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老君弟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感謝:08a兄弟的打賞,夏天拜謝了。

※※※※※※※※※※※※※※※※※※※※※※※※

‘黃少宏’一番嘴炮,把‘宇文士及’轟的狼狽無比,跪地求饒,當然求的不是他,但卻也差不多了,這般操作不但把‘蕭守業’看傻了,就是其他人都膛目結舌。

‘李世民’先是對‘宇文士及’擺了擺手:

“愛卿家傳武學,名字的確欠妥,冰封一尺道不至於,以後便改成冰封千里吧!”

‘宇文士及’轉憂為喜,叩首道:“多謝陛下賜名!”

憑他武聖實力,原本有見君不跪的權利,但此時看他跪的心甘情願,跪的喜笑顏開,哪有半分不情願的樣子。

看得‘黃少宏’暗自搖頭,這‘宇文士及’也就止步於武聖境界了,一點心氣兒都沒有,難以在武道之上更進一步。

‘李世民’點了點頭,讓‘宇文士及’起來,然後對他和‘黃少宏’說到:

“你們之間的事情,朕已經瞭解,都是意氣之爭,今日由朕做主,之前的事情就此作罷,日後誰也不許提起,亦不許報復追究,明白麼!”

‘宇文士及’剛剛起身,又連忙躬身下去:“臣遵旨!”

‘黃少宏’心中一動,‘李世民’這番話聽上去是和事佬,可實際上卻是在維護他。

那‘宇文士及’乃是朝廷重臣,在自己手裡吃癟,定然不能輕易作罷,日後定要報復。

但有了‘李世民’這番話,想來他必然不敢再找自己麻煩,否則一代聖主的名號可不是吃素的。

想到這裡,‘黃少宏’不由得對上面的天可汗,多了一些好感,當即點頭道:

“我知道了,既然陛下開可金口,我以後就不找‘宇文士及’麻煩了!”

‘宇文士及’氣的鬍子都翹起來了,可他卻絲毫不敢說什麼。

‘李世民’不禁莞爾,好奇的對‘黃少宏’問道:

“黃二郎,你真是傻子?”

‘黃少宏’翻了翻眼皮:

“陛下,咱可不帶罵人的啊!”

‘李世民’被他說笑了:

“你這小子,我是問你十六歲之前,真的是痴愚?”

那兩個道士之中,年長的那個,捻鬚笑道:

“小友須知,聖天子念你有功,冊封你為金吾衛,隨侍在天子身邊!”

“既要用你,必按常例調查你的根底,根據彙報上來的資訊,你出生之時因母難產,傷了心肺,以至痴愚,故而陛下才有這樣一問!”

‘李世民’點了點頭:

“袁卿說的不錯,朕也好奇,一痴愚之人,如何練就了你這樣一身功夫,且思路敏捷,頗有辯才,這實在是有違常理,不知道‘黃二郎’能否為朕解惑啊?”

他一說有違常理幾個字,龍椅旁邊兩個老太監都眼露精芒,鎖定在‘黃少宏’身上的氣勢又增加了兩份。

‘黃少宏’對於兩個老太監的氣勢,半點不放在心上,反而朝那年長的道士看去,被‘李世民’喚一聲‘袁卿家’的道士,那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罡’了。

而既然這位是‘袁天罡’,那旁邊年輕的道士,不用想也知道是‘李淳風’無疑。

見‘黃少宏’不回答自己的問題,反而去看‘袁天罡’和‘李淳風’,‘李世民’頓時有些不喜,呵斥道:

“你這小子,在這甘露殿中也幹東張西顧,真好大膽子,沒聽見朕問你的話嗎?是想要讓朕按你個欺君之罪麼!”

聽到‘李世民’的話,一旁的‘宇文士及’心中暗喜,但卻不表露半分出來,他也怕‘黃少宏’那張破嘴了,不敢輕易引戰。

‘黃少宏’對於‘李世民’的話倒是不怎麼在意,只是說道:

“陛下,不是我東張西顧,只是因為我的答案,與道士有關,所以見到兩位道長不由得多瞧了兩眼!”

他這麼一說,不單單是‘李世民’,便是‘袁天罡’與‘李淳風’都來了興趣。

‘黃少宏’做回憶狀,沉吟道:

“我受了胎傷,自幼懵懵懂懂,人說痴愚,實際上卻並未一無所知,周圍發生的人事,我都知道,也能記得,只是這些東西亂糟糟堆在腦海之中,不能捋順條理!”

