊機也不得不把空投魚雷的總重量控制在二百五十公斤,否則飛機想從航空母艦上起飛很非常危險,

只有在達沃斯發動機製造有很公司的阿爾傑把新一代四百馬力發動機攻克下來之後才能談全金屬單翼機和載更重炸彈的轟炸機。

可以西拉王國的整體國力水平,想要單靠一支規模有限的空軍取得對崔凡克聯邦軍戰爭的勝利根本不現實。

西拉王國空軍現在只是一支戰術空軍,配合陸軍作戰問題還一大堆,根本沒有對崔凡克聯邦發動戰略轟炸的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並沒有獨立的空軍而是叫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的原因,空軍還只是配角,想唱主角沒有個十年八年的發展根本作不到。

現在的首要目標是擊敗崔凡克聯邦,而方式就是逐步削弱其戰力之後的致命一擊。在崔凡克聯邦已經逐漸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之後,西拉王國的每一步都不可走錯,任何一個失誤都會使西拉王國陷入被動。

但這更加堅定了我南下進攻的決心,別看波斯法尼亞南部地區的領土面積不大工業實力也不強,但依舊佔有了整個波斯法尼亞綜合國力的八分之一。

崔凡克聯邦能在征服波斯法尼亞三年後再次主動發起戰爭,波斯法尼亞對其的滋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不論是在南部地區搞破壞還是乾脆佔領波斯法尼亞南部地區,對西拉王國而言都意味著實力的進一步扭轉,意義十分重大。

必須要南下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崔凡克聯邦軍在西線遲遲沒有動作。原本我還指望崔凡克聯邦軍在肯登堡防線上碰個頭破血流,可對面也真是不傻,到現在也沒有硬剛肯登堡防線的徵兆,害得我把重兵堆在肯登堡防線後面變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可崔凡克聯邦軍同要樣在防線外屯集了重兵,隨時可能發動進攻,我還真不敢把部隊抽調到取他方向。

因此我給亞摩斯的回覆是作戰指揮一定要小心,但攻擊一定要堅決,此次南下務必給崔凡克聯邦軍造成重大損失,如有可能在攻擊哈蘭後奪埃迪爾內港,海軍會配合完成奪取港口的作戰行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