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九一章 頑強徵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帝君大發雷霆,於是大殿之上誰都不敢作聲,那些來自於海斯帝國的老臣們,全都低頭沉默,默默無語,而那些來自於被征服國家的官員們,自然更加不會作聲了。

帝君在發了一番脾氣之後,看著滿殿上全都低頭看著地面,不敢看向自己的這些官員們,竟然嘿嘿笑了起來。

“好好好,都不作聲是吧!那我現在就在給你們一次機會,再派大軍去征伐一次,還是兵分兩路,誰能夠取勝就讓誰主管兵部。”

這帝君在到達這個羅湖國盆地,另立新都之後,就採取了和以前這個完全不同的制度,帝君以羅浮國盆地為新的帝都城,然後又在這個羅浮國盆地之外,建立了許多道這個關卡,將這個新地圖圍得跟鐵桶一樣,然後將這個以前海斯帝國的制度和官職等等,全部都進行了一個改制,現在這個制度是以帝君為這個最高首領,然後在他之下,則是左右丞相,只不過目前這個左丞相和右丞相,還並沒有人入職。

此外他在這個丞相之下設立了6部,分別是禮部吏部兵部工部農部刑部,這其中的兵部不言而喻,是主管這個軍事的,其權力之大,可以稱得上在六部之中舉足輕重。

在現在左右丞相還沒有的情況下,如果哪一方的勢力,誰能夠做到這個兵部的位置上,那麼可以說也就是獲得了這個新帝都之內,最有權勢的地位之一,並且可以主掌軍事,對於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勢力來說,本就是勢在必得的,不管他們在這裡表現了多麼的強悍,這所謂名正言順,如果能夠掌握這個兵部的權利,那麼他們做事情起來才能夠更加的那個師出有名,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帝君把這個話一說,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官員們便眼睛一亮,全都躍躍欲試。

那些被征服國家的官員們,雖然沒有任何的表示,但是在心裡面,卻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最起碼對於新聯盟軍來說,雖然他們這些被征服國家的將領們,一直在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官員面前,表現的很老實一樣,但是這並不是他們心甘情願的,可以說沒有人願意被人一直欺壓在頭上。

現在帝君所說的這一方法,對於他們來說無疑同樣也是一種機會,如果被征服國家的軍隊能夠在這一場競爭之中勝出,能夠獲得兵部的地位,就算是不敢說和被征服國家的這些勢力並駕齊驅,但

是絕對的能夠令他們對於自己目前的地位,有一個大大的改觀,說實話雖然帝君一心想要提拔他們,想要用這些被征服國家的將領和官員,來對於海斯帝國本土勢力的官員們進行一個替代,但是實際上這些本土派官員的根基雄厚,一直都在牢牢掌控著新帝都之內絕大多數的事情,帝君在這股力量面前也可以算得上是勢單力孤,而且這些官員們,雖然對於帝君有夠忠心,實際上如果不夠忠心的話,也不可能出現在這裡。

但是當帝君侵犯到他們的這個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的這個抵抗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現在的這種情形,相當於帝君也給了一個讓被征服國家將領和官員們翻盤的機會,如果把這個機會能夠好好把握住,那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變化,因為很顯然,海斯帝國本土勢力派的官員們也很瞭解這一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在再次派兵的時候,他們便故意對於這個被征服國家將領們單獨組成的軍隊,派出的都是一些平時表現比較弱的一些軍隊和將領,帝君雖然看在眼中感覺到非常的惱火,但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帝君雖然無疑是擁有很高的權威,但是帝國自有制度有規矩在這裡,他在這個具體派兵的問題上,他也不能夠做出這個什麼干擾了,而且現在的這樣一種形式不比以前,如果在以前,帝君憑藉著海斯帝國強大的國力,在他身上加成的光環,可能可以出手,給予一點點改變,大家雖然會有一些非議,但是最終恐怕也是不了了之。

然而現在帝君卻不敢隨便伸手,因為現在的海斯帝國這種情形,一旦將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官員們得罪狠了,被他們抓住帝君不守規矩的這個把柄,就有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帝君畢竟在此時還需要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官員和將領,所以也只能夠忍著氣吃這一點虧。

這一次派出去的人馬,無論是海斯帝國國本土派的軍隊,還是被征服國家的軍隊,在兵力上單獨拿出來,也都可以佔據絕對優勢,這就避免了像之前那樣,雖然總兵力夠多,但是分散開來之後,都不對這個敵軍佔據優勢,結果因為互相不願意及時援救和互相拆臺,結果搞得這個大敗。

現在雙方各自的兵力,對比起徵西行營來說,都佔據絕對優勢,那就是說不管你是故意這個扯後腿也好,還是故意不支援也好,都可以靠自己的兵力都可以來解決這個問題,

有了這樣的一種搞法,這個帝君也就沒有對於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官員們,所做的這些事情過於看重。

當然了,這兩支軍隊之中,被征服國家這邊派的都是一些比較老弱病殘的軍隊,以及一些平時表現的默默無聞,不怎麼出彩的一些將領,讓他們率領這個人馬去參加戰鬥,而海斯帝國本土勢力這一方,則全都是挑選的精兵強將,並且他們吸取了這個以往,自己這一邊海斯帝國本土兵力派出去太少的這個教訓,這一次派出了大批量的海斯帝國本土兵馬,這是主要是因為由於兵力的原因,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將領所率領的軍隊,其中的大部分也都是來自於被征服國家的軍隊,只不過他們此時歸屬於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將領們的手下,並且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勢力,對於這些軍隊並不信任。

他們甚至於懷疑之前的海斯帝國本土勢力隊伍,之所以會失敗,也和手下的這些被征服國家軍隊,有著太多有關係,所以這一次他們動用的這個海斯帝國本土軍隊是相當多的,原本由於兵力稀少,而被有意保護起來的這些海斯帝國本土軍隊,基本上大半都派了出去,從這也從這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官員們對於這一場競賽戰鬥的這個重視。

大批的人馬就這麼浩浩蕩蕩的殺了出去,帝君這一次派出去的人馬,同樣是兵分兩路,並且由於這一次明確了雙方的職責,使得雙方互相無法進行干擾,所以雙方並不是並駕齊驅的進行著這個行軍,而是各走各的,這方面被征服國家的軍隊,行軍速度要稍快一些,這個海斯帝國本土勢力的軍隊,在行軍上面則要稍微慢一些,這主要是海斯帝國本土大軍的將領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急匆匆的趕過去,也無濟於事。

在出征之前,他們已經將這個情報打探的非常清楚,知道此時之前所派出去的三支征討隊伍,早已經全都戰敗,雖然算不上全軍覆沒,可是基本上已經沒有成建制的人馬在前面,而敵人現在肯定是在前面建立了許多障礙,正在等待著他們,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誰要是跑得快一頭撞上去,恐怕會碰到頭破血流,而這些海斯帝國本土將領,都是打老了仗的宿將,自然在這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必須保持一個穩妥的姿態,不能夠過於大意,急匆匆的衝在最前面,並不是一件什麼太好的事情,所以才在行軍速度上表現成這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