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軍派出了百人,乘坐木筏,偷偷渡江試探。

在接近岸邊的時候,被巡視的蜀軍斥候發現,發出信號箭,火把亮起,一都人馬趕去放箭,攔截宋軍的上岸。

幸虧宋軍派的人少,只是抱著試探的目的,並沒想真正發起襲擊,否則這一個都制的蜀軍小隊,很容易就被吞噬,撕碎成渣。

蜀軍有點慌亂,擔心宋軍夜襲,所以,敲鑼打鼓,傳遞訊號,導致上游的岸線全都警戒起來,不斷朝著江水中放箭。

宋軍百人隊見狀不妙,及時撤回,把訊息帶回去。

王仁瞻、王全斌等人,聽到這些死士歸來後的彙報,彼此交流了看法。

“看來蜀軍早有戒備,河岸線上都是伏兵,我軍中,未必沒有奸細;此外,也有可能是蜀軍早做了部署。總之,不論什麼原因,都不宜在這裡繼續用兵了。”

王全斌神色勉為其難點點頭,承認了這次出兵的失敗:“不錯。這個遠繞戰略無法實施,只能暫時退兵了。”

“這次損失之後,建議王將軍給官家寫上摺子,申請繼續調兵過來,否則,以我們剩下兩萬多人馬,要進攻葭萌關、劍門關太難了。”王仁瞻提出這個建議。

王全斌嘆道:“有道理,讓後方增兵吧,調動各地府兵,把人數堆起來,跟蜀國再戰。”

三萬兵馬,經過這次失利,以及攻城損失,估計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兩萬人要從北路殺到蜀地滅一國,有些不現實。

如果像開始那樣順利,王全斌還有信心。

但自從跟蜀國二皇子交鋒之後,發現對方懂得帶兵,身邊也有能人異士出謀劃策,這個時候,兩萬兵馬就顯得薄弱了。

王仁瞻沉思後,提議道:“回去之前,我們可以跟崔將軍的兵力合在一起,然後把小漫天寨拿下,將那裡的蜀軍剿滅,也算報復一番。”

王全斌捋須點頭道:“甚好,也能出口鬱氣!”

二人商議過後,當機立斷,夜裡就下達撤軍的指令,天色一亮,就直接撤退,但是,要不動聲張,奔襲北岸深處一座溝通漢中之地的要塞小漫天城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次日一早,天色微明。

宋軍就開始撤走了,有條不紊,彰顯了精銳之師的綜合素質。

當蜀軍發現宋軍營地沒有造飯的時候,把異常稟告給了二殿下。

孟玄鈺、蘇宸等人,站在轅門旁的高塔上,望著對岸。

蘇宸拿出了自制單筒望遠鏡,發現宋軍營地,空無一人。除了前排營帳還在,後方已經拆走了。

“宋軍撤退了。”

孟玄鈺聽到這個訊息,露出驚喜:“給我看看!”

他從蘇宸手裡接過望遠鏡,觀望江水對岸的宋軍營地,果然看到裡面的異常,安靜冷清,沒有了士兵站崗,巡衛走動,也沒有訓練的嘈雜聲。

“真的撤退了,我們成功地阻擊宋軍,再次勝了!”

孟玄鈺笑著說道,心情大好。

這次打退了宋軍,殲滅了宋軍接近四千人,這對於宋軍可是一個巨大打擊,因為四千精銳士卒,都來自宋國的禁軍隊伍。

根史書記載,北宋建立之處,由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分置,與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分掌全國禁軍,兼總廂兵。

這次調動滅蜀的兵馬,都來自北周南征北戰的禁軍,歸侍衛親軍步馬軍和殿前軍所屬,組合在一起,戰鬥能力強。

伐蜀之後,損失了約一萬人,這是一個巨大損失。

“宸兄,我們要退兵,趕回去葭萌關嗎?”

蘇宸在思考過後,微微點頭,建議道:“嗯,也要退兵,回去嚴守葭萌關。不過這裡,必須留下一支人馬,哪怕一個營就行,一旦這裡生變,立即派人通知葭萌關和劍門關的守軍,做好準備,我擔心宋軍到時候,會殺個回馬槍,繼續來揍這條捷徑。”

“估計宋軍人數減少,會繼續調來援軍吧?”

“有這個可能,他們可以從漢中一帶,發動府兵,還有陳倉一帶,西北一帶,秦川境內,都能夠調來人馬,跟我們打持久戰,到時候就考量你們蜀軍的忍耐力,能否耗下去。。”

“我們蜀國財力富裕,不亞於宋國,如果光拼經濟和財富,對峙個十年,也不成問題,但宋軍長途跋涉,補給困難,肯定不會跟我們長期對峙,如果一兩年無法吞掉蜀國,可能就會放棄吧。”

二皇子孟玄鈺樂觀地想著。

蘇宸聞言一笑,他現在也有點看不透歷史了。

因為方向在變化,誰也不知道,趙匡胤得知這個滅蜀不利的訊息,是繼續增兵,還是從長計議。

就如同北漢一樣,趙匡胤在位期間都大了兩三次,卻一直沒有吃下,直到趙光義登基,動用了極多兵力,打擊只剩一個城池的北漢,最後把北漢徹底給耗光了,艱難滅掉。

蘇宸不清楚,這次蜀國如果保住一次命後,接下來,是否會激發蜀國將士的自信,敢於跟宋軍拼命。

歷史上的蜀軍,六十六天就被宋軍拿下了,十四萬蜀軍齊卸甲,根本沒有怎麼抵抗,都嚇得一路敗退。

忽然間,蘇宸想到了一件事,臉色微變道:“不好,可能北岸的小漫天關危險了,宋軍沒有攻克南岸,勢必把怒火牽連到那裡,就看韓保正、藍思綰兩位將軍增援那裡後,能否堅持住宋軍的猛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