那‘李淳風’點頭道:

“應是因胎傷之故,弱了神魂,是以如此!”

‘袁天罡’也連連點頭,贊同這個說法。

‘黃少宏’接著道:

“後來有一次我在街上玩耍,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五六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身穿道袍的老爺爺......”

‘李世民’雖然是皇帝,卻也喜歡聽這種,民間的奇人異事,連忙說道:

“哦,那道士姓甚名誰,可是他治好了你的愚痴之症?”

‘黃少宏’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然後才道:

“那老爺爺說自己姓李,名字卻沒告訴我,只說我有宿慧,乃是應天命盛世而生之人,因為太過天才妖孽,所以必受上天考驗,遭受一番磨難!”

‘李世民’聽到‘應天命盛世’幾個字的時候,不由得龍顏大悅,那豈不是說,十六年前就有道家高人,算到盛世將至,而自己乃天子,自然是開創盛世的聖明天子了。

‘黃少宏’沒有注意‘李世民’依舊是回想狀,接著道:

“然後他問我願不願意和他學一些粗淺的法子,說只要我練得好,以後就沒人敢欺負我了!”

“等那道士爺爺離開之後,我每日修煉,知道前些時日,只覺渾身有氣流亂竄,後來懵懂之時,被人用棍子擊打在頭上百會之處,瞬間氣脈貫通周身,當我醒來之時,思緒便已經正常!”

“因為之前的事情我都記得,所以並不是一無所知,如今已經和常人無疑了!”

聽到如此玄奇之事,‘李世民’聽得興起,追問道:

“那道士都教你什麼了,能不能與朕說說!”

‘黃少宏’點頭道:“也沒什麼不能說的,那老爺爺教了我神射之術,箭不虛發!”

一旁的‘蕭守業’插嘴道:

“皇外公,這點我可以作證,當初神威軍被打散了,我帶幾百人退守定通縣死守城牆,當時就見過大哥弓射之術如同神技,例不虛發,箭出必中!”

‘黃少宏’接著又道:“那道士老爺爺,還教了我許多武功,說能強身健體!”

‘李世民’開口問道:“我聽說你拳意能化作龍象,不知道是什麼功夫?”

‘黃少宏’也不隱瞞,直接道:

“那是‘龍象般若功’共十三層,號稱每練成一層就增一龍一象之力,練成十三層後,便身具有十三龍十三象的巨力!”

‘李世民’也是武聖,是武道大家,聞言呵呵一笑:“般若之稱,果然是佛門功法無疑,十三龍十三象麼,倒也附和佛門誇大的語氣!”

他這麼一說,‘袁天罡’和‘李淳風’頓時色變,提醒道:“陛下慎言!”

‘李世民’點了點頭,朝‘黃少宏’問道:

“那道士為何要傳你佛門功法?”

‘黃少宏’搖頭道:

“我也不知,他傳我的東西太多了,這也是其中一門比較不錯的功夫罷了,那道士爺爺只交代我一定要將之練成,日後能拍上大用!”

‘李世民’聽完並不在意,‘袁天罡’和‘李淳風’去互相對望一眼,眼中都有一絲驚疑之色。

‘黃少宏’也不用他們問了,直接又道:

“那道士爺爺,不止教了我武功,還傳授了我一些有意思的戲法!”

‘李世民’感興趣道:“什麼戲法,說來聽聽!”

“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捉妖驅鬼、畫符煉丹!”

‘黃少宏’心中已有計較,將自己天師府的傳承,挑一些名目說了出來。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黃二郎,你說你會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那我問你,吐谷渾攻打定通縣的時候,你為何不施展法術,反而要去刺殺敵將呢?”

‘黃少宏’早就想好說辭,當即回道:“道士爺爺傳授我的東西,都記載腦海裡,過去十多年,我只是習練了武功,箭術,並未修煉道法!”

‘李世民’點頭道:

“以十六歲的年齡,將武道修煉到大宗師境,離武聖也只差一線,雖然與你是天才有關,但也必然是因你愚痴,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才能有這等進境,你的話倒也說的過去!”

一旁‘李淳風’動了心思,拱手道:

“陛下,貧道也起了好奇之心,其實這件事也好驗證,‘黃二郎’未習過道法,但他說那位道長傳授他的東西,都記在腦海裡......”

“不如命人拿來硃筆黃紙,請他當場畫符,他未曾習練過道法,功效暫且不談,但那符篆只要他記得,便定然畫的出來,憑道與袁師兄,也正好看看傳授‘黃二郎’本事的,是我道門那一派的高人!”

