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璞玉啊!中醫的璞玉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醫館位於學校附近,距離大學城不遠的一條街上,附近都是居民區。

一大早,醫館附近有些冷清。

蘇燁抬頭看著醫館的牌匾。

明德醫館。

牌匾左側頂上還有三個小字:濟中醫。

這是濟中醫名下的醫館,此時距離醫館正式營業還有半小時,蘇燁提前到了,走了進去。

醫館裡面除了正在做準備的李可明之外,還有一個看著比蘇燁年紀略小的的漂亮女孩,正在打著哈欠。

“李老師好。”

蘇燁禮節性的喊了一聲,遞上了手上的五色脈診。

“蘇同學來的挺早啊。”

李可明看到五色脈診眼前頓時一亮,一邊穿著白大褂,一邊笑著對蘇燁說道:“歡迎,歡迎。”

一旁的女孩上下打量著蘇燁。

“來,給你介紹一下。”

李可明急忙穿好衣服,主動走上前接過五色脈診,笑著介紹道說道:“她是我女兒李馨兒,也是中醫學院大二的學生。這個就是我昨天說的蘇燁同學,非醫攻博新生。”

“你好。”

蘇燁點頭。

“你好。”

李馨兒好奇中又帶點懷疑的打量著蘇燁。

羅剛敗北的事情她聽說了,她爸要教蘇燁脈診的事情她也知道了。

但是她理解不了的是,自己老爸竟然對這個叫蘇燁的同學這麼熱情,還這麼一大早就來了,她可從來沒見過他對哪個同學這麼熱情過。

不會是私生子吧?

李馨兒比了比自己老爹和蘇燁的樣子,看著不像啊!

李可明走到診桌後面的椅子上坐好,將五色脈診放到了抽屜裡,示意蘇燁找個凳子坐下,說道:“那我們今天就直接進入主題。”

蘇燁點點頭。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我們先從切脈開始,學之前,先要對脈有個掌握, 《頻湖脈訣》會背嗎?”

李可明看向蘇燁問道,雖然知道蘇燁會背很多古籍,但這本書很關鍵,他還是要確定一下。

“會。”

蘇燁找了個凳子坐下。

“裡面脈象分為幾種?”

“分二十七種。”

“哪二十七種?”

“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弦、芤、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

蘇燁說完,又說道:“不過,後來又多了疾脈。”

“不錯不錯。”

李可明滿意的點點頭。

李馨兒略微驚訝的看著蘇燁,怪不得能贏了古籍小達人羅剛,原來真有一些水平啊。

“既然有基礎,那就直接上手吧。”

李可明沒有多費口舌,直接看向李馨兒說道:“馨兒,你來給蘇燁演示並講解一下如何把脈。”

李馨兒無奈“哦”了一聲。

心中腹誹怪不得讓自己來這麼早,原來當苦力來了。

放下凳子坐到診桌一側,示意蘇燁伸出右手。

蘇燁照做。

李馨兒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搭在了蘇燁手腕下。

一邊把脈,一邊說道:

“這是尺、關、寸,我們是根據這個不同部位來判斷人的身體情況。”

“就比如你的脈象吧,你的……咦?”

李馨兒說到這突然停住了,輕咦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以為自己把錯了,急忙繼續再把脈。

稍許。

“不對,不對啊,怎麼是這種脈象?”

李馨兒滿臉震驚的看著蘇燁。

“什麼脈象?”

李可明疑惑的問道。

“六陽脈!”

李馨兒難以置信的看著蘇燁問道:“你怎麼會是六陽脈?”

“我看看。”

李可明聞言立刻接過蘇燁的手,把了起來。

剛一上手,他也驚了。

真是六陽脈!

這時一種洪大,但無病態的脈象,非常之少見。

這樣的異脈只有在胎兒臨盆將產的時候能夠見到,厲害的中醫

師都是以此來斷定生產時節的。

怎麼可能出現在這小子身上?

李可明吃驚的看著蘇燁。

蘇燁微笑著沒有說話,他知道自己身體情況。

若非嬰兒脈象,他怎麼能活兩千五百年!

“繼續。”

李可明看了蘇燁半晌,然後對著李馨兒說道。

李馨兒也壓下心中的震驚,繼續教蘇燁。

“臨床主要運用“寸口診法”,即切病人橈動脈的腕後部分……”

蘇燁認真的聽著、看著,腦中記憶宮殿內的身影開始快速的融匯記錄。

稍許,講完。

“現在,你能理解多少?”

李可明微笑問道。

“全部。”

蘇燁如實的說道。

一旁的李馨兒皺起眉頭,看蘇燁的眼眸裡有些不滿。

你也太自信了,你一講就會了,我之前學這麼辛苦不顯得太白費了?

李可明微微一愣,沒想到蘇燁會給出這個答案,隨即來了興致。

既然你說全部,那咱就試試,伸出手說道:

“趁現在沒人,你來給我們爺倆把把脈。”

“同時,告訴我你把到脈的感覺如何。”

李馨兒難以相信的看了自己父親一眼。

把脈絕非一朝一夕能學會的,要長久實踐才能準確分出脈相的細微差別,蘇燁第一次把脈你就讓他說出脈象感覺,這怎麼可能?

蘇燁卻已然上手,按照剛才所學,右手伸出食指、中指、無名指,放在李可明右手腕部。

三指依次輕按。

把完,讓李可明換到左手。

接下來是李馨兒。

全部把完。

“怎樣?”

李可明鼓勵的看向蘇燁。

李馨兒也看向蘇燁,想知道他第一次把脈能把出個什麼東東。

“李老師的脈象很有氣勢,有大江大河,波濤洶湧之感。”

蘇燁回憶著剛才自己摸到的感覺,說道。

李可明聞言眼前頓時一亮,指著李馨兒問道,“她呢?”

