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起雲湧 第一一四章.承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右邊這間墓室沒有金銀財寶,但是功法、靈器同樣對馮雪瑤吸引不小。

“咦,《一葦渡江》?”

馮雪瑤吹了吹一本落滿塵土的點選,發現竟是世俗中相傳鼎鼎有名的《一葦渡江》。

相傳達摩和梁武帝對話後,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達摩離去的訊息後,馬上派人騎騾追趕。追到幕府山中段時,兩邊山峰突然閉合,一行人被夾在兩峰之間。達摩正走到江邊,看見有人趕來,就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化作一葉扁舟,飄然過江。

不過這一葦渡江,不過是一本輕功典籍罷了,修得散仙,上天入地,又有何難?誰還在意這水上行走的輕功?

哪怕現在的馮雪瑤,一張浮水咒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還需要輕功?

將這本《一葦渡江》隨手扔到身後,又開始翻找起其他東西......

“咦?赫赫有名的《葵花寶典》?”

馮雪瑤翻開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向傳聞中說的那樣。

書中寫到:欲練神功,引刀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今練氣之道,不外存想導引,渺渺太虛,天地分清濁而生人,人之練氣,不外練虛靈而滌盪昏濁,氣者命之主,形者體之用。天地可逆轉,人亦有男女互化之道,此中之道,切切不可輕傳。修煉此功,當先養心,令心不起雜念,超然於物外方可,若心存雜念,不但無功,反而有性命之憂。

“什麼嘛,和傳說中的一樣,這《葵花寶典》明顯就是給宮裡面的公公設計的。”

馮雪瑤想

起了古代皇上身邊,公公們個個武功高強,深藏不露,實際都是練了《葵花寶典》。

馮雪瑤沒興趣研究這《葵花寶典》,將其扔到一邊......

然而,《葵花寶典》摔在地上,露出了最後一頁......

其實不切,亦能成功......

......

但是馮雪瑤此刻的目光已經移到了寶物的身上,在她看來,這些典籍也就還對普通人有些用處了......

“這是......落寶金錢?”

馮雪瑤拾起一枚有些發沉的銅錢,驚呼道。

傳聞中,落寶金錢會感應周身寶物,越是強大的寶物,落寶金錢就會越重。

馮雪瑤大喜過望,準備叫這落寶金錢找找這裡最厲害的寶物。

感應著落寶金錢的重量,馮雪瑤跟著它來到了一處空地。

馮雪瑤感覺落寶金錢變得十分沉重,但這裡就是一片空地,哪裡有什麼寶物?

難不成在地下?

這個想法冒出馮雪瑤心頭,馮雪瑤蹲下身去,在地上摸索起有沒有暗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啊!”

只見馮雪瑤瞬間將手抽回,手上已經劃了一道細密的口子。

“什麼東西?”

馮雪瑤一驚。

剛剛她什麼都沒看到,就被傷了一個口子,是生物?還是暗器?陷阱?

馮雪瑤朝著自己受傷的地方丟了一張符紙......

符紙

飄零落下,卻沒有落在地上,而是被什麼東西搭在半空。

“傳聞有一名劍,唯有黃昏可見模糊劍影,無論白日或是黑夜,都不見其蹤影,其名為——承影......”

馮雪瑤喃喃道。

“難不成這是承影劍?”

承影劍,上古名劍,十大名劍之一。曾為商天子、春秋時衛人孔周所有,與含光、宵練齊名,並稱商天子(王帝君主聖帝)三劍。

商天子三劍,從辭源角度看,「商天子三劍」本是一個哲學的用語,以上古存在的三把神劍喻道,它首出於《列子·湯問》篇。

承影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相傳出爐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有由春秋時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收藏。

傳說有一典故。

春秋時的一個黎明,衛國郊外一片松林裡,天色黑白交際的一瞬間,一雙手緩緩揚起。雙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劍柄,只有劍柄不見長劍劍身,但是,在北面的牆壁上卻隱隱投下一個飄忽的劍影,劍影只存片刻,就隨著白晝的來臨而消失,直到黃昏,天色漸暗,就在白晝和黑夜交錯的霎那,那個飄忽的劍影又再次浮現出來。揚起的雙手劃出一條優雅的弧線,揮向旁邊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輕輕的"嚓"的一聲,樹身微微一震,不見變化,然而稍後不久,翠茂的松蓋就在一陣溫和掠過的南風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輪,昭示著歲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長劍又歸於無形,遠古的暮色無聲合攏,天地之間一片靜穆。這把有影無形的長劍就是承影劍。歷史流傳下了孔周舞承影劍篇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