‘李世民’正在興頭上,聞言欣然應允,也不問‘黃少宏’的意間,便命人在甘露殿上擺上案桌,取來狼毫、硃砂,以及畫道符用的黃紙。

‘黃少宏’也不藏拙,當即上前擺好黃紙,在眾人好奇的眼神下,拿起狼毫,蘸了硃砂,落筆在黃紙上,龍飛鳳舞一蹴而就!

他‘畫幅’的時候,真元化為法力,自動施加在道符之上,最後一筆完成的時候,甘露殿中憑空升起一道清風,那符篆竟然閃出一道金光,一閃即沒!

‘李世民’修習武道,雖然對道法好奇,但卻不懂這些,轉頭朝‘袁天罡’和‘李淳風’看去,見兩人目光中透著驚駭,彷彿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兩位愛卿,你們這是怎麼了,可是認出了這符篆來歷?”

‘李世民’一句話,讓‘袁天罡’和‘李淳風’瞬間回神,前者有些震驚的道:

“陛下,這符篆乃是天師府秘傳‘天罡護身符’,除了當代天師,旁人難以知曉,我們師兄弟也是當年偶然見過一張,才能認得這符篆!”

‘李世民’也有些驚訝:“你是說,這天下除了張天師本人之外,旁人都不能畫出此符?”

“正是如此!”

‘李淳風’介面道:“陛下不知,畫這符篆,要有秘傳心法,還要心中暗頌法咒,否則即便照貓畫虎,畫的一般無二,也都是徒具其形,沒有任何功效!”

“但黃兄弟所畫的這張‘天罡護身符’,卻形神兼備,有辟邪驅鬼,護體全身的功效,絕對是秘傳無疑!”

“而且,黃兄弟落筆之時,筆鋒起落,頗有道門宗師氣度,就是張天師本人所畫的符篆,怕也只有這樣了!”

此時‘李淳風’對‘黃少宏’的稱呼都發生了變化,從黃二郎,直接變成了黃兄弟。

‘李世民’聽‘李淳風’所言,眼睛一亮,有些興奮道:

“你是說,傳授他道法武功那位道長,乃是龍虎山的張天師本尊?”

他說到這裡自己都認為有理,自顧自說道:

“‘張天師’師法老君,要說託姓為李,傳授黃二郎本事,倒也說得過去!”

‘李世民’如此也是因為他這個皇帝和天師府之間產生了一些過節,是以無論李唐建立,還是他李二登記,都沒有得到張天師的賜福。

甚至他曾經特意傳召‘張天師’入長安覲見,可對方都避而不見。

說起來這件事也怨‘李世民’自己,李家本有胡人血統,但為了登臨大寶,必須得確立漢人正統的身份,所以在立國之前就宣稱李家是老子李耳的後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所周知,李耳乃是老君在人間的化身,那這矛盾就來了。

如果是真的,那‘天師府’必定對李家馬首施展,因為第一代‘張天師’張道陵,就是老子的徒弟。

可這件事明眼人都看出是假的,這就得罪了天師府,若沒有這層關係‘張天師’要是見到‘李世民’只要用道門的稽首禮就可以了。

可是‘李世民’說自己是‘老子’之後,那‘張天師’見到這位皇帝,就要行弟子禮。

這讓天下道門之首的‘張天師’如何肯幹,乾脆下令整個天師府就對李唐視而不見。

而‘李世民’這邊呢,卻一直想緩和與‘天師府’的關係,得到道門賜福,是以他覺得‘黃二郎’是張天師親傳之後,才會如此興奮。

‘袁天罡’這時候搖了搖頭,否定道:

“天師府一脈相傳,不可能在沒有被收入門牆的情況下,傳授任何道法武功的,另外黃兄弟所學,乃是只有天師本人才能學到的符篆,絕不可能是張天師親傳!”

‘李世民’有些糊塗了:“那這事又如何解釋呢?”

‘袁天罡’手捻鬍鬚,語重心長的道:“陛下莫要忘了,張道陵也是從李姓手中學到的道法啊!”

“李姓,你是說教黃二郎的是老......,他老人家本人?”

‘袁天罡’點了點頭:“八九不離十!”

‘黃少宏’在一旁聽明白了,知道這幫玩意瞎雞毛猜,把他當成老君弟子了,他真想告訴他們,自己可是和李耳兄弟相稱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