“李馨兒的脈象很緩慢,但是並不給人虛弱感覺,反而內藏力量勃發之感。”

蘇燁繼續說道。

“不錯不錯。”

李可明滿意的笑著說道,眼神中卻閃過一絲驚喜之色。

本是嘗試之舉,沒想到蘇燁真給把出來了!

兩種脈的感覺,一種大脈,一種遲脈,即使說的不精準,但也相當準確了。

李馨兒一臉震驚的盯著蘇燁。

他竟然真的學會了?

還真的把出來了。

“我現在越來越懷疑你是從小學醫的人。”

她看著蘇燁冷不丁的說道。

“沒學過。”

蘇燁搖搖頭說道。

李可明卻突然想到另外一種可能,眼前頓時一亮。

超強手感!

現實中有極少部分人天生有超強的手感。

這個不僅在把脈上具有超強優勢,就連針灸推拿正骨都如是,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天賦!

想到這,李可明突然想到蘇燁還會背很多古籍,急忙問道:“你記憶力很強?”

“很強。”

蘇燁點點頭說道。

“有多強。”

李可明追問道。

蘇燁想了想,指向抓藥櫃檯後面的一面牆的中藥藥櫃,說道:“這些藥看一遍我就記住了,這麼強。”

此話一出,父女兩人全都震住了。

“給你十分鐘!看一遍藥材,我拿一百味藥材考你!”

李可明立刻說道。

李馨兒一臉懷疑的帶著蘇燁去藥櫃認藥。

無需李馨兒幫助,藥櫃外面已經貼著藥材的名字,蘇燁只需要認即可。

蘇燁看著上面的三種中藥名字,然後拉開一個藥櫃,看了一眼,再合上。

然後如法炮製看第二個藥櫃。

第三個。

第四個。

……

與此同時,蘇燁腦中那一座寬闊的記憶宮殿的一角,和他一般無二的身影走了過去,

伸手一揮,一個很大很長的攤位,瞬間出現。

每拉開一個藥櫃,就有三味和藥櫃裡一模一樣的藥材出現在攤位上,上面還有標識牌。

之所以用中藥舉例,他就是想藉機看一下認識一下中藥,學醫不懂藥以後怎麼治病救人。

三味。

六味。

九味。

……

很快,整面牆的藥櫃都看完了。

蘇燁說道:“可以了。

這麼快?

李馨兒驚詫的看著蘇燁。

這好像還沒有五分鐘吧?

“取一百味藥來!”

李可明立刻對著李馨兒說道。

李馨兒立刻去藥櫃拿藥。

很快,一百味藥材擺在了蘇燁面前。

兩人期待看向蘇燁。

蘇燁走上前來,指著第一個說道:“黃芪。”

然後指向第二個。

“白朮。”

第三個。

“茯苓”。

第四個

……

第五個第六個……一直到第五十個。

兩人吃驚的看著蘇燁。

竟然絲毫不差。

而且全部沒有任何思考,張口就來,彷彿老中醫一般對中藥瞭如指掌。

第五十一個第五十二個…..

依舊一個錯誤都沒有,依舊沒有絲毫停頓!

二人不知道的是伴隨著名字的說出,蘇燁腦海中直接對應《藥性賦》條目。

“生地黃宣血更醫眼瘡。”

“白芍藥補虛而生新血,退熱尤良。”

“益母草理血瘀婦人之用。”

“宣木瓜入肝,療腳氣並水腫。”

……

第八十個第八十一個……第九十個第九十一個……

第九十九個。

“木通。”

第一百個。

“麒麟竭。”

蘇燁全部說完。

整整一百味藥材,一個都沒說錯!

這一幕,深深的把李可明父女二人給震住了。

剛剛才認完藥。

一轉眼,全給記住了。

這記憶力,簡直太可怕了!

“超強的手感加上超強的記憶!”

李可明兩眼放光,看向蘇燁的眼神中充滿了熱切。

“璞玉啊!這絕對是學中醫的璞玉!”

一想到眼前這麼好的璞玉,到了22歲才開始學中醫,李可明就一陣痛心疾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從小就開始學,到這個年紀絕對比他強多了!

可惜啊!

“不過還好,至少現在發現了,也落到我手上了,為時未晚!”

李可明心道,對蘇燁的中醫未來不禁充滿了期待。

“本來今天就是讓你過來看看,熟悉熟悉程式。”

李可明笑著說道:“現在看來,既然你學習能力這麼強,那一會來了病人就直接上手,我把完脈告訴你脈象,你再來把脈,認脈,爭取今天一天把28種脈象全認一遍。”

“好。”

蘇燁點點頭說道。

話音剛落,附近看病的人就掐著點來了,現在已然是上午九點。

醫館,正式開診。

“喲,李醫生,今天又來個新學生啊?”

第一個看病的老者剛進門,看見蘇燁,見來了新人,打趣道。

“來旁聽的。”

李可明笑著對病人說道:“不過,這一次我給你們把完脈以後,得讓他也給你們把把脈,可能多一道程式,你們可別怪罪啊,我也帶帶學生,為國家培養點中醫人才。”

陸續而來看病的人聽到此話,紛紛看著蘇燁鼓勵道:

“小夥子好好學,老百姓真的需要好醫生,李醫生的醫術高超,努力超過他!”

“好好學,我們給你當陪練,一定好好學!”

蘇燁善意的笑而不語。

“開始吧。”

李可明也笑著說道,讓蘇燁坐到診桌一側李馨兒的位置上坐下,開診。

至於李馨兒,氣嘟嘟的被攆去抓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步行天下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